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中云雾迷蒙,四周青山碧水,校内绿树红花,加之因地制宜的墨池、正心亭、文武门、文化长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宛如世外桃源。这就是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最南端、浙江省最美乡镇湖源乡境内的百年老校—湖源乡中心小学。
2013年开始,学校开始了“石头花开”校本课程建设。因为石头天生带有诚实、稳重、顽强、灵动的特性,而学生在石头上进行书画艺术创作,更是锦上添花,赋予了石头别样的造型和意义,这些与我们的教育初心不谋而合,所以在不断地探索中,学校提出了“心怀梦想 石头花开”的校训,并基于“石头花开”课程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力求将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
一、艺术之花
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壶源溪里丰富的鹅卵石资源,开设了“湖源的精神—石头花开”校本课程,编制了校本教材《石头花开》。该课程明确了石头画的创作过程以及石头这一物体所象征的顽强、灵动、高雅、仁厚等文化精神,为全体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石头画创作、开展德育奠定了基础。
石头画的创作主要分以下五步:构思—选石—洗石—着色—上漆。
一般情况下,在选石之前,孩子们已经在脑海中构思出了想要创作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相应的石头;也有的时候,在寻石的时候,看到造型奇特的石头,突然有了灵感。不管是哪种方式,在选石的过程中,学生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他们需要到风景秀丽的壶源溪畔,顶着烈日,或在蒙蒙细雨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数之不尽、琳琅满目的溪石中搜寻。有时为了找到一块心仪的石头可能要翻动无数的石头,花上半天的时间。在选石的过程中,学生们既体验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又体验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接着是洗石的阶段。学生用刷子小心翼翼地将精心挑选回来的石头表面的青苔、泥巴等杂质清洗干净。洗石中不使用任何洗洁精、去污剂等化学产品。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环保,避免污染溪水;二是因为洗洁精中的化学成分有可能会损伤石头的表层,导致经过一段时间后,石头表层涂上去的颜料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石头画的品质和效果。这一环节,不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勤劳、细致、耐心的品质,还提升了他们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意识。
接着便是画石环节。学生们在清洗干净的石头上面,先用铅笔勾勒出清晰的图画轮廓,比如动物的头部和四肢,或者田园风光中的山水、河流和人物。
勾勒完毕之后,就是着色的阶段。学生们在石头上根据需要涂上相应的颜色。从表面来看,着色的过程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有亲自做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复杂。因为每次调色,调出来的颜色都可能不适合,所以学生们需要反复调色,直至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另外,在粗糙的石头表面着色,也不同于在光洁的纸面上着色,需要很大的耐心,多次进行修补。
通过勾勒、着色,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植物、活泼可爱的动物、勤劳善良的劳动者以及美丽的家乡、绚丽的自然景观……在这样的艺术创作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不知不觉地生发出来。
着色之后,需要将石头放在通风口风干或者阳光下晒干。为了让石头上的颜色长久鲜艳夺目,我们给这些石头刷上了一层清漆,这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层透明的衣服。这一环节,学生需要佩戴好手套和专用防护口罩才能进行。这既能让学生掌握喷清漆的技能,又能让学生知道在劳动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上漆步骤完成后对清漆和其他工具的整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整洁有序的习惯。
经过这五个步骤,一块块普通的鹅卵石在学生的手里最终变成了一件件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总之,石头画创作的过程,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使他们逐渐懂得了勤勉努力、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生道理。
二、反哺之花
湖源的孩子中有不少来自贫困家庭,在学校、乡政府和教育局的牵头下,有不少组织和社会贤达来校捐资助学。如:倪逊斌、徐建根、广固社、富阳商会等等。在接受捐赠的同时,我们的孩子也不忘感恩,用辛勤创作的石头艺术作品,通过义卖、联谊活动回馈社会。
我校积极承办杭州市2018年百场公益夏令营启动仪式,在区、乡两级团委和区青少年宫的大力支持下,“情暖童心、快乐成长”启动仪式系列活动高潮迭起,兄弟学校及家长共计500余人参与仪式。
学校组织开展“我为湖源代言”“源乡农场农事体验”“同文书院红色追忆”“小手拉大手、共护壶源溪”“石头花开石绘体验”“廊桥追梦”“富阳区首届山乡游启动仪式”等活动,去年暑假期间有17所学校近700余名学校师生来我校参与“石头花开”体验活动。
去年暑假,我校師生还积极参与了湖源乡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和小城镇改造验收两个重大任务。我校五、六年级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顶着烈日酷暑,参与水塔装饰、墙面美化、环境优化工作,最终帮助湖源乡在这两个项目创建中均以高分通过评估,为美化家乡和建设家乡作出了贡献。
学校还委派师生以石头画形式,协助富阳区文广新局用一周时间开展万市镇白马村的民宿美化活动;协助石龙、双喜两村开展美丽庭院大比武活动,并以优异成绩获胜;协助湖源乡党委进行百花大会布展,美丽的石头画最终被央视报道。
去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师生60余人赴杭州银泰开展“听见石头花开”爱心义卖,共计拍卖86件石绘作品,合计筹得爱心款50,750元,用于帮助来自四川省宜宾市文江镇腾龙村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进行耳蜗重建康复手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我校师生再次与杭州银泰合作,赴杭州进行石头画义卖,合计筹得善款7万余元,并通过媒体向曾经给予湖源乡贫困学生助力的爱心人士们承诺:我们会将关爱的接力棒延续下去!
三、友谊之花
经过多年精心打磨,校的“石头花开”课程名气越来越大,石头画艺术作品多次在杭州市进行巡展。杭州市多所学校纷纷来学校进行研学活动和参观考察。每次兄弟学校来校参观,我们都会组织学生介绍学校,让我们的学生带领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到壶源溪里捡石头、洗石头,然后带回学校美术专用教室勾勒着色、学习喷漆……整个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俨然当起了小老师、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与城里来的孩子相互交往、相互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提升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连台湾的师生也多次慕名而来。学校先后与台湾南投县的平和小学、嘉和小学结对,并接待两校师生来学校参观考察。学校学生带着这些来自宝岛台湾的师生或参观校园、介绍校园历史;或到壶源溪写生、捡石头、画石头;或者穿上竹马套装跳竹马,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承担起两岸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2015年学校也组织了师生前往台湾南投县平和小学进行访学,实地感受宝岛台湾的美好,增进两岸了解。我们的山里娃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信,人也变得更加灿烂阳光……
自“石头花开”校本课程建设以来,湖源乡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行动,围绕“心怀梦想 石头花开”的校训,结合山区实际,努力找准发展定位,打造“石头花开”的教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教科院“转换育人模式实验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杭州市小班化试验学校、富阳区艺术特色学校、富阳区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学校、富阳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
【周旭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华根,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赵 庭
2013年开始,学校开始了“石头花开”校本课程建设。因为石头天生带有诚实、稳重、顽强、灵动的特性,而学生在石头上进行书画艺术创作,更是锦上添花,赋予了石头别样的造型和意义,这些与我们的教育初心不谋而合,所以在不断地探索中,学校提出了“心怀梦想 石头花开”的校训,并基于“石头花开”课程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力求将艺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
一、艺术之花
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壶源溪里丰富的鹅卵石资源,开设了“湖源的精神—石头花开”校本课程,编制了校本教材《石头花开》。该课程明确了石头画的创作过程以及石头这一物体所象征的顽强、灵动、高雅、仁厚等文化精神,为全体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石头画创作、开展德育奠定了基础。
石头画的创作主要分以下五步:构思—选石—洗石—着色—上漆。
一般情况下,在选石之前,孩子们已经在脑海中构思出了想要创作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相应的石头;也有的时候,在寻石的时候,看到造型奇特的石头,突然有了灵感。不管是哪种方式,在选石的过程中,学生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他们需要到风景秀丽的壶源溪畔,顶着烈日,或在蒙蒙细雨中,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数之不尽、琳琅满目的溪石中搜寻。有时为了找到一块心仪的石头可能要翻动无数的石头,花上半天的时间。在选石的过程中,学生们既体验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又体验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接着是洗石的阶段。学生用刷子小心翼翼地将精心挑选回来的石头表面的青苔、泥巴等杂质清洗干净。洗石中不使用任何洗洁精、去污剂等化学产品。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环保,避免污染溪水;二是因为洗洁精中的化学成分有可能会损伤石头的表层,导致经过一段时间后,石头表层涂上去的颜料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石头画的品质和效果。这一环节,不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勤劳、细致、耐心的品质,还提升了他们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意识。
接着便是画石环节。学生们在清洗干净的石头上面,先用铅笔勾勒出清晰的图画轮廓,比如动物的头部和四肢,或者田园风光中的山水、河流和人物。
勾勒完毕之后,就是着色的阶段。学生们在石头上根据需要涂上相应的颜色。从表面来看,着色的过程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有亲自做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复杂。因为每次调色,调出来的颜色都可能不适合,所以学生们需要反复调色,直至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另外,在粗糙的石头表面着色,也不同于在光洁的纸面上着色,需要很大的耐心,多次进行修补。
通过勾勒、着色,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植物、活泼可爱的动物、勤劳善良的劳动者以及美丽的家乡、绚丽的自然景观……在这样的艺术创作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不知不觉地生发出来。
着色之后,需要将石头放在通风口风干或者阳光下晒干。为了让石头上的颜色长久鲜艳夺目,我们给这些石头刷上了一层清漆,这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层透明的衣服。这一环节,学生需要佩戴好手套和专用防护口罩才能进行。这既能让学生掌握喷清漆的技能,又能让学生知道在劳动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上漆步骤完成后对清漆和其他工具的整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整洁有序的习惯。
经过这五个步骤,一块块普通的鹅卵石在学生的手里最终变成了一件件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总之,石头画创作的过程,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使他们逐渐懂得了勤勉努力、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生道理。
二、反哺之花
湖源的孩子中有不少来自贫困家庭,在学校、乡政府和教育局的牵头下,有不少组织和社会贤达来校捐资助学。如:倪逊斌、徐建根、广固社、富阳商会等等。在接受捐赠的同时,我们的孩子也不忘感恩,用辛勤创作的石头艺术作品,通过义卖、联谊活动回馈社会。
我校积极承办杭州市2018年百场公益夏令营启动仪式,在区、乡两级团委和区青少年宫的大力支持下,“情暖童心、快乐成长”启动仪式系列活动高潮迭起,兄弟学校及家长共计500余人参与仪式。
学校组织开展“我为湖源代言”“源乡农场农事体验”“同文书院红色追忆”“小手拉大手、共护壶源溪”“石头花开石绘体验”“廊桥追梦”“富阳区首届山乡游启动仪式”等活动,去年暑假期间有17所学校近700余名学校师生来我校参与“石头花开”体验活动。
去年暑假,我校師生还积极参与了湖源乡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和小城镇改造验收两个重大任务。我校五、六年级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顶着烈日酷暑,参与水塔装饰、墙面美化、环境优化工作,最终帮助湖源乡在这两个项目创建中均以高分通过评估,为美化家乡和建设家乡作出了贡献。
学校还委派师生以石头画形式,协助富阳区文广新局用一周时间开展万市镇白马村的民宿美化活动;协助石龙、双喜两村开展美丽庭院大比武活动,并以优异成绩获胜;协助湖源乡党委进行百花大会布展,美丽的石头画最终被央视报道。
去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师生60余人赴杭州银泰开展“听见石头花开”爱心义卖,共计拍卖86件石绘作品,合计筹得爱心款50,750元,用于帮助来自四川省宜宾市文江镇腾龙村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进行耳蜗重建康复手术,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我校师生再次与杭州银泰合作,赴杭州进行石头画义卖,合计筹得善款7万余元,并通过媒体向曾经给予湖源乡贫困学生助力的爱心人士们承诺:我们会将关爱的接力棒延续下去!
三、友谊之花
经过多年精心打磨,校的“石头花开”课程名气越来越大,石头画艺术作品多次在杭州市进行巡展。杭州市多所学校纷纷来学校进行研学活动和参观考察。每次兄弟学校来校参观,我们都会组织学生介绍学校,让我们的学生带领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到壶源溪里捡石头、洗石头,然后带回学校美术专用教室勾勒着色、学习喷漆……整个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俨然当起了小老师、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与城里来的孩子相互交往、相互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提升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连台湾的师生也多次慕名而来。学校先后与台湾南投县的平和小学、嘉和小学结对,并接待两校师生来学校参观考察。学校学生带着这些来自宝岛台湾的师生或参观校园、介绍校园历史;或到壶源溪写生、捡石头、画石头;或者穿上竹马套装跳竹马,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承担起两岸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2015年学校也组织了师生前往台湾南投县平和小学进行访学,实地感受宝岛台湾的美好,增进两岸了解。我们的山里娃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信,人也变得更加灿烂阳光……
自“石头花开”校本课程建设以来,湖源乡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行动,围绕“心怀梦想 石头花开”的校训,结合山区实际,努力找准发展定位,打造“石头花开”的教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近年来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教科院“转换育人模式实验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杭州市小班化试验学校、富阳区艺术特色学校、富阳区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学校、富阳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
【周旭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华根,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