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也往往透过某个眼神随时对人品读、判断。眼睛当个窗口,于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如此,若将这一比拟套用在派出所,其“窗口”的意义同样不容小觑。户籍室、值班台,甚至派出所的小院、办公楼的大厅,这些百姓与民警“零距离”接触的地方,都是派出所的“窗口”和“眼睛”。
“擦窗”:窗口民警就是给百姓办实事的
一年到头儿,可以说,大多数老百姓难得来一趟派出所。可一旦到来,必定有事要办。且不论事情大小,要办的事大多关乎百姓生计,有的还是燃眉之急。到了派出所,他们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就是那些在窗口值守的民警。他们对派出所的印象,也是从民警的一言一行当中形成的。
2001年,家住山东青岛的王某卖掉了家中唯一的住房后,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和兄妹几人产生矛盾,最后谁也不同意他落户。性格极犟的王某气急之下撂下一句“没有户口我也一样过日子”,之后便和亲友断绝了来往。就这样,夫妇二人背着“黑户”的帽子,一过就是12年。眼看着妻子就要退休了,没有户口就办不了手续,更领不了退休金。为此,王某没有少费唇舌。在四处碰壁之后,他来到了市公安局八大峡派出所求助。
户籍民警李春霞及社区民警卢绪实了解了王某的情况后,利用休息时间守着满满一屋子的档案,一本一本地查,一页一页地翻,足足用了三个多礼拜才查清前因后果……根据无户口人员落户条件,必须有亲戚朋友为王某作证证明他曾经在原先的户口所在地生活过才行。为此,李春霞和卢绪实又先后多次找到王某的亲戚说和。在两名民警的感召下,终于有亲友摒弃前嫌,答应为王某作证。王某和妻子最终拿到了阔别12年的户口簿。
“户籍民警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群众利益无小事……”李春霞说。只要群众电话打到派出所,不论是中午、晚上、周末还是其他节假日,李春霞随时都会赶到派出所为群众办理业务,几年来,她先后为有特殊需要的群众提供了专门服务200余次。
接待群众,受理求助,办理完结……不论百姓事后评价如何,窗口民警的所图所想都是从老百姓的利益角度出发的。他们不会和百姓讲太多过程中的障碍或曲折,却经常有可能一次次为了某一件“小事”来回奔波。
江苏省南通市狼山派出所户籍民警孙吴华和丈夫为双警家庭,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的他们,小孩生下来六个月就不得不送回老家如东交由父母看带。好不容易赶上个礼拜六,刚忙完青奥安保已几个星期没回去见小孩的孙吴华,这天起了个大早和丈夫驾车回老家看望女儿。开到半路,孙吴华接到了一个群众的求助电话:南通大学的一位大学生的身份证丢失了,第二天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现在她们全家都从盐城老家来到派出所补办身份证。知道这一情况后,孙吴华当即调转车头赶到单位。因为办理临时身份证已经来不及了,孙吴华当场为她办理了身份证明。拿到证明的大学生对孙吴华连声表示感谢。其母亲还感动地说:“孩子复习了一年,就为了明天的考试,没想到身份证丢失了,我们急了一夜没睡好,今天一早租车过来,知道是休息日,担心没人办,想不到这么快就把证明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这一家人虽然千恩万谢,但他们并不知道孙吴华是怎么赶到派出所的。
不辞辛劳是他们的做派,默默无闻是他们的状态。每天一台电脑、一部电话,手边一个记录的本子、一支笔,这是他们重要的“单警装备”。面对不同诉求的老百姓,他们经常忙得和打仗似的。要是赶上几个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儿还钻牛角尖儿的老百姓,还有可能产生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百姓满意地离开了,他们却不能休息,还要继续把微笑和耐心传递给下一位办事的群众。有人问,他们这么拼为什么?他们回复,这里有自己的责任,窗明几净是这个岗位倔强的追求。
“亮窗”:明晰职业素养,提升窗口效能
在派出所,窗口民警要学会说“八种话”。
多说文明话。群众一跨进公安机关的大门,就与民警建立了短暂、临时的人际关系,语言成为亲近群众的重要途径。要多用规范的执法执勤用语,多说“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多用尊称,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通过文明用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的好感。
常说内行话。派出所民警说话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相关法定程序,言语用词要准确恰当,突出专业性和权威性,做到言出有据、有理有节,不说外行话。对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的群众,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言词,表达干净利索;反之,要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敢说公道话。说公道话最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群众就能自觉配合民警完成窗口的调查询问工作。说公道话,要做到掷地有声,既善用鼓励赞扬的话肯定重德守纪、谦虚礼让的群众,也敢于直言批评教育无理取闹、弄虚作假的群众。
肯说实在话。实在话最能打动人,也能争取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接待群众时,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说该说的话、办该办的事;对于超出工作职责范围的问题,要实话实说,做好释疑解惑工作,不能随便拍胸脯,漫无边际地大夸海口。
惯说普通话。基层窗口单位接待的群众可能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民警也可能来自五湖四海,用方言交流会给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民警要带头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把说普通话当作一种习惯,通过使用普通话有效解决与群众的沟通难题。
会说地方话。窗口民警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还要会说地方土话和当地民间俗语,避免在与部分群众沟通时产生障碍,消除语言隔阂,防止出现误会。
活用网络语。对有些年轻的办事群众,民警不要板着面孔,适当地用一下健康感性的网络用语,不但能丰富工作时的语言词汇,还能恰到好处地营造轻松幽默的气氛,增强民警的亲和力。
善用肢体语言。要通过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对口头语言进行补充,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群众来到窗口或者办完业务时,可用真诚的微笑表示鼓励与赞赏;当有人大声喧哗影响窗口工作秩序时,可以轻轻摇头进行善意提醒。 除了会说话、善表达,派出所为了这扇联通百姓和民警的窗口,也没少出点子、上措施。只要是实用的、便民的,皆为我用。
2016年,许多人的身份证有效期满需要换领。根据相关规定,身份证照要求不能染发,然而一些爱美女性在这之前已经将头发染色了。福建省德化县汤头乡地处偏远山区,辖区内又没有理发店,以往群众得驱车约二十公里到上涌镇将头发染回黑色,再回到汤头办理身份证,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因此,德化县公安局汤头派出所购置了一次性黑色染发喷剂,染了头发的女性在拍身份证照时可以直接用喷剂将头发喷成黑色,回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恢复成原来的颜色,省去了奔波之苦。此举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警务规范化建设日渐成效,派出所民警已经体会到由此带来的工作严谨和效率。但在网络时代,窗口服务在规范的前提下,也要人性化,满足群众诉求。
2015年7月21日刚上班,山东省禹城市公安局十里望派出所户籍民警毕向坤接到一个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的电话。来电人说自己是德州科技职业学院2010年毕业的学生刘某朋,现在原籍菏泽巨野县工作,上学时将户口迁至禹城市十里望派出所,毕业后因一直忙于工作,户口未迁回。五一期间也是通过电话与民警预约到十里望派出所采集了照片、指纹信息,办理了身份证,现在手里的旧证也已经过期,苦于没有时间来派出所领取新证,打电话就是想咨询一下户籍民警能不能将身份证给快递过去。
听清来电者的意图后,毕向坤告诉他,领取加指纹的二代身份证,原则上是本人到办证派出所核查指纹信息,如果本人在外地工作,路途比较遥远的,可以代领,并告知来电人先将身份证的领取凭证、毕业证拍照片发过来,核实一下是不是刘某朋本人。核实准确后,毕向坤告诉刘某朋将他的收件地址发过来,身份证随后用快递发出。
“向坤姐,谢谢你,我没想到这么轻松就搞定了!”如释重负的刘某朋诚挚地说道。
“赞窗”:金杯、银杯,加口碑
2015年10月5日上午,在陕西省石泉县公安局熨斗派出所户籍服务大厅,户籍民警李小平正在认真录入最新搜集的辖区流动人口有关信息。这时,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叔走进大厅,一边将一面锦旗递到民警手中,一边不停地道谢。
这位大叔姓梅,1963年9月出生于石泉县熨斗镇,从小父母双亡,自己长期在外漂泊,靠打工维持生计。由于几次人口普查期间村委会都无法联系到梅大叔本人,以至于将梅大叔的出生日期误登为1968年9月12日。2015年5月,梅大叔回到家乡办理户籍手续时,才发现自己的出生日期登记错误。于是,梅大叔申请更正出生日期。户籍民警李小平从指导梅大叔如何填写申请开始,到主动到梅大叔所在村组进行核实,最终,全套申请手续顺利通过上级公安部门的审核,梅大叔的出生日期得到更正。拿到崭新的户口簿以及二代身份证,梅大叔决定要做一面锦旗送给这位细心的民警。
百姓的首肯给窗口民警带来了动力,那一声声感谢恰如和煦的暖阳,透过那窗口,瞬间纾解了民警多日来承受的疲劳和辛苦。
2015年7月1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在民警训练中心举行户籍派出所民警“荣誉日”暨第三届金银铜质奖章获奖民警授奖大会,为486名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优秀民警授予金、银、铜质奖章。会上,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三十年以上的道里公安分局于成群、香坊公安分局杨庆等84名同志获得了“金质奖章”;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二十五年以上的道外公安分局张俊生、呼兰公安分局高悦等200名同志获得了“银质奖章”;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五常市公安局王飞、香坊公安分局汤宪武等202名同志获得了“铜质奖章”。
结语:窗口虽小连民心
派出所的窗口虽小,与百姓的连接却最为紧密。窗口民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绝不单单是办结一册户口、记录一桩警情那么简单。投入的是精力,输送的是便利,积累的是百姓心里对派出所的点滴赞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如常,那人、那窗,在人来人往中,保持着许多熟悉的姿势和微笑。
“擦窗”:窗口民警就是给百姓办实事的
一年到头儿,可以说,大多数老百姓难得来一趟派出所。可一旦到来,必定有事要办。且不论事情大小,要办的事大多关乎百姓生计,有的还是燃眉之急。到了派出所,他们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就是那些在窗口值守的民警。他们对派出所的印象,也是从民警的一言一行当中形成的。
2001年,家住山东青岛的王某卖掉了家中唯一的住房后,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和兄妹几人产生矛盾,最后谁也不同意他落户。性格极犟的王某气急之下撂下一句“没有户口我也一样过日子”,之后便和亲友断绝了来往。就这样,夫妇二人背着“黑户”的帽子,一过就是12年。眼看着妻子就要退休了,没有户口就办不了手续,更领不了退休金。为此,王某没有少费唇舌。在四处碰壁之后,他来到了市公安局八大峡派出所求助。
户籍民警李春霞及社区民警卢绪实了解了王某的情况后,利用休息时间守着满满一屋子的档案,一本一本地查,一页一页地翻,足足用了三个多礼拜才查清前因后果……根据无户口人员落户条件,必须有亲戚朋友为王某作证证明他曾经在原先的户口所在地生活过才行。为此,李春霞和卢绪实又先后多次找到王某的亲戚说和。在两名民警的感召下,终于有亲友摒弃前嫌,答应为王某作证。王某和妻子最终拿到了阔别12年的户口簿。
“户籍民警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群众利益无小事……”李春霞说。只要群众电话打到派出所,不论是中午、晚上、周末还是其他节假日,李春霞随时都会赶到派出所为群众办理业务,几年来,她先后为有特殊需要的群众提供了专门服务200余次。
接待群众,受理求助,办理完结……不论百姓事后评价如何,窗口民警的所图所想都是从老百姓的利益角度出发的。他们不会和百姓讲太多过程中的障碍或曲折,却经常有可能一次次为了某一件“小事”来回奔波。
江苏省南通市狼山派出所户籍民警孙吴华和丈夫为双警家庭,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的他们,小孩生下来六个月就不得不送回老家如东交由父母看带。好不容易赶上个礼拜六,刚忙完青奥安保已几个星期没回去见小孩的孙吴华,这天起了个大早和丈夫驾车回老家看望女儿。开到半路,孙吴华接到了一个群众的求助电话:南通大学的一位大学生的身份证丢失了,第二天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现在她们全家都从盐城老家来到派出所补办身份证。知道这一情况后,孙吴华当即调转车头赶到单位。因为办理临时身份证已经来不及了,孙吴华当场为她办理了身份证明。拿到证明的大学生对孙吴华连声表示感谢。其母亲还感动地说:“孩子复习了一年,就为了明天的考试,没想到身份证丢失了,我们急了一夜没睡好,今天一早租车过来,知道是休息日,担心没人办,想不到这么快就把证明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这一家人虽然千恩万谢,但他们并不知道孙吴华是怎么赶到派出所的。
不辞辛劳是他们的做派,默默无闻是他们的状态。每天一台电脑、一部电话,手边一个记录的本子、一支笔,这是他们重要的“单警装备”。面对不同诉求的老百姓,他们经常忙得和打仗似的。要是赶上几个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儿还钻牛角尖儿的老百姓,还有可能产生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百姓满意地离开了,他们却不能休息,还要继续把微笑和耐心传递给下一位办事的群众。有人问,他们这么拼为什么?他们回复,这里有自己的责任,窗明几净是这个岗位倔强的追求。
“亮窗”:明晰职业素养,提升窗口效能
在派出所,窗口民警要学会说“八种话”。
多说文明话。群众一跨进公安机关的大门,就与民警建立了短暂、临时的人际关系,语言成为亲近群众的重要途径。要多用规范的执法执勤用语,多说“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多用尊称,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通过文明用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的好感。
常说内行话。派出所民警说话要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相关法定程序,言语用词要准确恰当,突出专业性和权威性,做到言出有据、有理有节,不说外行话。对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的群众,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言词,表达干净利索;反之,要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敢说公道话。说公道话最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群众就能自觉配合民警完成窗口的调查询问工作。说公道话,要做到掷地有声,既善用鼓励赞扬的话肯定重德守纪、谦虚礼让的群众,也敢于直言批评教育无理取闹、弄虚作假的群众。
肯说实在话。实在话最能打动人,也能争取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在接待群众时,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说该说的话、办该办的事;对于超出工作职责范围的问题,要实话实说,做好释疑解惑工作,不能随便拍胸脯,漫无边际地大夸海口。
惯说普通话。基层窗口单位接待的群众可能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民警也可能来自五湖四海,用方言交流会给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民警要带头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把说普通话当作一种习惯,通过使用普通话有效解决与群众的沟通难题。
会说地方话。窗口民警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还要会说地方土话和当地民间俗语,避免在与部分群众沟通时产生障碍,消除语言隔阂,防止出现误会。
活用网络语。对有些年轻的办事群众,民警不要板着面孔,适当地用一下健康感性的网络用语,不但能丰富工作时的语言词汇,还能恰到好处地营造轻松幽默的气氛,增强民警的亲和力。
善用肢体语言。要通过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对口头语言进行补充,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群众来到窗口或者办完业务时,可用真诚的微笑表示鼓励与赞赏;当有人大声喧哗影响窗口工作秩序时,可以轻轻摇头进行善意提醒。 除了会说话、善表达,派出所为了这扇联通百姓和民警的窗口,也没少出点子、上措施。只要是实用的、便民的,皆为我用。
2016年,许多人的身份证有效期满需要换领。根据相关规定,身份证照要求不能染发,然而一些爱美女性在这之前已经将头发染色了。福建省德化县汤头乡地处偏远山区,辖区内又没有理发店,以往群众得驱车约二十公里到上涌镇将头发染回黑色,再回到汤头办理身份证,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因此,德化县公安局汤头派出所购置了一次性黑色染发喷剂,染了头发的女性在拍身份证照时可以直接用喷剂将头发喷成黑色,回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恢复成原来的颜色,省去了奔波之苦。此举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警务规范化建设日渐成效,派出所民警已经体会到由此带来的工作严谨和效率。但在网络时代,窗口服务在规范的前提下,也要人性化,满足群众诉求。
2015年7月21日刚上班,山东省禹城市公安局十里望派出所户籍民警毕向坤接到一个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的电话。来电人说自己是德州科技职业学院2010年毕业的学生刘某朋,现在原籍菏泽巨野县工作,上学时将户口迁至禹城市十里望派出所,毕业后因一直忙于工作,户口未迁回。五一期间也是通过电话与民警预约到十里望派出所采集了照片、指纹信息,办理了身份证,现在手里的旧证也已经过期,苦于没有时间来派出所领取新证,打电话就是想咨询一下户籍民警能不能将身份证给快递过去。
听清来电者的意图后,毕向坤告诉他,领取加指纹的二代身份证,原则上是本人到办证派出所核查指纹信息,如果本人在外地工作,路途比较遥远的,可以代领,并告知来电人先将身份证的领取凭证、毕业证拍照片发过来,核实一下是不是刘某朋本人。核实准确后,毕向坤告诉刘某朋将他的收件地址发过来,身份证随后用快递发出。
“向坤姐,谢谢你,我没想到这么轻松就搞定了!”如释重负的刘某朋诚挚地说道。
“赞窗”:金杯、银杯,加口碑
2015年10月5日上午,在陕西省石泉县公安局熨斗派出所户籍服务大厅,户籍民警李小平正在认真录入最新搜集的辖区流动人口有关信息。这时,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叔走进大厅,一边将一面锦旗递到民警手中,一边不停地道谢。
这位大叔姓梅,1963年9月出生于石泉县熨斗镇,从小父母双亡,自己长期在外漂泊,靠打工维持生计。由于几次人口普查期间村委会都无法联系到梅大叔本人,以至于将梅大叔的出生日期误登为1968年9月12日。2015年5月,梅大叔回到家乡办理户籍手续时,才发现自己的出生日期登记错误。于是,梅大叔申请更正出生日期。户籍民警李小平从指导梅大叔如何填写申请开始,到主动到梅大叔所在村组进行核实,最终,全套申请手续顺利通过上级公安部门的审核,梅大叔的出生日期得到更正。拿到崭新的户口簿以及二代身份证,梅大叔决定要做一面锦旗送给这位细心的民警。
百姓的首肯给窗口民警带来了动力,那一声声感谢恰如和煦的暖阳,透过那窗口,瞬间纾解了民警多日来承受的疲劳和辛苦。
2015年7月16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在民警训练中心举行户籍派出所民警“荣誉日”暨第三届金银铜质奖章获奖民警授奖大会,为486名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优秀民警授予金、银、铜质奖章。会上,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三十年以上的道里公安分局于成群、香坊公安分局杨庆等84名同志获得了“金质奖章”;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二十五年以上的道外公安分局张俊生、呼兰公安分局高悦等200名同志获得了“银质奖章”;在派出所户籍岗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五常市公安局王飞、香坊公安分局汤宪武等202名同志获得了“铜质奖章”。
结语:窗口虽小连民心
派出所的窗口虽小,与百姓的连接却最为紧密。窗口民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绝不单单是办结一册户口、记录一桩警情那么简单。投入的是精力,输送的是便利,积累的是百姓心里对派出所的点滴赞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如常,那人、那窗,在人来人往中,保持着许多熟悉的姿势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