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翼点入路3D-DS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术前模拟翼点入路3D-DSA图像对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以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并且行开颅夹闭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目标血管旋转造影,数据进行重建,并旋转重建图像至模拟翼点入路.观察并测量模拟翼点入路3D-DSA图像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指导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观察和测量开颅手术过程中相关信息和数据,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模拟翼点入路3D-DSA图像测量数据与开颅手术过程中测量的数据相符.术前对于动脉瘤夹选择的预估亦与术中实际情况高度相符.结论 通过术前旋转3D-DSA重建图像至模拟翼点入路体位,可使手术者获得大量信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一种在视频脑电监测(VEEG)下结合半定量分析的脑血流灌注SPECT显像法用于癫痫致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8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脑血流灌注SPECT在VEEG监测下进行,显像前以睡眠剥夺、逐步减少或停服抗癫痫药的方式争取诱发癫痫发作.影像判读采用视觉判断与半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结果 19例同时获得发作期和发作间期显像,62例仅获得发作间期显像.SPECT、V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一种口服二代烷化剂,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TMZ除作为恶性胶质瘤一线药物外,对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有效[1],在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与垂体腺癌中获得良好效果.本文将TMZ在垂体肿瘤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期刊
目的 探讨面-副神经端-端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应用副神经胸锁乳突肌肌支断端与面神经出茎乳孔处断端行端-端吻合术治疗16例周围性面瘫,在术后1周、1年及3年时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42个月.16例术后3年House-Brackmann(H-B)分级: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1例,无恢复1例.以达到Ⅱ级以上作为面神经功能恢复标准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DBS)对海人酸致痫大鼠突触外GABAA受体α5亚基的影响,探讨DBS更好的治疗靶点以及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成功制模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癫痫组、丘脑底核DBS组及海马DBS组.通过行为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突触外GABAA受体α5亚基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DBS治疗癫痫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治疗期间,癫痫组、丘脑底核DB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cyst,IAC)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颅内良性病变,约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1].IAC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随着囊肿的增大,其可能压迫脑组织、影响临近脑组织发育并有颅内急性出血的危险[2].近年来,囊肿-腹腔分流术逐渐成为治疗IAC主要方法,但其确切的疗效仍有争议。
期刊
经乙状窦前后入路是神经外科处理斜坡,小脑脑桥角区病变的重要手术方式,开颅时由于缺乏对个体横窦、乙状窦的形态了解常导致术中静脉窦损伤或暴露不全、耗时增加,因此不同患者横窦、乙状窦术前解剖形态的术前知晓至关重要[1-4].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采用在CT薄层扫面及三维重建体表标记物定位横窦及乙状窦57例,定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学分会主办的2014年临床神经生理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4年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参会者获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8分(项目编号:2014—03—07—017)。学习班学员可免费参加9月13日的“癫痫与神经生理·北京峰会”。注册费1000元/人,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期刊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后翻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Chiari畸形Ⅰ型并脊髓空洞症术后患者15例,患者均存在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和)加重,或(和)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其中初次手术采用后颅窝大骨窗减压术8例,后颅窝骨窗减压+硬膜外层切开术3例,后颅窝成形术+硬膜扩大修补术2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枕大池成形术2例.翻修手术均采用下疝小脑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应用于临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颅磁刺激MEP和经颅电刺激MEP,其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立(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TES-MEP)被认为是在术中监测皮质脊髓运动通路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已广泛地用于术中神经监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