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百姓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0月10日,由中革军委、红军总部、党政群机关组成的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瑞金的梅坑、云石山、九堡等地出发向于都集结。中央红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计8.6万余人,开始了漫漫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深厚的革命情缘在这片红色沃土根植,生生不息。
  初秋,天已微凉,远望山峦,時常有层层雾霭绕着半山腰。乡间屋檐下堆放着成捆成捆的干稻草,金黄金黄的,传递收获的喜悦。一位须发苍苍的老人,悠然坐着,他扯开嗓子唱响了悠长的山歌——
  哎呀嘞
  山歌唔唱唔风流
  共产唔行冇自由
  送儿就要当红军哟
  冲锋杀敌好威风嘞
  乡间村野的寂静,就被这老人绵长的歌声唤醒,它竟有着历尽年月的力量,久远的年代、人物与场景都被他唱得越发清晰起来。
  一
  这是我爷爷战友杨衍楷母亲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初,那时战事吃紧,需要兵员大量补充的年代,一个个母亲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革命前线。
  在云石山的马道口,那是寒意阵阵的深秋,傍晚的黑幕不断笼罩着村子,行进的队伍中,挤满了乡亲。人群里19岁的后生杨衍楷站在大樟树下,他的母亲紧紧拉着儿子的双手反复叮嘱:“楷,眼睛要放灵光躲子弹,别一个劲冲啊跑啊,保住自己,晓得吧?几天前,才收到你的口信,我这个小脚,从家来到云石山,可是我头一回出最远的门!听他们说,有七十来里路,翻山爬岭的,就想好好看看我的儿子!”衍楷看着母亲,直愣愣地想着,我这小脚母亲到底是怎么来的?
  衍楷母亲拆开花布包,两双新布鞋,两件汗衫褂子,两双草鞋摆在眼前,三筒子炒米,两筒子炒花生也散发着香味。她一直叮嘱着:“楷子,我这辈子生了八个子女,他们都说我命好,你可一定得好好回来,妈等你回来呢!”“别像你大哥,出个门就再也没个信回来!你三弟前阵子也当兵了,连个人影子都没!幸好楷,你出去两年,还知道给家里带信回来!你可一定得当心,脚踏四方,平安归来!”19岁的小战友衍楷听得直用手抹泪,不断回应着母亲。看着越来越远的队伍,母亲哽咽着,踮着脚跟送了一路!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瘸着腿到合龙石岗村寻找过战友杨衍楷。衍楷的母亲在1948年就已病逝,一手把三个儿子送上前线的母亲,最终满怀期待离开了人世。随着时间远去,战友衍楷的母亲连姓名也未曾留下,只有属于她自己最为简单的简介——“钟氏”,原为瑞金壬田下斜女子。后来在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细细查找,杨衍楷在1934年红军长征北上时永远失去了音信,他的英名也永远镌刻在瑞金塔下寺的烈士墙上。
  长征时期,一个个平凡的母亲,在送子参军的挂念与满含期待的守望中,她们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却赢得了民族解放的伟大!
  二
  哎呀嘞——
  天上星星嘞盼月光
  地下穷人心向党啊
  好比屋背山溪水
  山挡石阻都唔变向啊
  这是我爷爷常讲起的事。爷爷说:“那是帮助掉队红军却会给自己惹麻烦的年代!可总有这样的人,无惧无畏帮着红军战士!”下段是红军战士甲讲述的行军路上与自己有一面之缘的九堡老表奶。
  在瑞金出发的第三天,我和其他两个战友掉队了。我们头晕眼花,走路的力气都使不出,没走几步路,就需要停下来歇息,原来只需半天就可以到达的九堡镇,却费了整整一天。黑乎乎的山路只有点点月光。山风,冷飕飕的,刮在脸上硬生生地疼。四处没有一丝亮光,大概是因为听到有队伍,照着老习惯,都到山里躲起来了!
  我们一家家敲门,希望找户人家落个脚。我们沿着山路一户户轻轻敲着门,终于有一家出了点声响,我们轻轻地叫着:“表嫂,表伯,表奶,我们三个人是红军,生病了,想进家里睡一晚!”过了很久,一个老人家竟站在了我们身前,她惊喜地看着我们说:“叫捱表奶哟,捱已经好几天不敢开门了!快,快进屋里。”(赣南客家方言,意为“我”)这个老人家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自顾自地说道:“哎哟,你们十有八九是冻着、饿着肚子了!先床上躺着,拿点九堡的姜给吃上几口,再擦擦身子!”老人家麻利地从床底下抽出瓦罐,取出姜,抖掉沙子,递给我们。“这大半夜的,不能生火做吃的,要不然找麻烦!捱煮点米果,给你们热热身子!对了,忍着点烟,呛人!”说完老人家就从灶里拨出几块土砖头,横放着垒好,再拿来一个缺口小铁锅,土灶就搭好了。米果在锅里头连翻几个跟头,略带烤焦的香味就四散开来。我们端着暖和的碗,闻着全是香味,一吃下去身子也舒服了不少。没过一会儿,连铁锅里头的汤都喝光了。老人家又招呼着我们睡觉,从灶旁搬来几捆干稻草,再从床底下拿来木板,就地搭起了铺。我们满怀感激看着九堡老表奶,忙问:“表奶,你这样帮我们可会惹麻烦的,以后我们还得回来多谢您!”老人家轻松笑起来:“捱晓得,被还乡团发现了,老命都没了,你们走在前都不怕,捱个老人家有啥怕!天下星星向月光,穷人的心都跟着呢!捱的两个儿子,比你们大一点,他们前脚刚走,跟你们一样,也是红军!捱懂你们!”
  长征途中,这一面之缘的路人,表嫂,表奶,表伯,表兄……他们在开门与关门的瞬间,诠释了普通百姓的坚毅、勇敢与温暖、担当与无畏!
  三
  哎呀嘞——
  奋斗哟奋斗哟,
  顽强奋斗哟……
  这位须发苍苍的老人,粗哑的嗓子、透亮的山歌,
  久远的年代、人物与场景早已被他唤醒。
  看长征,心怎不澎湃?常想那八十多年前的深秋,中央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留守在苏区各地的伤员就多达两万余人,是谁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把他们领回了家,成为无畏无惧的保护者,成为舍生忘死的救生员?长征途中,国民党军坚固壁垒,使不可攻;肃清原野,使无可掠,那些碾米器具、碓房工具、箩筐篓子、渡河船只被藏匿,被焚毁,只为剿灭行进的红军。在无粮可用的险境中,是谁冒死当起了情报员,成了粮食物资的筹备工?也是在长征途中,经过的少数民族区域多达十个以上,占了长征经过区域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路过区域之广、少数民族之多,民风之彪悍,又是谁带领红军穿越一个个区域,成了翻山越岭的向导,最终帮助实现长征胜利的大会师?
  看长征,心怎不澎湃?红军在先后翻越夹金山、长板山、梦笔山等多座大雪山时,是谁从家里拿出御寒的棕背心、麻布片、皮草鞋……给了红军战士远征前行的力量?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十八万七千余人,沿途补充兵力共约二十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仅剩5.8万余人,这地球的红飘带上,是谁在不断坚持,不断参军补员走上远征的队伍,哪怕鲜血染红了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工程兵副司令员、开国少将王耀南在回忆中央苏区战略转移时写道:“在短短的九天休整时间里,老百姓们挑空了谷仓,掏空了米瓮,无私捐献了三百多万斤的粮食,那个年代的产量,可相当于全县三年的口粮啊!”常常思考,何为战争的伟力?有话说得好,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不就在于民众之中吗?!长征时期,一路上普通的百姓们,和党、红军一直坚定地站在一起。他们默默地奉献,舍生忘死的支援,何尝不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哎呀嘞——
  不怕敌人枪和炮
  不怕敌人多巧妙
  拿出东西来奉献
  最后胜利就会来
  山歌再响起,几多故事遮不住,向长征一路上作出贡献的普通百姓们,致敬!
  作者系瑞金干部学院培训处处长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征胜利85周年,这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两件大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征在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的千难万险中得以突围,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同时,长征的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积蓄了力量并走向新生。  长征精神需要永远传承下去。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由此可知,长征是
期刊
新闻人物素描的成書纯属机缘偶然,不是为了绘画创作,也不是兴趣使然,而是工作中根据新闻事件、限定时间的新闻绘画,始于为《环球》杂志“圈子”栏目新闻人物进行的素描绘画。《环球》杂志创办于1980年,是由新华社主管、瞭望周刊社主办的综合类国际时事刊物。《环球》杂志设有人物栏目“圈子”,2012年11月初领导为突出该栏目特色,与负责图片编审工作的我探讨如何改进。  “圈子”栏目配图根据新闻事件选用新闻人物
期刊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完成行军战斗任务,还肩负着革命文艺表演和政治宣传等工作。每天面对不同的人民群众、不同的民俗民风、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文化氛围,他们勇挑重担,拿起文化的武器,根据当地的特色环境和风俗习惯进行创作、宣传、演绎,传播革命主张,为红军的浴血征战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沿途老百姓认识红军、了解红军、拥护红军,向国民党反动
期刊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出版的内容形态和业态造成强势冲击,而与出版活动密切相关的阅读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化的阅读方式从多个维度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产生影响。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对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
期刊
小班化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小班化的组织模式具有多种优势,而如何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所具有的优势,则是教学工作者在对小班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索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对小班化英语阅读教学特点做出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对小班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优势的发挥策略进行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小班化英语阅读教学所具有的特点  小班化英
期刊
1955—196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的十年中,共授衔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后世尊称开国将帅。这些将帅绝大部分都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254名中将及以上将领,参加过长征的有222人,占比近九成,没参加长征的将领也多在南方领导游击战争,如陈毅、粟裕、叶飞等。令人惊叹的是,长征伊始“十大元帅”平均年齡36岁,1360名少将平均年龄仅22岁!  开国将帅在
期刊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毛泽东同志总结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天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中国没有,世界也未曾见到。”  长征的胜利不
期刊
读了《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的书稿,合上书,激动和兴奋让我彻夜未眠。清晨起来,写下这篇推荐词。这是一本讲述真人真事的书,书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读罢,在我的脑海里涌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本书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不同年代的人,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奋斗模样。作者是《工人日报》的记者,她叫李元程。20多年来她走过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她去过被称作生命禁区的罗布泊铁路的施工现场,工人们称她为“
期刊
全民閱读已经被多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还明确,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氛围更加浓厚,成
期刊
经典文学是指在历史潮流中仍旧熠熠生辉、价值不菲的文学精品,无论在何种时期都极具阅读和寻味价值。经典文学中“经典”的评判标准,是看其文学价值以及其能否经得起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过程,只有经过历史淘汰选择出来的文学作品才最具价值,也最有经典性。但是当前社会在经典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暴露出当代大众对经典文学阅读重视程度不深、阅读氛围不够浓厚、阅读深度和广度较浅等问题,使得经典阅读活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