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较城市的信息技术教学,我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落伍的。因此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和推进信息技术教学,是农村中学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校、教师、学生乃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后要在教学中大胆探索、敢为人先,让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程思想,并贯彻到日常教学中,以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阻力。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课程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将新课程的思想根据农村中学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素养贯彻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并达到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目标,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应试教育。
  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因为今天信息技术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本性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未能在众多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占主要地位,或者课程没有得到充分开展。因此,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如学业基础会考)出好成绩,一方面削减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教授一些信息技术常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练习题。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
  2.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层次不一。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于偏僻的乡村,因此其基本的信息素养不具备,只有个别学生可以理解信息技术的真正内涵,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是会玩操作系统自带的游戏或画图软件,Office软件会用的人寥寥无几,更谈不上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應用。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布置一个任务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开始完成,更不用说一些基本的操作方面的知识了。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不管初、高中都需要一切从“零”开始。
  二、在教学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因为学生几乎都是“零”起点,而课本是“非零”起点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意识?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破教材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将大家脑海中的“副课”地位彻底抹去,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自动去寻找解决它的方法,才会自动获取相关的常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缔造力的需要前提。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主要课题之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打破教材的线性结构,比如,在学习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的基础知识时,先让学生上因特网,同学之间相互收发电子邮件。学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这时再介绍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浓厚。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再深入课程内容,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再并用其他的教学手段,会让教学事半功倍。
  2.课堂严格要求,课本适当加工。
  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非零”起点课本的难度较大,我在教学上做了大胆的删节。在上课时,我也采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代替课本中学生不熟悉的事例。比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信息的获取”时,将综合活动设置为:“调查本地枇杷的品种及枇杷的市场需求”,要求学生回家向父母及乡亲访谈了解并做好记录。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是学生熟悉的例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心态和能够学习好的信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关心家庭、理解父母等家庭责任感。
  3.巧用学习“笔记”,有益下节“操作”。
  信息技术虽然已经被列为会考科目,但是还没有被重视起来。从小学升到中学,科目一下子增多了,学习压力大,对这种中、高考不考的科目,他们平时跟本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学习,如果课堂的利用率不高的话,学习效果肯定不好。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讲的内容又比较多,在上下一节课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把上一堂课讲的知识都忘了,由于要赶教学进度,又不能花太多时间复习,只能继续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了忘掉,再学再忘掉,如此下来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因此上课时我要求学生把每堂课讲的知识及操作步骤简要记录下来,平时只要花几分钟浏览一下,在下次上课前十分钟把上节讲过的内容按照笔记上的步骤操作一下,就可以回忆起上节内容。当然不必每一个学生都千篇一律,应因人而异。
  4.运用分层教学,丰富学生选择。
  因为学生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有差异,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应设计成多层次、多样化,以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同时引导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与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差,将那些操作上起点很低的学生组织起来,手把手教会他们。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教学上的问题,另一方面树立了教师的个人威信,可以将严谨治学、认真工作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在人格上给予身教,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和起到榜样的作用。
  5.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上机课中,学生很容易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为政”: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甚至有的一到上机课就只喜欢上网、QQ聊天、打游戏等。这样不仅仅影响了上机课的组织教学,更严重的是学生没有学会应该掌握的技能。于是,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自己完成操作任务后,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我还经常举办小组比赛,表扬操作好的学生,展示完成好的作品,要求学生指出同学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要确保上好信息技术课,教师还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另外,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更新频率相对较高,教学方法也应随之调整。教学是一门艺术,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共同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韩玲玲,李晓东.中小学信息课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其他文献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优秀的作品.在小说人物的塑造方面,菲茨杰拉德对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小说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本文通过对小说中颜色、事物等基调的
本文探讨了《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源流,简述了在大陆、港台、海外的三种流行途径,从具有都市音乐特点、海派文化的代表、体现人类普遍情感三个方面分析作品的流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精髓,有助于大学生知美德、塑美型、养美性。这不仅对改进和发展当下大学生
研究分配问题的意义,在于不同的分配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有着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效果。现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进行相关探讨。 The significance
博迪是法国的一名记者,在1995年的时候,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只有左眼还可以活动。
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背景宽广宏大,内容丰富庞杂.本文从主人公安娜·伍尔芙的视角来切入,通过分析安娜的生存危机,凸显在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知识女性所面临的种种来
《勿忘“九·一八”》电视记录片整部片子以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到1945年9月战败投降的14年时间顺序为经.以历史事件和事件中的人物为纬,以“
从民间性视角对莫言进行探讨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观照点.本文从莫言在写作中对民间价值立场的肯认、民间文化资源的化用两方面来分析莫言所蕴含的广阔、丰富的民间性,透
彼得堡不仅只是陀氏小说中背景地一样的存在,而是有着自身的魂魄与精神,人与城互为映衬、互相影响。干草市场正是这样一个陀氏笔下最具代表性的彼得堡城市空间。干草市场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