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很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的传播,也获得了很多在音乐领域的专业人士的认可。节奏对学生来讲是音乐入门的必修课,也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以对奥尔夫节奏的教学为切入点,深入解析了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奥尔夫 节奏 初中音乐课堂
一、初中音樂教学融入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
(一)节奏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将节奏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能提高学生音乐乐谱的读唱能力。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识谱、记谱,它将单独的音节有组织地结合在了一起。节奏还能培养学生的乐感,单个的音节微不足道,但是通过节奏将音符组织起来之后,将会出现很多奇妙的变化,使得整个音乐作品变得妙不可言。开展节奏教学则给了学生一把打开这扇有意思的音乐之门的钥匙。对节奏感的训练也是一样,通过对节奏的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以外,也能使其对音乐的洞察力变得更加敏锐。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意义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节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块,可以说是音乐的基石。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实现对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增长综合性的音乐素养,同时通过手势教学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达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节奏训练
1.“嗓音”及节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嗓音的教学。一种是节奏朗诵活动:朗诵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诗词,也可以朗诵在生活中碰到的好的文段、句子、字词;另一种是歌唱活动,通过对学生的声音技巧的训练,达到嗓音教学的目的。节奏教学则是通过字、词、句三种形式教授学生音乐的节拍、速度。具体如下:
(1)通过游戏让学生把握朗读词语的节奏。教师示范朗诵三组词,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掌握“一拍要强,二拍要弱”的特点,适度地调整自己语气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多练习直到齐读时声音整齐为止。(2)通过词语接龙的方式练习节奏。以两个字的名字—三个字的名字—四个字的名字这种顺序为节奏,通过二拍子的特点进行朗读。请几个同学用固定好的名字进行示范教学,朗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3)对字的朗读。教师用二拍子的节奏示范朗读以下三组字:“阴|阳|东|参”“西|风|交|皆”“周|均|首|定”。学生再模仿老师的节奏,练习读这三组字,然后老师对学生读字的快慢、强弱进行指导。
2.“动作”及节奏教学
对初中学生来讲,声势活动是最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的一种动作活动。声势活动是指通过响指、拍手、跺脚等身体的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的活动。
(1)熟悉节拍的手势
教师首先教会学生节拍的节奏强弱规律与手势。通过听音乐与教师伴着音乐的手势,学生逐渐明白音乐中手势的规律。最后让学生自己实践,跟随着音乐做出对应的手势。
(2)训练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掌握节奏
声势活动是运用在生活中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掌控节奏的手段,因为声势活动不需要任何的器具辅助就可以运用。通过跺脚的方式演示一个节奏,学生观看老师多遍的演示,掌握这个节奏的拍打方式,然后多次模仿练习从而掌握。最后,教师给出一段音乐,让学生自己打出与这段音乐相符的手势节奏,再请多位同学演示。
(3)探究在学生对手势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通过一段完整的音乐,与学生一起对这段音乐进行正确节奏手势的探究。以《千与千寻》这首钢琴曲为例,分小组进行训练,根据不同的节奏打出这首歌的手势,在最后,通过不同的手势活动打出这首钢琴曲的节奏。老师选择其中优秀的同学进行演示教学。
3.“乐器”及节奏教学
通过乐器的演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用乐器对老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演奏,如:X 0 0 X|0 XX 0 XXX|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同时选择优秀的小组进行现场的演示。以《茉莉花》为例子,教师首先教学生这首歌的拍打节奏,以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练习,学生能通过教师拍打的节奏,稳定自己拍打的节奏。在熟悉这首歌的拍打节奏之后,经过短暂的练习,教师请小组同学进行演示。之后,学生用自己的乐器进行练习,结合练习时的拍打节奏,在乐器的演奏中运用这种节奏感,实现对这首歌的演奏。在多次练习之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表演。
在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投入课堂也能真正学到知识。
(二)初中音乐课节奏训练实践
1.唱课中的应用
以《希望与你同行》为例,首先让同学们聆听这首歌,体会这首歌包含的情感。这首歌是ABA式的结构,旋律的特色是小切分,主要描述的是挚友之间坚实的情感,激励学子报效祖国,通过“希望与你同行”这句话形象地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节奏,可让学生对歌曲的歌词进行朗读,通过学习的手势技巧,请学生朗读这首歌的歌词,初次尝试拍打节奏,以期让学生都加入音乐课堂中来。随后进行歌曲的模范跟唱,等到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师随机弹奏其中的一句,学生根据弹奏的音节找到对应的歌词,并且朗诵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歌曲的结构更加熟悉。老师可以随机找学生,每弹出来一句,学生通过手势一边跟着拍打节拍,一边唱出来。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跟着音乐拍打节奏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用更多即兴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索并且学习音乐。
2.欣赏课中的应用
这首《长江之歌》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通过对长江的描写,表现中国人民深深的爱国情。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首歌,学生通过多次欣赏,运用学过的分析节奏的方法,分辨这首歌的结构,体会这首歌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这首歌的结构。在学生听完这首歌第一遍之后,找出句式相似的歌词,了解全歌分为两部分,分别听这两部分。这首歌第一部分主要描写长江的长度;第二部分主要描写长江的悠久历史,具有磅礴的气势和无穷的力量。接着通过对《长江之歌》的手势教学,与学生一起探索这首歌的手势节奏。然后分析这两部分所表达的情感:展现给听众的是长江的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让学生具体说出他们在听完之后所认为的这首歌表达的情感,之后分别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最高音、最低音、长音。
这节分享课充分运用了奥尔夫节奏教学方法,用手势了解歌曲律动的特点,通过打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结构,分析不同的歌曲所具有的不同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分析与探究,介绍了节奏对于奥尔教学法与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将手势与音乐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过程,也实现了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郁文武. 漫谈奥尔夫教育体系的运用\[J\]. 人民音乐,1990(06):40
42.
\[2\]尹爱青. 再论奥尔夫的本原性思想\[J\]. 中国音乐, 1997(2).
\[3\]孟娟.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音乐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15):2015188
190.
关键词:奥尔夫 节奏 初中音乐课堂
一、初中音樂教学融入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
(一)节奏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将节奏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能提高学生音乐乐谱的读唱能力。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识谱、记谱,它将单独的音节有组织地结合在了一起。节奏还能培养学生的乐感,单个的音节微不足道,但是通过节奏将音符组织起来之后,将会出现很多奇妙的变化,使得整个音乐作品变得妙不可言。开展节奏教学则给了学生一把打开这扇有意思的音乐之门的钥匙。对节奏感的训练也是一样,通过对节奏的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以外,也能使其对音乐的洞察力变得更加敏锐。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意义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节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块,可以说是音乐的基石。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实现对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增长综合性的音乐素养,同时通过手势教学使得学生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达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节奏训练
1.“嗓音”及节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嗓音的教学。一种是节奏朗诵活动:朗诵语文课本中的文章、诗词,也可以朗诵在生活中碰到的好的文段、句子、字词;另一种是歌唱活动,通过对学生的声音技巧的训练,达到嗓音教学的目的。节奏教学则是通过字、词、句三种形式教授学生音乐的节拍、速度。具体如下:
(1)通过游戏让学生把握朗读词语的节奏。教师示范朗诵三组词,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掌握“一拍要强,二拍要弱”的特点,适度地调整自己语气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多练习直到齐读时声音整齐为止。(2)通过词语接龙的方式练习节奏。以两个字的名字—三个字的名字—四个字的名字这种顺序为节奏,通过二拍子的特点进行朗读。请几个同学用固定好的名字进行示范教学,朗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3)对字的朗读。教师用二拍子的节奏示范朗读以下三组字:“阴|阳|东|参”“西|风|交|皆”“周|均|首|定”。学生再模仿老师的节奏,练习读这三组字,然后老师对学生读字的快慢、强弱进行指导。
2.“动作”及节奏教学
对初中学生来讲,声势活动是最能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的一种动作活动。声势活动是指通过响指、拍手、跺脚等身体的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的活动。
(1)熟悉节拍的手势
教师首先教会学生节拍的节奏强弱规律与手势。通过听音乐与教师伴着音乐的手势,学生逐渐明白音乐中手势的规律。最后让学生自己实践,跟随着音乐做出对应的手势。
(2)训练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掌握节奏
声势活动是运用在生活中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掌控节奏的手段,因为声势活动不需要任何的器具辅助就可以运用。通过跺脚的方式演示一个节奏,学生观看老师多遍的演示,掌握这个节奏的拍打方式,然后多次模仿练习从而掌握。最后,教师给出一段音乐,让学生自己打出与这段音乐相符的手势节奏,再请多位同学演示。
(3)探究在学生对手势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通过一段完整的音乐,与学生一起对这段音乐进行正确节奏手势的探究。以《千与千寻》这首钢琴曲为例,分小组进行训练,根据不同的节奏打出这首歌的手势,在最后,通过不同的手势活动打出这首钢琴曲的节奏。老师选择其中优秀的同学进行演示教学。
3.“乐器”及节奏教学
通过乐器的演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用乐器对老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演奏,如:X 0 0 X|0 XX 0 XXX|不同的小组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同时选择优秀的小组进行现场的演示。以《茉莉花》为例子,教师首先教学生这首歌的拍打节奏,以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练习,学生能通过教师拍打的节奏,稳定自己拍打的节奏。在熟悉这首歌的拍打节奏之后,经过短暂的练习,教师请小组同学进行演示。之后,学生用自己的乐器进行练习,结合练习时的拍打节奏,在乐器的演奏中运用这种节奏感,实现对这首歌的演奏。在多次练习之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表演。
在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投入课堂也能真正学到知识。
(二)初中音乐课节奏训练实践
1.唱课中的应用
以《希望与你同行》为例,首先让同学们聆听这首歌,体会这首歌包含的情感。这首歌是ABA式的结构,旋律的特色是小切分,主要描述的是挚友之间坚实的情感,激励学子报效祖国,通过“希望与你同行”这句话形象地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节奏,可让学生对歌曲的歌词进行朗读,通过学习的手势技巧,请学生朗读这首歌的歌词,初次尝试拍打节奏,以期让学生都加入音乐课堂中来。随后进行歌曲的模范跟唱,等到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老师随机弹奏其中的一句,学生根据弹奏的音节找到对应的歌词,并且朗诵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歌曲的结构更加熟悉。老师可以随机找学生,每弹出来一句,学生通过手势一边跟着拍打节拍,一边唱出来。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跟着音乐拍打节奏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用更多即兴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索并且学习音乐。
2.欣赏课中的应用
这首《长江之歌》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通过对长江的描写,表现中国人民深深的爱国情。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首歌,学生通过多次欣赏,运用学过的分析节奏的方法,分辨这首歌的结构,体会这首歌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这首歌的结构。在学生听完这首歌第一遍之后,找出句式相似的歌词,了解全歌分为两部分,分别听这两部分。这首歌第一部分主要描写长江的长度;第二部分主要描写长江的悠久历史,具有磅礴的气势和无穷的力量。接着通过对《长江之歌》的手势教学,与学生一起探索这首歌的手势节奏。然后分析这两部分所表达的情感:展现给听众的是长江的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让学生具体说出他们在听完之后所认为的这首歌表达的情感,之后分别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最高音、最低音、长音。
这节分享课充分运用了奥尔夫节奏教学方法,用手势了解歌曲律动的特点,通过打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结构,分析不同的歌曲所具有的不同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实现将奥尔夫教学法融入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分析与探究,介绍了节奏对于奥尔教学法与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将手势与音乐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过程,也实现了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郁文武. 漫谈奥尔夫教育体系的运用\[J\]. 人民音乐,1990(06):40
42.
\[2\]尹爱青. 再论奥尔夫的本原性思想\[J\]. 中国音乐, 1997(2).
\[3\]孟娟.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音乐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15):2015188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