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秀拉》(Sula)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者托妮·莫瑞森(Toni Morrison)的第二部小说作品,讲述了两个黑人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友谊,其叙事风格近似海明威的简洁明快,叙述的故事也并不复杂,然而,在这部的小说表面上呈现的“简”背后隐藏这作者一贯的反简单化叙事风格,从叙事结构到叙事修辞与叙事进程,再到叙事伦理,每个叙事层面都包含了作者精心复杂的叙事技巧,使读者队小说的阅读理解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关键词:简短;简单;隐藏;反复简化;叙事艺术
一、简短的《秀拉》与其“反复简化”叙事艺术
托尼·莫瑞森作为当代美国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优秀的叙述才能形成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立足于非裔黑人视角,描绘美国黑人生活的现实,仅凭几部小说作品,便奠定了她在文坛的令人瞩目的地位,成为1993年若贝尔文学奖得主,把黑人文学推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可见她的写作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她在小说中运用其独特的反简单化叙事艺术。
《秀拉》是莫瑞森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发表于1973年,当年一经发表便引起一时轰动。《秀拉》是一部非常简短的小说,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讲述的是黑人女孩秀拉和奈尔一起在“底部”的社区长大,她们出身在两个不同的家庭,因
而具有完全相反的性格,虽然一个个性张扬独立,一个温顺传统,却正好互补。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才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友谊。随着年龄增长,奈尔结婚生子,过上了一个普通黑人妇人的生活;而秀拉则离开了“底部”远走他乡,在外闯荡
了十年,读过大学,走了很多地方,最后又回到了家乡。回乡后,秀拉完全不受道德礼教的约束,做出了很多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包括赶在自己的外祖母夏娃,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奈尔的丈夫媾和,和邻居的丈夫们睡觉,然后一脚踢开,甚至还同白人睡觉,这成为黑人社会最大的丑闻和不能接受的事,因而秀拉就像一只“蟑螂”,成为整个社区排斥的对象和罪恶的代表。在没有得到朋友的理解和社区人们的接受的情况下,秀拉孤独的病死在她外祖母的房间里。就在她死后不久,社区的人们以为她的死带来了新的曙光之时,灾难却降临在这些人身上,新修的隧道坍塌了淹死了许多人,渐渐地,整个社区也开始散架瓦解。
看似简单的《秀拉》却可以说是莫瑞森反简单化叙事的典型作品。本文着眼于这部小说中简单表面下隐藏这的复杂关系,援用叙事学的理论成果,回归文本,队作者采用的叙事策略和技巧的强调,希望能达到帮助我们读者加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给读者提供阅读莫瑞森作品的方法,了解莫瑞森一惯的写作风格——反间简化叙事,从而接近作者在“简短”背后传达的并不简单隐含意义。
二、叙事结构反简单化:回环叙事
在叙事结构上,莫瑞森匠心独具,巧妙地安排将其叙事形成回环形式(Circular Narriation)。这种回环结构给小说故事增加了跌宕起伏的气势,而情节跳出了四平八稳地发展的框架。
首先,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作者以时间脉络为主线,在叙事结构上巧妙的形成一个时间循环圈,这个时间圆环便限定了故事的回环叙述。除了前言,《秀拉》分为两部分,分别描述两个女主人公秀拉和奈尔这连个好朋友作为女孩和女人两个不同的人生生活阶段。两部分总共仅有十章,各章分别以某一年的时间为标题,前言虽然没有标题,描述的时间却和最后一章,也即后记,标题中的“1965年”相呼应,使得各章的时间发展最后都被前言和后记连接起来,形成了时间上的一个圆环。各个标题的“某年”所覆盖的那章,分别主要讲述以当年为中心的重要事件,但故事又不仅仅发生在当年,为了故事的前后衔接自然,莫瑞森采用了回环叙述手段,完美地将过去的事呈现出来。这种回环叙事在小说中从一开始到最后结尾都反复使用,成为这部小说的一种典型的叙事艺术,也是莫瑞森能将《秀拉》这部简短的小说赋予深刻而又复杂的意义,值得读者进行解读挖掘的原因之一。
故事以“底部”(the Bottom)这个黑人社区的命运为背景,“底部”的命运也预示了女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命运,因而这构建成了整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框架中发生展开。在构建这个宏观框架中作者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用回环的叙事手段将之展现出来。“在他们连根拔掉龙葵和黑莓,为梅德林城修建高尔夫球场的那片地方,过去曾经是个居民点。”简单一句话却包含这一段特殊的历史,一段从无到有在从有到无的回环的历史,引导着读者去探寻在这段历史中有着这样的故事。
从这个以“底部”的创建与瓦解的社区命运为中心的前言中,“底部”从无到建在到毁。即又回到无的状态,这一过程,不难看出作者莫瑞森运用这一回环叙述方式的匠心独具之处。“底部”作为一黑人社区,土地是他们的生存根本,
他们的纯真与否不是取决于自身意志,而是受白人的操控。面对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无奈之情尽在莫瑞森的叙述之中展现。另外,如果说对“底部”命运的这一回环叙述确定了本部小说的主要结构,对“死亡”的回环叙述则成为本小说的主旋律。小说几乎每章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序言中如上所提到的那样,“底部”这个黑人社区的瓦解代表这个社区的灭亡和死亡,社区作为一个群体,它的死被置于小说开头视乎就是预示着在这个社区发生过或发生着更多且绝非偶然的死亡。这些死亡有真实的死亡,也有寓意成面的死亡。“底部”的消亡为大的死亡背景,更多的死亡在这个大背景下相继发生,从序言到各章,再到最后一章的后记让读者见证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包括夏德洛克在战争中目睹士兵阵亡,奈尔外祖母的自然死亡,秀拉的外祖母夏娃亲手烧死自己从战场上归来却已经沉沦堕落的儿子,秀拉和奈尔淹死“小鸡”,秀拉的母亲被火烧死,和最后一些社区居民在“自杀节”游行中被冲垮隧道的水淹死等实际的死亡,以及奈尔因婚姻选择和其他普通妇女一样的生活从而有其寓意意义“自我”的死亡。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1965年”,即小说的后记部分,“底部”的命运不仅作为小说的序言而出现,在小说的结尾,在“底部”创建形成一百年之后,1965年,“底部”瓦解了。“在战争期间挣到一些钱的人尽量往下搬,住到了山谷里,而白人向河下游及对岸购买地皮,沿着两岸伸展出梅德林的两翼。再没有黑人住在‘底层’的山顶上了。白人正在山顶上修建电视站大发射塔,还有谣传说要修什么高尔夫球场一类的东西。无论如何,山上的地皮现在可比过去值钱了,而战争一结束和五十年代搬下去的黑人哪怕心里愿意都在没资格搬回来了。”作者再次描绘了底部的瓦解命运作为小说的结尾,这个“死亡”的时间圆环又似乎回到了原点,一切就如尘埃,这段历史什么痕迹也没留下,然而又似乎留下了什么。因为在小说的最后,“底部”的消失瓦解,奈尔的自省式的重生,似乎意味着让真正的“底部”消失,才能有这个群体,民族的重生。对于这层意义的理解,不得不依赖于理解作者这种回环叙事手段的良苦用心。
从这一特别的叙事结构的安排,不难看出作者非常讲究叙事技巧,小说的每一部分都是经过她的精心安排,虽然故事简短,可结构复杂,其反简单化的叙事手段给读者带来了广阔的探究和揣摩其叙事艺术的空间。
三、修辞叙事反简单化:隐喻与矛盾
一位好的小说家能够自觉地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和手段,在作品形成巨大的感染力,对读者的价值观念,情感方式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形成影响里,达到小说修辞的艺术效果。在读莫瑞森的《秀拉》过程中,读者几乎随时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这种修辞艺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小说的叙事修辞就是“小说家通过自己在小说的存在和介入,通过显示着作者的主观评价态度和明确的目的性的手段、技巧和策略,来‘说服’读者接受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宣达的信念和价值立场,从而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交流关系。”(布斯,转引自李建军,P10)小说的修辞艺术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这作品的“可读性”以及“道德和主题的意义。”
《秀拉》虽然是莫瑞森早期的作品,但是他在这部小说的叙事修辞上却已经非常
地讲究的艺术,可谓“无技巧的艺术终于胜似非艺术的技巧”(朱光潜,p231-232)“无技巧”并非真的没有技巧,而是技巧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莫瑞森运用修辞的技巧已经同小说整体中的其他因素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了
一起,呈现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状态。一待仔细研读,读者不得不为她的许多独特的修辞技巧叫绝惊叹。最为突出的便是她在不露痕迹地使用暗喻和矛盾以及反讽的反简单化叙事手段中,成功地达到影响读者的修辞效果。
首先,莫瑞森“不可言说”的深层含义很多都隐藏在小说 的比喻修辞叙事中,在简单故事的背后需要读者去发现,而非作者直白叙述。作者几乎给小说中每个人物都赋予了比喻意义,具有明显的反间单化叙事意图。
小说的标题是以女主人公秀拉的名字命名,这就让秀拉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秀拉不仅仅只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它应该是一种精神象征。在这一点上,前人的研究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沃什迪?路易斯在《莫瑞森的<秀拉>中的非洲传统》里对秀拉的名字含义作了考证。我们知道,莫瑞森是立足于非洲裔黑人的视角进行创作描述他们的生活现实的,秀拉是个非洲名字,在非洲传统意义上,暗含着一下几层含义的综合:“(1)害怕;(2)逃跑;(3)捅戮;(4)堕落;(5)受挫,凋萎;(6)精神沦落;(7)克服;(8)吓呆;以及(9)惊慌失措。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秀拉的名字是另含深意的,小说的标题亦然。
秀拉的名字含义复杂,决定着她性格的复杂性,正如她眼皮下的胎记的隐喻意义”一样反是反映着秀拉的多重的复杂性格。
对于给人物起名字,作者莫瑞森不能不说是一个能工巧匠,她在小说人物的命名上,几乎每个暗含深意。小说的两个女主人公秀拉?梅?匹斯,(英语为peace,和平之意)和奈尔?赖特(英语为Wright,与Right谐音,正确之意),自然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是否意味着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就如她们的名字的意思那样?然而她们的性格命运却形成了极大的反讽,秀拉并非甘于安宁之人,却又存在着追求真正的和平的愿望的矛盾之处。奈尔虽然遵守传统,却不见得就是走的正确之路。
夏德洛克也是由《圣经》中的一个人物来命名的,在《圣经》旧约‘丹尼书’中,夏德洛克作为新教维护者有着神赐予的非凡力量。《秀拉》中的夏德洛克因为在战争中目睹了一士兵的阵亡场景而被吓得精神失常,创建了“全国自杀日”,可是他被莫瑞森安排在小说的开头第一章,而且绝非铺陈式的简单叙述。小说中他一直贯引着事情往前发展,虽然他只出现在几处。他在秀拉不小心淹死“小鸡”而惊慌失措时向她保证“总是”,成了秀拉精神上的安慰甚至陪伴她死去,在她死后,夏德洛克居然破例不去他每年一度的“自杀日”游行,因而才有了在小说结尾,“底部”的人们首次参加他的“自杀日”游行却被垮掉的隧道的水冲走淹死之时,他“一直站在那儿。他已经忘记了他的歌和他的绳,只是高高地立在岸上摇啊摇啊,摇者他的牛铃。”(P179)因此,夏德洛克在小说中具有“暗喻”的功能。他似乎象征着非理性因素在黑人社区的作用,也似乎起着一个神职的预示作用。
夏娃,秀拉的外祖母的名字,很容易令人联想起人类之母,《圣经》中的夏娃,创造人类生命的夏娃。秀拉的外祖母夏娃总的说来,正是以这种意义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她对孩子和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极强的创造生活的能力,宽阔的胸襟和洞察世事的智慧,她的美德深深的融入到整个社区,她的形象是典型的女性强者。然而,讽刺的是,她创造了生命,却又武断地剥夺生命。但先是想尽办法救活生病的儿子,待他长大成人后,却又亲手烧死了自己的儿子。但是这种讽刺是苦涩的矛盾,因为夏娃是由于历经了生活的磨难,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念没有尊严的活下去,才选择了这种“食子”的极端行为。而且,不被秀拉理解,后来被她送进了养老院。尽管如此,小说的结尾,她却能够出奇的长寿,奈尔的反省也是经夏娃指点而顿悟的。因此,夏娃,如她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仍然是社区的长者,智者,遵者。暗喻和矛盾以及反讽修辞的结合使用给小说更加突显出作者的反简单化叙事艺术。
可以说,小说中每一中事物的出现都是经莫瑞森仔细推敲含有深刻意义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水与火的反复出现。莫瑞森能够给《秀拉》这部简短的小说赋予深刻蕴义,除了她在叙事结构上的巧妙安排,暗喻和反讽的修辞手段使得这部小说更是隐含深意,而作者在使用这些修辞手段时又自然天成,总能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具有回头重读的想法。不仅使作品达到了“可读性”的艺术效果,还达到了难得的“再读性”效果。
四、叙事进程反简单化:距离控制
从“底部”的瓦解,夏德洛克的战争经历和创建“全国自杀日”,到奈尔的家庭与自我意识,女主人公秀拉的家庭,奈尔和秀拉的友谊,再到她俩长大,奈尔结婚和秀拉离开,后来秀拉又回来的反叛,再到最后秀拉的死去,底部的瓦解,而奈尔却在自我上重生。故事往前的每一步发展,整个叙事进程都在作者的精心控制之中。
对于秀拉的行为方式,读者第一反应可能都会是“她怎么这样呢?”于是就不理解作者莫瑞森怎么这样安排她的发主角的举止行为。秀拉作为本小说的标题,作为本小说的第一主角,为什么不能被读者理解和同情,这其实也是精明的莫瑞森的精心安排和她的聪明之处。叙事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莫瑞森故意给读者和主人公之间,甚至与她本人作者之间拉开距离,这种距离越大形成的张力才会越大。莫瑞森精心控制着整部小说的叙事进程,控制着读者的理解和判断,操控着读者与人物,与她本身的距离,留给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避免了被 作者牵着走的危险,从而就形成了强大的张力。
距离问题其实是每一个小说家都无法回避的宏观修辞技巧问题。在叙事进程中,首先就要明确自己与人物之间的各种距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读者与人物间和作者间的距离。“作者从来都不应该说教,即使是在有明显道德或哲理目的的故事中,也永远不应该是露骨地说教。”(P25)莫瑞森在<秀拉>中非常注意其中的技巧性,最明显的在于她选择的多角度叙述。在莫瑞森的作品里,叙述声音都不是单一的,《秀拉》也是如此。她采用的灵活的多角度叙述,以某个角度为主线,某个叙述声音为中心,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让小说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补充。这种手段既能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又给读者更多的参与空间,跟读者形成一定的距离,让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叙述进行判断,形成自已的观点看法。
就如在处理秀拉的不符合传统道德的行为时,首先她和裘德的姌和之事,并没有以中惦叙述声音来叙述这事的前因后果,而首先是采用意识流方法描述奈尔就此事的感受,陡的拉开了读者与秀拉的距离,让我们无法理解秀拉的真实想法,只能随着奈尔的意识“看到”“他们一丝不挂地趴在地板上……赤裸裸的就像(恩哼,接下去,说出来吧),就像狗一样。”当奈尔打开门的时候,“他们甚至连看都不看上一眼”,之后,“她就坐在床上,甚至不屑去穿上衣服,因为她本来也不需要”,“她用一只手托着下巴坐在那里,样子就像是一位外地来的客人等着主人们结束吵嘴,以便继续完牌。”(105)这个时候,读者只能通过奈尔的视角去看这件事,形成自己的观点,对秀拉表示不解,因为秀拉和读者的距离正是最远的时候,这个距离牵引着我们读者往下读下去,从另外的角度寻找理解的途径,作者也正好利用这个距离控制着她的叙事进程。直到最后,临到秀拉死前,作者又重新聚焦于秀拉,带领读者走进她的意识,拉回读者与她的距离,对她重新抱以同情与理解。
在读《秀拉》中,很多时候,作为读者,“我们发现自己被叙述者所控,我们的距离,不论是视觉上还是道德上的…都被层层转述者的声音和思维之间视觉的微妙变化,被所给的或故意未给的信息所控制。”(P26)
五、叙事伦理反简单化:黑人视角与黑人文化
无可否认,莫瑞森在她的小说中凝聚了她作为黑人的浓烈的民族文化情结,她的作品中有着丰富的黑人文化。可以说,莫瑞森是非常清楚地有意识地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保持黑人文化并把安发扬光大,作为一个作家和黑人女性,她把丰富的黑人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饱受身心磨难的民族。
应该说《秀拉》中反映的黑人伦理文化最受批评界的关注,其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是批评者们关注最多的问题。其实,莫瑞森通过人物塑造把读者带进了对“非对即错”的简单是非判断标准进行深思之中。《秀拉》中的所体现的是非观颇有辨证关系。
小说中几个最受争议的是非问题也是普通读者最难理解的问题。秀拉和奈尔淹死“小鸡”是不是谋杀?夏娃怎么能烧死自己的亲身儿子?秀拉怎么能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的丈夫睡觉?她怎么能把自己的亲祖母送进养老院?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这个黑人社区对待道德伦理的传统文化。
托妮·莫瑞森在接受克劳迪亚?泰特采访时就善与恶的问题作了如下陈述:“我在与善与恶的问题时,不是真正按西方人的概念写的。有一段时间,黑人对邪恶行为的反应自然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并不愿根除这种势力,他们只想保护自己,不受邪恶势力的伤害;也许想支配和控制这股势力,但他们从来都没想过铲除它。他们认为邪恶只是生活的一面。我认为从黑人对待邪恶的态度可以看邮他们是如何应付许多其他事情的。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很难组织黑人民族对另一民族进行长期的政治斗争;它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对各种事情的慷慨程度和接受能力。他们没有被吓倒,没有被种种现象吓倒。邪恶不是一股外来力量,只是一股不同的力量。我在《秀拉》中写的就是这种邪恶。”(Tate,转引至章汝雯,2006:140)
《秀拉》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按照上述观点为模具的。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黑人社区对待邪恶的态度,以及人们对有罪的判定标准都是作者在黑人文化和黑人伦理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浓缩的描述,其复杂性必须借助黑人伦理文化得到理解与解释,对我们也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和启发性。
六、结语
《秀拉》虽然是一部简短的小说作品,却(下转第47页)(上接第45页)绝非一部简的作品。恰恰相反,作者莫瑞森在叙事中处处都表现出了她的“反简单化”的立场。在这一短短的小说中,却可以看出莫瑞森精心安排的很多层面,包括就种族对立,对权,战争,自由,友谊,追求自我价值,是非观等问题,都会引发读者的深思。在这众多的层面中,作者应该有一个最想揭示的主题,所有的叙事都应指向一个中心,即,故事并非单纯叙述这两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她们之间的友谊,这其实也是一部展现黑人这整个读者要理解到这一中心,必须刨开“简单”的面纱,才能体会反简单化叙事背后的复杂情感。
但是应该说,莫瑞森绝妙写作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她的叙事技巧,而绝非仅在选题的政治意义,在《秀拉》中典型地表现为回环叙事的安排,和“反简单化”的风格。
参考文献:
[1]Lewis,Crutcher V ashti.”African Tradition in Toni Morrison’s Sula”,Phylon.Vol.48,No.1(1st Qtr,1987),pp-91-97.
[2]Morrison,Toni.Sula.
[3] Nissen,Axel,&Morrison,Toni.Form Matters:Toni Morrison’s “Sula” and the Ethics ofNarrative,Contemporary Literature,Vol.40,No.2.(Summer,1999),pp.
[4]Stein,Karen F.”Toni Morrison’s Sula:ABlack Woman’s Epic”,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Forum,Vol.18,No.4(Winter,1984),146-150.
[5]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8]徐岱,《批评美学---艺术为诠释的逻辑与范式》,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9]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关键词:简短;简单;隐藏;反复简化;叙事艺术
一、简短的《秀拉》与其“反复简化”叙事艺术
托尼·莫瑞森作为当代美国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优秀的叙述才能形成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立足于非裔黑人视角,描绘美国黑人生活的现实,仅凭几部小说作品,便奠定了她在文坛的令人瞩目的地位,成为1993年若贝尔文学奖得主,把黑人文学推到了前所末有的高度,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可见她的写作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她在小说中运用其独特的反简单化叙事艺术。
《秀拉》是莫瑞森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发表于1973年,当年一经发表便引起一时轰动。《秀拉》是一部非常简短的小说,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讲述的是黑人女孩秀拉和奈尔一起在“底部”的社区长大,她们出身在两个不同的家庭,因
而具有完全相反的性格,虽然一个个性张扬独立,一个温顺传统,却正好互补。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才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友谊。随着年龄增长,奈尔结婚生子,过上了一个普通黑人妇人的生活;而秀拉则离开了“底部”远走他乡,在外闯荡
了十年,读过大学,走了很多地方,最后又回到了家乡。回乡后,秀拉完全不受道德礼教的约束,做出了很多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包括赶在自己的外祖母夏娃,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奈尔的丈夫媾和,和邻居的丈夫们睡觉,然后一脚踢开,甚至还同白人睡觉,这成为黑人社会最大的丑闻和不能接受的事,因而秀拉就像一只“蟑螂”,成为整个社区排斥的对象和罪恶的代表。在没有得到朋友的理解和社区人们的接受的情况下,秀拉孤独的病死在她外祖母的房间里。就在她死后不久,社区的人们以为她的死带来了新的曙光之时,灾难却降临在这些人身上,新修的隧道坍塌了淹死了许多人,渐渐地,整个社区也开始散架瓦解。
看似简单的《秀拉》却可以说是莫瑞森反简单化叙事的典型作品。本文着眼于这部小说中简单表面下隐藏这的复杂关系,援用叙事学的理论成果,回归文本,队作者采用的叙事策略和技巧的强调,希望能达到帮助我们读者加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给读者提供阅读莫瑞森作品的方法,了解莫瑞森一惯的写作风格——反间简化叙事,从而接近作者在“简短”背后传达的并不简单隐含意义。
二、叙事结构反简单化:回环叙事
在叙事结构上,莫瑞森匠心独具,巧妙地安排将其叙事形成回环形式(Circular Narriation)。这种回环结构给小说故事增加了跌宕起伏的气势,而情节跳出了四平八稳地发展的框架。
首先,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作者以时间脉络为主线,在叙事结构上巧妙的形成一个时间循环圈,这个时间圆环便限定了故事的回环叙述。除了前言,《秀拉》分为两部分,分别描述两个女主人公秀拉和奈尔这连个好朋友作为女孩和女人两个不同的人生生活阶段。两部分总共仅有十章,各章分别以某一年的时间为标题,前言虽然没有标题,描述的时间却和最后一章,也即后记,标题中的“1965年”相呼应,使得各章的时间发展最后都被前言和后记连接起来,形成了时间上的一个圆环。各个标题的“某年”所覆盖的那章,分别主要讲述以当年为中心的重要事件,但故事又不仅仅发生在当年,为了故事的前后衔接自然,莫瑞森采用了回环叙述手段,完美地将过去的事呈现出来。这种回环叙事在小说中从一开始到最后结尾都反复使用,成为这部小说的一种典型的叙事艺术,也是莫瑞森能将《秀拉》这部简短的小说赋予深刻而又复杂的意义,值得读者进行解读挖掘的原因之一。
故事以“底部”(the Bottom)这个黑人社区的命运为背景,“底部”的命运也预示了女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命运,因而这构建成了整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框架中发生展开。在构建这个宏观框架中作者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用回环的叙事手段将之展现出来。“在他们连根拔掉龙葵和黑莓,为梅德林城修建高尔夫球场的那片地方,过去曾经是个居民点。”简单一句话却包含这一段特殊的历史,一段从无到有在从有到无的回环的历史,引导着读者去探寻在这段历史中有着这样的故事。
从这个以“底部”的创建与瓦解的社区命运为中心的前言中,“底部”从无到建在到毁。即又回到无的状态,这一过程,不难看出作者莫瑞森运用这一回环叙述方式的匠心独具之处。“底部”作为一黑人社区,土地是他们的生存根本,
他们的纯真与否不是取决于自身意志,而是受白人的操控。面对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无奈之情尽在莫瑞森的叙述之中展现。另外,如果说对“底部”命运的这一回环叙述确定了本部小说的主要结构,对“死亡”的回环叙述则成为本小说的主旋律。小说几乎每章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序言中如上所提到的那样,“底部”这个黑人社区的瓦解代表这个社区的灭亡和死亡,社区作为一个群体,它的死被置于小说开头视乎就是预示着在这个社区发生过或发生着更多且绝非偶然的死亡。这些死亡有真实的死亡,也有寓意成面的死亡。“底部”的消亡为大的死亡背景,更多的死亡在这个大背景下相继发生,从序言到各章,再到最后一章的后记让读者见证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包括夏德洛克在战争中目睹士兵阵亡,奈尔外祖母的自然死亡,秀拉的外祖母夏娃亲手烧死自己从战场上归来却已经沉沦堕落的儿子,秀拉和奈尔淹死“小鸡”,秀拉的母亲被火烧死,和最后一些社区居民在“自杀节”游行中被冲垮隧道的水淹死等实际的死亡,以及奈尔因婚姻选择和其他普通妇女一样的生活从而有其寓意意义“自我”的死亡。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1965年”,即小说的后记部分,“底部”的命运不仅作为小说的序言而出现,在小说的结尾,在“底部”创建形成一百年之后,1965年,“底部”瓦解了。“在战争期间挣到一些钱的人尽量往下搬,住到了山谷里,而白人向河下游及对岸购买地皮,沿着两岸伸展出梅德林的两翼。再没有黑人住在‘底层’的山顶上了。白人正在山顶上修建电视站大发射塔,还有谣传说要修什么高尔夫球场一类的东西。无论如何,山上的地皮现在可比过去值钱了,而战争一结束和五十年代搬下去的黑人哪怕心里愿意都在没资格搬回来了。”作者再次描绘了底部的瓦解命运作为小说的结尾,这个“死亡”的时间圆环又似乎回到了原点,一切就如尘埃,这段历史什么痕迹也没留下,然而又似乎留下了什么。因为在小说的最后,“底部”的消失瓦解,奈尔的自省式的重生,似乎意味着让真正的“底部”消失,才能有这个群体,民族的重生。对于这层意义的理解,不得不依赖于理解作者这种回环叙事手段的良苦用心。
从这一特别的叙事结构的安排,不难看出作者非常讲究叙事技巧,小说的每一部分都是经过她的精心安排,虽然故事简短,可结构复杂,其反简单化的叙事手段给读者带来了广阔的探究和揣摩其叙事艺术的空间。
三、修辞叙事反简单化:隐喻与矛盾
一位好的小说家能够自觉地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和手段,在作品形成巨大的感染力,对读者的价值观念,情感方式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形成影响里,达到小说修辞的艺术效果。在读莫瑞森的《秀拉》过程中,读者几乎随时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这种修辞艺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小说的叙事修辞就是“小说家通过自己在小说的存在和介入,通过显示着作者的主观评价态度和明确的目的性的手段、技巧和策略,来‘说服’读者接受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宣达的信念和价值立场,从而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交流关系。”(布斯,转引自李建军,P10)小说的修辞艺术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这作品的“可读性”以及“道德和主题的意义。”
《秀拉》虽然是莫瑞森早期的作品,但是他在这部小说的叙事修辞上却已经非常
地讲究的艺术,可谓“无技巧的艺术终于胜似非艺术的技巧”(朱光潜,p231-232)“无技巧”并非真的没有技巧,而是技巧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莫瑞森运用修辞的技巧已经同小说整体中的其他因素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了
一起,呈现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状态。一待仔细研读,读者不得不为她的许多独特的修辞技巧叫绝惊叹。最为突出的便是她在不露痕迹地使用暗喻和矛盾以及反讽的反简单化叙事手段中,成功地达到影响读者的修辞效果。
首先,莫瑞森“不可言说”的深层含义很多都隐藏在小说 的比喻修辞叙事中,在简单故事的背后需要读者去发现,而非作者直白叙述。作者几乎给小说中每个人物都赋予了比喻意义,具有明显的反间单化叙事意图。
小说的标题是以女主人公秀拉的名字命名,这就让秀拉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秀拉不仅仅只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它应该是一种精神象征。在这一点上,前人的研究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沃什迪?路易斯在《莫瑞森的<秀拉>中的非洲传统》里对秀拉的名字含义作了考证。我们知道,莫瑞森是立足于非洲裔黑人的视角进行创作描述他们的生活现实的,秀拉是个非洲名字,在非洲传统意义上,暗含着一下几层含义的综合:“(1)害怕;(2)逃跑;(3)捅戮;(4)堕落;(5)受挫,凋萎;(6)精神沦落;(7)克服;(8)吓呆;以及(9)惊慌失措。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秀拉的名字是另含深意的,小说的标题亦然。
秀拉的名字含义复杂,决定着她性格的复杂性,正如她眼皮下的胎记的隐喻意义”一样反是反映着秀拉的多重的复杂性格。
对于给人物起名字,作者莫瑞森不能不说是一个能工巧匠,她在小说人物的命名上,几乎每个暗含深意。小说的两个女主人公秀拉?梅?匹斯,(英语为peace,和平之意)和奈尔?赖特(英语为Wright,与Right谐音,正确之意),自然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是否意味着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就如她们的名字的意思那样?然而她们的性格命运却形成了极大的反讽,秀拉并非甘于安宁之人,却又存在着追求真正的和平的愿望的矛盾之处。奈尔虽然遵守传统,却不见得就是走的正确之路。
夏德洛克也是由《圣经》中的一个人物来命名的,在《圣经》旧约‘丹尼书’中,夏德洛克作为新教维护者有着神赐予的非凡力量。《秀拉》中的夏德洛克因为在战争中目睹了一士兵的阵亡场景而被吓得精神失常,创建了“全国自杀日”,可是他被莫瑞森安排在小说的开头第一章,而且绝非铺陈式的简单叙述。小说中他一直贯引着事情往前发展,虽然他只出现在几处。他在秀拉不小心淹死“小鸡”而惊慌失措时向她保证“总是”,成了秀拉精神上的安慰甚至陪伴她死去,在她死后,夏德洛克居然破例不去他每年一度的“自杀日”游行,因而才有了在小说结尾,“底部”的人们首次参加他的“自杀日”游行却被垮掉的隧道的水冲走淹死之时,他“一直站在那儿。他已经忘记了他的歌和他的绳,只是高高地立在岸上摇啊摇啊,摇者他的牛铃。”(P179)因此,夏德洛克在小说中具有“暗喻”的功能。他似乎象征着非理性因素在黑人社区的作用,也似乎起着一个神职的预示作用。
夏娃,秀拉的外祖母的名字,很容易令人联想起人类之母,《圣经》中的夏娃,创造人类生命的夏娃。秀拉的外祖母夏娃总的说来,正是以这种意义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她对孩子和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极强的创造生活的能力,宽阔的胸襟和洞察世事的智慧,她的美德深深的融入到整个社区,她的形象是典型的女性强者。然而,讽刺的是,她创造了生命,却又武断地剥夺生命。但先是想尽办法救活生病的儿子,待他长大成人后,却又亲手烧死了自己的儿子。但是这种讽刺是苦涩的矛盾,因为夏娃是由于历经了生活的磨难,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念没有尊严的活下去,才选择了这种“食子”的极端行为。而且,不被秀拉理解,后来被她送进了养老院。尽管如此,小说的结尾,她却能够出奇的长寿,奈尔的反省也是经夏娃指点而顿悟的。因此,夏娃,如她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仍然是社区的长者,智者,遵者。暗喻和矛盾以及反讽修辞的结合使用给小说更加突显出作者的反简单化叙事艺术。
可以说,小说中每一中事物的出现都是经莫瑞森仔细推敲含有深刻意义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水与火的反复出现。莫瑞森能够给《秀拉》这部简短的小说赋予深刻蕴义,除了她在叙事结构上的巧妙安排,暗喻和反讽的修辞手段使得这部小说更是隐含深意,而作者在使用这些修辞手段时又自然天成,总能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具有回头重读的想法。不仅使作品达到了“可读性”的艺术效果,还达到了难得的“再读性”效果。
四、叙事进程反简单化:距离控制
从“底部”的瓦解,夏德洛克的战争经历和创建“全国自杀日”,到奈尔的家庭与自我意识,女主人公秀拉的家庭,奈尔和秀拉的友谊,再到她俩长大,奈尔结婚和秀拉离开,后来秀拉又回来的反叛,再到最后秀拉的死去,底部的瓦解,而奈尔却在自我上重生。故事往前的每一步发展,整个叙事进程都在作者的精心控制之中。
对于秀拉的行为方式,读者第一反应可能都会是“她怎么这样呢?”于是就不理解作者莫瑞森怎么这样安排她的发主角的举止行为。秀拉作为本小说的标题,作为本小说的第一主角,为什么不能被读者理解和同情,这其实也是精明的莫瑞森的精心安排和她的聪明之处。叙事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莫瑞森故意给读者和主人公之间,甚至与她本人作者之间拉开距离,这种距离越大形成的张力才会越大。莫瑞森精心控制着整部小说的叙事进程,控制着读者的理解和判断,操控着读者与人物,与她本身的距离,留给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避免了被 作者牵着走的危险,从而就形成了强大的张力。
距离问题其实是每一个小说家都无法回避的宏观修辞技巧问题。在叙事进程中,首先就要明确自己与人物之间的各种距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读者与人物间和作者间的距离。“作者从来都不应该说教,即使是在有明显道德或哲理目的的故事中,也永远不应该是露骨地说教。”(P25)莫瑞森在<秀拉>中非常注意其中的技巧性,最明显的在于她选择的多角度叙述。在莫瑞森的作品里,叙述声音都不是单一的,《秀拉》也是如此。她采用的灵活的多角度叙述,以某个角度为主线,某个叙述声音为中心,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让小说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补充。这种手段既能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又给读者更多的参与空间,跟读者形成一定的距离,让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叙述进行判断,形成自已的观点看法。
就如在处理秀拉的不符合传统道德的行为时,首先她和裘德的姌和之事,并没有以中惦叙述声音来叙述这事的前因后果,而首先是采用意识流方法描述奈尔就此事的感受,陡的拉开了读者与秀拉的距离,让我们无法理解秀拉的真实想法,只能随着奈尔的意识“看到”“他们一丝不挂地趴在地板上……赤裸裸的就像(恩哼,接下去,说出来吧),就像狗一样。”当奈尔打开门的时候,“他们甚至连看都不看上一眼”,之后,“她就坐在床上,甚至不屑去穿上衣服,因为她本来也不需要”,“她用一只手托着下巴坐在那里,样子就像是一位外地来的客人等着主人们结束吵嘴,以便继续完牌。”(105)这个时候,读者只能通过奈尔的视角去看这件事,形成自己的观点,对秀拉表示不解,因为秀拉和读者的距离正是最远的时候,这个距离牵引着我们读者往下读下去,从另外的角度寻找理解的途径,作者也正好利用这个距离控制着她的叙事进程。直到最后,临到秀拉死前,作者又重新聚焦于秀拉,带领读者走进她的意识,拉回读者与她的距离,对她重新抱以同情与理解。
在读《秀拉》中,很多时候,作为读者,“我们发现自己被叙述者所控,我们的距离,不论是视觉上还是道德上的…都被层层转述者的声音和思维之间视觉的微妙变化,被所给的或故意未给的信息所控制。”(P26)
五、叙事伦理反简单化:黑人视角与黑人文化
无可否认,莫瑞森在她的小说中凝聚了她作为黑人的浓烈的民族文化情结,她的作品中有着丰富的黑人文化。可以说,莫瑞森是非常清楚地有意识地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保持黑人文化并把安发扬光大,作为一个作家和黑人女性,她把丰富的黑人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饱受身心磨难的民族。
应该说《秀拉》中反映的黑人伦理文化最受批评界的关注,其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是批评者们关注最多的问题。其实,莫瑞森通过人物塑造把读者带进了对“非对即错”的简单是非判断标准进行深思之中。《秀拉》中的所体现的是非观颇有辨证关系。
小说中几个最受争议的是非问题也是普通读者最难理解的问题。秀拉和奈尔淹死“小鸡”是不是谋杀?夏娃怎么能烧死自己的亲身儿子?秀拉怎么能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的丈夫睡觉?她怎么能把自己的亲祖母送进养老院?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这个黑人社区对待道德伦理的传统文化。
托妮·莫瑞森在接受克劳迪亚?泰特采访时就善与恶的问题作了如下陈述:“我在与善与恶的问题时,不是真正按西方人的概念写的。有一段时间,黑人对邪恶行为的反应自然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并不愿根除这种势力,他们只想保护自己,不受邪恶势力的伤害;也许想支配和控制这股势力,但他们从来都没想过铲除它。他们认为邪恶只是生活的一面。我认为从黑人对待邪恶的态度可以看邮他们是如何应付许多其他事情的。这就像一把双刃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很难组织黑人民族对另一民族进行长期的政治斗争;它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对各种事情的慷慨程度和接受能力。他们没有被吓倒,没有被种种现象吓倒。邪恶不是一股外来力量,只是一股不同的力量。我在《秀拉》中写的就是这种邪恶。”(Tate,转引至章汝雯,2006:140)
《秀拉》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按照上述观点为模具的。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黑人社区对待邪恶的态度,以及人们对有罪的判定标准都是作者在黑人文化和黑人伦理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浓缩的描述,其复杂性必须借助黑人伦理文化得到理解与解释,对我们也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和启发性。
六、结语
《秀拉》虽然是一部简短的小说作品,却(下转第47页)(上接第45页)绝非一部简的作品。恰恰相反,作者莫瑞森在叙事中处处都表现出了她的“反简单化”的立场。在这一短短的小说中,却可以看出莫瑞森精心安排的很多层面,包括就种族对立,对权,战争,自由,友谊,追求自我价值,是非观等问题,都会引发读者的深思。在这众多的层面中,作者应该有一个最想揭示的主题,所有的叙事都应指向一个中心,即,故事并非单纯叙述这两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她们之间的友谊,这其实也是一部展现黑人这整个读者要理解到这一中心,必须刨开“简单”的面纱,才能体会反简单化叙事背后的复杂情感。
但是应该说,莫瑞森绝妙写作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她的叙事技巧,而绝非仅在选题的政治意义,在《秀拉》中典型地表现为回环叙事的安排,和“反简单化”的风格。
参考文献:
[1]Lewis,Crutcher V ashti.”African Tradition in Toni Morrison’s Sula”,Phylon.Vol.48,No.1(1st Qtr,1987),pp-91-97.
[2]Morrison,Toni.Sula.
[3] Nissen,Axel,&Morrison,Toni.Form Matters:Toni Morrison’s “Sula” and the Ethics ofNarrative,Contemporary Literature,Vol.40,No.2.(Summer,1999),pp.
[4]Stein,Karen F.”Toni Morrison’s Sula:ABlack Woman’s Epic”,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Forum,Vol.18,No.4(Winter,1984),146-150.
[5]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8]徐岱,《批评美学---艺术为诠释的逻辑与范式》,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9]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