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作为一名光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何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江苏省丹阳市前艾中心校教师主动审视自己的教风师德,从改善提升自身素质出发,以身示范,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打造学校优质教育品牌而不懈努力。
正教风,无为而教
教风是一所学校的内在品德、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学校倡导以爱为基石的“无为而教”的纯正教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人施教;坚持学生至上,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弱者,用大爱和温情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学校道德内涵和认知人性;摒弃“唯师、唯试、唯名、惟利”的歪风邪气,改变生硬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立圣风,自静其心
所谓“自静其心”,就是主动地使自己的心灵安定下来达到宁静的程度,因为心乱则会神志不清,难辨是非。当下社会变化万千,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急功近利、专门利己等不正确的惟我价值观盛行,浮躁情绪充斥各行各业。学校作为社会的一员,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为避免教师随波逐流,就更加需要每个教师加强自我修养,能自静其心,发扬圣洁、健康、无私的教育圣风,为学生树立充满正能量的典范。
扬清风,无求于物
在当前价值观混乱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箴言仿佛一缕清风,为教育的本真发展指引了方向,解决了教师的心理困惑,坚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心。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除心灵污垢,筑起一道固若金汤的道德防线。
面对这样的教育窘境,作为教师只有确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坚守“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职业坚守,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还原教师那种高洁的本色,让学校教育清风永扬!
持家风,克勤克俭
学校是教师的第二个家,“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既是千锤百炼的持家的秘诀,也是每个教师走向成功的试金石。所以,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发展的榜样,养成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执著追求的优秀品质,以身示范,师生共同發展,共享天道酬勤的成功与快乐!
教师不能只把学校当作一个工作的地方,要视校如家、敢于担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责任;秉持“以勤图治、以勤励志、以勤精业”的教学作风;共树“勤俭办学、勤俭育人、勤俭治学”的家风,才会使教育大家庭不辱使命,才会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强作风,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教师最好的教育手段,对每个教师来说,它都有着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感召力。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更要做到躬行践履,以言过其实及“躬之不逮”为耻。总之,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资本,才有师道的尊严,教书育人的圣火才能薪火相传,才能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扬礼风,克己忠恕
关于“克己”,先贤孔子早有“克己复礼为仁”之说,意思是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关于“忠恕”,古人云:“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恕”是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教育中的“礼”集中体现在教育者持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己品格以及创利于每个学生自身发展的“惟生是尊”的人本情怀。教书育人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身示范,不简单包办、替代、强制和灌输,身体力行地促使学生养成“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的务本品质和良好道德礼仪规范。
兴检风,自省慎独
孔门大弟子曾参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这种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和刨析自己的优秀自省品质对洁身自好大有裨益,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常态。同时,要自觉加强“慎独”修养,时常匡正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不良意识和情绪,并自觉地用礼加以约束,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任。社会对教师的自律性及道德修养的期待远高于其他职业。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助力。人民教师既要有君子风范,更要有君子的品行,甘于平淡、甘于奉献,那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有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望营造出符合人类繁荣的健康生态,确保人类文明之火熊熊燃烧,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前艾中心小学)
正教风,无为而教
教风是一所学校的内在品德、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学校倡导以爱为基石的“无为而教”的纯正教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人施教;坚持学生至上,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弱者,用大爱和温情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学校道德内涵和认知人性;摒弃“唯师、唯试、唯名、惟利”的歪风邪气,改变生硬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立圣风,自静其心
所谓“自静其心”,就是主动地使自己的心灵安定下来达到宁静的程度,因为心乱则会神志不清,难辨是非。当下社会变化万千,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急功近利、专门利己等不正确的惟我价值观盛行,浮躁情绪充斥各行各业。学校作为社会的一员,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为避免教师随波逐流,就更加需要每个教师加强自我修养,能自静其心,发扬圣洁、健康、无私的教育圣风,为学生树立充满正能量的典范。
扬清风,无求于物
在当前价值观混乱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箴言仿佛一缕清风,为教育的本真发展指引了方向,解决了教师的心理困惑,坚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心。为此,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除心灵污垢,筑起一道固若金汤的道德防线。
面对这样的教育窘境,作为教师只有确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坚守“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职业坚守,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还原教师那种高洁的本色,让学校教育清风永扬!
持家风,克勤克俭
学校是教师的第二个家,“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既是千锤百炼的持家的秘诀,也是每个教师走向成功的试金石。所以,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发展的榜样,养成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执著追求的优秀品质,以身示范,师生共同發展,共享天道酬勤的成功与快乐!
教师不能只把学校当作一个工作的地方,要视校如家、敢于担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责任;秉持“以勤图治、以勤励志、以勤精业”的教学作风;共树“勤俭办学、勤俭育人、勤俭治学”的家风,才会使教育大家庭不辱使命,才会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强作风,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教师最好的教育手段,对每个教师来说,它都有着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感召力。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更要做到躬行践履,以言过其实及“躬之不逮”为耻。总之,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资本,才有师道的尊严,教书育人的圣火才能薪火相传,才能配得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扬礼风,克己忠恕
关于“克己”,先贤孔子早有“克己复礼为仁”之说,意思是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关于“忠恕”,古人云:“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恕”是指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教育中的“礼”集中体现在教育者持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己品格以及创利于每个学生自身发展的“惟生是尊”的人本情怀。教书育人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身示范,不简单包办、替代、强制和灌输,身体力行地促使学生养成“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的务本品质和良好道德礼仪规范。
兴检风,自省慎独
孔门大弟子曾参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这种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和刨析自己的优秀自省品质对洁身自好大有裨益,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常态。同时,要自觉加强“慎独”修养,时常匡正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不良意识和情绪,并自觉地用礼加以约束,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任。社会对教师的自律性及道德修养的期待远高于其他职业。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助力。人民教师既要有君子风范,更要有君子的品行,甘于平淡、甘于奉献,那样教出来的学生才有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望营造出符合人类繁荣的健康生态,确保人类文明之火熊熊燃烧,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前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