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中的“放”——谈古人的生死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er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渔父》为例,畅谈古代名人志士的生死观、爱国情,以求通过情感分析,让学生可以领略他们的铮铮铁骨、一腔豪情,用现代解读方式打通文言语体,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人;生死观;爱国主义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3-030-01
  
  苏教必修五《渔父》作为“直面人生”这一专题的一篇文言文,与前篇《报任安书》相照应,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屈原与司马迁,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的伟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屈原在其政治理想破灭,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他满怀悲愤,“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遇到一位渔父,两人的对话就从这开始。课文以屈原出场开始,以渔父离去结束。文本中的“放”字非常有意思,可谓全文的“文眼”,它展现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观。笔者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这个“放”字。在课堂开始不久,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渔父》中哪个字能统领全文内容?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一些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有认为是“独”字,理由是屈原因不苟全不妥协而被排挤流放,故而“寂寞孤独”;也有人觉得“清”字较好,屈原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因而为世不容。这些都表现出学生对文本探究的深入,也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认为不如“放”字来得有力,“独”与“清”二字都是统领于这个“放”字的:
  放“放”的原因——独清、独醒
  “放”的态度何不淈泥扬波,餔糟歠醨,与世推移(屈原)
  安能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宁赴湘流(渔父)
  屈原那种洁身自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决不同流污的耿直形象跃然纸上。《离骚》中说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就全力以赴地完成,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因遇到困难而后悔。所以,屈原遭到流放,“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还不屈服,“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而不愿“蒙世俗之尘埃”。同时,从对待“放”的态度中,渔父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圆猾面孔也栩栩如生。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也不强其所难,显现出隐者超然于世的形象。随遇而安,知天达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此处“水清”与“水浊”比喻“清明”与“黑暗”。《滕王阁序》中王勃说的:“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渔父的脸孔不正是现今“世人”的众生相吗?
  屈原的“自令放为”乃至就死,是他在政治理想破灭、祖国沦丧后的一个别无选择的抉择,他的以死明志其实就是忠君爱国的写照。《史记》选读中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谈及作者诧异于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殊不知,楚国就是他的生命。周国平在《直面苦难》中这样说:“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屈原的这种毅然赴死的行为,正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才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义与尊严!
  像他这种慷慨赴死的志士古往今来有不少。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了孟尝君门下的一个故事。孟尝君有三千食客,渐渐开支有点不济。一天早饭时一个门客面对简陋的餐饮不觉皱眉,抬头一看孟尝君却坐在高台上吃得津津有味,他于是叹了口气说:我没本事,这才寄人篱下。孟尝君闻言,端着自己的饭碗给这位门客看:先生,我吃的跟你是一样的。这位门客羞愧难当,当场拔出佩剑抹了脖子。如果说孟尝君的门客是因为可杀不可辱而自刎的,那么像《五人墓碑记》的苏州五义士的死是为国事而死,故而更显得“皎皎”。他们“激于义而死”,这种“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视死如归的义举不也正是他们想表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愿望吗?同样的,“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本可以逃生东渡,但他宁愿坐等待缚,慷慨就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维新变法捐躯成仁。
  生命只有一次,贪生怕死也理应是人的本能与本性,由此才衍生了对永生的强烈追求。因为知道永生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就催生出了不朽的理念: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正如孟子曾经所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因此,屈原的纵身一跳决不是为逞个人一时之勇而为之,他是因理想的“修政”被小人们毁灭了才以身许国的,可谓舍生而取义者也,故而能够流芳于后世。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说出人生有时必须痛苦地面对生死的抉择。当不朽与做人的基本信念不可调和时,是生还是死这一难住哈姆雷特的选择题就常常摆在人们面前。生死关头最能显示英雄本色,选择死肯定会被认为是有勇气的表现,但英雄与否却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当这道难题摆在司马迁面前时,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生。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记有孔子的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垂后世,不是一件容易如愿的事。
  笔者以为,《渔父》中的“放”所包涵的深意正是直面人生、正视生死时的抉择。
  用现代解读方式,把文言语体打通,让学生自由出入古今,对提升语文素养,获得语文学习的解放,不失为一个良方。
其他文献
期刊
电力企业的营销账务是企业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状况的体现,随着电力市场的扩大,电力企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可问题也随之而来,电力企业在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时,要采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对于生活、教育及医疗素质的要求提高.因此,个性化医疗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个性化医疗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9例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
据调查,目前许多学生对古文深感其“古”,不愿学习.古文中所蕴含的思想美和艺术美他们一概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生活体验单一.二是老师的教
当前,随着新目标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如何改善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管理部门在进行人员管理时更加注重采用柔性管理的方法.随着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逐渐流行,也越来越重
汇率影响价格,价格牵动市场,市场引导生产.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人民币升值对粮食生产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从而提出我国粮食生产的应
企业发展和经济收益有直接的联系,财务管理则对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的重要力量。当前对财务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立,即设计活动选题,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综合实践活动不等同于学科课程,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仅仅利用资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