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2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中,肖吉地在众多高手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取金像奖桂冠,获得中国摄影个人最高成就奖。“作品静谧、柔美、简洁、空灵。统一的黑白色调,宛如作者心中流淌的岁月诉说,慢门拍摄的流动之水,似雾似云,如梦如幻,营造出水墨画般的意境……他拍摄的是景与物,敞开的是心与境。”这是金像奖评委对肖吉地获奖作品的评语。
摄影家肖吉地做客本栏目,畅谈他对摄影的思考。以下是根据访谈内容所作的摘要整理。(“记”代表《旅游纵览》记者,“肖”代表肖吉地)
记:现在摄影界有一种声音,说风光摄影拍出来的是糖水片、明信片,您怎么看?
肖: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他们对风光摄影及这个队伍的现状并不是很了解。风光摄影的队伍是多层面的,风光摄影范围的涵盖是很广泛的。所谓唯美的、沙龙式的糖水片,集群式拍摄,重复雷同,千篇一律,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大多是初学者的一个过程,一定程度之后,这个队伍也在不断思索,进而不断分化。初学者参加摄影团,组成几十人的大团队,或三五成群,组成小团队外出采风,有助于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能够很快上手,很快提高基础知识,有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更能事半功倍。这对于融入队伍是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集群式拍摄对于摄影的普及是有用的。
记:参加摄影团是一种速成的方式?
肖:可以说是。但这只是一个过程。
记:那长远的发展是什么?
肖:等到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摄影技艺,人们就会不满足于此,就要深入思考,寻求突破。这个队伍开始分化。之所以看到景点人满为患,人们趋之若鹜,那是因为这个群体太大了,新人不断涌入。但新加入的这个群体也会遵循上述规律。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象,就认为这个群体永远这样循环往复地拍下去。
事实上,不少卓有成就的摄影家就是从这个群体里脱颖而出的。从摄影题材的角度看,风光摄影可谓包罗万象,风景名胜、名山大川、大漠胡杨、高原雪山只是一个方面,内容还要广泛得多。比如:城市风光、海滨风光、草原风光、长城风光等都有人专门涉猎,拍岩石、拍海浪、拍星轨、拍冰雪,凡此种种,一个题材穷此一生都不见得能拍出个名堂来。需要下苦功,不断地追求,才能有所收获。所以,风光摄影绝不等同于糖水片。风光摄影爱好者在探索、创新才是主流。
记:现实是“会摄影”的人很多,“摄影艺术家”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
肖:对,风光摄影通往艺术的殿堂,有很长的路要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实际情况看,也确实存在制约风光摄影健康发展的瓶颈和因素,风光摄影队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适应。社会上对风光摄影的指责,有的也确是事出有因。
从整个队伍看,心情浮躁,浅尝辄止是普遍性的问题。从社会环境看,蓬勃而起的各种风光旅游摄影大赛,对旅游经济的拉动,对风光摄影的普及,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对于艺术创作,不能说没有一定的误导。雨后春笋般的各种摄影团、采风团,由于有利益驱动在里边,也很难引导影友加大艺术创作的力度。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很简单,就是摄影人自身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人云亦云,沉下心来,思考点东西。
记:不人云亦云,要怎样创新和突破?
肖: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摄影家和爱好者已经付诸实践,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在这里仅对创新和突破的途径谈几点想法。
一是努力形成自己的特点。比如四川的风光摄影群体,许多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使得风光摄影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也为风光摄影的创新和突破树立了样板。他们“耻与人同,耻与己同”的精神,应当学习与借鉴。
二是注重专题拍摄。这也正是风光摄影群体的一个薄弱环节。风光摄影的专题,范围广泛,仰俯皆是。专题拍摄,容易拍深拍细,也便于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近年来,有人专门拍海浪,拍礁石,拍骏马,拍冰雪,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加拿大摄影师迈克尔·莱文用最简单的黑白影调,把港口一些最简单的设施拍得如诗如画,充分展示了风光摄影的艺术魅力,充分说明了专题拍摄对于风光摄影的突破与创新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是综合运用摄影技法。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每到一地,快门声不绝于耳,动辄几百张上千张,回去删除整理费时费工不说,拍摄时只是机械的运动,哪里还顾得上思考?也很难免千篇一律。应当是多动脑子,宁精勿滥。而只有综合运用摄影技法才能精。比如,各种不同的慢门;减光镜的运用;渐变镜的运用;多重曝光的运用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四是多拍身边的景物。这是许多著名摄影家的经验之谈。欧文·佩恩说:“拍摄一块蛋糕也能成为艺术品。”黛安·阿勃思说:“我要表现的是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议面。”都说明了艺术创作由浅入深的道理。那种蜻蜓点水,来去匆匆摄影作风是不可取的。
记:近期有哪些摄影工作方面的动向?
肖:明年初,我的个人专题摄影集《海》将与大家见面。影集主要是我近一年来累积的以大海为专题的摄影作品。其中包括获得金像奖的部分作品和这次与《旅游纵览》的读者朋友分享的这几幅。我生活在大海边,拍好大海是我多年探索的课题。这本影集算是一个阶段性交代。
很荣幸,著名摄影艺术家陈长芬先生欣然命笔为我的书作序《海问》,高屋建瓴,独具匠心,丰富了画册的内涵,让我发自内心地感激。
《海问》节选
陈长芬
在有次评选会上,我惊异地看到了肖吉地先生关于“海”的摄影作品,映入眼球的那些照片让我不知所云,随后脑海里闪现出伟大诗人屈原《天问》中的许多诗句……顿时,我恍然大悟,啊,这不是“海问”吗?
……
这些作品,有典型的现代美学意义,如诗如歌,画内画外全是故事,让人思考,让人百思不解。不管您用什么方式解读这些作品,都会有作者生活时代的影子,包括作者人生道路、经历和思想、情感,时而童趣,时而暮舞,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时而辉煌,时而沧桑……这类罗列也只不过是一般情况下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和推理。然而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含蓄、荒诞、隐喻背后的说道,海究竟要问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加固这个主题,作者调动了多种造型手段。但不管哪种都是严肃的、认真的、原创性的。其一,抽象的纯黑白影调体现了摄影经典语言独特魅力。其二,长时间曝光,让水上漂浮物隐去,加强了拍摄主体的凝固性,给人留下深刻视觉印象,独立(孤独)的物象(器物),成功地转换成一种特定的语境。不仅如此,作者还采取文学和艺术里惯用的重复或是排比的表现形式,从而极大地加强类同物象的重量感,强烈的节奏给观者留下了音符、音阶、音节的天籁之声。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管用哪种形式和方法,始终把握了摄影的第一本质语言:客观、真实。做到不摆、不导、不改,一气呵成,难能可贵。更加体现出作者对摄影的自重、自强、自信、自律的信念。
……
2012年初冬于京城东郊
摄影家肖吉地做客本栏目,畅谈他对摄影的思考。以下是根据访谈内容所作的摘要整理。(“记”代表《旅游纵览》记者,“肖”代表肖吉地)
记:现在摄影界有一种声音,说风光摄影拍出来的是糖水片、明信片,您怎么看?
肖: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他们对风光摄影及这个队伍的现状并不是很了解。风光摄影的队伍是多层面的,风光摄影范围的涵盖是很广泛的。所谓唯美的、沙龙式的糖水片,集群式拍摄,重复雷同,千篇一律,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这大多是初学者的一个过程,一定程度之后,这个队伍也在不断思索,进而不断分化。初学者参加摄影团,组成几十人的大团队,或三五成群,组成小团队外出采风,有助于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能够很快上手,很快提高基础知识,有的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更能事半功倍。这对于融入队伍是一条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集群式拍摄对于摄影的普及是有用的。
记:参加摄影团是一种速成的方式?
肖:可以说是。但这只是一个过程。
记:那长远的发展是什么?
肖:等到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摄影技艺,人们就会不满足于此,就要深入思考,寻求突破。这个队伍开始分化。之所以看到景点人满为患,人们趋之若鹜,那是因为这个群体太大了,新人不断涌入。但新加入的这个群体也会遵循上述规律。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象,就认为这个群体永远这样循环往复地拍下去。
事实上,不少卓有成就的摄影家就是从这个群体里脱颖而出的。从摄影题材的角度看,风光摄影可谓包罗万象,风景名胜、名山大川、大漠胡杨、高原雪山只是一个方面,内容还要广泛得多。比如:城市风光、海滨风光、草原风光、长城风光等都有人专门涉猎,拍岩石、拍海浪、拍星轨、拍冰雪,凡此种种,一个题材穷此一生都不见得能拍出个名堂来。需要下苦功,不断地追求,才能有所收获。所以,风光摄影绝不等同于糖水片。风光摄影爱好者在探索、创新才是主流。
记:现实是“会摄影”的人很多,“摄影艺术家”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
肖:对,风光摄影通往艺术的殿堂,有很长的路要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实际情况看,也确实存在制约风光摄影健康发展的瓶颈和因素,风光摄影队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适应。社会上对风光摄影的指责,有的也确是事出有因。
从整个队伍看,心情浮躁,浅尝辄止是普遍性的问题。从社会环境看,蓬勃而起的各种风光旅游摄影大赛,对旅游经济的拉动,对风光摄影的普及,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对于艺术创作,不能说没有一定的误导。雨后春笋般的各种摄影团、采风团,由于有利益驱动在里边,也很难引导影友加大艺术创作的力度。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很简单,就是摄影人自身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人云亦云,沉下心来,思考点东西。
记:不人云亦云,要怎样创新和突破?
肖: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摄影家和爱好者已经付诸实践,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在这里仅对创新和突破的途径谈几点想法。
一是努力形成自己的特点。比如四川的风光摄影群体,许多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使得风光摄影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也为风光摄影的创新和突破树立了样板。他们“耻与人同,耻与己同”的精神,应当学习与借鉴。
二是注重专题拍摄。这也正是风光摄影群体的一个薄弱环节。风光摄影的专题,范围广泛,仰俯皆是。专题拍摄,容易拍深拍细,也便于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近年来,有人专门拍海浪,拍礁石,拍骏马,拍冰雪,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加拿大摄影师迈克尔·莱文用最简单的黑白影调,把港口一些最简单的设施拍得如诗如画,充分展示了风光摄影的艺术魅力,充分说明了专题拍摄对于风光摄影的突破与创新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是综合运用摄影技法。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每到一地,快门声不绝于耳,动辄几百张上千张,回去删除整理费时费工不说,拍摄时只是机械的运动,哪里还顾得上思考?也很难免千篇一律。应当是多动脑子,宁精勿滥。而只有综合运用摄影技法才能精。比如,各种不同的慢门;减光镜的运用;渐变镜的运用;多重曝光的运用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品与众不同。
四是多拍身边的景物。这是许多著名摄影家的经验之谈。欧文·佩恩说:“拍摄一块蛋糕也能成为艺术品。”黛安·阿勃思说:“我要表现的是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议面。”都说明了艺术创作由浅入深的道理。那种蜻蜓点水,来去匆匆摄影作风是不可取的。
记:近期有哪些摄影工作方面的动向?
肖:明年初,我的个人专题摄影集《海》将与大家见面。影集主要是我近一年来累积的以大海为专题的摄影作品。其中包括获得金像奖的部分作品和这次与《旅游纵览》的读者朋友分享的这几幅。我生活在大海边,拍好大海是我多年探索的课题。这本影集算是一个阶段性交代。
很荣幸,著名摄影艺术家陈长芬先生欣然命笔为我的书作序《海问》,高屋建瓴,独具匠心,丰富了画册的内涵,让我发自内心地感激。
《海问》节选
陈长芬
在有次评选会上,我惊异地看到了肖吉地先生关于“海”的摄影作品,映入眼球的那些照片让我不知所云,随后脑海里闪现出伟大诗人屈原《天问》中的许多诗句……顿时,我恍然大悟,啊,这不是“海问”吗?
……
这些作品,有典型的现代美学意义,如诗如歌,画内画外全是故事,让人思考,让人百思不解。不管您用什么方式解读这些作品,都会有作者生活时代的影子,包括作者人生道路、经历和思想、情感,时而童趣,时而暮舞,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时而辉煌,时而沧桑……这类罗列也只不过是一般情况下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和推理。然而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含蓄、荒诞、隐喻背后的说道,海究竟要问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加固这个主题,作者调动了多种造型手段。但不管哪种都是严肃的、认真的、原创性的。其一,抽象的纯黑白影调体现了摄影经典语言独特魅力。其二,长时间曝光,让水上漂浮物隐去,加强了拍摄主体的凝固性,给人留下深刻视觉印象,独立(孤独)的物象(器物),成功地转换成一种特定的语境。不仅如此,作者还采取文学和艺术里惯用的重复或是排比的表现形式,从而极大地加强类同物象的重量感,强烈的节奏给观者留下了音符、音阶、音节的天籁之声。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管用哪种形式和方法,始终把握了摄影的第一本质语言:客观、真实。做到不摆、不导、不改,一气呵成,难能可贵。更加体现出作者对摄影的自重、自强、自信、自律的信念。
……
2012年初冬于京城东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