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技资源及服务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學研合作,促成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共赢,2019年6月12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新材料领域专场对接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组织召开,来自新材料领域中心、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能源环保领域中心、房山工作站,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及新材料领域中心成员单位、企业等6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对接会。
新材料领域中心经过前期调研走访、问卷调查、网站发布和邮件征集等方式,深入挖掘企业创新需求,前期共收集整理30余家企业需求情况。在此次专场对接会上,促进了成员企业与实验室进行了面对面的需求对接,达成多个对接意向,取得了良好的对接成果。
据悉,“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简称“百进千”)专题活动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条件科技平台成员单位发起组织的创新服务活动,自2013年以来,已经连续实施超过6年。据不完全统计,“百进千”专题活动已经累计为8 646家企业提供各类创新服务,促成企业与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类合作项目1458项,促成合同金额约10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成员单位已将“百进千”活动纳入日常工作,为科技型企业开展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活动中深入挖掘总结出典型服务案例百余项,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创新难题,促成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共赢。通过开展“百进千”专题活动,形成了条件平台供需对接的服务品牌,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保障,探索了企业与实验室合作的有效商业模式。
创新券助力帮扶创新主体
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北京市科委”)条财处主管工程师武静详细介绍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6】34号文)和最新颁布的《首都科技创新券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据介绍,首都科技创新券是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北京市科委会组织实施,由政府发放、可多次申领、用于科研活动的资金补贴,主要用于鼓励北京市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及经认定的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开展研发的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券支持包括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或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等6大类创新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券只支持科技创新创业而开展的科研活动,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标准要求必须开展的强制检测和法定检测等其他商业活动并不予以支持。
申请创新券的小微企业需同时满足在北京地区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职正式职工不多于100人,营业收入1 00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不高于2 000万元,具有健全的财务机构,管理规范,无不良诚信记录;且与开展合作的单位无任何隶属、共建、产权纽带等关联关系的相关条件。而创业团队则指那些不具备法人资格,还未注册企业的团队,且创业团队成员应为在校学生。创业团队申请创新券支持的项目需具有产品研发及转化所需的测试或研发工作(不包括仅限创业文本策划的项目),项目完成后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创业团队所有,或者经商议,与实验室依托单位共同所有。
满足以上条件的小微企业或团队,可随时联系新材料领域中心组织(联系方式见文末)申请并发放创新券,最终通过一系列系统流程完成创新券的使用。
领域中心持续服务领域成长
“百进千”活动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工作的延伸,百家进千家组织领域中心和工作站开展,领域中心发挥大中介的作用。新材料领域中心关璐部长在会上介绍新材料领域中心以及新材料领域中心资源和“百进千”活动情况。
首都条件科技平台成立于2009年,是国家基础条件平台指导下的北京地方科技条件平台。截至目前,建立了包括27家研发试验服务基地、12个领域中心、4个工作站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新材料领域中心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于2009年第一批启动的领域中心,旨在推动新材料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整合开放共享,对接科技服务供需。
经过10年的发展,新材料领域汇聚和盘活了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制品、纺织材料、家电等新材料领域科技资源。不但注重基于测试的深度专业化、市场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以联盟化和信息化为手段,满足大客户的整体服务;还开展材料领域现有测试和研发业务,同时还对外开展技术培训等拓展业务,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广度,真正全方位深层次的满足大客户的整体需求。
截至目前,累计开放仪器设备2394台套,价值总额约11.4亿元,涉及建筑材料、有色冶金、机械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力学等领域。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分子结构鉴定、岩石矿物分析、化学工业、力学性能检测等。代表仪器设备有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质谱仪、高效惰气雾化设备、100拉曼光谱仪等。
累计汇集开放科技人才320名,其中教授级高工118名,高级工程师151名,研究员30名,副研究员21名。其中北京化工大学吕超曾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63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累计开放科研成果27项。成果涉及工业建筑物检测技术、核电站安全壳结构检测、特殊高温合金制备技术、选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等领域。
此次对接会重点为科技资源方——研发试验服务基地和科技需求方——新材料领域企业3方搭建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相应的条件平台开放实验室走进企业重点对接,促成企业与实验室签署项目合作、联合共建实验室以及长效合作3类协议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对接活动初显成效
会上,平台各领域中心、工作站以及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也分别重点介绍各自单位资源情况: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介绍资源和服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服务实验基地、能源环保领域中心、房山工作站、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对于自身资源及实验室相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中航工业软件测评中心、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和米格实验室等成员单位也对自身特色和服务项目进行了系统宣讲。
基于前期的需求梳理及对接,对接会当天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与米格实验室达成合作意向;乐烯恒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后续更多的企业与实验室还在进一步磋商和对接当中。
据了解,通过此次对接会的有效开展,辅以新材料领域中心后续的跟踪及服务,部分各成员单位之间已经进入实质合作阶段,初步产生了良好的对接效果。
新材料领域中心经过前期调研走访、问卷调查、网站发布和邮件征集等方式,深入挖掘企业创新需求,前期共收集整理30余家企业需求情况。在此次专场对接会上,促进了成员企业与实验室进行了面对面的需求对接,达成多个对接意向,取得了良好的对接成果。
据悉,“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简称“百进千”)专题活动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条件科技平台成员单位发起组织的创新服务活动,自2013年以来,已经连续实施超过6年。据不完全统计,“百进千”专题活动已经累计为8 646家企业提供各类创新服务,促成企业与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类合作项目1458项,促成合同金额约10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成员单位已将“百进千”活动纳入日常工作,为科技型企业开展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活动中深入挖掘总结出典型服务案例百余项,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创新难题,促成实验室和企业合作共赢。通过开展“百进千”专题活动,形成了条件平台供需对接的服务品牌,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保障,探索了企业与实验室合作的有效商业模式。
创新券助力帮扶创新主体
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北京市科委”)条财处主管工程师武静详细介绍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6】34号文)和最新颁布的《首都科技创新券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据介绍,首都科技创新券是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北京市科委会组织实施,由政府发放、可多次申领、用于科研活动的资金补贴,主要用于鼓励北京市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及经认定的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开展研发的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券支持包括测试检测、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研发设计、技术解决方案或购买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等6大类创新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券只支持科技创新创业而开展的科研活动,按照法律法规或者强制性标准要求必须开展的强制检测和法定检测等其他商业活动并不予以支持。
申请创新券的小微企业需同时满足在北京地区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职正式职工不多于100人,营业收入1 00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不高于2 000万元,具有健全的财务机构,管理规范,无不良诚信记录;且与开展合作的单位无任何隶属、共建、产权纽带等关联关系的相关条件。而创业团队则指那些不具备法人资格,还未注册企业的团队,且创业团队成员应为在校学生。创业团队申请创新券支持的项目需具有产品研发及转化所需的测试或研发工作(不包括仅限创业文本策划的项目),项目完成后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创业团队所有,或者经商议,与实验室依托单位共同所有。
满足以上条件的小微企业或团队,可随时联系新材料领域中心组织(联系方式见文末)申请并发放创新券,最终通过一系列系统流程完成创新券的使用。
领域中心持续服务领域成长
“百进千”活动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工作的延伸,百家进千家组织领域中心和工作站开展,领域中心发挥大中介的作用。新材料领域中心关璐部长在会上介绍新材料领域中心以及新材料领域中心资源和“百进千”活动情况。
首都条件科技平台成立于2009年,是国家基础条件平台指导下的北京地方科技条件平台。截至目前,建立了包括27家研发试验服务基地、12个领域中心、4个工作站在内的综合服务体系。新材料领域中心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于2009年第一批启动的领域中心,旨在推动新材料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整合开放共享,对接科技服务供需。
经过10年的发展,新材料领域汇聚和盘活了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制品、纺织材料、家电等新材料领域科技资源。不但注重基于测试的深度专业化、市场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以联盟化和信息化为手段,满足大客户的整体服务;还开展材料领域现有测试和研发业务,同时还对外开展技术培训等拓展业务,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广度,真正全方位深层次的满足大客户的整体需求。
截至目前,累计开放仪器设备2394台套,价值总额约11.4亿元,涉及建筑材料、有色冶金、机械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力学等领域。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分子结构鉴定、岩石矿物分析、化学工业、力学性能检测等。代表仪器设备有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质谱仪、高效惰气雾化设备、100拉曼光谱仪等。
累计汇集开放科技人才320名,其中教授级高工118名,高级工程师151名,研究员30名,副研究员21名。其中北京化工大学吕超曾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63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累计开放科研成果27项。成果涉及工业建筑物检测技术、核电站安全壳结构检测、特殊高温合金制备技术、选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等领域。
此次对接会重点为科技资源方——研发试验服务基地和科技需求方——新材料领域企业3方搭建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相应的条件平台开放实验室走进企业重点对接,促成企业与实验室签署项目合作、联合共建实验室以及长效合作3类协议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对接活动初显成效
会上,平台各领域中心、工作站以及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也分别重点介绍各自单位资源情况: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介绍资源和服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服务实验基地、能源环保领域中心、房山工作站、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对于自身资源及实验室相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中航工业软件测评中心、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和米格实验室等成员单位也对自身特色和服务项目进行了系统宣讲。
基于前期的需求梳理及对接,对接会当天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与米格实验室达成合作意向;乐烯恒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后续更多的企业与实验室还在进一步磋商和对接当中。
据了解,通过此次对接会的有效开展,辅以新材料领域中心后续的跟踪及服务,部分各成员单位之间已经进入实质合作阶段,初步产生了良好的对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