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军名片:王晓波,黑龙江五常人,1961年10月出生,1984年7月入伍。历任助理员、药师、主管药师、药剂科副主任、药剂科主任,现任第210医院院长。2012年6月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
当我穿上心仪已久的绿军装时,除了我自己兴奋外,其余的人都感到震惊和疑惑。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人生做出了一次最重大的决定。
1984年,那时的大学毕业生被冠以“天之骄子”、“社会宠儿”的称呼,各种部门争相“抢购”,尤其是我的母校沈阳药学院的门几乎被来自全国各地医院、药厂、药学研究部门的求贤之人踏破。而我的选择却与同学们背道而驰,毅然参军入伍了。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闪闪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军人伟岸形象就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对军人这种职业的好感和好奇从那个时候便开始萌芽,大学期间南线军事行动更坚定了我从军尚武的决心。很多老师不理解我的选择,包括我比较要好的同学都对我的举动感到惋惜。但以全优成绩毕业的我就这样决定了,好像是命运早就这样安排的一样,没有什么可以再考虑的,我没有丝毫犹豫。
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入伍还是件稀罕事,我有幸成为所在部队的第一名大学生,部队直接把我分配到了分部机关卫生处,做药材管理员。很多老同志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这个位置管钱管物,是很多人想干的工作,组织上对我重视和信任由此可见。但我清醒地了解自己,我不适合这个工作,况且自己的优秀药学基础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坚信,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一定不会让我的大学四年所学付之东流,我没有灰心,一直在坚守,一直在等待。
1985年,机关安排我到一家医院指导临床药学工作,这次下部队让我清楚地看到了部队医院临床药学的实际。那时,医院不但缺少专业人才,甚至连最起码的实验室和儀器设备都没有,不要讲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来,就连起步都步履维艰、困难重重。这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到基层去、到临床去,一定要改变现状!
又一次带着首长和战友不解的目光,我背着厚重的行李来到了210医院药剂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让我吃惊不小,没有实验室,只有一台老式的75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办法只能自己来想,为了使实验课题能够开展,我能用的用、能修的修、能借的借。那段时间,大连医科大学、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防疫站的仪器设备都被我用了个遍,而且只能在人家休息的时间我才有机会去借。一晃五六年时间,我没有尝到假日的滋味,但却让人们幸福地享用到了葡萄糖酸锌带给大家的健康。
搞科研是枯燥乏味的,但很少人知道它更需要牺牲奉献。我深知选择了这个职业,不管前方道路有多么辛苦,会经历多少磨难,都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众所周知,每一种新药没有经过人体的实验,就不能应用到临床当中,这是一道硬杠杠,谁也不能违背。在研究新药复方黄黛片时,为了弄清这种药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需要用健康的人体做实验。但是黄黛片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损害较大的砷元素,没有人愿意冒着风险来做这个实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果断地撸起袖子,命令护士从我身上抽血做实验。可是,一次实验下来,就要抽四十多次血,我几次出现晕眩,胳膊青肿,疼痛难忍,穿衣服得让爱人帮忙,好几次我看到爱人心疼地偷偷抹眼泪,但却没有一句埋怨,这也令我十分欣慰。
天道酬勤,艰辛的付出之后必定是丰厚的回报。在历史的指针指向1990年时,我的第一个科研项目——葡萄糖酸锌已经获得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新药原料药证书,而这也是210医院建院45年以来获得的第一个新药证书。我和医院老中医专家黄世林共同研制的复方黄黛片,先后通过了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广州、沈阳和兰州军区总医院等多家单位的三期临床的研究和验证,成为治疗白血病M3型的新药,缓解率可以达到98%,远远超出了国际上50%的最高纪录。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肯攀登,就会达到“山高人为峰”的境界。抉择是方向,坚守是正道,只要沿着你选择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前行,必定会收获成功。
当我穿上心仪已久的绿军装时,除了我自己兴奋外,其余的人都感到震惊和疑惑。我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人生做出了一次最重大的决定。
1984年,那时的大学毕业生被冠以“天之骄子”、“社会宠儿”的称呼,各种部门争相“抢购”,尤其是我的母校沈阳药学院的门几乎被来自全国各地医院、药厂、药学研究部门的求贤之人踏破。而我的选择却与同学们背道而驰,毅然参军入伍了。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闪闪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军人伟岸形象就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对军人这种职业的好感和好奇从那个时候便开始萌芽,大学期间南线军事行动更坚定了我从军尚武的决心。很多老师不理解我的选择,包括我比较要好的同学都对我的举动感到惋惜。但以全优成绩毕业的我就这样决定了,好像是命运早就这样安排的一样,没有什么可以再考虑的,我没有丝毫犹豫。
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入伍还是件稀罕事,我有幸成为所在部队的第一名大学生,部队直接把我分配到了分部机关卫生处,做药材管理员。很多老同志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这个位置管钱管物,是很多人想干的工作,组织上对我重视和信任由此可见。但我清醒地了解自己,我不适合这个工作,况且自己的优秀药学基础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坚信,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一定不会让我的大学四年所学付之东流,我没有灰心,一直在坚守,一直在等待。
1985年,机关安排我到一家医院指导临床药学工作,这次下部队让我清楚地看到了部队医院临床药学的实际。那时,医院不但缺少专业人才,甚至连最起码的实验室和儀器设备都没有,不要讲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来,就连起步都步履维艰、困难重重。这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到基层去、到临床去,一定要改变现状!
又一次带着首长和战友不解的目光,我背着厚重的行李来到了210医院药剂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让我吃惊不小,没有实验室,只有一台老式的75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办法只能自己来想,为了使实验课题能够开展,我能用的用、能修的修、能借的借。那段时间,大连医科大学、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防疫站的仪器设备都被我用了个遍,而且只能在人家休息的时间我才有机会去借。一晃五六年时间,我没有尝到假日的滋味,但却让人们幸福地享用到了葡萄糖酸锌带给大家的健康。
搞科研是枯燥乏味的,但很少人知道它更需要牺牲奉献。我深知选择了这个职业,不管前方道路有多么辛苦,会经历多少磨难,都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众所周知,每一种新药没有经过人体的实验,就不能应用到临床当中,这是一道硬杠杠,谁也不能违背。在研究新药复方黄黛片时,为了弄清这种药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需要用健康的人体做实验。但是黄黛片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损害较大的砷元素,没有人愿意冒着风险来做这个实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果断地撸起袖子,命令护士从我身上抽血做实验。可是,一次实验下来,就要抽四十多次血,我几次出现晕眩,胳膊青肿,疼痛难忍,穿衣服得让爱人帮忙,好几次我看到爱人心疼地偷偷抹眼泪,但却没有一句埋怨,这也令我十分欣慰。
天道酬勤,艰辛的付出之后必定是丰厚的回报。在历史的指针指向1990年时,我的第一个科研项目——葡萄糖酸锌已经获得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新药原料药证书,而这也是210医院建院45年以来获得的第一个新药证书。我和医院老中医专家黄世林共同研制的复方黄黛片,先后通过了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广州、沈阳和兰州军区总医院等多家单位的三期临床的研究和验证,成为治疗白血病M3型的新药,缓解率可以达到98%,远远超出了国际上50%的最高纪录。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肯攀登,就会达到“山高人为峰”的境界。抉择是方向,坚守是正道,只要沿着你选择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前行,必定会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