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花开的声音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取了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一位中途接班的老师,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不熟悉教育对象的特点时,出现了不适应并不断发生矛盾。通过数次矛盾的碰撞与化解,老师逐渐了解并理解了学生,并开始反思教师如何才能保持并坚持良好的心态,不断探求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职业学校;过程教育
  我曾经在一所实验中学教了几年初中数学,后来又选择了继续深造,去读金融学的硕士研究生。重新踏上讲台后,我已经度过了完整的一个学期。在和自己的学生——一群职业学校中职班的孩子朝夕相处了半年后,我发现自己固有的经验面对他们往往败下阵来,这让我困惑了很久。
  我是从中专班的二年级中途接班的。班里有个男生Y,我初次进班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肤色黝黑,眼睛小却透着一种狡黠的神色,每当老师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后,他会用一种轻蔑不屑的神情来回应。初接班时,为了方便班级管理,我建了一个班级群,并告诉同学加入群后改名,方便通知事情。
  过了一会,有人回复了,是Y同学
  “你可以不用说,你事多。”
  我有点吃惊,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另一位同学加入了。
  “××,你这样和老师说话,明天代表老师教训你。”
  我等待Y的回答。
  他只说了一句,“这是事实。”
  由于是中途接班,我对学生和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实不太了解,发生了这个状况,我决定先保持沉默,准备下去了解情况后再说。
  两三周后,我了解到Y同学为人仗义,在同学中威信还比较高,但是又非常冲动,是典型的易怒型人格,情绪来时犹如电闪雷鸣,但很快又能风平浪静。
  在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Y同学趴在课桌上睡觉,同桌的女同学恶作剧在他脸上画了一些符号,他醒了特别生气,一拳打在窗户玻璃上,结果手掌肌腱损伤,血流了很多,最后被送到医院缝针,一次恶作剧竟然引发了流血事件。
  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一直比较小心,生怕这个孩子一股子劲儿上来了,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事与愿违,我们还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冲突。
  有一次在计算机教室上汉字录入课,Y同学在课堂的间隙跑去体育馆打篮球,因此错过了课堂上的测验。课后任课教师将测试结果交给我,并叮嘱我一定要将成绩发给家长,没有成绩的一律发送a零分。
  我照办了。
  第二天早上,我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进教室。十米之外就看到Y同学怒气冲冲的神情,人还没有走到我身边,眼睛眉毛和嘴巴,都已经充分传达了他的怒气。“你为什么给我爸发信,我已经和老师请过假了。”他冲着我说。
  进入教室,他一边摔着手里的课本,一边踢着椅子,坐下,起来,再坐下,嘴巴里有些不干净起来。
  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发怒的时候不允许别人介入他的愤怒世界,他基本上在自说自话,你若开口表达想要沟通的意愿,他都只有一句话,“不想和你多说什么”,然后继续用他的方式发泄。
  我彻底被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激怒了。交谈不可能,提高了嗓音,我和他争吵了起来。
  “首先,你自己旷课出去打篮球,本身就是违纪。其次,男子汉做错了事情就应该承担后果,又想打篮球,又不想承担零分后果,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开始耍赖,说他在课堂上给老师请过假的,因此就不应该算旷课,他认为我不应该发短信给他的家长。
  我心里清楚,他是觉得汉录课无聊,因为在机房逃课不容易被察觉,就想去体育馆打篮球,于是找个借口告诉任课教师自己要上厕所,然后就没再回到机房。这样的情况在他身上是比较常见的,他希望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挡住班级的规则和老师的批评。
  但是在这个学生盛怒的时候,我如果和他争论这些,只会陷入吵嘴一般的境况,而且不会有任何结果。于是我平静了一下情绪,说:“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很冤枉,我可以给你爸爸打电话讲清楚事情的原委。”说完我便离开了教室。
  我在办公室想了片刻,打算给他爸爸打电话。这时候Y同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开始道歉。
  “老师,昨天我爸差点把我的电脑给砸掉,所以我很生气,刚才对你不尊重,对不起。”
  我心想,Y同学应该是非常畏惧父亲的,他的脾气这样暴躁,或许和家庭教育有关。我告诉他:“我不会向你爸爸告状,你放心。”
  拨通电话,我对家长这样说:“您好。昨天给您发了Y同学成绩为0的短信,后来了解到他在课堂上请假了,那堂课他没有上。您可能责备了他,他感觉到委屈,所以我打电话来解释一下。”对于他借口上厕所去打篮球的事,我只字未提。
  电话那边,家长的语气是如释重负的。为了孩子的劣迹是一场误会而轻松,这就是父母的心。但是我的内心,却觉得非常沉重。
  看他的情绪平静了一些,我说:“你这样冲动的性格,早晚会吃亏的。”
  他认可地点点头,说他知道自己的毛病。他又加了一句:“但是我自己很真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背后说人坏话。”
  我反问他:“你是觉得我不算很凶,才敢这样吧?”
  他很着急地反驳:“我确实常常顶撞老师,也得罪了好几位老师。但是我不会像有的人那样,对脾气好的老师才敢顶撞。不信你去问同学,××老师,包括科长,我都顶过的。”
  事后,我想了想,他为什么开始那么天地不怕地无理取闹,后来又追到办公室来道歉呢?我觉得,答案其实很简单,他害怕我一怒之下通知家长,通知学生科。这群孩子有这个年纪的单纯简单,也有这个年纪的复杂,和成人世界有着很大差异。
  我也在想,为什么平静沟通,以理服人在某些学生面前会失效?面对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我该做出哪些调整?总体来讲,这些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要远远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接收到的外来信息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而呈现爆炸式增长,学校教育的影响相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讲,犹如螳臂挡车一般。他们有思想,尽管有时候这些思想是与传统价值观背离的。他们的性格大多都显得略为叛逆,思维方式以及想法观点经常都与教师的意志和观念相冲突,职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产生矛盾的范围更广,有时甚至很尖锐。
  随着做班主任时间的加长,我对Y同学的了解逐渐增多,我发现他们有一个特定的语言系统和行为规则。一旦你熟悉了他们的规则,使用了他们的语言,话题的眼踩在他们的那个敏感点上,他反而不那么浑身长满了刺儿似的。最初我以为Y同学是最难管的,时间长了我才发现,他在大的方向上,其实还是懂事的,不会做非常出格的事情,只是在一些他觉得无伤大雅并且对他没有太大影响的规则上,才会率性而为,随心所欲。
  后来,在一次统计学课堂上,我在讲解统计分组的基本类型时,结合校运动会的运动员号码,叫了几名同学上台演示,其中也有Y同学,学生的兴趣很高,对于理解全距、组限、组距、组数、组中值,也起到了帮助。他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对我说:“老师你应该去上数学课,肯定能上好。”
  这是一个友好的信号。
  十六七岁的孩子,情绪反复很大。Y同学也是一样。我觉得我一直保持了比较好的耐心。
  学期末的时候,有一天晨跑,他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手有点疼,要去一下医务室。”我看了一下,手上有点红,应该不严重,我就问他:“能不能跑完操再去?”话一出口我就有点后悔,怕他觉得我不关心学生的身体,像以前一样急躁起来,不肯好好说话。没想到Y同学笑了笑,用一种很肯定、希望对方放心的语气说:“老师,我上去一下马上就下来,不耽误跑操。”我同意了,他上楼贴了创可贴就下来参加了晨跑。从这次以后,我和Y同学的沟通开始正常而简单。
  现在的这个班级,让我比较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没有一劳永逸、百试不爽的经验和方法,在与学生的一来一往中,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良好的意愿和正确的行为,不一定就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奇迹,即便有,学生也会出现情绪的反复,甚至下一次仍然会有不当的言行,因此教育需要耐心。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在学生离开学校很多年后,他们能够在社会上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他们遇到事情懂得三思后行,很可能就是得益于当年某位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而学生并不知道,老师更不会知道。教育是一件对社会有大功德的工作,因此教育常常令人觉得高不可攀,高山仰止。说到底,作为教师,不断修正自身,不断更新自己,快乐教书,快乐生活,维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可能长久地坚持,有效地达成教育的目的。
  让我们静听花开的声音!
  (责任编辑:应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