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尤为重要,面对现今学生不喜欢读书的现象,本文提出阅读教学应回归文本,培养学生稳固的阅读兴趣。回归文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即品味语言,设置悬念,联系生活。
  关键词: 阅读兴趣 回归文本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之一。纵观历代文学大家,没有人不是在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才有后来的文学成就的。阅读,是一种文化的积淀,知识的积淀,人文素养的积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读书的现象大量存在,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自觉地去读书。
  关于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很多,如教师的激励、评价,建立读书小组,举行读书报告会,制定“读书计划”,开展“手抄报”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动机,学生能够借助自己从学习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快乐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阅读教学应回归阅读文本,用文本本身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这样的兴趣是持久的,稳固的。在阅读教学中,回归文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品味语言,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一些一线老师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个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语文是以教授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为目的的。[1]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阅读文本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本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的词句,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所谓品味语言就是指对课文整体或局部语言的理性分析,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等进行考究分析,体味语言形式所凝聚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活动,更深刻地觉察语言所隐含的种种信息。[2]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名作,内容含蓄,语言凝练,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理清文章思路的前提下,捕捉文中的精词妙句,进行推敲品味,便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推敲品味的方法有:第一,推敲品味关键性的词。即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写景状物,或刻画人物时用得恰到好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通过体味鉴赏,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如教朱自清的《背影》,可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几个有表现力的词设疑分析。“蹒跚”形容了怎样的状态?平地走路尚且“蹒跚”的父亲,“探”、“缩”、“倾”该多么艰难,具体说说父亲这些动作的艰难情况。第二,推敲品味关键性的句子。即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一些内涵丰富的句子,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段落的中心句等进行语言分析,使学生直接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维,把握文章主旨。如《孔乙己》结尾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中可以这样设疑:这句中既用“大约”又用“的确”,表达是否矛盾?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没有人确切的知道他的死活,只能说“大约”。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喝上一口的,可是,到了第二年的年关始终没有见到孔乙己,看来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看似矛盾的句子,更深刻更含蓄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第三,推敲品味句子表达的优劣。同样一个意思,语言表达虽无正误之分,却有优劣之别。教师对此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替换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味鉴赏。如教《济南的冬天》有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将其改为“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品味分析:改句只写了形和色,原句却把夕阳斜照下的粉色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形神兼备,情态可掬。[3]
  二、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悬念的设置,引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4]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有教师通过以下设置,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师:30年后,“我”回到了故乡,终于和老朋友见面了,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读这段文字。(分发《故乡》中“我”回故乡再次与闰土见面的那一段。学生自由阅读。)师:他们此次见面的情景有哪些是我们没想到的?生:闰土对“我”的态度变了。以前他们在一起时,无拘无束,而现在闰土却恭恭敬敬的喊“我”老爷。……师:是啊,这次见面的情景与我们想象的差太远了!读了这个片断,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闰土为什么不像小时候那样与“我”亲热?他为什么这么恭敬地喊“我”老爷?生:他为什么和“我”没话讲了?……师:这些问题比较复杂,老师一时讲不清楚,大家可以读一读鲁迅先生写的《故乡》。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环节,诱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现实中的闰土形象为什么与自己设计的不一样呢?可以想象,下课时一定是学生在去寻找相关读物进行新一轮阅读的开始。阅读期待绝不能局限在课堂所呈现的文本上,必然延伸到课外学习以及生活领域。教学过程中,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有助于把学生的期待视野引向教材以外。
  三、联系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注入现实生活内容,这样的语文课堂更充满活力。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为中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父爱,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父爱的。这是课内和课外的结合,但是课内和课外并不能无限地结合,必须抓住文本语境,立足课内。
  例如,有教师在教授《父母的心》一课时,一会儿播放《我的兄弟姐妹》电影片段,让学生说说感人的画面和让学生感动的理由,一会儿让学生阅读课外美文《还能拿什么爱你》,让学生感受文中的爱心,确实这些设计能让学生感受到人间之爱,和课文也有一点联系,可是这样的设计让人眼花缭乱,对文本的品读则浅尝辄止,不够深入,最后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因此,怎样使课内外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回归文本,让学生喜爱读书,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薛微微.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方法浅析.语文学刊,2006,2.
  [2][3]朱维国.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摭谈.宁夏教育科研,2006,4.
  [4]范霞.语文阅读期待教学探讨.热点聚焦,2009,1.
其他文献
在研究了解中国梦内涵和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梦"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培育的意义,并对如何以中国梦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入党动机培育进行归纳总结。
作为社会语言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语码转换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学校园是研究语码转换的天然场所,校园语码转换同样是一种交际技能、一种语言策略
为克服数据中心虚拟机迁移范围受网络架构的限制,发挥VXLAN技术优势,研究了基于SDN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手段和VXLAN相关技术,并将VXLAN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环境里,实现了VXLAN的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河南大学三个学科组成的调研小组对平顶山市和南阳市两个实验区新课程教师培训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培训 现状 问题 建议    受河南省教育厅的委托,由河南大学三个学科组成的调研小组分别对平顶山市和南阳市两个实验区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情况作了一次认真、细致的调研,内容涉及市教委(局)师训科主要负责同志就新课程培训工作进展及遇到的问题的总结、
摘 要: 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已经具备初步的条件,且建构的意义重大,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为教师的德育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参阅资料。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产生不同的类型,从而使得建构的方式多种多样。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还存在未知,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