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SmD1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抗SmD1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方法: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20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检测血清中抗SmD1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的水平,计算两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抗SmD1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结果:抗SmD1抗体与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64.58%和51.35%,特异性为95.42%和98.96%;两个抗体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80.05%,特异性为96.01%。
  结论:抗SmD1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抗SmD1抗体 双链DNA抗体 红斑狼疮 疾病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96-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单纯根据其临床表现很难进行诊断,因此,提升检测技术,可以正确地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但单一对其进行检测,在敏感性与特异性上,均达不到较好的水平,所以我们将SLE患者进行抗SmD1抗体与dsDNA抗体联合诊断,期求提升诊断水平。下面对100例SLE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抗SmD1抗体与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疾病活动进行诊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都是来自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人,都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修订标准。50例患者中,男2例,女48例,平均年龄是40岁;20例非SLE的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症等),其中男性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5岁;20例健康志愿者(均无肝、肾病史及结缔组织病),其中男性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0岁。
  1.2 方法。
  1.2.1 抗SmD1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来进行检测,将样品稀释液进行1∶100的配比,稀释血清,在酶标板上加进稀释血清、质控血清、标准品、空白对照,每孔加入100μl,用胶纸封住反应板,在温室中孵育一个小时,洗涤三次,扣干;每孔加入酶标液各100μl,用胶纸封住反应板,温室孵育30分钟,洗涤三次,扣干;每孔加入底物各100μl,在温室黑暗处孵育十分钟;每孔加入终止液各100μl,停止反应30分钟内用450nm波长测定结果。
  1.2.2 dsDNA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来进行检测,将样品稀释液进行1∶100的配比,稀释血清,在酶标板上加进稀释血清、质控血清、标准品、空白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每孔加入100μl,用胶纸封住反应板,在温室中孵育30分钟,洗涤三次,扣干;每孔加入酶标液各100μl,用胶纸封住反应板,温室孵育30分钟,洗涤三次,扣干;每孔加入A,B显色液各50μl,在温室黑暗处孵育15分钟;每孔加入终止液各50μl,停止反应30分钟内用450nm波长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12.0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抗SmD1抗体与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64.58%和51.35%,特异性为95.42%和98.96%;两个抗体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80.05%,特异性为96.01%。
  3 讨论
  SLE是一种典型的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机体造成了一系列的免疫紊乱。SLE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造成多个器官损坏。因此,我们必须选择良好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我们对SLE的阳性检出率。通过将抗SmD1抗体和dsDNA抗体单独实验与两者联合检测实验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将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检测率,为临床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诊断,使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史晓敏,冯珍如,隋宝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性能评估.2011
  [2] Moretta A,黄锡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0年03期
  [3] 贾敏,张征,刘建辉,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栓形成与抗p2糖蛋白1抗体、狼疮抗凝物的联合检测临床意义.临床荟萃,2007,22(16):封2
  [4] 黄建萍.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性肾炎.临床儿科杂志,2007,25(4):3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针灸法并用中药方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组合针灸法并用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中药方治疗,探组合针灸法并用中药方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为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及ADL改善情况均明显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病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5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晚期肝病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156例晚期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经过临床治疗,治愈患者占38例(24.4%),好转占81例(51.9%),无效者占37例(23.7%),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3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52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张口法采取印模,观察组采用试排牙时闭口二次印模法,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精细排牙和塑造光滑的基托面形态,完成全口义齿修复,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情况并将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随访的5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
期刊
摘要:临床麻醉中糖尿病全麻患者日益增多,而肌松药是临床麻醉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麻醉药物之一。本文就糖尿病患者在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中对肌松药药代及药效学的影响作一综述,可指导临床用药,减少糖尿病患者术后肌松残余作用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 肌松药 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74-01  糖尿病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1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良肢位摆放和主被动活动等肢体锻炼;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对两组的肩手综合征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在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上,治疗组显著
期刊
摘要:总结了微创技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访祝,手术配合,术后仪器的清洗与保养。认为术前仪器的准备,术中仪器设备的熟练使用,是手术成功进行的保障。  关键词:微创 胸腔镜 切除 重症肌无力 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95-0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伴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胸腺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
期刊
摘要:本文就尿中砷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方法学性能验证进行了如下论述。  关键词:尿中砷 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法 方法学性能验证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35-03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方法》(2006年6月1日起施行)和《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 15189:2007)的相关规定,任何新的检验设备和检测方法在正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肾内科合并院内感染中的四种常见疾病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预防措施。  方法:在2009年5月到2013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肾病患者中302例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出肾内科四种常见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及时间。  结果: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尿毒症患者的院内发病率分别为28.0%、12.9%、10.0%、8.4%。其感染部位最多的
期刊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现状进行研究综述,讨论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意义,方法,开始时间及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乳腺癌 功能锻炼 综述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75-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20-59岁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因[1]。临床上多采用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线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继续治疗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科门诊免费抗结核治疗患者485例相关资料。  结果:本组共明确不良反应169例(34.8%),其中轻度反应67例(13.8%),中度不良反应98例(20.2%),重度反应4例(0.8%);有90.5%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8周内,有64例因不良反应停(换)药,5例住院治疗,4例终止治疗。  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