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淋巴系统的变化就好像是几个小混混逐渐发展壮大,继而形成黑社会,最终夺取政权。
就在世界淋巴瘤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名不满26岁的女演员因淋巴瘤去世的消息成为热议的新闻。
顺着这名演员留下的微博去找线索,人们发现这个姑娘因装修出现甲醛中毒现象,到医院就诊时被意外发现了淋巴瘤。
身体的“守护神”被“策反”了
在讨论淋巴瘤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淋巴瘤。
淋巴瘤特指发病于淋巴系统的肿瘤。人们常有一个误区,以为淋巴出现肿瘤就是淋巴瘤。实际上,淋巴是遍布全身的,各种恶性肿瘤在转移后都有可能侵犯到淋巴系统,所以淋巴系统有肿瘤与淋巴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朱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维护和稳定身体内部环境,防止外界的一切侵犯。
“当免疫系统遭遇外界病毒入侵,淋巴系统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抵挡一切不良侵犯。可以想象,如果淋巴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防御城墙存在缺口。如果把免疫系统比喻为长城,长城出现缺口就等于防线出现问题。”朱军解释说,一旦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病毒感染,如果我们的身体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病毒,就可能发生过敏变态反应。
一旦淋巴系统本身出问题,甚至不幸发展成淋巴瘤,就会对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由于淋巴是全身性系统,尽管淋巴瘤在被发现时可能存在于颈部淋巴结、扁桃体或腋下淋巴结,但实际上淋巴瘤一经发病,就是全身系统的问题了。
那么,淋巴系统为什么会出问题?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身为人体城墙,淋巴系统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处于战斗状态,在这个至死方休的斗争过程中,如果外界干扰和巨大压力使得人体淋巴系统不堪重负,那么原本保护我们的淋巴系统也会变得懒惰,甚至发生本质性变化。
另外,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免疫遗传缺陷,在有缺陷的环境当中,疲惫的淋巴系统可能会被影响和“教育”,让其从一个本应保护身体的防御系统,变成一个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杀手。
“简而言之,淋巴系统的变化就好像是几个小混混逐渐发展壮大,继而形成黑社会,最终夺取政权。”朱军说。
谨防病毒与不健康生活
和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淋巴系统出现变化进而引发淋巴瘤源于长期复杂的综合因素。尽管没有找到直接引发淋巴瘤的确切病因,但目前已经发现一些病毒和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存在密切相关性。
例如,乙肝病毒感染者患上淋巴瘤的几率就要比普通人高数十倍。由于这个病毒一旦潜伏在身体里是会被终身携带的,所以淋巴系统要一直跟这种病毒斗争,而病毒也很有可能抓住淋巴系统疲惫脆弱的时机,“教育”其慢慢变坏。
除乙肝病毒外,会通过唾液传播的EB病毒、幽门螺杆菌也都是可能引发淋巴瘤的元凶。
以幽门螺杆菌为例,一旦被这种病毒感染后,不但可能出现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甚至还有可能引发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虽然我们无法解释所有恶性肿瘤的起因,但至少了解到某种细菌、某种病毒有时候会跟一些疾病直接相关。如果我们可以早早切断这个感染途径,就会大幅降低恶性肿瘤发展的机会。“朱军说。
至于装修和甲醛是否会引发淋巴瘤,朱军认为,化学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确也都有可能导致淋巴瘤。尽管淋巴是免疫系统,但我们也不能总让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高压抑郁状态,长此以往,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势必会出现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数据显示,中国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维持在4~6例/10万人,处于中国高发恶性肿瘤的第九位或第十位。本刊记者从北京市肿瘤登记中心了解到,从2008年至今,淋巴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每年发病率都会提高约十个百分点。目前北京市居民淋巴瘤发病率在6~8例/10万人。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5~75岁,但目前也出现了发病年龄年轻化的特点。另外,在发病率上也有一线城市高于其他城市、中心城区高于农村的特点。这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环境、工作节奏、心态、压力等因素有关。
“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健康,更要看他的心态是否阳光、生活是否规律。熬夜、生气、不规律生活都有可能危害或者影响到免疫系统。”朱军说。
化疗与放疗相结合
虽然中国的恶性肿瘤和国外相比,往往具有发现较晚、死亡率偏高的特点,但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对淋巴瘤的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十分接近。
虽然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仍具有发现越早、患者负荷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的特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刘代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病理类型是决定淋巴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淋巴瘤从来源上可以被分成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目前90%的淋巴瘤都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而它们又可以被分为B细胞来源和T细胞来源,而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各自还有20~30种不同的淋巴瘤,所以笼统来看,仅非霍奇金淋巴瘤大概就有60~70种。 由于淋巴瘤来源各有不同,所以发病特点与部位也不尽相同。有些人会发病在脑子里,有些则发病在眼睛、鼻子、舌头、口腔、肺部、肝部、皮肤等处。当淋巴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反复发烧、消瘦、多汗、乏力、有些浅表部位长出鼓包……
朱军强调,在没有鼻炎、过敏或换牙等情况下出现淋巴肿大或无痛进行性淋巴肿大,都应该引起重视,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目前淋巴瘤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让26岁女演员感到恐惧并始终排斥的化疗其实是对淋巴瘤最有效也最规范的治疗手段之一。以前大多淋巴瘤治疗主要依靠化疗和放疗,现在还引入了靶向治疗。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放疗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是治疗淋巴瘤的重要方式,由于淋巴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在精确放疗的基础上,不但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还会大幅减少对患者的长远损害。
朱军表示,化疗与放疗相结合是淋巴瘤规范的综合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符合情况的病例,有可能还会结合个体特征进行靶向治疗。淋巴瘤的靶向药联合化疗,可以极大程度改善B细胞淋巴瘤特别是最常见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它的出现将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了10%~15%,治愈率达70%。
“总体来说,淋巴瘤是一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的恶性肿瘤。”朱军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50%~60%,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更是超过75%。
患者应准确就医
青年女演员因淋巴瘤去世的消息固然令人唏嘘,但真正引发关注的,是她在确诊后出于对化疗的恐惧而放弃规范治疗。
在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看来,中医不应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这位姑娘所犯的最大错误是贸然相信了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
“人得了癌症以后,身边总会冒出一些‘好心人’,他们积极推荐各种‘秘方’‘神药’,说得神乎其神而且信誓旦旦。可一旦出事,你再去找他,他们多半都会消失,或者无辜地说‘我也只是听说啊!’”在李治中看来,那些骗子们多年来也在致力于妖魔化手术、化疗与放疗。
“化疗副作用的确很强,有时候也确实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但它之所以被全世界用了几十年,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它还是有效的,即使不能治愈,也能显著延长生命。”李治中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现在有些患者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缺乏了解,而一些影视宣传作品为了凸显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又会夸大化放疗的副作用与痛苦程度。但事实上,无论化疗还是放疗,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化疗的副作用在日益减少,放疗也在走向更加精准的治疗。
“患者应该学会正确就医,懂得分辨虚假信息与伪科学,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针对某种恶性肿瘤的规范治疗方案。”郭军反复强调,每一种恶性肿瘤都有自己的治疗规范,遭遇疾病后大家应该去正规大型医院寻求解决方案,“实际上,大部分肿瘤都有最新的国内和国际的治疗指南,这些其实在网络上也都可以查阅到”。
就在世界淋巴瘤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名不满26岁的女演员因淋巴瘤去世的消息成为热议的新闻。
顺着这名演员留下的微博去找线索,人们发现这个姑娘因装修出现甲醛中毒现象,到医院就诊时被意外发现了淋巴瘤。
身体的“守护神”被“策反”了
在讨论淋巴瘤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淋巴瘤。
淋巴瘤特指发病于淋巴系统的肿瘤。人们常有一个误区,以为淋巴出现肿瘤就是淋巴瘤。实际上,淋巴是遍布全身的,各种恶性肿瘤在转移后都有可能侵犯到淋巴系统,所以淋巴系统有肿瘤与淋巴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朱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维护和稳定身体内部环境,防止外界的一切侵犯。
“当免疫系统遭遇外界病毒入侵,淋巴系统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抵挡一切不良侵犯。可以想象,如果淋巴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防御城墙存在缺口。如果把免疫系统比喻为长城,长城出现缺口就等于防线出现问题。”朱军解释说,一旦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病毒感染,如果我们的身体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病毒,就可能发生过敏变态反应。
一旦淋巴系统本身出问题,甚至不幸发展成淋巴瘤,就会对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由于淋巴是全身性系统,尽管淋巴瘤在被发现时可能存在于颈部淋巴结、扁桃体或腋下淋巴结,但实际上淋巴瘤一经发病,就是全身系统的问题了。
那么,淋巴系统为什么会出问题?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身为人体城墙,淋巴系统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处于战斗状态,在这个至死方休的斗争过程中,如果外界干扰和巨大压力使得人体淋巴系统不堪重负,那么原本保护我们的淋巴系统也会变得懒惰,甚至发生本质性变化。
另外,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免疫遗传缺陷,在有缺陷的环境当中,疲惫的淋巴系统可能会被影响和“教育”,让其从一个本应保护身体的防御系统,变成一个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杀手。
“简而言之,淋巴系统的变化就好像是几个小混混逐渐发展壮大,继而形成黑社会,最终夺取政权。”朱军说。
谨防病毒与不健康生活
和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淋巴系统出现变化进而引发淋巴瘤源于长期复杂的综合因素。尽管没有找到直接引发淋巴瘤的确切病因,但目前已经发现一些病毒和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存在密切相关性。
例如,乙肝病毒感染者患上淋巴瘤的几率就要比普通人高数十倍。由于这个病毒一旦潜伏在身体里是会被终身携带的,所以淋巴系统要一直跟这种病毒斗争,而病毒也很有可能抓住淋巴系统疲惫脆弱的时机,“教育”其慢慢变坏。
除乙肝病毒外,会通过唾液传播的EB病毒、幽门螺杆菌也都是可能引发淋巴瘤的元凶。
以幽门螺杆菌为例,一旦被这种病毒感染后,不但可能出现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甚至还有可能引发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虽然我们无法解释所有恶性肿瘤的起因,但至少了解到某种细菌、某种病毒有时候会跟一些疾病直接相关。如果我们可以早早切断这个感染途径,就会大幅降低恶性肿瘤发展的机会。“朱军说。
至于装修和甲醛是否会引发淋巴瘤,朱军认为,化学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确也都有可能导致淋巴瘤。尽管淋巴是免疫系统,但我们也不能总让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高压抑郁状态,长此以往,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势必会出现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数据显示,中国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维持在4~6例/10万人,处于中国高发恶性肿瘤的第九位或第十位。本刊记者从北京市肿瘤登记中心了解到,从2008年至今,淋巴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每年发病率都会提高约十个百分点。目前北京市居民淋巴瘤发病率在6~8例/10万人。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5~75岁,但目前也出现了发病年龄年轻化的特点。另外,在发病率上也有一线城市高于其他城市、中心城区高于农村的特点。这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环境、工作节奏、心态、压力等因素有关。
“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健康,更要看他的心态是否阳光、生活是否规律。熬夜、生气、不规律生活都有可能危害或者影响到免疫系统。”朱军说。
化疗与放疗相结合
虽然中国的恶性肿瘤和国外相比,往往具有发现较晚、死亡率偏高的特点,但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对淋巴瘤的治疗水平已经与国际十分接近。
虽然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仍具有发现越早、患者负荷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的特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刘代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病理类型是决定淋巴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淋巴瘤从来源上可以被分成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目前90%的淋巴瘤都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而它们又可以被分为B细胞来源和T细胞来源,而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各自还有20~30种不同的淋巴瘤,所以笼统来看,仅非霍奇金淋巴瘤大概就有60~70种。 由于淋巴瘤来源各有不同,所以发病特点与部位也不尽相同。有些人会发病在脑子里,有些则发病在眼睛、鼻子、舌头、口腔、肺部、肝部、皮肤等处。当淋巴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反复发烧、消瘦、多汗、乏力、有些浅表部位长出鼓包……
朱军强调,在没有鼻炎、过敏或换牙等情况下出现淋巴肿大或无痛进行性淋巴肿大,都应该引起重视,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目前淋巴瘤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让26岁女演员感到恐惧并始终排斥的化疗其实是对淋巴瘤最有效也最规范的治疗手段之一。以前大多淋巴瘤治疗主要依靠化疗和放疗,现在还引入了靶向治疗。
朱军告诉本刊记者,放疗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是治疗淋巴瘤的重要方式,由于淋巴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在精确放疗的基础上,不但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还会大幅减少对患者的长远损害。
朱军表示,化疗与放疗相结合是淋巴瘤规范的综合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符合情况的病例,有可能还会结合个体特征进行靶向治疗。淋巴瘤的靶向药联合化疗,可以极大程度改善B细胞淋巴瘤特别是最常见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它的出现将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了10%~15%,治愈率达70%。
“总体来说,淋巴瘤是一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的恶性肿瘤。”朱军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50%~60%,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更是超过75%。
患者应准确就医
青年女演员因淋巴瘤去世的消息固然令人唏嘘,但真正引发关注的,是她在确诊后出于对化疗的恐惧而放弃规范治疗。
在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看来,中医不应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这位姑娘所犯的最大错误是贸然相信了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
“人得了癌症以后,身边总会冒出一些‘好心人’,他们积极推荐各种‘秘方’‘神药’,说得神乎其神而且信誓旦旦。可一旦出事,你再去找他,他们多半都会消失,或者无辜地说‘我也只是听说啊!’”在李治中看来,那些骗子们多年来也在致力于妖魔化手术、化疗与放疗。
“化疗副作用的确很强,有时候也确实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但它之所以被全世界用了几十年,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它还是有效的,即使不能治愈,也能显著延长生命。”李治中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现在有些患者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缺乏了解,而一些影视宣传作品为了凸显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又会夸大化放疗的副作用与痛苦程度。但事实上,无论化疗还是放疗,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化疗的副作用在日益减少,放疗也在走向更加精准的治疗。
“患者应该学会正确就医,懂得分辨虚假信息与伪科学,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针对某种恶性肿瘤的规范治疗方案。”郭军反复强调,每一种恶性肿瘤都有自己的治疗规范,遭遇疾病后大家应该去正规大型医院寻求解决方案,“实际上,大部分肿瘤都有最新的国内和国际的治疗指南,这些其实在网络上也都可以查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