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丝路一开,仿佛打开了文明之窗,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国,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天学、数学,美洲的棉花、烟草、蕃薯以及中西方的珍异植物、香料、水果、药材输往中国,你来我往之间新鲜的血液相互交换,预示一个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就此开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连接在了一起。看似无关紧要的花花草草却牵动了朝野上下、古今中外,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引出无数传奇故事……
关键词:丝绸之路:传说:桑蚕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07.018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7-045-08 收稿日期:2011-06-13
一、丝绸的故事
丝绸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因为大量的丝绸西运,才使得从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道路被人们称之为“丝绸之路”。自从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以后,如何从东方获得织造丝绸的技术就成为许多西方商人朝思暮想的事情。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控制丝绸织造技术,使其不能流传西方,也是令人琢磨的问题。
然而,在东西方一次次的交流中,桑、蚕最后还是逐步传到了西方。这背后是怎样的艰难过程,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我们将逐步解开蚕茧西传之谜。
二、“中国母亲”给世界的礼物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国,养蚕、缫丝、织帛,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美丽、喜悦和欢乐!
在《圣经》记载的“诺亚洪水”发生的4个世纪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嫘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当上了黄帝的夫人。后世祀为先蚕。所谓“先蚕”,是指最先教民育蚕抽丝之神,所以嫘祖又叫先蚕,也称蚕母。古代蚕农之家必祭祀嫘祖,嫘祖成为农村妇孺皆知的大神。
且说,黄帝战败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这时开始种五谷,制造生产工具,用兽皮制作衣服。这件事落实到黄帝正妃螺租肩上。
嫘祖在制作衣冠过程中,和黄帝手下三个大臣都有具体分工。胡曹负责作帽子;伯余作衣服;于则作鞋。唯有嫘祖时常带领部落里的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把男人们狩回的各种猎物,凡是能用的皮毛都剥下来,一一进行加工制作。时间不长,部落里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嫘祖由于劳累过度,终于病倒了,不想吃饭。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妇女,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很多嫘祖爱吃的东西,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连三天,嫘祖没有吃任何东西,黄帝和众大臣为此事都很着急。
有一天,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悄悄在一起商量,准备上山摘些鲜果子回来,看嫘祖吃不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无数的果子,可是用嘴一尝,不是涩,就是酸,总觉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雪白色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赶忙就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口。等到拿回来,用嘴一咬,根本咬不动,也没什么味道。几个女子灰心地站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很难过。
这时,走来一位名叫共鼓的大臣(此人为黄帝发明了船),发现嫘祖身边几个女子站在一起直发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忙问怎么回事?女子们把她们为嫘祖摘回白色果子的事说了一遍。共鼓一听,随便说了一句:“现在咱们有火,咬不动就用水煮。”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这些女子,她们连忙把白果倒在水里,架起火就煮。谁知,煮了好一阵,用嘴一咬,还是咬不动。这时,另一个女子拿起一根细木棒,无意在锅里乱搅。搅了一阵,往出一拉,发现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她们边挑边缠,不大工夫,煮在锅里的白色果子全部变成了晶莹柔软的细丝线。她们把这个新鲜事告诉了嫘祖。
嫘祖不听则罢,一听病情像好了大半,立即要看个明白。身边人不让她动,把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拿来叫她看。嫘祖是个特别聪明的女人,她在协助黄帝制作衣冠时,想了好多办法,克服了无数困难。她仔细端详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对周围的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它可大有用处。”接着嫘祖就详细询问了果子从哪里摘来,在什么山上,在什么树上。嫘祖听了后,第二天病就全好了,开始想吃东西了。她不顾黄帝的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树林里整整观察了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果子,是一条口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不是树上结的果子。嫘祖回来把这事向黄帝作了详细说明,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所有的桑树林。从此,栽桑养蚕就在嫘祖带领下开始了。后世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就称她为“先蚕娘娘”。
这个传说对提升我们民族自豪感大有好处,因此可以说,世界上最早出现蚕桑产业的地区是中国。
真实的历史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底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公元前12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诸如“蚕”“桑”“丝”之类的字样。
我们不排除这些字组合起来,是歌颂嫘祖发明丝绸的功德,并且至今也没有人否认,中国的所有伟大发明中,丝绸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西方学者也承认,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在中国北方,甚至确切指出了是中国的山东省。
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黄帝确实曾把其帝国的疆域向东扩展到山东海岸,而且时至今日,山东仍然盛产野蚕丝。我们的圣母完全有可能在这片区域发现蚕。
考古学家们在1958年于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村,接着在1975年、1978年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都挖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了丝带、丝线、丝绢残片(每平方厘米就有经纬线各120多支)以及丝织用具和蠕动的蚕的图案等,这显示了我们祖先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在养蚕、缫丝、织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商代的墓葬中,也发现了残留在青铜器上丝织品、刺绣品、印染工艺品的残痕,有些丝织品已染成朱红、石黄、褐、红等色。
春秋战国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但是,这也是人们能够找到确切证据的记载。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人们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蚕纹和编织图案,在“文化”的遗址中发掘了世界上最早的丝质绢片、丝苇、丝线等丝织品实物。专家认为,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大约在4世纪传到中亚、西亚,大约6世纪的时候传到东罗马。
丝绸传到西方后,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据说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曾经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结果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古罗马人把中国称之为赛里斯,意思是丝国。古罗马人喜 欢中国丝绸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里迢迢,难以得到“物以稀为贵”;其次,当时西方人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和动物皮毛。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在夏天非常热,远远不如丝绸凉快。
最初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安息或印度的客商贩运到希腊和罗马的,后来人们对丝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逐渐提高,不断有商人加入到贩运丝绸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这个秘密维持了很久的时间。但它是挡不住养蚕技术西传的。因为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对人们产生了非常大的诱惑力。
三、美丽的传说
从上古时代起,中原就不断地向西北各族输出丝织品。西域人一开始也像远在地中海的罗马人那样,对蚕的来源产生过各种各样的误解。当他们得知,要得到贵如黄金的丝绸,只需栽桑、养蚕即可,便也像罗马人那样迫切地想把蚕种与养蚕技术搞到手。中原皇帝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泄露了养蚕的秘密,谁就得判极刑。于是历朝“严设关防”绝对严禁蚕种外传。西域人深知这一点,于是想方设法偷运,但都没有成功。古时候(唐人所说的古时候),新疆和田一带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过去这里的人们是不会种桑养蚕的,后来他们听说东国(东边的一个国家)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桑种。东国国王坚决不给,而且还下令边关严禁蚕、桑种出口。后来,瞿萨旦那国的年轻国王想出了一个妙计。
瞿萨旦那国国王为求蚕种与桑籽,派使节到中原求婚。当时的中原统治者考虑到与西域联姻对西北边疆的安全是一个保障,于是答应了来使的请求。瞿萨旦那国国王于是挑选了几名能干的使者和迎亲侍女,嘱咐他们密求公主带些蚕种和桑籽过去。
公主知道自己将要离开父皇,远嫁到遥远的西域番邦去,不禁满怀惆怅。但瞿萨旦那国使节带来了一幅瞿萨旦那国国王英俊威武的画像,公主的心情顿时好转。使者趁机夸奖本国的国王年轻能干,国家富有,公主出嫁后一切可依照中原的生活方式生活,只是该国不产丝绸,恐公主百年之后子孙无锦衣可穿,恳请公主设法带出蚕种和桑籽,达成瞿萨旦那国国王的心愿。于是聪明的公主心生一计,在离开故土之前,偷偷地将蚕种和桑籽藏在了皇上赏赐的凤冠里。
迎亲的日子到了,公主出嫁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边关,边防军士奉旨行事,让公主下轿检查,他们遍搜行囊,却不敢检查公主头戴的那顶凤冠。当公主到达瞿萨旦那国后,国王在麻射伽蓝故地以隆重的仪式将公主奉迎入宫。公主终于见到了英俊的国王,摘下头上所戴的凤冠,从帽中取出了由中原带来的蚕种和桑籽。中国的蚕种和桑籽就这样被安全地运到了瞿萨旦那国,从此,整个西域地区的蚕丝业迅速发展起来。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唐代的高僧玄奘。玄奘历尽艰辛,在徒步去印度求佛取经的路途中,路过这里还专门参拜了供奉桑蚕种的寺院鹿射寺,看到几株大桑树。当他听了这个故事后,便将其写入了《大唐西域记》中,并补充说:“现在麻射那座蚕神庙里的几株古桑树,相传就是东国王女带去的种子栽的。”
这个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在藏文《于阗国记》及在和田的一个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关的记录。但是专家们认为:故事中的东国可能是鄯善国。因为史书至今没有发现在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公主嫁入于阗的记载。只有在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将一个宗室女儿嫁给了于阗王。而这时候,玄奘都已去世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东国,并不是中国,最大可能就是西域的某个国家。专家们推测,这个东国可能是鄯善。
有趣的是,上世纪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境内进行考古盗掘时,还在和阗(今新疆和田地区)附近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了一块“传丝公主”画版。在这块画版上有一位头戴王冠的公主,旁边有一侍女手指公主的帽子,似乎在暗示帽中藏着蚕种的秘密。由于这位中国公主对当地人民有功,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她画在了木版上作永久纪念。
四、僧侣带到了地中海边
蚕茧传人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无独有偶,桑蚕传人欧洲也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欧洲的经过,这是通过僧侣西传的。
六世纪中叶,有两名印度僧人芮思陀和孟克,曾在赛林达居住多年,懂得养蚕方法。他们来到君士坦丁堡,告诉罗马皇帝哲斯丁说:“如果把蚕卵带到罗马来孵化饲养,罗马就可以产丝。”哲斯丁听了十分高兴,要他们把蚕种和桑种带到罗马来,还答应将来成功以后,给他们重赏。六世纪五十年代,这二个僧人果真把蚕种和桑种带到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从此开始栽桑养蚕。七世纪时养蚕事业又从波斯介绍到阿拉伯和埃及,八世纪时阿拉伯人又把养蚕方法介绍到西班牙,十二世纪时又传利意大利,十五世纪时再由意大利传到法国。
对于蚕茧的传人,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人的,是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
无论如何,丝绸织造技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享受,而且也成为了文化的载体。
五、丝绸引发的战争
公元527年,雄才大略的查士丁尼登基,面对昔日西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立志要恢复古罗马帝国全盛时的广袤疆域,夺回被蛮族占据的领土。即位不久,查士丁尼便向罗马的夙敌——波斯萨珊王朝宣战。连年的征战,一方面耗费了国家大量的金钱,让查士丁尼感到了国库空虚,同时,也看到自己军队面对波斯骑兵的不足。随后,查士丁尼便开始着手进行军事改革。他仿效蛮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铁甲骑兵军团和重甲步兵部队,同时开始大量招募雇佣军,但这些活动都需要钱的支持。于是,查士丁尼开始把他敛财的目光投向一种在西方无比昂贵的商品——中国的丝绸!
当时,世界上只有中国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中国产的丝绸经过丝绸之路贩卖到欧洲,受到整个西方世界的疯狂推崇。连灭亡西罗马的日耳曼蛮族也不例外。为了获取丝绸贸易的巨大利润,中国方面只允许丝绸和蚕丝出口而严厉禁止蚕种出境。当时如果被查出携带蚕种出境将被处以灭族的重刑!由于运输路途艰难,到达欧洲的丝绸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昂贵。当时贩卖中国丝绸和蚕丝到欧洲的是占领着东西方交通要道的波斯人,他们在从同西方的丝绸贸易中获得了巨大利润。这令包括查士丁尼在内的整个东罗马帝国垂涎三尺。一开始,查士丁尼企图通过谈判和波斯人瓜分利润,曾打算与埃塞俄比亚人联合,绕过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绢,然后东运罗马。然而波斯人知道这个计划后,安息王国以武力向埃赛俄比亚威胁,阻止他们充当罗马人的丝绸掮客。查士丁尼无奈,又请安息近邻的突厥可汗帮助从中调解与波斯人的 关系,不料波斯王不但不听调解,还毒杀了突厥可汗的使臣,使双方矛盾激化。东罗马联合突厥可汗于公元571年攻伐波斯,战争长达20年,未分胜负。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绢之战”。
由于和波斯断绝了关系,罗马境内蚕丝奇缺,价格飞涨,丝织加工业几乎陷于停顿,查士丁尼急于设法在本国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遭到了波斯人的拒绝。
但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影响东西方尤其是后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大事。据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科庇阿斯在《查士丁尼战史》中记载,公元545年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来了两名印度僧侣,他们要求见查士丁尼皇帝,见到查士丁尼后,他们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来意:他们来自印度,曾经在中国梁朝供职。梁朝皇帝笃信佛教,而且中国南方正好是蚕丝主要生产区。只要查士丁尼皇帝答应给他们巨额报酬,他们将返回中国,把蚕种和养蚕缫丝技术带回来。同时他们告诉查士丁尼,蚕丝是一种叫“蚕”的虫子吃桑叶后吐出来的。不是以前西方人所幻想的直接长在树上的。查士丁尼皇帝听后将信将疑。他答应了两个印度僧侣的条件,先给了他们一笔钱。并保证,只要任务完成将给两个僧侣重赏。于是,带着查士丁尼的重托,两个印度僧侣经过艰苦跋涉途经波斯来到中国南方。他们以佛教为掩护,先向当地中国人学习了整套养蚕和缫丝的技术,又学习了必要的工具的制造方法。最后,他们把搞到的大量蚕卵放进竹竿做的手杖和行李架里,带到中国北方。当时正处于南北朝混战局面的中国北方当局的边境官吏根本没有察觉两个印度和尚的阴谋,加之当时由于佛教在中国盛行,僧侣受的约束很少。结果,中国的蚕种和缫丝技术就这样被两个印度僧侣轻易带出国门!
公元552年,这一年注定将载入历史。这一年,经过艰苦跋涉的两个印度僧侣回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得到消息的查士丁尼皇帝万分晾喜。亲自迎接两个僧侣。他履行了他的诺言,两个印度僧侣得到巨额奖赏。他们把带回的蚕种和学习的相关技术都教给了东罗马工人。从此,中国长达千年的对丝绸贸易的垄断被打破。君士坦丁堡成了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蚕丝工业中心。
有了蚕丝贸易巨额利润的保障,查士丁尼再次对他的仇敌波斯开战以雪前耻。公元555年,东罗马军队在高加索山脉的法息斯河口之战中全歼波斯军队,攻占亚美尼亚;在南方战线全面出击,夺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波斯被迫求和,归还全部夺取的东罗马领土。
六、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
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一条即是指西汉张骞始而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印度),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这条“丝绸之路”是汉武帝为了联合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共同抵抗匈奴而派张骞开拓的。此后,汉朝大规模经营西域。进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边开辟正规的驿道,并向西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外,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于丝绸西传的“丝绸之路”也形成了:它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大动脉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被人们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的四个亚非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以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瞄和罗马,都是“丝绸之路”所通达的地区。
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了许多条类似射线的路线,其中的一路可以到达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而另一条可达伊拉克,进而跨越叙利亚沙漠,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帕米拉、安都奥克等地,并可以从这里取海路到达罗马。在穆斯林初期的前倭马亚朝时代,“丝绸之路”进而从开罗通过北非沿岸西进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我国的造纸术从巴格达传至开罗后,一方面由意大利传人德国,一方面又由摩洛哥传人法国和英国,这正是因为‘丝绸之路’远达伊比利亚半岛的缘故。
和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齐名的还有一条传播中国丝绸和交流其他商品以及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我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通过陆路与世界各国交往贸易的同时,我国还通过海路与亚非各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条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扬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阿拉伯帝国)。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西亚和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这些地区是当时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这条以传播丝绸到外国的航路,在传播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东海起航线以山东的登州为起点,跨黄海、抵朝鲜,再东渡日本。
除了这两条以外,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早在上古时期,西南各族的人民出于交换产品、相互往返的需要,开辟了一条从成都地区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达中亚的商道。这条古道比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些,而且是我国西南地区与西欧、非洲距离最短的陆路交通线。“西南丝绸之路”使用骡子作为运输工具,将已经蜚声世界的蜀地和云南丝绸运至印度,又转运至欧洲。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正好与今天的川滇、滇缅、缅印公路的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一些段落重合在一起,它所经过的地区历史上曾分布有六个少数民族,因此,可以说这条古道在当时是一条各民族往来的走廊。
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欧亚大陆,主要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内陆亚洲地区。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是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在丝绸之路的中部地带,有号称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续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阿赖山、兴都库什山等山脉,冰峰峡谷,行走艰难。这里的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貌景观是沙漠和戈壁,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海东部的卡拉库姆沙漠、伊朗的卡维尔沙漠等,对于行旅来说,更是干渴难行。此外,由盐壳沉积而形成的崎岖 起伏、犬牙交错的雅丹地形,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障碍。唐代诗人所描写的“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杨师道《陇头水》),“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正是这些地理景观的生动写照。而西行取经僧人笔下所描写的“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是亲履其地的感受。
然而,耸立在沙漠边缘的一座座雪山上流下来的河水,灌溉滋润了大漠之中一片片绿洲,填补了流沙世界的“生物真空”,也提供了中西往来路途中的中间站。我们的先民也并没有因为不利的地理条件而陷于孤立,由于交换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外界的探索。
东西方出土的考古资料,揭示了先秦时期东西方交往的存在。如辽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陶质裸体女神像,即西方考古学所谓“维纳斯女神像”,与中欧、南俄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同形女神像十分相像。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和田玉,俄罗斯阿尔泰山西麓巴泽雷克大墓发现的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纪的中国铜镜和丝织品,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人、月氏人和斯基泰人等,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角。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条以主干道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辐射性的四通八达的商道。“丝绸之路”被认同并投入使用的最初动因是人们需要利用它进行物物交换,然而同时信息的传播也随着物质的交换在相同的时空产生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信息遵循了一种自高级文明部落向次高级文明部落流动的秩序。
七、他们行走在丝绸之路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商贾、使节、僧侣以及屯田戍边的官兵的身影在“丝绸之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青春、信念,给丝绸之路注入了无限的生命活力。
商贾
在各种有关“丝绸之路”的史料中,商贾是在“丝绸之路”上来往最频繁的一群人,也是为数最多的一群人。商贾往来于丝路,早于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大月氏时,已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了四川的“邛竹杖”和“蜀布”,大夏人告诉张骞,这些货物是“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就是说这些货物来自“身毒”这个国家,而据考证,“身毒”的位置在今天的云、贵、川一带。由此可见,在丝路开辟前,已有中国和印度商贾往返于中国与南亚、中亚的千里交通线。
西汉时,丝路的开通使西域各国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商贾往往假借汉使的名义赴西域从事贸易,携带价值万金的丝绸等物资前往西域各国换回珠宝等物品。丝绸的大量外销,对输入地区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千多年来,丝路上东来西往的商贾不绝于道,但留下的具体记载并不多,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真实生活。生活的艰辛和艰难,疾病和野兽的侵袭,盗匪的劫掠和屠杀都挡不住超额的商业利润。他们为中国和各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他们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古文明传到了西域各国,又将西域各国的古文明带到了中国。一千多年来,友谊之桥很大部分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架设起来的。
使节
中外使节是“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播中最自觉的一类。从唐代文化交流的先驱鉴真到唐代的第一个到达非洲的文化友好使者杜环,再到14世纪畅游非洲大陆的汪大渊,最后到历经七次西洋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传播了礼仪之邦的种种先进文明。
杰出的中日交流使者鉴真是唐代扬州人,14岁出家,20岁成为佛门高徒。他作为律宗的一名僧人,深入研究了佛教中严守戒律这一宗派。由于当时日本佛教戒律制度尚未确立,因此日本政府请鉴真出使日本讲学。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55岁高龄的,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地将最成熟的唐代文明介绍给了日本。他带去了许多书籍,传播了医道,讲授了建筑知识。日本的唐招提寺就吸收了唐代建筑的最新成就。此外,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在文学、雕塑、绘画、书法及榨糖、制酱油、豆腐、缝纫方面对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僧侣的往来也传播了文明的种子。三国魏国僧人朱士行是中国西行求经第一人,此后,西行僧徒日众,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他们舍身求法,不仅对佛教经籍的流传也对古代东方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移民
在以传播为己任的主流传播者之外,还有一些传播者的传播行为的发生是无意识的。这其中就包括因为各种原因而移居境外的中国人。
在汉朝以后,由于连年战乱,一些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逃到了日本,他们被称为“归化人”。这些人有不少技术人才和士人出身,他们向所居住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西域往外迁居的中国人也都无形之中将华夏的文明传至各地。据载,早在公元2世纪末中国人就迁居到了亚美尼亚边境,其中一些还成了当地著名的家族。
战争的领袖和士兵
军队在战争中是破坏者,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却又是文化的传播者。13世纪的时候,蒙古帝国兴起并不断向外扩张。后来蒙古军攻下了巴格达,建立伊儿汗国,它以大不里士(今伊朗境内)为首都,疆域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蒙古西征时征集了大批中国的抛石机手、炮手、弓弩手从军,并带去大量火药武器。蒙古军之所以所向披靡,和这些先进的火药武器及制造技术的传人不无关系。伊儿汗国时期,波斯在史学方面成就最高,出现了一些历史著作,最著名的是丞相拉施都丁负责编纂的历史巨著《史集》,有两位精通天文历法与历史的中国学者李大迟、倪克孙参加了该书的编写。
由此不难看出,有时候战争的胜利补给可以使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施加统治,而且还可以使一种文明俘虏另一种文明,毕竟战争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同文明的发展高低相关。后来,在蒙古军队和阿拉伯国家的对峙中,欧洲人慢慢接触并学会了火药的制造和火药武器的使用。近代欧洲的文明的确得益于古代中国的文明,也得益于蒙古铁骑的西征。
八、流动的绿洲
自从“丝路”贯通的那一刻起,各种对中原流域来说堪称新奇的植物、香料、水果、蔬菜,借着这条绵长的丝绸之路,慕风远飏,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土,逐渐融入中国的日常生活。有的更是被打上了鲜明的外来标记——“胡”。即胡桃、胡麻、胡萝h、胡椒、胡蒜、胡葱、胡桐泪……其实“胡”字在中国古代专指中原王朝北方边境的邻居,但到了唐朝,“胡”主要用于称呼西方人,特指波斯人(有时也称天竺人、大食人、罗马人为“胡人”)。而未打标记的那些,经年累月之后,自然地融入了汉人的生活,进而改变了汉人的生活。
果蔬篇
葡萄,在夜光杯中变成了透明的液体。葡萄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植物之一。它的魅力比仅仅在于它的果实,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用它酿成的酒。自汉使从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和塔吉 克斯坦西北部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带回葡萄种子以后,葡萄酒对汉朝人而言还仅仅是一则传说,他们还没有学会酿制这种新奇饮料的技术。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道:“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武帝得到这种植物的种子之后,吩咐在离宫别馆大规模种植,最初是作为“形象工程”给人看的,因为“凿空”西域之后,外国的使节纷至沓来,为了让使节们在长安城居住期间,解除思乡之情,首先在各国大使馆旁边种植,后来才渐渐流传到民间。东汉时,虽然已经掌握了葡萄酒的酿制技术,但少量酿制的葡萄酒仍然非常珍贵。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突厥的叶护向唐太宗进献了一种马乳葡萄,紫色,长二尺,籽粒很大,并同时教会了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唐太宗更在原来酿制方法的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酿出了一种八色的葡萄酒。
唐代兼容并蓄的政治环境让唐人追求胡风的风气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穿胡服、听胡乐、食胡食、饮胡酒一度成为风尚。葡萄酒成为唐朝的时尚饮料,唐朝有许多名人都是葡萄酒追捧者。“数茎白发哪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杜甫喝出了几根白头发也舍不得戒酒。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至今日,葡萄酒仍是时尚、品位的代名词。只是当我们拿起高脚杯,品味葡萄酒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一丝来自绿洲的神秘气息。
另类菠菜。菠菜也是在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随许多稀有蔬菜移植到中国。由于被道教方士称为“波斯草”,这让菠菜看起来似乎来自波斯。不过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到了唐以后就不大使用了。据史料记载,菠菜“火熟之,能益食味”。但是菠菜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解酒毒”“服丹石之人食之佳”。换句话说,服丹药的道士们可以通过吃菠菜来抵消摄人汞化合物带来的不适。
从唐代流行至今的甘蓝。在当时看来另一种时尚的蔬菜是属于球茎甘蓝的甘蓝。甘蓝最初是欧洲植物,显然它也是通过西域、土蕃、河西走廊的通道流传到唐朝的。它作为一种能够“益心力,壮筋骨”的植物来介绍的。在所有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果蔬中,作用最大的莫过于17世纪由海上丝绸之路引进的马铃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豆”。原产秘鲁的马铃薯输人中国后,以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成为饥荒年景的救命作物,直至今天,西北高原的干旱山区还在大量种植。
香料篇
香料是指以香味为特质的物品。无论是取悦人还是取悦神,香料都功不可没。它可以让人们生活在香云缭绕的环境中,可以使人放松精神,从而赋予人超凡脱俗的意义,使感官享受的美感得以扩展。因而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已经会在浴缸中添加香料;在衣服上佩戴香囊;在庭院里、在庙宇间香气弥漫、香烟袅袅。除了本土的香料,更多的异域香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香远海陆道的安息香。美国汉学家劳费尔在他的著作《中国伊朗编》中详细辨析了安息香传人中国的两条通道,中国人叫做“安息香”的东西是两种不同香料合成的:一种是伊朗地区的古代产物,至今还没鉴定;一种是马来亚群岛的一种小安息香树所产的。这两种必须截然加以区别。而且必须了解原来是指一种伊朗香料的古代名称,后来在伊朗停止输入时,就转用在马来亚的产品。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安息香的输入问题上显示了它们的互补性:当伊朗的安息香因为某种原因停止从陆上丝绸之路输入时,马来亚群岛的安息香开始从海上丝绸之路继续输入。活脱一幅生动的海陆大通道的图景。
伊朗的安息香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即传人汉朝。明人周嘉胄在《香乘》一书中记载:“安息香是从树皮的胶脂中提炼而成的,焚烧的时候可以通神避邪。”南宋末年,成吉思汗的大臣耶律楚材的侄子生了重病,耶律楚材在举行了安息香仪式之后,做了一首偈,称为“香方偈”,热情地讴歌了安息香的神秘疗效:“我有一香香,秘之不敢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退身一念未生前,此是真香太奇绝。邪神恶鬼永沉踪,外道天魔皆胸裂。”隋朝以后,“南香”取代了“西香”,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安息香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应用于中医和佛教法事,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销魂郁金香。郁金香是古代最稀有、最名贵的花之一,起源于波斯附近以及印度西北地区。从郁金香的柱头中提炼出来的芳香染料是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一宗重要的商品。在罗马,郁金香被用来调配甜酒,以及制成妇女们喜爱的染发剂。在唐代,郁金香香粉作为一种治疗内毒的药物和香料,有很好的销路。我们通过前人的笔墨清楚地知道,在唐代经过特别处理的郁金香被用来洒在衣服和帘帷上,使其得以散发香味。前有卢照邻的“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后有陈陶的“轻幌芳烟郁金馥”。
其实在古代中国,对于药品、香料以及焚香等物品始终没有明确的区分。也就是说,滋补身体之物与颐养精神之品、魅惑情人之物与供奉神灵之物之间并没有确切的区分。没(音同“莫”)药是一种产自非洲和阿拉伯的树胶,在古代的西亚被视为圣洁之物。古埃及人用没药预防尸体变腐。传说耶稣的遗体也是用这种香料保存的。而在中国,没药的性能一度仅限于药剂师了解。他们将没药调入温酒中,用于治疗“金刃伤和坠马伤”,显然是把没药当作镇痛剂来使用。此外没药还曾用于治疗“堕胎及产后心腹痛”。
调料篇
就像非要区分药品与香料一样,想要在食物与药物之间,或是调味品与香料之间得到一个明确区分的答案,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这往往孤立了食品在中华饮食中的作用。在汉方食疗的观念中,每一种食品都兼有医疗的功效。而对于中国人来讲,饮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延年益寿、青春常驻。对于调味的香料来说,尤其是外来调味香料,因其自身的芳香气味往往被当作最有效的药物。可以保藏食物、驱除讨厌的虫子,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用途。
西餐入口前的最后一剂调味品——胡椒原产于印度。从印度,经波斯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后汉书》中已经明确地记载身毒国(印度)原产胡椒,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更是把胡椒的原产地缩小到摩揭陀国(印度古国之一)的狭小范围。
欧洲在胡椒传入之后,西餐的最后一道程序就变成了胡椒和盐一起撒在盘子里的食物上。在西餐成为中国人的时尚之前,现代中国人很少能够吃惯胡椒。但是在古代中国,胡椒却是上流社会的必备调味品。当然,这首先和胡椒的异域情调有关。唐朝时,胡椒的价格非常昂贵,以至于胡椒拥有量的多少甚至成为衡量一个朝廷官员是否富有的标志。唐代宗的宰相元载是个大贪官,被处死抄家时,竟然从家中抄出了八百担胡椒!可见即使在上流社会里,胡椒也是一种奢侈品,因而元载才像聚敛钱财一样聚敛胡椒。
胡椒亦可入药,用途是辅助消化。唐太宗曾经患有气痢,就是腹胀,看尽名医都不奏效,有一名卫士进献了一剂“牛奶胡椒方”,立马就治愈了。李时珍把这 个药方郑重地记入了《本草纲目》之中,流传后世。喜欢吃牛排的欧洲人,正是因为胡椒有助消化,才养成了大量食用胡椒的饮食习惯。胡椒气味辛辣,随着以胡椒加盐为主要调味品的粤菜风靡全国,胡椒也成为北方人餐桌上的必备之物。
药物篇
在唐代以前,中医就已经受到外来医药的影响,尤其是印度。许多印度医学方面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到了唐代,这一影响继续加深。外来的药材可以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进入中原。按照唐例,进口的药材要在边境地区接受严格的检查,而他们的销售价格也要根据药物本身的价值以及唐朝政策的要求而制定。虽然我们无法推测这些药物的具体种类,但不难想象这些亚洲最上等的医药品的数量规模。来自吐火罗国的“异药”;波斯王子亲自献上的“香药”;吐蕃的“杂药”……
随着后来的医药学家逐渐熟知这些奇方异草的特性,他们的研究逐渐被收录在已经刊布的药典里。即使那些开业医师也可以及时了解这些药物的用途。相应的对于这些药物的需求也增长起来,这使得许多药用植物被移植到中国来。
曼陀罗,乱坠的天花。曼陀罗是一种有毒植物,医学上因此把它用做最早的麻醉剂。据现代医学研究分析,三国名医华佗的“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应该就是曼陀罗。如此说来,曼陀罗从印度传人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宋代。最有可能的是,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两汉之际佛教循着中亚传人中国,曼陀罗这种佛教之花也随之传人,佛教在中国扎根发芽,曼陀罗也随之熟悉风土,遍植中土。
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有一段有趣的描述:“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盗贼们把它采去之后,晒干磨成末,下到饮食里面,可以让人昏迷过去。”这段短短的描述催生了人们对于《水浒传》中屡屡现身的“蒙汗药”的大胆想象。
李时珍以身试药,得出的结论是:以花下酒,须饮到半酣,派一人或笑或舞,在面前引诱,自己被幻觉所支配,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笑或舞个不停。确知症状之后,李时珍从医学的角度总结说:“八月的时候采摘曼陀罗花,在阴凉的地方阴干,磨成末,用热酒调服三钱,给病人服下,过一会儿病人就会昏昏如醉,这时再动手术就不会觉得疼痛。“这就从医学的角度验证了”蒙汗药”的药理:《水浒传》中,凡下“蒙汗药”者,必下到酒中,比如智取生辰纲,比如十字坡对付武松。并非因为那时的人个个都是酒鬼,而是正如李时珍说的那样,显然,曼陀罗花末需要和酒调和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消失的胡药。胡黄莲产于波斯沿海地区,它的根茎能够治疗肠道疾病和痔疮。但胡黄莲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只知道,宋代时这种植物就已经移植到了陕西和甘肃地区,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了。
阿魏作为一种药物和调料在唐代很受欢迎。唐朝人也接受了它的西域名称——“阿魏”。阿魏可以刺激神经、帮助消化,但唐朝人却最喜欢利用它“体性极臭而能止臭”的奇异性能。阿魏还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而且“阿魏枣许为末,以牛乳或肉汁煎五六沸服之,至暮以乳服”,可“闭鬼除邪”。此外还有一些未知而神秘的草药。例如由北天竺和吐火罗的僧使带来共朝廷享用的一些无法考知的“胡药”。在这些药中甚至有一种“带之令夫相爱”的“无风独摇草”。
关键词:丝绸之路:传说:桑蚕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07.018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7-045-08 收稿日期:2011-06-13
一、丝绸的故事
丝绸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因为大量的丝绸西运,才使得从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道路被人们称之为“丝绸之路”。自从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以后,如何从东方获得织造丝绸的技术就成为许多西方商人朝思暮想的事情。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控制丝绸织造技术,使其不能流传西方,也是令人琢磨的问题。
然而,在东西方一次次的交流中,桑、蚕最后还是逐步传到了西方。这背后是怎样的艰难过程,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我们将逐步解开蚕茧西传之谜。
二、“中国母亲”给世界的礼物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国,养蚕、缫丝、织帛,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美丽、喜悦和欢乐!
在《圣经》记载的“诺亚洪水”发生的4个世纪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嫘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当上了黄帝的夫人。后世祀为先蚕。所谓“先蚕”,是指最先教民育蚕抽丝之神,所以嫘祖又叫先蚕,也称蚕母。古代蚕农之家必祭祀嫘祖,嫘祖成为农村妇孺皆知的大神。
且说,黄帝战败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这时开始种五谷,制造生产工具,用兽皮制作衣服。这件事落实到黄帝正妃螺租肩上。
嫘祖在制作衣冠过程中,和黄帝手下三个大臣都有具体分工。胡曹负责作帽子;伯余作衣服;于则作鞋。唯有嫘祖时常带领部落里的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把男人们狩回的各种猎物,凡是能用的皮毛都剥下来,一一进行加工制作。时间不长,部落里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嫘祖由于劳累过度,终于病倒了,不想吃饭。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妇女,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很多嫘祖爱吃的东西,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连三天,嫘祖没有吃任何东西,黄帝和众大臣为此事都很着急。
有一天,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悄悄在一起商量,准备上山摘些鲜果子回来,看嫘祖吃不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无数的果子,可是用嘴一尝,不是涩,就是酸,总觉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雪白色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赶忙就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口。等到拿回来,用嘴一咬,根本咬不动,也没什么味道。几个女子灰心地站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很难过。
这时,走来一位名叫共鼓的大臣(此人为黄帝发明了船),发现嫘祖身边几个女子站在一起直发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忙问怎么回事?女子们把她们为嫘祖摘回白色果子的事说了一遍。共鼓一听,随便说了一句:“现在咱们有火,咬不动就用水煮。”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这些女子,她们连忙把白果倒在水里,架起火就煮。谁知,煮了好一阵,用嘴一咬,还是咬不动。这时,另一个女子拿起一根细木棒,无意在锅里乱搅。搅了一阵,往出一拉,发现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她们边挑边缠,不大工夫,煮在锅里的白色果子全部变成了晶莹柔软的细丝线。她们把这个新鲜事告诉了嫘祖。
嫘祖不听则罢,一听病情像好了大半,立即要看个明白。身边人不让她动,把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拿来叫她看。嫘祖是个特别聪明的女人,她在协助黄帝制作衣冠时,想了好多办法,克服了无数困难。她仔细端详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对周围的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它可大有用处。”接着嫘祖就详细询问了果子从哪里摘来,在什么山上,在什么树上。嫘祖听了后,第二天病就全好了,开始想吃东西了。她不顾黄帝的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树林里整整观察了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果子,是一条口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不是树上结的果子。嫘祖回来把这事向黄帝作了详细说明,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所有的桑树林。从此,栽桑养蚕就在嫘祖带领下开始了。后世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就称她为“先蚕娘娘”。
这个传说对提升我们民族自豪感大有好处,因此可以说,世界上最早出现蚕桑产业的地区是中国。
真实的历史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底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公元前12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诸如“蚕”“桑”“丝”之类的字样。
我们不排除这些字组合起来,是歌颂嫘祖发明丝绸的功德,并且至今也没有人否认,中国的所有伟大发明中,丝绸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西方学者也承认,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在中国北方,甚至确切指出了是中国的山东省。
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黄帝确实曾把其帝国的疆域向东扩展到山东海岸,而且时至今日,山东仍然盛产野蚕丝。我们的圣母完全有可能在这片区域发现蚕。
考古学家们在1958年于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村,接着在1975年、1978年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都挖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了丝带、丝线、丝绢残片(每平方厘米就有经纬线各120多支)以及丝织用具和蠕动的蚕的图案等,这显示了我们祖先在公元前4000年已经在养蚕、缫丝、织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商代的墓葬中,也发现了残留在青铜器上丝织品、刺绣品、印染工艺品的残痕,有些丝织品已染成朱红、石黄、褐、红等色。
春秋战国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但是,这也是人们能够找到确切证据的记载。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人们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蚕纹和编织图案,在“文化”的遗址中发掘了世界上最早的丝质绢片、丝苇、丝线等丝织品实物。专家认为,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大约在4世纪传到中亚、西亚,大约6世纪的时候传到东罗马。
丝绸传到西方后,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据说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曾经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结果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古罗马人把中国称之为赛里斯,意思是丝国。古罗马人喜 欢中国丝绸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里迢迢,难以得到“物以稀为贵”;其次,当时西方人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和动物皮毛。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在夏天非常热,远远不如丝绸凉快。
最初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安息或印度的客商贩运到希腊和罗马的,后来人们对丝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逐渐提高,不断有商人加入到贩运丝绸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这个秘密维持了很久的时间。但它是挡不住养蚕技术西传的。因为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对人们产生了非常大的诱惑力。
三、美丽的传说
从上古时代起,中原就不断地向西北各族输出丝织品。西域人一开始也像远在地中海的罗马人那样,对蚕的来源产生过各种各样的误解。当他们得知,要得到贵如黄金的丝绸,只需栽桑、养蚕即可,便也像罗马人那样迫切地想把蚕种与养蚕技术搞到手。中原皇帝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泄露了养蚕的秘密,谁就得判极刑。于是历朝“严设关防”绝对严禁蚕种外传。西域人深知这一点,于是想方设法偷运,但都没有成功。古时候(唐人所说的古时候),新疆和田一带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过去这里的人们是不会种桑养蚕的,后来他们听说东国(东边的一个国家)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桑种。东国国王坚决不给,而且还下令边关严禁蚕、桑种出口。后来,瞿萨旦那国的年轻国王想出了一个妙计。
瞿萨旦那国国王为求蚕种与桑籽,派使节到中原求婚。当时的中原统治者考虑到与西域联姻对西北边疆的安全是一个保障,于是答应了来使的请求。瞿萨旦那国国王于是挑选了几名能干的使者和迎亲侍女,嘱咐他们密求公主带些蚕种和桑籽过去。
公主知道自己将要离开父皇,远嫁到遥远的西域番邦去,不禁满怀惆怅。但瞿萨旦那国使节带来了一幅瞿萨旦那国国王英俊威武的画像,公主的心情顿时好转。使者趁机夸奖本国的国王年轻能干,国家富有,公主出嫁后一切可依照中原的生活方式生活,只是该国不产丝绸,恐公主百年之后子孙无锦衣可穿,恳请公主设法带出蚕种和桑籽,达成瞿萨旦那国国王的心愿。于是聪明的公主心生一计,在离开故土之前,偷偷地将蚕种和桑籽藏在了皇上赏赐的凤冠里。
迎亲的日子到了,公主出嫁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边关,边防军士奉旨行事,让公主下轿检查,他们遍搜行囊,却不敢检查公主头戴的那顶凤冠。当公主到达瞿萨旦那国后,国王在麻射伽蓝故地以隆重的仪式将公主奉迎入宫。公主终于见到了英俊的国王,摘下头上所戴的凤冠,从帽中取出了由中原带来的蚕种和桑籽。中国的蚕种和桑籽就这样被安全地运到了瞿萨旦那国,从此,整个西域地区的蚕丝业迅速发展起来。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唐代的高僧玄奘。玄奘历尽艰辛,在徒步去印度求佛取经的路途中,路过这里还专门参拜了供奉桑蚕种的寺院鹿射寺,看到几株大桑树。当他听了这个故事后,便将其写入了《大唐西域记》中,并补充说:“现在麻射那座蚕神庙里的几株古桑树,相传就是东国王女带去的种子栽的。”
这个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在藏文《于阗国记》及在和田的一个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关的记录。但是专家们认为:故事中的东国可能是鄯善国。因为史书至今没有发现在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公主嫁入于阗的记载。只有在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将一个宗室女儿嫁给了于阗王。而这时候,玄奘都已去世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东国,并不是中国,最大可能就是西域的某个国家。专家们推测,这个东国可能是鄯善。
有趣的是,上世纪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境内进行考古盗掘时,还在和阗(今新疆和田地区)附近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了一块“传丝公主”画版。在这块画版上有一位头戴王冠的公主,旁边有一侍女手指公主的帽子,似乎在暗示帽中藏着蚕种的秘密。由于这位中国公主对当地人民有功,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她画在了木版上作永久纪念。
四、僧侣带到了地中海边
蚕茧传人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无独有偶,桑蚕传人欧洲也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欧洲的经过,这是通过僧侣西传的。
六世纪中叶,有两名印度僧人芮思陀和孟克,曾在赛林达居住多年,懂得养蚕方法。他们来到君士坦丁堡,告诉罗马皇帝哲斯丁说:“如果把蚕卵带到罗马来孵化饲养,罗马就可以产丝。”哲斯丁听了十分高兴,要他们把蚕种和桑种带到罗马来,还答应将来成功以后,给他们重赏。六世纪五十年代,这二个僧人果真把蚕种和桑种带到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从此开始栽桑养蚕。七世纪时养蚕事业又从波斯介绍到阿拉伯和埃及,八世纪时阿拉伯人又把养蚕方法介绍到西班牙,十二世纪时又传利意大利,十五世纪时再由意大利传到法国。
对于蚕茧的传人,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人的,是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
无论如何,丝绸织造技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享受,而且也成为了文化的载体。
五、丝绸引发的战争
公元527年,雄才大略的查士丁尼登基,面对昔日西罗马帝国版图,查士丁尼立志要恢复古罗马帝国全盛时的广袤疆域,夺回被蛮族占据的领土。即位不久,查士丁尼便向罗马的夙敌——波斯萨珊王朝宣战。连年的征战,一方面耗费了国家大量的金钱,让查士丁尼感到了国库空虚,同时,也看到自己军队面对波斯骑兵的不足。随后,查士丁尼便开始着手进行军事改革。他仿效蛮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铁甲骑兵军团和重甲步兵部队,同时开始大量招募雇佣军,但这些活动都需要钱的支持。于是,查士丁尼开始把他敛财的目光投向一种在西方无比昂贵的商品——中国的丝绸!
当时,世界上只有中国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中国产的丝绸经过丝绸之路贩卖到欧洲,受到整个西方世界的疯狂推崇。连灭亡西罗马的日耳曼蛮族也不例外。为了获取丝绸贸易的巨大利润,中国方面只允许丝绸和蚕丝出口而严厉禁止蚕种出境。当时如果被查出携带蚕种出境将被处以灭族的重刑!由于运输路途艰难,到达欧洲的丝绸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昂贵。当时贩卖中国丝绸和蚕丝到欧洲的是占领着东西方交通要道的波斯人,他们在从同西方的丝绸贸易中获得了巨大利润。这令包括查士丁尼在内的整个东罗马帝国垂涎三尺。一开始,查士丁尼企图通过谈判和波斯人瓜分利润,曾打算与埃塞俄比亚人联合,绕过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绢,然后东运罗马。然而波斯人知道这个计划后,安息王国以武力向埃赛俄比亚威胁,阻止他们充当罗马人的丝绸掮客。查士丁尼无奈,又请安息近邻的突厥可汗帮助从中调解与波斯人的 关系,不料波斯王不但不听调解,还毒杀了突厥可汗的使臣,使双方矛盾激化。东罗马联合突厥可汗于公元571年攻伐波斯,战争长达20年,未分胜负。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绢之战”。
由于和波斯断绝了关系,罗马境内蚕丝奇缺,价格飞涨,丝织加工业几乎陷于停顿,查士丁尼急于设法在本国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遭到了波斯人的拒绝。
但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影响东西方尤其是后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大事。据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科庇阿斯在《查士丁尼战史》中记载,公元545年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来了两名印度僧侣,他们要求见查士丁尼皇帝,见到查士丁尼后,他们开门见山地说明自己的来意:他们来自印度,曾经在中国梁朝供职。梁朝皇帝笃信佛教,而且中国南方正好是蚕丝主要生产区。只要查士丁尼皇帝答应给他们巨额报酬,他们将返回中国,把蚕种和养蚕缫丝技术带回来。同时他们告诉查士丁尼,蚕丝是一种叫“蚕”的虫子吃桑叶后吐出来的。不是以前西方人所幻想的直接长在树上的。查士丁尼皇帝听后将信将疑。他答应了两个印度僧侣的条件,先给了他们一笔钱。并保证,只要任务完成将给两个僧侣重赏。于是,带着查士丁尼的重托,两个印度僧侣经过艰苦跋涉途经波斯来到中国南方。他们以佛教为掩护,先向当地中国人学习了整套养蚕和缫丝的技术,又学习了必要的工具的制造方法。最后,他们把搞到的大量蚕卵放进竹竿做的手杖和行李架里,带到中国北方。当时正处于南北朝混战局面的中国北方当局的边境官吏根本没有察觉两个印度和尚的阴谋,加之当时由于佛教在中国盛行,僧侣受的约束很少。结果,中国的蚕种和缫丝技术就这样被两个印度僧侣轻易带出国门!
公元552年,这一年注定将载入历史。这一年,经过艰苦跋涉的两个印度僧侣回到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得到消息的查士丁尼皇帝万分晾喜。亲自迎接两个僧侣。他履行了他的诺言,两个印度僧侣得到巨额奖赏。他们把带回的蚕种和学习的相关技术都教给了东罗马工人。从此,中国长达千年的对丝绸贸易的垄断被打破。君士坦丁堡成了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蚕丝工业中心。
有了蚕丝贸易巨额利润的保障,查士丁尼再次对他的仇敌波斯开战以雪前耻。公元555年,东罗马军队在高加索山脉的法息斯河口之战中全歼波斯军队,攻占亚美尼亚;在南方战线全面出击,夺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波斯被迫求和,归还全部夺取的东罗马领土。
六、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
丝绸之路最主要的一条即是指西汉张骞始而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印度),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这条“丝绸之路”是汉武帝为了联合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共同抵抗匈奴而派张骞开拓的。此后,汉朝大规模经营西域。进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边开辟正规的驿道,并向西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外,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于丝绸西传的“丝绸之路”也形成了:它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大动脉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被人们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的四个亚非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以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瞄和罗马,都是“丝绸之路”所通达的地区。
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了许多条类似射线的路线,其中的一路可以到达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而另一条可达伊拉克,进而跨越叙利亚沙漠,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帕米拉、安都奥克等地,并可以从这里取海路到达罗马。在穆斯林初期的前倭马亚朝时代,“丝绸之路”进而从开罗通过北非沿岸西进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我国的造纸术从巴格达传至开罗后,一方面由意大利传人德国,一方面又由摩洛哥传人法国和英国,这正是因为‘丝绸之路’远达伊比利亚半岛的缘故。
和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齐名的还有一条传播中国丝绸和交流其他商品以及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我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通过陆路与世界各国交往贸易的同时,我国还通过海路与亚非各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条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扬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阿拉伯帝国)。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西亚和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这些地区是当时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世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这条以传播丝绸到外国的航路,在传播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东海起航线以山东的登州为起点,跨黄海、抵朝鲜,再东渡日本。
除了这两条以外,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早在上古时期,西南各族的人民出于交换产品、相互往返的需要,开辟了一条从成都地区出发,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达中亚的商道。这条古道比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些,而且是我国西南地区与西欧、非洲距离最短的陆路交通线。“西南丝绸之路”使用骡子作为运输工具,将已经蜚声世界的蜀地和云南丝绸运至印度,又转运至欧洲。古老的“西南丝绸之路”正好与今天的川滇、滇缅、缅印公路的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一些段落重合在一起,它所经过的地区历史上曾分布有六个少数民族,因此,可以说这条古道在当时是一条各民族往来的走廊。
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欧亚大陆,主要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内陆亚洲地区。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是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在丝绸之路的中部地带,有号称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续出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阿赖山、兴都库什山等山脉,冰峰峡谷,行走艰难。这里的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貌景观是沙漠和戈壁,如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海东部的卡拉库姆沙漠、伊朗的卡维尔沙漠等,对于行旅来说,更是干渴难行。此外,由盐壳沉积而形成的崎岖 起伏、犬牙交错的雅丹地形,也是一个重要的地理障碍。唐代诗人所描写的“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杨师道《陇头水》),“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正是这些地理景观的生动写照。而西行取经僧人笔下所描写的“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是亲履其地的感受。
然而,耸立在沙漠边缘的一座座雪山上流下来的河水,灌溉滋润了大漠之中一片片绿洲,填补了流沙世界的“生物真空”,也提供了中西往来路途中的中间站。我们的先民也并没有因为不利的地理条件而陷于孤立,由于交换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外界的探索。
东西方出土的考古资料,揭示了先秦时期东西方交往的存在。如辽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陶质裸体女神像,即西方考古学所谓“维纳斯女神像”,与中欧、南俄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同形女神像十分相像。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和田玉,俄罗斯阿尔泰山西麓巴泽雷克大墓发现的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纪的中国铜镜和丝织品,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人、月氏人和斯基泰人等,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角。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丝绸之路”并不只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一条以主干道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辐射性的四通八达的商道。“丝绸之路”被认同并投入使用的最初动因是人们需要利用它进行物物交换,然而同时信息的传播也随着物质的交换在相同的时空产生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信息遵循了一种自高级文明部落向次高级文明部落流动的秩序。
七、他们行走在丝绸之路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商贾、使节、僧侣以及屯田戍边的官兵的身影在“丝绸之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青春、信念,给丝绸之路注入了无限的生命活力。
商贾
在各种有关“丝绸之路”的史料中,商贾是在“丝绸之路”上来往最频繁的一群人,也是为数最多的一群人。商贾往来于丝路,早于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大月氏时,已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了四川的“邛竹杖”和“蜀布”,大夏人告诉张骞,这些货物是“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就是说这些货物来自“身毒”这个国家,而据考证,“身毒”的位置在今天的云、贵、川一带。由此可见,在丝路开辟前,已有中国和印度商贾往返于中国与南亚、中亚的千里交通线。
西汉时,丝路的开通使西域各国和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商贾往往假借汉使的名义赴西域从事贸易,携带价值万金的丝绸等物资前往西域各国换回珠宝等物品。丝绸的大量外销,对输入地区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千多年来,丝路上东来西往的商贾不绝于道,但留下的具体记载并不多,从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真实生活。生活的艰辛和艰难,疾病和野兽的侵袭,盗匪的劫掠和屠杀都挡不住超额的商业利润。他们为中国和各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他们在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古文明传到了西域各国,又将西域各国的古文明带到了中国。一千多年来,友谊之桥很大部分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架设起来的。
使节
中外使节是“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播中最自觉的一类。从唐代文化交流的先驱鉴真到唐代的第一个到达非洲的文化友好使者杜环,再到14世纪畅游非洲大陆的汪大渊,最后到历经七次西洋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传播了礼仪之邦的种种先进文明。
杰出的中日交流使者鉴真是唐代扬州人,14岁出家,20岁成为佛门高徒。他作为律宗的一名僧人,深入研究了佛教中严守戒律这一宗派。由于当时日本佛教戒律制度尚未确立,因此日本政府请鉴真出使日本讲学。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55岁高龄的,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地将最成熟的唐代文明介绍给了日本。他带去了许多书籍,传播了医道,讲授了建筑知识。日本的唐招提寺就吸收了唐代建筑的最新成就。此外,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在文学、雕塑、绘画、书法及榨糖、制酱油、豆腐、缝纫方面对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僧侣的往来也传播了文明的种子。三国魏国僧人朱士行是中国西行求经第一人,此后,西行僧徒日众,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他们舍身求法,不仅对佛教经籍的流传也对古代东方文化典籍的保存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移民
在以传播为己任的主流传播者之外,还有一些传播者的传播行为的发生是无意识的。这其中就包括因为各种原因而移居境外的中国人。
在汉朝以后,由于连年战乱,一些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逃到了日本,他们被称为“归化人”。这些人有不少技术人才和士人出身,他们向所居住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西域往外迁居的中国人也都无形之中将华夏的文明传至各地。据载,早在公元2世纪末中国人就迁居到了亚美尼亚边境,其中一些还成了当地著名的家族。
战争的领袖和士兵
军队在战争中是破坏者,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却又是文化的传播者。13世纪的时候,蒙古帝国兴起并不断向外扩张。后来蒙古军攻下了巴格达,建立伊儿汗国,它以大不里士(今伊朗境内)为首都,疆域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蒙古西征时征集了大批中国的抛石机手、炮手、弓弩手从军,并带去大量火药武器。蒙古军之所以所向披靡,和这些先进的火药武器及制造技术的传人不无关系。伊儿汗国时期,波斯在史学方面成就最高,出现了一些历史著作,最著名的是丞相拉施都丁负责编纂的历史巨著《史集》,有两位精通天文历法与历史的中国学者李大迟、倪克孙参加了该书的编写。
由此不难看出,有时候战争的胜利补给可以使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施加统治,而且还可以使一种文明俘虏另一种文明,毕竟战争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同文明的发展高低相关。后来,在蒙古军队和阿拉伯国家的对峙中,欧洲人慢慢接触并学会了火药的制造和火药武器的使用。近代欧洲的文明的确得益于古代中国的文明,也得益于蒙古铁骑的西征。
八、流动的绿洲
自从“丝路”贯通的那一刻起,各种对中原流域来说堪称新奇的植物、香料、水果、蔬菜,借着这条绵长的丝绸之路,慕风远飏,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土,逐渐融入中国的日常生活。有的更是被打上了鲜明的外来标记——“胡”。即胡桃、胡麻、胡萝h、胡椒、胡蒜、胡葱、胡桐泪……其实“胡”字在中国古代专指中原王朝北方边境的邻居,但到了唐朝,“胡”主要用于称呼西方人,特指波斯人(有时也称天竺人、大食人、罗马人为“胡人”)。而未打标记的那些,经年累月之后,自然地融入了汉人的生活,进而改变了汉人的生活。
果蔬篇
葡萄,在夜光杯中变成了透明的液体。葡萄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植物之一。它的魅力比仅仅在于它的果实,更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用它酿成的酒。自汉使从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和塔吉 克斯坦西北部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带回葡萄种子以后,葡萄酒对汉朝人而言还仅仅是一则传说,他们还没有学会酿制这种新奇饮料的技术。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道:“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武帝得到这种植物的种子之后,吩咐在离宫别馆大规模种植,最初是作为“形象工程”给人看的,因为“凿空”西域之后,外国的使节纷至沓来,为了让使节们在长安城居住期间,解除思乡之情,首先在各国大使馆旁边种植,后来才渐渐流传到民间。东汉时,虽然已经掌握了葡萄酒的酿制技术,但少量酿制的葡萄酒仍然非常珍贵。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突厥的叶护向唐太宗进献了一种马乳葡萄,紫色,长二尺,籽粒很大,并同时教会了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唐太宗更在原来酿制方法的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酿出了一种八色的葡萄酒。
唐代兼容并蓄的政治环境让唐人追求胡风的风气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穿胡服、听胡乐、食胡食、饮胡酒一度成为风尚。葡萄酒成为唐朝的时尚饮料,唐朝有许多名人都是葡萄酒追捧者。“数茎白发哪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杜甫喝出了几根白头发也舍不得戒酒。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至今日,葡萄酒仍是时尚、品位的代名词。只是当我们拿起高脚杯,品味葡萄酒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一丝来自绿洲的神秘气息。
另类菠菜。菠菜也是在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随许多稀有蔬菜移植到中国。由于被道教方士称为“波斯草”,这让菠菜看起来似乎来自波斯。不过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到了唐以后就不大使用了。据史料记载,菠菜“火熟之,能益食味”。但是菠菜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解酒毒”“服丹石之人食之佳”。换句话说,服丹药的道士们可以通过吃菠菜来抵消摄人汞化合物带来的不适。
从唐代流行至今的甘蓝。在当时看来另一种时尚的蔬菜是属于球茎甘蓝的甘蓝。甘蓝最初是欧洲植物,显然它也是通过西域、土蕃、河西走廊的通道流传到唐朝的。它作为一种能够“益心力,壮筋骨”的植物来介绍的。在所有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果蔬中,作用最大的莫过于17世纪由海上丝绸之路引进的马铃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豆”。原产秘鲁的马铃薯输人中国后,以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成为饥荒年景的救命作物,直至今天,西北高原的干旱山区还在大量种植。
香料篇
香料是指以香味为特质的物品。无论是取悦人还是取悦神,香料都功不可没。它可以让人们生活在香云缭绕的环境中,可以使人放松精神,从而赋予人超凡脱俗的意义,使感官享受的美感得以扩展。因而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已经会在浴缸中添加香料;在衣服上佩戴香囊;在庭院里、在庙宇间香气弥漫、香烟袅袅。除了本土的香料,更多的异域香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香远海陆道的安息香。美国汉学家劳费尔在他的著作《中国伊朗编》中详细辨析了安息香传人中国的两条通道,中国人叫做“安息香”的东西是两种不同香料合成的:一种是伊朗地区的古代产物,至今还没鉴定;一种是马来亚群岛的一种小安息香树所产的。这两种必须截然加以区别。而且必须了解原来是指一种伊朗香料的古代名称,后来在伊朗停止输入时,就转用在马来亚的产品。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安息香的输入问题上显示了它们的互补性:当伊朗的安息香因为某种原因停止从陆上丝绸之路输入时,马来亚群岛的安息香开始从海上丝绸之路继续输入。活脱一幅生动的海陆大通道的图景。
伊朗的安息香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即传人汉朝。明人周嘉胄在《香乘》一书中记载:“安息香是从树皮的胶脂中提炼而成的,焚烧的时候可以通神避邪。”南宋末年,成吉思汗的大臣耶律楚材的侄子生了重病,耶律楚材在举行了安息香仪式之后,做了一首偈,称为“香方偈”,热情地讴歌了安息香的神秘疗效:“我有一香香,秘之不敢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退身一念未生前,此是真香太奇绝。邪神恶鬼永沉踪,外道天魔皆胸裂。”隋朝以后,“南香”取代了“西香”,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安息香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应用于中医和佛教法事,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销魂郁金香。郁金香是古代最稀有、最名贵的花之一,起源于波斯附近以及印度西北地区。从郁金香的柱头中提炼出来的芳香染料是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一宗重要的商品。在罗马,郁金香被用来调配甜酒,以及制成妇女们喜爱的染发剂。在唐代,郁金香香粉作为一种治疗内毒的药物和香料,有很好的销路。我们通过前人的笔墨清楚地知道,在唐代经过特别处理的郁金香被用来洒在衣服和帘帷上,使其得以散发香味。前有卢照邻的“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后有陈陶的“轻幌芳烟郁金馥”。
其实在古代中国,对于药品、香料以及焚香等物品始终没有明确的区分。也就是说,滋补身体之物与颐养精神之品、魅惑情人之物与供奉神灵之物之间并没有确切的区分。没(音同“莫”)药是一种产自非洲和阿拉伯的树胶,在古代的西亚被视为圣洁之物。古埃及人用没药预防尸体变腐。传说耶稣的遗体也是用这种香料保存的。而在中国,没药的性能一度仅限于药剂师了解。他们将没药调入温酒中,用于治疗“金刃伤和坠马伤”,显然是把没药当作镇痛剂来使用。此外没药还曾用于治疗“堕胎及产后心腹痛”。
调料篇
就像非要区分药品与香料一样,想要在食物与药物之间,或是调味品与香料之间得到一个明确区分的答案,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这往往孤立了食品在中华饮食中的作用。在汉方食疗的观念中,每一种食品都兼有医疗的功效。而对于中国人来讲,饮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延年益寿、青春常驻。对于调味的香料来说,尤其是外来调味香料,因其自身的芳香气味往往被当作最有效的药物。可以保藏食物、驱除讨厌的虫子,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用途。
西餐入口前的最后一剂调味品——胡椒原产于印度。从印度,经波斯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后汉书》中已经明确地记载身毒国(印度)原产胡椒,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更是把胡椒的原产地缩小到摩揭陀国(印度古国之一)的狭小范围。
欧洲在胡椒传入之后,西餐的最后一道程序就变成了胡椒和盐一起撒在盘子里的食物上。在西餐成为中国人的时尚之前,现代中国人很少能够吃惯胡椒。但是在古代中国,胡椒却是上流社会的必备调味品。当然,这首先和胡椒的异域情调有关。唐朝时,胡椒的价格非常昂贵,以至于胡椒拥有量的多少甚至成为衡量一个朝廷官员是否富有的标志。唐代宗的宰相元载是个大贪官,被处死抄家时,竟然从家中抄出了八百担胡椒!可见即使在上流社会里,胡椒也是一种奢侈品,因而元载才像聚敛钱财一样聚敛胡椒。
胡椒亦可入药,用途是辅助消化。唐太宗曾经患有气痢,就是腹胀,看尽名医都不奏效,有一名卫士进献了一剂“牛奶胡椒方”,立马就治愈了。李时珍把这 个药方郑重地记入了《本草纲目》之中,流传后世。喜欢吃牛排的欧洲人,正是因为胡椒有助消化,才养成了大量食用胡椒的饮食习惯。胡椒气味辛辣,随着以胡椒加盐为主要调味品的粤菜风靡全国,胡椒也成为北方人餐桌上的必备之物。
药物篇
在唐代以前,中医就已经受到外来医药的影响,尤其是印度。许多印度医学方面的著作被译成中文。到了唐代,这一影响继续加深。外来的药材可以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进入中原。按照唐例,进口的药材要在边境地区接受严格的检查,而他们的销售价格也要根据药物本身的价值以及唐朝政策的要求而制定。虽然我们无法推测这些药物的具体种类,但不难想象这些亚洲最上等的医药品的数量规模。来自吐火罗国的“异药”;波斯王子亲自献上的“香药”;吐蕃的“杂药”……
随着后来的医药学家逐渐熟知这些奇方异草的特性,他们的研究逐渐被收录在已经刊布的药典里。即使那些开业医师也可以及时了解这些药物的用途。相应的对于这些药物的需求也增长起来,这使得许多药用植物被移植到中国来。
曼陀罗,乱坠的天花。曼陀罗是一种有毒植物,医学上因此把它用做最早的麻醉剂。据现代医学研究分析,三国名医华佗的“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应该就是曼陀罗。如此说来,曼陀罗从印度传人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宋代。最有可能的是,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两汉之际佛教循着中亚传人中国,曼陀罗这种佛教之花也随之传人,佛教在中国扎根发芽,曼陀罗也随之熟悉风土,遍植中土。
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有一段有趣的描述:“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盗贼们把它采去之后,晒干磨成末,下到饮食里面,可以让人昏迷过去。”这段短短的描述催生了人们对于《水浒传》中屡屡现身的“蒙汗药”的大胆想象。
李时珍以身试药,得出的结论是:以花下酒,须饮到半酣,派一人或笑或舞,在面前引诱,自己被幻觉所支配,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笑或舞个不停。确知症状之后,李时珍从医学的角度总结说:“八月的时候采摘曼陀罗花,在阴凉的地方阴干,磨成末,用热酒调服三钱,给病人服下,过一会儿病人就会昏昏如醉,这时再动手术就不会觉得疼痛。“这就从医学的角度验证了”蒙汗药”的药理:《水浒传》中,凡下“蒙汗药”者,必下到酒中,比如智取生辰纲,比如十字坡对付武松。并非因为那时的人个个都是酒鬼,而是正如李时珍说的那样,显然,曼陀罗花末需要和酒调和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消失的胡药。胡黄莲产于波斯沿海地区,它的根茎能够治疗肠道疾病和痔疮。但胡黄莲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只知道,宋代时这种植物就已经移植到了陕西和甘肃地区,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了。
阿魏作为一种药物和调料在唐代很受欢迎。唐朝人也接受了它的西域名称——“阿魏”。阿魏可以刺激神经、帮助消化,但唐朝人却最喜欢利用它“体性极臭而能止臭”的奇异性能。阿魏还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而且“阿魏枣许为末,以牛乳或肉汁煎五六沸服之,至暮以乳服”,可“闭鬼除邪”。此外还有一些未知而神秘的草药。例如由北天竺和吐火罗的僧使带来共朝廷享用的一些无法考知的“胡药”。在这些药中甚至有一种“带之令夫相爱”的“无风独摇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