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毕竟是一个稚幼的新生事物,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教师观念滞后、课程管理未完善、安全问题困扰、校外压力等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边实践边反思,边探索边总结,换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探索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26-0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课改中贯彻新理念、推行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举措。这种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然而它毕竟是一个稚幼的新生事物,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边实践边反思,边摸索边总结,使之更趋成熟。我校作为常熟市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对这课程已探索了两年。现在就实施这一课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些我们的做法。
问题一:教师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将现成书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进行了大力宣传,组织了上岗培训,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真正落实到实施过程中,教师仍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花工夫。目前,教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表现在善于传统式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对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显得力不从心。还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以往的中队活动,对活动设计把握不准,造成场面热闹,劳师动众,但却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乏“作秀”之嫌。
对策一:加强培训,典型引路
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皆因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一种观念上的落后。审视这一轮新课程改革,我们觉得是一场激烈的教育观念的变革,可以说是一次“洗脑运动”。纵观新课程,它留给每位教师上课的空间更广阔了,选择教材的权利更大了,正如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钟启泉教授所提出的“教师即课程”那样,教师要成为教学的主要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师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开展年级组内教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树立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典型,以典型来引路。我校还申报了一项省级研究课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以科研来提升教师素质,促教师走向成熟。
问题二:课程管理未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的课程特点,使得管理上面临许多的难题。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课被挤占、挪用;校外活动无组织、无管理;活动流于形式,蜻蜓点水走过场;评价无标准、随意性大等等突出的问题。
对策二:加强管理,不断完善
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科学化管理是这一课程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我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管理,使之不断完善。
(一)教师管理。教师的管理,除了师资培训之外,我们主要在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引导教师树立三种意识:第一,教学法规意识。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初制定一份比较周密的活动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第二,教学实效意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第三,安全第一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近自然,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安全保障是活动的保证。
(二)组织管理。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我校建立了“学校综合实践领导小组”、“校外顾问团”、“年级组指导老师”、“专任教师组”和学生组长队伍。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监控和评价,统筹协调校内外多种教育力量。校外顾问团负责为学生提供比较稳定的参观、学习、实验等基地,指导学生的校外研究性实践学习活动。
(三)资源管理。第一,学校千方百计加快校园网建设、资源库建设、图书馆、试验室、“科技百花苑”等阵地建设,让网络室、图书馆、实验室成为学生最想去的地方。第二,学校通过“校外顾问团”建立了16个比较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丰富了学生的社区活动资源。第三,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加强管理,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学生档案袋、心得体会、经验论文、学生成果、音像资料等进行规范的管理。
(四)评价管理。它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档案袋評定”:主题是“比比谁的口袋最丰满”,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2、“协商研讨评定”:评定的落脚点主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体验,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方协商评定,建立这种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3、“评价与评优挂钩”:好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牵引家庭、社会注意力。
问题三:安全问题困扰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安全问题就犹如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束缚着教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普遍羁勒。
对策三:加强教育,精心组织
安全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忽视的大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有上海建平中学的那份勇气,正确对待,加强教育,精心组织。第一,加强教育。每次活动前,加强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必要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行进和过马路的训练。第二,精心组织。每次活动要对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景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设计,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活动。
问题四:来自校外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家庭对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然而不可否认,社会、家庭过多关注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很少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发展。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走上社会调查走访、现场观察,社会不理解不支持,参观工厂不配合,查阅资料要收费。学生搞小课题研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不支持。
对策四:加强宣传,正确导向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学校通过学生家长会、家委会、德委会、“校外顾问团”积极宣传新课改精神,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学校尽力取得社区的支持,主动和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
虽然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改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经形成共识。因此,我们要迎难而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应对。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探索,一定能换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探索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26-0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课改中贯彻新理念、推行新型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举措。这种课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极富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然而它毕竟是一个稚幼的新生事物,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边实践边反思,边摸索边总结,使之更趋成熟。我校作为常熟市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对这课程已探索了两年。现在就实施这一课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些我们的做法。
问题一:教师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将现成书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进行了大力宣传,组织了上岗培训,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但真正落实到实施过程中,教师仍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花工夫。目前,教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表现在善于传统式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对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显得力不从心。还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以往的中队活动,对活动设计把握不准,造成场面热闹,劳师动众,但却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乏“作秀”之嫌。
对策一:加强培训,典型引路
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皆因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一种观念上的落后。审视这一轮新课程改革,我们觉得是一场激烈的教育观念的变革,可以说是一次“洗脑运动”。纵观新课程,它留给每位教师上课的空间更广阔了,选择教材的权利更大了,正如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钟启泉教授所提出的“教师即课程”那样,教师要成为教学的主要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师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开展年级组内教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树立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典型,以典型来引路。我校还申报了一项省级研究课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以科研来提升教师素质,促教师走向成熟。
问题二:课程管理未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动态化的课程特点,使得管理上面临许多的难题。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课被挤占、挪用;校外活动无组织、无管理;活动流于形式,蜻蜓点水走过场;评价无标准、随意性大等等突出的问题。
对策二:加强管理,不断完善
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科学化管理是这一课程正常开展的基本保证。我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管理,使之不断完善。
(一)教师管理。教师的管理,除了师资培训之外,我们主要在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引导教师树立三种意识:第一,教学法规意识。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初制定一份比较周密的活动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第二,教学实效意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第三,安全第一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近自然,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安全保障是活动的保证。
(二)组织管理。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我校建立了“学校综合实践领导小组”、“校外顾问团”、“年级组指导老师”、“专任教师组”和学生组长队伍。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监控和评价,统筹协调校内外多种教育力量。校外顾问团负责为学生提供比较稳定的参观、学习、实验等基地,指导学生的校外研究性实践学习活动。
(三)资源管理。第一,学校千方百计加快校园网建设、资源库建设、图书馆、试验室、“科技百花苑”等阵地建设,让网络室、图书馆、实验室成为学生最想去的地方。第二,学校通过“校外顾问团”建立了16个比较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丰富了学生的社区活动资源。第三,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加强管理,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学生档案袋、心得体会、经验论文、学生成果、音像资料等进行规范的管理。
(四)评价管理。它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档案袋評定”:主题是“比比谁的口袋最丰满”,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2、“协商研讨评定”:评定的落脚点主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体验,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方协商评定,建立这种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3、“评价与评优挂钩”:好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带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牵引家庭、社会注意力。
问题三:安全问题困扰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安全问题就犹如孙悟空的“紧箍咒”始终束缚着教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普遍羁勒。
对策三:加强教育,精心组织
安全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忽视的大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有上海建平中学的那份勇气,正确对待,加强教育,精心组织。第一,加强教育。每次活动前,加强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必要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行进和过马路的训练。第二,精心组织。每次活动要对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景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设计,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活动。
问题四:来自校外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家庭对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然而不可否认,社会、家庭过多关注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很少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发展。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走上社会调查走访、现场观察,社会不理解不支持,参观工厂不配合,查阅资料要收费。学生搞小课题研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不支持。
对策四:加强宣传,正确导向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学校通过学生家长会、家委会、德委会、“校外顾问团”积极宣传新课改精神,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学校尽力取得社区的支持,主动和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
虽然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改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经形成共识。因此,我们要迎难而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应对。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探索,一定能换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