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方法]以闽北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区域设置46块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定46株标准木的生物量,林龄为5~33年。[结果]建立了闽北杉木器官及整株生物量与测树指标(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模型;除树枝和树叶外,其他器官(树干、地上和樹根)及整株的回归效果良好;随着林龄的增加,器官及整株生物量逐渐增加,在林龄为4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同时构建了林木生物量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并在林龄为25年左右达到稳定。[结论]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呈现可预测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杉木;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林龄;闽北
中图分类号S79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30-0136-03
植物生物量分配策略是研究植物生活史、植物演化、群落动态、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等领域的基础[1]。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2],而且影响凋落物分解、碳氮固定以及植物和大气间的气体交换,进而影响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3-4]。然而,目前对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以致难以准确度量和预测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5]。
杉木林是我国特有的森林,其与马尾松林、柏木林并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的三大常绿阔叶林,发挥着重要的木材供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作用[6]。此外,杉木也是东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造林树种。目前对杉木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木生长、生物量、生产力、碳贮量等方面[7],很少涉及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方面的工作。笔者在闽北杉木林的典型林分中设置46块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定46株标准木的生物量,林龄为5~33年,利用这些样地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林业碳汇活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研究区概况
顺昌埔上林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地处武夷山脉低山丘陵地带,海拔为200~400 m,坡度20°~30°;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5 ℃,极端高温40.5 ℃,年均降雨量1 880 mm,年均日照时数1 699 h,无霜期为260 d以上;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理化性能良好,腐殖质多为中层。植被为天然杉木和毛竹,人工杉木、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极适宜马尾松、杉木、常绿阔叶树的生长,属闽北杉木中心产区。
2研究方法
2.1林木生物量的测定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相同林龄至少3个重复,设置20 m×20 m的临时样地共46块,林龄为5~33年。在样地内每木检尺,按径级记录株数,计算平方平均胸径,并依此平均胸径选取1株标准木。将标准木伐倒,地上部分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从树基部开始,依次按0、1.3、2.6、4.6、6.6 m等的顺序进行树木解析,树枝和树叶采用全称法。根重测定:从树干位置开始向四周小心清除表土,弄清横向根群的水平伸展范围,然后从表层开始逐渐向下挖掘,使根系全部露出,最后将根系全部挖出,深度以最深根系为准。测定各器官(树干、树枝、针叶和树根)的鲜重,同时随机抽取各器官样品200 g左右带回实验室,在85 ℃恒温下烘干至恒重,计算各器官的干重及含水率。
2.2数据处理
数据储存和预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0,图形制作采用OriginPro 2016。
3结果与分析
3.1林木生物量模型
根据植物相对生长规律[1]和实测数据,选用广泛使用的2种模型:W=a·Db和W=a·(D2H)b,
其中W为生物量(kg),D为胸径(cm),H为树高(m),建立闽北杉木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估算模型(表1)。
所有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树干、地上、树根及整株生物量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3以上,但树枝和树叶的模型相对较差,尤其是树叶(表1)。整体上,采用D和D2H建立的器官生物量模型之间存在很小的差异。由于树高的准确测定有一定的困难,故从实用性和简便性的角度考虑,可只采用D估算闽北地区的杉木生物量。
3.2林木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Y=K/[1+a·exp(b·X)]拟合林木生物量与林龄的函数关系,其中Y为器官生物量(kg),X为林龄(年),a和b为回归系数。随着林龄的增大,林木及器官的生物量随之增加,林龄为40年左右达到稳定。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最大生物量分别可达201.2、42.0、6.2和37.4 kg;地上和整株的最大生物量可达239.3、290.5 kg(表2)。
3.3林木生物量分配的动态变化
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林龄在25年左右达到稳定(图1)。
采用罗云建等[8]提出的传统指数函数改进型Y=a+b·exp(c·X)拟合林木生物量分配与林龄的函数关系,其中Y为某器官生物量占林木总生物量的比例(%),X为林龄(年),a、b和c为回归系数。结果表明,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比例逐渐趋向稳定,分别为75.735%、5.147%、4.832%和13.927%(表3)。
4结论
(1)该研究建立闽北杉木器官及整株生物量与测树指标(胸径、树高)的回归模型,除树枝和树叶外,其他器官(树干、地上和树根)及整株的回归效果良好,可用于林分生物量的估算。
(2)随着林龄的增大,林木及器官的生物量随之增加,并在林龄为4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最大生物量,分别达201.2、42.0、6.2和37.4 kg;地上和整株的最大生物量达239.3、290.5 kg。 (3)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林龄25年左右达到稳定。构建了林木生物量分配与林龄的回归模型,并得到了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比例逐渐趋向稳定,分别为75.735%、5.147%、4.832%和13.927%。
参考文献
[1]
NIKLAS K J,ENQUIST B J. Canonical rules for plant organ biomass partitioning and annual allocat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02,89(5):812-819.
[2] CROPPER W P Jr,GHOLZ H L. Evaluating potential response mechanisms of a forest stand to fertilization and night temperatures:A case study of Pinus elliottii[J]. Ecological bulletins,1994,43:154-160.
[3] BIRD J A,TORN M S. Fine roots vs. needles:A comparison of 13C and 15N dynamics in a ponderosa pine forest soil [J]. Biogeochemistry,2006,79(3):361-382.
[4] FRIEDLINGSTEIN P,JOEL G,FIELD C B,et al. Toward an allocation scheme for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 models[J]. Global change biology,1999,5(7):755-770.
[5] LANDSBERG J. Modeling forest ecosystems:State of the art,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3,33(3):385-397.
[6] 中國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第1卷: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7] 罗云建,王效科,张小全,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8] 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1):13-18.
关键词杉木;生物量;生物量分配;林龄;闽北
中图分类号S791.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30-0136-03
植物生物量分配策略是研究植物生活史、植物演化、群落动态、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等领域的基础[1]。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2],而且影响凋落物分解、碳氮固定以及植物和大气间的气体交换,进而影响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3-4]。然而,目前对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以致难以准确度量和预测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5]。
杉木林是我国特有的森林,其与马尾松林、柏木林并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的三大常绿阔叶林,发挥着重要的木材供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作用[6]。此外,杉木也是东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造林树种。目前对杉木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木生长、生物量、生产力、碳贮量等方面[7],很少涉及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方面的工作。笔者在闽北杉木林的典型林分中设置46块样地,采用收获法测定46株标准木的生物量,林龄为5~33年,利用这些样地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杉木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动态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林业碳汇活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研究区概况
顺昌埔上林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地处武夷山脉低山丘陵地带,海拔为200~400 m,坡度20°~30°;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5 ℃,极端高温40.5 ℃,年均降雨量1 880 mm,年均日照时数1 699 h,无霜期为260 d以上;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理化性能良好,腐殖质多为中层。植被为天然杉木和毛竹,人工杉木、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极适宜马尾松、杉木、常绿阔叶树的生长,属闽北杉木中心产区。
2研究方法
2.1林木生物量的测定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相同林龄至少3个重复,设置20 m×20 m的临时样地共46块,林龄为5~33年。在样地内每木检尺,按径级记录株数,计算平方平均胸径,并依此平均胸径选取1株标准木。将标准木伐倒,地上部分采用Monsi分层切割法,从树基部开始,依次按0、1.3、2.6、4.6、6.6 m等的顺序进行树木解析,树枝和树叶采用全称法。根重测定:从树干位置开始向四周小心清除表土,弄清横向根群的水平伸展范围,然后从表层开始逐渐向下挖掘,使根系全部露出,最后将根系全部挖出,深度以最深根系为准。测定各器官(树干、树枝、针叶和树根)的鲜重,同时随机抽取各器官样品200 g左右带回实验室,在85 ℃恒温下烘干至恒重,计算各器官的干重及含水率。
2.2数据处理
数据储存和预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回归分析采用SPSS 20.0,图形制作采用OriginPro 2016。
3结果与分析
3.1林木生物量模型
根据植物相对生长规律[1]和实测数据,选用广泛使用的2种模型:W=a·Db和W=a·(D2H)b,
其中W为生物量(kg),D为胸径(cm),H为树高(m),建立闽北杉木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估算模型(表1)。
所有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树干、地上、树根及整株生物量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3以上,但树枝和树叶的模型相对较差,尤其是树叶(表1)。整体上,采用D和D2H建立的器官生物量模型之间存在很小的差异。由于树高的准确测定有一定的困难,故从实用性和简便性的角度考虑,可只采用D估算闽北地区的杉木生物量。
3.2林木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Y=K/[1+a·exp(b·X)]拟合林木生物量与林龄的函数关系,其中Y为器官生物量(kg),X为林龄(年),a和b为回归系数。随着林龄的增大,林木及器官的生物量随之增加,林龄为40年左右达到稳定。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最大生物量分别可达201.2、42.0、6.2和37.4 kg;地上和整株的最大生物量可达239.3、290.5 kg(表2)。
3.3林木生物量分配的动态变化
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林龄在25年左右达到稳定(图1)。
采用罗云建等[8]提出的传统指数函数改进型Y=a+b·exp(c·X)拟合林木生物量分配与林龄的函数关系,其中Y为某器官生物量占林木总生物量的比例(%),X为林龄(年),a、b和c为回归系数。结果表明,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比例逐渐趋向稳定,分别为75.735%、5.147%、4.832%和13.927%(表3)。
4结论
(1)该研究建立闽北杉木器官及整株生物量与测树指标(胸径、树高)的回归模型,除树枝和树叶外,其他器官(树干、地上和树根)及整株的回归效果良好,可用于林分生物量的估算。
(2)随着林龄的增大,林木及器官的生物量随之增加,并在林龄为4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最大生物量,分别达201.2、42.0、6.2和37.4 kg;地上和整株的最大生物量达239.3、290.5 kg。 (3)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他器官生物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林龄25年左右达到稳定。构建了林木生物量分配与林龄的回归模型,并得到了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比例逐渐趋向稳定,分别为75.735%、5.147%、4.832%和13.927%。
参考文献
[1]
NIKLAS K J,ENQUIST B J. Canonical rules for plant organ biomass partitioning and annual allocat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2002,89(5):812-819.
[2] CROPPER W P Jr,GHOLZ H L. Evaluating potential response mechanisms of a forest stand to fertilization and night temperatures:A case study of Pinus elliottii[J]. Ecological bulletins,1994,43:154-160.
[3] BIRD J A,TORN M S. Fine roots vs. needles:A comparison of 13C and 15N dynamics in a ponderosa pine forest soil [J]. Biogeochemistry,2006,79(3):361-382.
[4] FRIEDLINGSTEIN P,JOEL G,FIELD C B,et al. Toward an allocation scheme for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 models[J]. Global change biology,1999,5(7):755-770.
[5] LANDSBERG J. Modeling forest ecosystems:State of the art,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3,33(3):385-397.
[6] 中國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第1卷: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7] 罗云建,王效科,张小全,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8] 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