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实证是学生必备的品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史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利用史料来论述所探究的历史问题,用实证精神来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关键词:史料实证;辨伪;互证;实证精神
  梁启超先生说过“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是历史学的基础,当下的历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史料的作用,高中历史课堂不仅要用好史料,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不同来源的史料,从史料中提炼有效信息,从史料中寻找历史证据,形成自己的结论或观点。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近年来的高考逐步从能力考查向素养考查转变,越来越重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是淡薄的,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很多时候是为了使用史料而使用史料,学生也不能真正的静下心来研读史料,不能从史料创设的情景中去思考问题,缺乏运用史料来实证历史并得出结论的意识。史料实证意识的缺乏不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基于此,现阶段对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 精选史料,符合真实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特点
  傅斯年先生说过:“史学便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运用恰当的史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史料实证意识。
  首先,史料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历史上的史料浩瀚如烟海,有的史料年代久远,人云亦云,失却了真实性,有的史料经过后人的引用偏离了其原始本意。我们引用史料要查证其原始出处,是出自正史记载还是野史,或是民间传说,还是出自文学作品,是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同时要注意史料的完整性,理解史料的上下文含义,不可断章取义,违背史料的原始本意。
  第二,史料得到选择要有多样性,多样化的史料有利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一是史料来源的多样性,有考古发现、历史遗址、遗迹、文献资料、文学作品、口头传述等,如讲汉字与书法艺术这一节的时候,就可以引用碑刻、拓片等资料。二是史料解读角度的多样性,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物、立场、时间对史料的解读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从多个视角去解读史料。如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引用新党、旧党以及新党内部分歧的史料,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去分析。如2013年江苏卷23题罗斯福新政就从心理史学和计量史学的视角去分析、认识历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素养考查立意。
  第三,史料的选择要有针对性,符合高中生的阅历和年龄特征,史料浩渺,难以穷尽,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味地追求史料,堆砌史料,让人眼花缭乱,学生却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解读史料,理解史料,往往是浅尝辄止,这对于学生史料实证的培养是不利的。我们要从纷繁芜杂的史料中选取最典型的,能紧扣教学目的和課程标准的,尽量选择一些长短适宜,便于阅读的史料,利于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史料中寻求结论,用史料来证明历史。
  二、 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整理、辨伪、互证,形成历史证据
  有效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整理、辨伪、互证是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步骤。
  首先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是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对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史料的搜集、整理要循序渐进,先教材后课外,人教版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图文并茂,有图片、图表、地图、文字资料等,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解析这些史料,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教材涉及较少的内容,可以利用网络来搜集史料,如美国联邦政府这课,教材没有涉及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我就尝试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来搜集资料,并整理成PPT,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结果学生表现的都很好,制作的PPT非常精美,对教材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伪和互证。首先,要求学生找出史料的出处,理解史料的上下文含义,区别是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是文献资料还是文学作品,是当事人的记录还是后人编写的,当事人是什么样的立场,从而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然后,对历史事件,要多角度地寻找史料来互相求证,形成历史证据来证实历史,体现“史从证来”的意识。如讲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多个角度寻找史料,来说明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而史料不全就难以形成历史证据,孤证不立,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如果只引用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而没有其他方面的史料,那么,由于缺少史料之间的互证,同时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就难以成为信史。
  三、 指导学生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述
  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最终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史料,独立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能够运用史料构建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从史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得出自己的结论,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证。
  首先,精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先去寻找史料中的关键词,注意史料中隐含的信息,如史料的注释、按语、出处等,从史料中充分挖掘有用的信息,和学到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和概括。再去了解史料相关的历史背景,多角度多方位的去认识史料,最后要从史料中获得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观点,体现“论从史出”的意识。
  第二,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述。对历史问题的论述,在高中通常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出现,近几年的江苏卷都考查了历史小论文,要求学生利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2015年江苏卷23题就要求学生从史料中提炼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述“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先提炼观点,然后正确运用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述。
  总之,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意识,让学生能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能充分利用不同的史料,以实证精神来解决历史问题和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陶明华,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启发引导,解析疑难等方面,尽量多用较直观、形象的提问法。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其他学生回答。学生印象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历史课程具有故事性的特点,课程的设计是具体、生动的。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也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然而,“多年來,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不善于实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航空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但其始终如一的目标仍然是提高飞行速度、增加运载量和确保飞行安全。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实现以上目
该文对航空燃气轮机燃烧的发展近况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的描述。针对军用航空燃气轮机高温升及高性能燃烧技术挑战进行了主要矛盾分析,这包括火焰筒耐热、稳
该文介绍了飞机燃油质量特性的计算,并分别对飞机油箱模型的建立、质量特性计算、耗油曲线、不可用燃油、带纹角的燃油质量特性、燃油质量分布等加以论述。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对于创新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教师应当加大对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微课资源利用水平,加大对微课资源的推广,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运用  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复杂,信息量庞大。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单向的知识
采用准三维的计算方法,对一台两级航空燃气涡轮的低压导叶进行了改造设计,采用复合倾斜叶片以提高涡轮效率。对叶片倾斜和冷气掺混所引起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The quasi-
该文提出一种含液压伺服执行机构实物的航空燃油泵仿真装置。这种仿真装置采用真实的液压伺服机构实现斜盘位置控制回路的物理模拟,油泵特性由基于16位单片微机的数字仿真器数学
本文对我国现行初中地理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面对的困难进行反思,认为我国在探究学习的时间安排上应更为集中,在评价考核上应加大对情感价值观、团队能力、调研能力的考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中学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越来越能注意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科课堂教学,学生所接触知识的场所大多是在教师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含义,因此,改革后的课堂主要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活动课形式进行,从地理学科教学实践出发,认真研究课堂活动教学理论和实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