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二者的双向交流使教学活动形成统一整体。所以,为促使素质教育切实地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去,就需要注重师生互动,构建出互动型的教学课堂,由此才能够形成正迁移作用,发挥出教学课堂的实效作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效课堂;初中生物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开展互动型的教学课堂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课堂民主性,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师生互动还能够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由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重点训练,深化进一步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来说,相互之间的互动能够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省意识,更能够激发自主能动性,从而增强内在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互动型课堂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就从游戏导入、情境导入以及实验导入等方面入手来构建互动型的生物教学课堂,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同时也希望这些教学策略能够为其他生物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共同促使高效的生物课堂得以构建和发展。
一、 游戏导入,增强参与
所谓游戏导入,就是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途径进入学习情境。在初中阶段,此时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容易被外界有趣的事物和信息所吸引,而游戏的导入正好符合此时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满足,也能够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正式的课堂学习中。再加上游戏导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做、动口去说,对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也更加地生动、具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课时,为促使学生能够分清种子的结构,并了解种子萌发时形态的变化过程,我利用猜谜游戏进行课堂的引入。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引入新课,让学生进行猜谜,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学生们猜测结果多种多样,所以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我讲解“麻屋子”即果皮,“红帐子”即种皮,“白胖子”即胚,进而通过点拨,学生一致认为谜底就是“花生”。接着为加强学生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花生种子、大豆、玉米种子的图片,让学生指明图片中种子各部分的结构,由此形成对应意识,认识到种子的不同点与相同点,灵活掌握并运用。最后我播放了种子发芽过程的视频,由此促使学生生动、形象地记忆种子萌发是胚根先发育形成根,再到胚轴,最后胚芽发育形成整体,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二、 情境导入,引发探究
因为创设具体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即将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关联起来,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强化其情感体验,为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情境引入生物知识,便于引出多方面、多角度的问题,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让学生发现生物学其内在独有的魅力,使得课堂趣味性也得到有效增强。但值得注意的是,所创设的情境要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情境导入的有效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与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时,为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大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且感受到生物存在的重要意义,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教学。如,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物世界》中有关“哺乳动物”的片段,接着我提问:“同学们,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哺乳动物有哪些吗?举例说一说”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说到有:小狗、小猫等,我进行鼓励并肯定。接着我播放有关“两栖动物”的视频,然后提问:“鲸,你认为是什么动物呢?”以此引发学生探究与思考。学生们有的说是哺乳动物,有的说是两栖动物,各有各的理由,为此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在视频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忆深刻,对形形色色的生物也认识的更加具体。最后,为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我提出:“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种类,查查资料,我们下节课分享。”为后续的师生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实验导入,提高兴趣
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上的科学。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对生物学实验具有极大的兴趣,希望教师能够多多开展各类生物学实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导入新课,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实验的导入还能够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通过适当的实验介绍和演示,能够让学生可以置身于一个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增强学习生物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一课时,为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并知道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我开展了生物实验来导入教学。我以“韭菜”和“韭黄”作为教学道具,在课堂上我先拿出绿色的韭菜让学生观察,学生都能够认出来,接着我拿出韭黄让学生观察,这次只有一部分学生认识但是却不知道培育的原理。由此我抓住机会进行原理的讲述:“韭黄是韭菜隔绝光线,在完全黑暗的地方生长出的,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绿叶素,才会变为黄色。”由此一来,学生就能够更真切地认识到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接着我带领学生分别对“韭菜”和“韭黄”的叶子进行切片实验,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进而坐实结论,增强认可。同时,学生也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了学习生物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的过程中,注重创建并融入互动型的教学课堂,不仅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导入形式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转变师生关系,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率,构建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因此,开展互动型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陶杰.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35).
[2]孙婷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的互动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6(A0).
[3]李宏.中学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J].教育革新,2008(2).
作者简介:黄艳玲,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效课堂;初中生物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开展互动型的教学课堂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课堂民主性,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师生互动还能够促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由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重点训练,深化进一步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来说,相互之间的互动能够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省意识,更能够激发自主能动性,从而增强内在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互动型课堂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就从游戏导入、情境导入以及实验导入等方面入手来构建互动型的生物教学课堂,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同时也希望这些教学策略能够为其他生物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共同促使高效的生物课堂得以构建和发展。
一、 游戏导入,增强参与
所谓游戏导入,就是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途径进入学习情境。在初中阶段,此时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容易被外界有趣的事物和信息所吸引,而游戏的导入正好符合此时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能够给予学生极大的满足,也能够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正式的课堂学习中。再加上游戏导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做、动口去说,对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也更加地生动、具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课时,为促使学生能够分清种子的结构,并了解种子萌发时形态的变化过程,我利用猜谜游戏进行课堂的引入。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了个白胖子”引入新课,让学生进行猜谜,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学生们猜测结果多种多样,所以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我讲解“麻屋子”即果皮,“红帐子”即种皮,“白胖子”即胚,进而通过点拨,学生一致认为谜底就是“花生”。接着为加强学生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花生种子、大豆、玉米种子的图片,让学生指明图片中种子各部分的结构,由此形成对应意识,认识到种子的不同点与相同点,灵活掌握并运用。最后我播放了种子发芽过程的视频,由此促使学生生动、形象地记忆种子萌发是胚根先发育形成根,再到胚轴,最后胚芽发育形成整体,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二、 情境导入,引发探究
因为创设具体情境能够促使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即将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关联起来,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强化其情感体验,为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情境引入生物知识,便于引出多方面、多角度的问题,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让学生发现生物学其内在独有的魅力,使得课堂趣味性也得到有效增强。但值得注意的是,所创设的情境要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情境导入的有效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与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时,为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大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且感受到生物存在的重要意义,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教学。如,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动物世界》中有关“哺乳动物”的片段,接着我提问:“同学们,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哺乳动物有哪些吗?举例说一说”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说到有:小狗、小猫等,我进行鼓励并肯定。接着我播放有关“两栖动物”的视频,然后提问:“鲸,你认为是什么动物呢?”以此引发学生探究与思考。学生们有的说是哺乳动物,有的说是两栖动物,各有各的理由,为此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在视频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忆深刻,对形形色色的生物也认识的更加具体。最后,为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我提出:“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种类,查查资料,我们下节课分享。”为后续的师生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实验导入,提高兴趣
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上的科学。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对生物学实验具有极大的兴趣,希望教师能够多多开展各类生物学实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导入新课,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实验的导入还能够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通过适当的实验介绍和演示,能够让学生可以置身于一个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增强学习生物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一课时,为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并知道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我开展了生物实验来导入教学。我以“韭菜”和“韭黄”作为教学道具,在课堂上我先拿出绿色的韭菜让学生观察,学生都能够认出来,接着我拿出韭黄让学生观察,这次只有一部分学生认识但是却不知道培育的原理。由此我抓住机会进行原理的讲述:“韭黄是韭菜隔绝光线,在完全黑暗的地方生长出的,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绿叶素,才会变为黄色。”由此一来,学生就能够更真切地认识到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接着我带领学生分别对“韭菜”和“韭黄”的叶子进行切片实验,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进而坐实结论,增强认可。同时,学生也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了学习生物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的过程中,注重创建并融入互动型的教学课堂,不仅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导入形式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转变师生关系,大大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率,构建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因此,开展互动型的生物教学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陶杰.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35).
[2]孙婷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的互动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6(A0).
[3]李宏.中学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J].教育革新,2008(2).
作者简介:黄艳玲,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