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巴尔蒂斯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具象画家,在现代主义运动到达高潮的二十世纪,他选择坚守自己主流之外的美学净土;他从古典艺术达到高峰前的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中获取养分,对绘画一片虔诚的同时又有在创作中与对象合而为一的精神投入。他在贯彻一生的手艺锤炼中把画面推向了趣味与精神融合的高峰,画面平静而又广博,具有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褪色的永恒品质。本文将试着论述巴尔蒂斯绘画中这种精神性的来源及其将精神性与画面品质融合的实现手段。本文共分为三章,其中,前两章以地理概念作为分割依据,分别论述他两座不同的精神源泉;最后一章则从创作方法出发论述他是如何达成自己的创作追求。
【关键词】主流之外;精神;趣味;永恒
1.与早期宗教壁画的渊源
基督教兴起后,西方的艺术创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便都是出于坚定的生命依托而在创作时保持最不会动摇的虔诚。中世纪的基督徒工匠们并没有自己是一名“艺术家”、是笔下这幅巨作的最根本主导者的自觉,他们会尽力保持虔诚、虔诚的创作状态,起始点是作为生命依托的基督教。信仰基督的工匠们会克制自己,不能让自己有任何亵渎笔下神圣形象的异端想法,自己主动创新神灵形象或是中途放弃手上的工作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基督教对信徒想要获得解脱的不宣要求就是要舍弃自我。“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福音书中这段话每个坚定的基督徒都会奉为圭臬。纪德指出基督教伦理学的神秘中心,幸福的神秘秘诀,也可以说是对福音书中这段话的解读:“个体放弃个体性而取胜,因为谁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个性,会失去它,而谁放弃自己的生命将使他真正活着,给予它永恒的生命,不仅仅是将来的永恒生命,而是从现在起就生活在永恒中。”那么教会交给工匠们工作,无疑可以说是给予了他们一个进入永恒的契机,所以绘画过程中的虔诚、克制、毫不动摇对希望获得永恒的中世纪画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从崇敬上帝出发的态度会落于绘画本身并延续到绘制结束,每一次下笔在虔诚的精神状态下都透着坚定的信仰,此后画面中的每个角落都将闪耀着永恒的生命;画面受时间的侵蚀会褪色,凝固的精神永不褪色。这种源于宗教的虔诚作为精神支撑赋予画家坚韧、赤诚、纯净的高贵品质,巨大的画面也因此具有令人感动的震撼力量,即便不是基督教徒,也能因为那股强烈真挚的情感而心有戚戚;最终,观众会在画面中确确实实看到永恒。
这种对宗教全情的寄托站在如今时代的立场看反艺术的,所以纪德说出“美好的感情产生蹩脚的文学”以及“没有任何真正的艺术品中没有魔鬼的合作”等看似不合情理的话——文艺复兴的艺术杰作闪耀的光亮穿透了中世纪的厚重云霾向我们宣证事情确实如此,然而这并不是否定了文艺复兴之前艺术的价值。在那些宗教绘画的绘制过程中,会有强烈而真挚的精神伴随着每一次下笔渗透进巨大壁画的每一角落,画面具有强烈的精神力量,那些创作者也收获了真福。到13世纪末,契马布埃奏响旧艺术转化的前奏,天才乔托降携希腊精神的理智、探索特质掀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人的地位拔升,欧洲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中愿意全情依靠自身之外的那个生命寄托的情况渐渐少见起来,但乌切洛、乔托、弗朗切斯卡、马萨乔、帕尼卡勒等,包括米开朗基罗,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身上仍旧留有那份令人动容的诚恳。这种诚恳在艺术家自觉翻涌的二十世纪有了一位承续者,而自然,这种源于宗教的虔诚创作精神在这位现代的继承者身上会有所转变。
巴尔蒂斯在二十世纪是个另类,他号称自己讨厌当年所有的前卫艺术。他在早年临摹托斯卡纳壁画的经历中确确实实继承了乌切洛、乔托、弗朗切斯卡、马萨乔、帕尼卡勒等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的美学观、技术以及虔诚的画匠精神。“对于早期的意大利画家,我欣赏的是他们的艺术观念、职业感、所运用材料的质感和最后实现的令人惊叹的效果。”巴尔蒂斯对绘画有着绝对的虔诚之心,他反对别人称呼他为艺术家,他给自己的理想定位是一个画匠。“我讨厌‘艺术家’这个词......我是一位画家,再好一点,一位匠人,一位用画笔和颜料等绘画工具工作的人。”对于培根说把自己当艺术家是某种虚荣,巴尔蒂斯完全赞同。巴尔蒂斯早年研摹他最爱的弗朗切斯卡、乔托等文艺复兴早期大师的作品自不必多说,更早的、将生命完全依托于宗教的中世纪画家作品也是他研习的对象,那种对真神献身性的炽热情感自然不会出现在他这个非教徒身上,但对作品绝对的虔诚、崇敬会渐渐转化为他的教养,对他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以及画面品质的执着追求起着深刻作用,也包括他从罗曼时期绘画获得的形象符号化倾向与文艺复兴写实造型的结合,以及从镶嵌画中得到的装饰性灵感等等对画面产生的直接影响。他也像中世纪的工匠一样懂得克制,当然他的克制与信奉宗教教条的教徒不同,他不是为了将荣耀归于上帝,而是要让画面自身来展现自身,所以他会以被惊喜、被感动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拒绝做过多的尝试,拒绝在作品中过多的流露自己。“艺术家应该完全消失在作品之后。重要的是作品,而不是艺术家。”这些话是绘画本身在他心中有至高无上地位的铿锵力证。对于巴尔蒂斯来说,对待每一个笔下人物都像教徒对待上帝一样诚恳,他要向每一个人物靠近。“我需要花很长时间观察一张面孔,就像我需要花很长时间研究人物性格,直到自己和人物合而为一。”他追求合而为一的过程便是精神深入对象的过程,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过于简化事物或者画得过快是他力求避免的,因为这样很难将一个投入的状态延续从而深入对象深处。
2.与东方精神的契合
巴尔蒂斯与教徒画家不同,他从来都是以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为出发点,在他个人的艺术理想中,有对创作中进入更个人、同时也更深邃的精神状态的渴求。他渴求与对象合而为一的状态容易让人想到一种超越的状态——与对象融合从而超越周围环境的束缚,超脱于时间之外,精神进退自如,然后渐渐凝聚于画面上。这也许可以作为他七十年来反复创作风格一致、主题相似的画作的解释之一:只有对绘画时与外物融合的精神状态如此执着,才能让他不需要想着坚持便在重复的主题中沉醉,与对象融合的境界是飘渺神妙的,从不会让人感觉厌烦。这确实让人想到他为之神往的东方艺术;在访谈录中他说过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西方艺术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忠实的再现,而是达到物我合一。”“我和我的老师们,其中包括库尔贝,我们忠于以原始的视点观察自然......暗合了伟大的中国风景画的传统。在绘画中,他追求的不是再现事物,而是形神合一。”他口中的代表艺术最高成就的形神合一状态与中国道家哲学提出的取消事物对立、万物混同为一、“……体尽无穷,而游无朕……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圣人之境颇有相通之处,这种精深之境也是此后山水画的精神源泉,倪瓒的作品中便流露出了承自庄子的精神特质;恰巧,巴尔蒂斯对倪云林的恬淡高简、清远萧疏能准确的感应并赞叹不已。“我想要表现事物后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表现我们这个世界上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它是真实存在的。”靠近事物,与事物合而为一,便接触到了事物背后的真实存在,这种精神状态是精微深奥的。此外,巴尔蒂斯偏爱在宁静的山村画画,这与东方文人的隐居式生活也隐隐契合。在纷乱的、个性涌现、争相展现自己的二十世纪有如此超越、內敛的艺术追求,要达成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一旦做到,便会因为这种形神合一的境界赋予画作以超越时间之外的精神性,这是与志不在此的现代艺术截然不同的高尚品质。 3.趣味与精神的交融
自然,他真正的作画状态与才全的精神逍遥遨游境界有所出入,作为一个画匠身份的捍卫者,作为一个对画面品质的追求者,他需要始终禀守对画面效果的重视,克制住那些并不信任的、谋求改变的灵感与冲动——克制在真正的神游境界中自然是不需要的——才能将画面推向趣味与精神融合的高峰。然而在执着于画面本身的同时达成精神的深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对技术有得心应手的掌握。巴尔蒂斯源于中世纪画家、对画面品质一片虔诚的教养,让他终生没有中断对手艺的雕琢,他早年为掌握技巧便进行过大量的临摹,所以他的创作让人觉得亲切,因为他大量使用了大家熟悉的传统具象语言,而又有一些与传统不同的、他个人独特的意趣。此外,他运用的媒介也与普通油画不同,他习惯使用更古老的干酪素媒介:“我是不太喜欢油画颜料的,因为太光亮。我总是在油画颜料里加进一点酪蛋白,既可以使颜色不发亮,又可以做出鼓突的肌理。”关于重复相同主题的创作,他自己也说明过:“我每画一幅新画,总是很费踌躇;动手画的时候,总感到很吃力。我觉得自己的手艺不行,不足以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画完之后,又往往不满意。于是,就画第二遍,第三遍......”当时八十四岁高龄的他竟将几近完成的《猫照镜三》推倒重来,其实这也再次说明了绘画对他意味着什么。以高超的手艺为基础凝入与对象融合的深邃精神,这样创作的结果便是:直接、利落而又坚固的画面形式与结构,拙涩的造型,考究的灰色调种种要素被耐心经营在同一张画面上,偶尔还掺杂有从中世纪镶嵌画及东欧民族艺术中得到的装饰灵感,饱含趣味的高品质画面与浓烈的精神交相辉映。笔下人与物具有似乎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永恒感;画面中在某个瞬间的凝滞却让人感觉到这个场景的圆满;即便是如《房间》《爱丽丝》中会对传统道德观念构成冲击的人体姿态也仍然有这样的气质,巴尔蒂斯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与色情有关,他只是欣赏女孩们天真无暇的形体,并出于形式考虑尊重这些形体的造型,他的绘画的永恒气质覆盖在画面具体的组成内容之上,而情色只是有待发掘的潜在性格(其实这让他的作品更有长久的吸引力);难以解释的行为姿态在暧昧的氛围中比任何可以用言语说出来的单纯的理解实际上要遥远深邃、神秘莫测得多;各个组成部分微妙丰富,表明他在人的精神深处探赜索隐,引领着观众在广博的画中空间里游荡、发现。淡然的表情,特定的姿态,暧昧的环境,人物可以说脱离了在既成的价值观念下引发的种种纠缠,这股平静、睿智,让人感觉二十世纪纷乱的环境似乎对他完全不构成影响;他的画作有长足的吸引力正是因为不表达某个特定时代的波澜壮阔的社会斗争,而是在虔诚的作画中、在与对象的交融中挖掘并昭示出了隐匿的、永恒存在的深处灵魂——他说过衡量一幅画,要“......从作品出发,独立于画家的生活轨迹。”他的风景画则真正有在自然中怡然自得、物我交融的情态,创造出了可供精神游荡的无垠空间,他笔下夏西堡和蒙特卡维洛的旷野、山丘、房屋仿佛坐落于不知何时的荒天莽地之中,揭示了存在的真实处境,更让人感受到了这种不随时间流逝而变迁的永恒气息。
巴尔蒂斯对绘画的执着的让人真切看到了从数百年前的壁画家身上延续下来的工匠精神在他身上闪耀;对手艺的不懈磨练使得高品质的画面与精神的完满结合得以实现,他的创作不可谓不精深。在他身上,他从西方早期宗教画家身上继承而来的诚恳不再是从始至终凝重的,他更进一步达成了精神与对象交融的可能,并选择将交融的美妙结果昭示出来而拒绝一味流于表面的彰显自己。“真正的艺术不是暂时的,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他的作品恰恰是在他虔诚、內敛而又超越的心性的经营下散发出一种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褪色的永恒气质。刑啸声教授认为,巴尔蒂斯的作品在八零年代后展出引起热烈反响的现象标志着艺术进入了一个从极端化转向新平衡的新历史时期——也就是一味求新又回过头来开始注重内在的品质。“现在,每当我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我既幸福又绝望:幸福是终于完成了,绝望是因为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再也不能创作新的作品了。”这是在极度充实的状态过后发出的感慨。
4.结语
巴尔蒂斯对绘画一片虔诚,坚持自己在时代主流之外的创作追求,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其实正是不确切地属于某个时代,只是专注于让自己的创作达到精深之境,恰能使作品拥有在任何时代都会被推崇的高尚品质。他的画作正是艺术创作者努力将渊深的精神与作品融合的印证;沉浸在诚恳的心性中将作品雕琢至极高的品质,同时有了进入个人所追求的精神状态的条件,而精神也反哺作品;达成这种精神投入的创作状态,如巴尔蒂斯靠近对象与其合二为一,创作者本人其实也会收获一种可与宗教比肩的至福。在二十世纪,有这样的一颗明珠闪烁在现代主义大幕中,其实也在营造一种平衡,向外展现个性与向内凝聚精神的平衡。无论现在或将来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些精神与手艺融合得浑圆无暇的结晶都将凭借它永恒的品质矗立在艺术的峰顶——这应当是每位绘画创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圣经·新约》:《马可福音》八章35节.
[2] [法]安德烈·纪德.《陀思妥耶夫斯基》.桂裕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年5月.
[3] [意].贡斯坦蒂尼.《巴尔蒂斯对话录》.刘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庄子》.方勇译注.—2版.—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6月
[5] 啸声.《巴尔蒂斯和他的中国情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8月.
作者简介:赵衡宇,男,1998年生于湖南湘潭,201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绘画工作室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段建伟教授。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被美术机构收藏。
【关键词】主流之外;精神;趣味;永恒
1.与早期宗教壁画的渊源
基督教兴起后,西方的艺术创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便都是出于坚定的生命依托而在创作时保持最不会动摇的虔诚。中世纪的基督徒工匠们并没有自己是一名“艺术家”、是笔下这幅巨作的最根本主导者的自觉,他们会尽力保持虔诚、虔诚的创作状态,起始点是作为生命依托的基督教。信仰基督的工匠们会克制自己,不能让自己有任何亵渎笔下神圣形象的异端想法,自己主动创新神灵形象或是中途放弃手上的工作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基督教对信徒想要获得解脱的不宣要求就是要舍弃自我。“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福音书中这段话每个坚定的基督徒都会奉为圭臬。纪德指出基督教伦理学的神秘中心,幸福的神秘秘诀,也可以说是对福音书中这段话的解读:“个体放弃个体性而取胜,因为谁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个性,会失去它,而谁放弃自己的生命将使他真正活着,给予它永恒的生命,不仅仅是将来的永恒生命,而是从现在起就生活在永恒中。”那么教会交给工匠们工作,无疑可以说是给予了他们一个进入永恒的契机,所以绘画过程中的虔诚、克制、毫不动摇对希望获得永恒的中世纪画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从崇敬上帝出发的态度会落于绘画本身并延续到绘制结束,每一次下笔在虔诚的精神状态下都透着坚定的信仰,此后画面中的每个角落都将闪耀着永恒的生命;画面受时间的侵蚀会褪色,凝固的精神永不褪色。这种源于宗教的虔诚作为精神支撑赋予画家坚韧、赤诚、纯净的高贵品质,巨大的画面也因此具有令人感动的震撼力量,即便不是基督教徒,也能因为那股强烈真挚的情感而心有戚戚;最终,观众会在画面中确确实实看到永恒。
这种对宗教全情的寄托站在如今时代的立场看反艺术的,所以纪德说出“美好的感情产生蹩脚的文学”以及“没有任何真正的艺术品中没有魔鬼的合作”等看似不合情理的话——文艺复兴的艺术杰作闪耀的光亮穿透了中世纪的厚重云霾向我们宣证事情确实如此,然而这并不是否定了文艺复兴之前艺术的价值。在那些宗教绘画的绘制过程中,会有强烈而真挚的精神伴随着每一次下笔渗透进巨大壁画的每一角落,画面具有强烈的精神力量,那些创作者也收获了真福。到13世纪末,契马布埃奏响旧艺术转化的前奏,天才乔托降携希腊精神的理智、探索特质掀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人的地位拔升,欧洲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中愿意全情依靠自身之外的那个生命寄托的情况渐渐少见起来,但乌切洛、乔托、弗朗切斯卡、马萨乔、帕尼卡勒等,包括米开朗基罗,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身上仍旧留有那份令人动容的诚恳。这种诚恳在艺术家自觉翻涌的二十世纪有了一位承续者,而自然,这种源于宗教的虔诚创作精神在这位现代的继承者身上会有所转变。
巴尔蒂斯在二十世纪是个另类,他号称自己讨厌当年所有的前卫艺术。他在早年临摹托斯卡纳壁画的经历中确确实实继承了乌切洛、乔托、弗朗切斯卡、马萨乔、帕尼卡勒等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的美学观、技术以及虔诚的画匠精神。“对于早期的意大利画家,我欣赏的是他们的艺术观念、职业感、所运用材料的质感和最后实现的令人惊叹的效果。”巴尔蒂斯对绘画有着绝对的虔诚之心,他反对别人称呼他为艺术家,他给自己的理想定位是一个画匠。“我讨厌‘艺术家’这个词......我是一位画家,再好一点,一位匠人,一位用画笔和颜料等绘画工具工作的人。”对于培根说把自己当艺术家是某种虚荣,巴尔蒂斯完全赞同。巴尔蒂斯早年研摹他最爱的弗朗切斯卡、乔托等文艺复兴早期大师的作品自不必多说,更早的、将生命完全依托于宗教的中世纪画家作品也是他研习的对象,那种对真神献身性的炽热情感自然不会出现在他这个非教徒身上,但对作品绝对的虔诚、崇敬会渐渐转化为他的教养,对他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以及画面品质的执着追求起着深刻作用,也包括他从罗曼时期绘画获得的形象符号化倾向与文艺复兴写实造型的结合,以及从镶嵌画中得到的装饰性灵感等等对画面产生的直接影响。他也像中世纪的工匠一样懂得克制,当然他的克制与信奉宗教教条的教徒不同,他不是为了将荣耀归于上帝,而是要让画面自身来展现自身,所以他会以被惊喜、被感动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拒绝做过多的尝试,拒绝在作品中过多的流露自己。“艺术家应该完全消失在作品之后。重要的是作品,而不是艺术家。”这些话是绘画本身在他心中有至高无上地位的铿锵力证。对于巴尔蒂斯来说,对待每一个笔下人物都像教徒对待上帝一样诚恳,他要向每一个人物靠近。“我需要花很长时间观察一张面孔,就像我需要花很长时间研究人物性格,直到自己和人物合而为一。”他追求合而为一的过程便是精神深入对象的过程,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过于简化事物或者画得过快是他力求避免的,因为这样很难将一个投入的状态延续从而深入对象深处。
2.与东方精神的契合
巴尔蒂斯与教徒画家不同,他从来都是以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为出发点,在他个人的艺术理想中,有对创作中进入更个人、同时也更深邃的精神状态的渴求。他渴求与对象合而为一的状态容易让人想到一种超越的状态——与对象融合从而超越周围环境的束缚,超脱于时间之外,精神进退自如,然后渐渐凝聚于画面上。这也许可以作为他七十年来反复创作风格一致、主题相似的画作的解释之一:只有对绘画时与外物融合的精神状态如此执着,才能让他不需要想着坚持便在重复的主题中沉醉,与对象融合的境界是飘渺神妙的,从不会让人感觉厌烦。这确实让人想到他为之神往的东方艺术;在访谈录中他说过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西方艺术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忠实的再现,而是达到物我合一。”“我和我的老师们,其中包括库尔贝,我们忠于以原始的视点观察自然......暗合了伟大的中国风景画的传统。在绘画中,他追求的不是再现事物,而是形神合一。”他口中的代表艺术最高成就的形神合一状态与中国道家哲学提出的取消事物对立、万物混同为一、“……体尽无穷,而游无朕……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圣人之境颇有相通之处,这种精深之境也是此后山水画的精神源泉,倪瓒的作品中便流露出了承自庄子的精神特质;恰巧,巴尔蒂斯对倪云林的恬淡高简、清远萧疏能准确的感应并赞叹不已。“我想要表现事物后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表现我们这个世界上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它是真实存在的。”靠近事物,与事物合而为一,便接触到了事物背后的真实存在,这种精神状态是精微深奥的。此外,巴尔蒂斯偏爱在宁静的山村画画,这与东方文人的隐居式生活也隐隐契合。在纷乱的、个性涌现、争相展现自己的二十世纪有如此超越、內敛的艺术追求,要达成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一旦做到,便会因为这种形神合一的境界赋予画作以超越时间之外的精神性,这是与志不在此的现代艺术截然不同的高尚品质。 3.趣味与精神的交融
自然,他真正的作画状态与才全的精神逍遥遨游境界有所出入,作为一个画匠身份的捍卫者,作为一个对画面品质的追求者,他需要始终禀守对画面效果的重视,克制住那些并不信任的、谋求改变的灵感与冲动——克制在真正的神游境界中自然是不需要的——才能将画面推向趣味与精神融合的高峰。然而在执着于画面本身的同时达成精神的深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需要对技术有得心应手的掌握。巴尔蒂斯源于中世纪画家、对画面品质一片虔诚的教养,让他终生没有中断对手艺的雕琢,他早年为掌握技巧便进行过大量的临摹,所以他的创作让人觉得亲切,因为他大量使用了大家熟悉的传统具象语言,而又有一些与传统不同的、他个人独特的意趣。此外,他运用的媒介也与普通油画不同,他习惯使用更古老的干酪素媒介:“我是不太喜欢油画颜料的,因为太光亮。我总是在油画颜料里加进一点酪蛋白,既可以使颜色不发亮,又可以做出鼓突的肌理。”关于重复相同主题的创作,他自己也说明过:“我每画一幅新画,总是很费踌躇;动手画的时候,总感到很吃力。我觉得自己的手艺不行,不足以表达我要表达的东西。画完之后,又往往不满意。于是,就画第二遍,第三遍......”当时八十四岁高龄的他竟将几近完成的《猫照镜三》推倒重来,其实这也再次说明了绘画对他意味着什么。以高超的手艺为基础凝入与对象融合的深邃精神,这样创作的结果便是:直接、利落而又坚固的画面形式与结构,拙涩的造型,考究的灰色调种种要素被耐心经营在同一张画面上,偶尔还掺杂有从中世纪镶嵌画及东欧民族艺术中得到的装饰灵感,饱含趣味的高品质画面与浓烈的精神交相辉映。笔下人与物具有似乎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永恒感;画面中在某个瞬间的凝滞却让人感觉到这个场景的圆满;即便是如《房间》《爱丽丝》中会对传统道德观念构成冲击的人体姿态也仍然有这样的气质,巴尔蒂斯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与色情有关,他只是欣赏女孩们天真无暇的形体,并出于形式考虑尊重这些形体的造型,他的绘画的永恒气质覆盖在画面具体的组成内容之上,而情色只是有待发掘的潜在性格(其实这让他的作品更有长久的吸引力);难以解释的行为姿态在暧昧的氛围中比任何可以用言语说出来的单纯的理解实际上要遥远深邃、神秘莫测得多;各个组成部分微妙丰富,表明他在人的精神深处探赜索隐,引领着观众在广博的画中空间里游荡、发现。淡然的表情,特定的姿态,暧昧的环境,人物可以说脱离了在既成的价值观念下引发的种种纠缠,这股平静、睿智,让人感觉二十世纪纷乱的环境似乎对他完全不构成影响;他的画作有长足的吸引力正是因为不表达某个特定时代的波澜壮阔的社会斗争,而是在虔诚的作画中、在与对象的交融中挖掘并昭示出了隐匿的、永恒存在的深处灵魂——他说过衡量一幅画,要“......从作品出发,独立于画家的生活轨迹。”他的风景画则真正有在自然中怡然自得、物我交融的情态,创造出了可供精神游荡的无垠空间,他笔下夏西堡和蒙特卡维洛的旷野、山丘、房屋仿佛坐落于不知何时的荒天莽地之中,揭示了存在的真实处境,更让人感受到了这种不随时间流逝而变迁的永恒气息。
巴尔蒂斯对绘画的执着的让人真切看到了从数百年前的壁画家身上延续下来的工匠精神在他身上闪耀;对手艺的不懈磨练使得高品质的画面与精神的完满结合得以实现,他的创作不可谓不精深。在他身上,他从西方早期宗教画家身上继承而来的诚恳不再是从始至终凝重的,他更进一步达成了精神与对象交融的可能,并选择将交融的美妙结果昭示出来而拒绝一味流于表面的彰显自己。“真正的艺术不是暂时的,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他的作品恰恰是在他虔诚、內敛而又超越的心性的经营下散发出一种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褪色的永恒气质。刑啸声教授认为,巴尔蒂斯的作品在八零年代后展出引起热烈反响的现象标志着艺术进入了一个从极端化转向新平衡的新历史时期——也就是一味求新又回过头来开始注重内在的品质。“现在,每当我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我既幸福又绝望:幸福是终于完成了,绝望是因为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再也不能创作新的作品了。”这是在极度充实的状态过后发出的感慨。
4.结语
巴尔蒂斯对绘画一片虔诚,坚持自己在时代主流之外的创作追求,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其实正是不确切地属于某个时代,只是专注于让自己的创作达到精深之境,恰能使作品拥有在任何时代都会被推崇的高尚品质。他的画作正是艺术创作者努力将渊深的精神与作品融合的印证;沉浸在诚恳的心性中将作品雕琢至极高的品质,同时有了进入个人所追求的精神状态的条件,而精神也反哺作品;达成这种精神投入的创作状态,如巴尔蒂斯靠近对象与其合二为一,创作者本人其实也会收获一种可与宗教比肩的至福。在二十世纪,有这样的一颗明珠闪烁在现代主义大幕中,其实也在营造一种平衡,向外展现个性与向内凝聚精神的平衡。无论现在或将来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些精神与手艺融合得浑圆无暇的结晶都将凭借它永恒的品质矗立在艺术的峰顶——这应当是每位绘画创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圣经·新约》:《马可福音》八章35节.
[2] [法]安德烈·纪德.《陀思妥耶夫斯基》.桂裕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年5月.
[3] [意].贡斯坦蒂尼.《巴尔蒂斯对话录》.刘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庄子》.方勇译注.—2版.—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6月
[5] 啸声.《巴尔蒂斯和他的中国情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8月.
作者简介:赵衡宇,男,1998年生于湖南湘潭,201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绘画工作室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段建伟教授。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被美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