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思维是人的智力结构中诸多思维的核心,是各科任教师培养学生的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创新;思维;特点;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又说:“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的诸多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是培养人的根本、目的。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都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那在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这种思维活动呢?
一、要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理解、思考、记忆、联想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其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刻苦的钻研和实践的磨练。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具有发散性。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2、具有创新性。即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与众不同,总是独辟蹊径,思考的结果新颖、独特。
3、具有灵活性。即思维的方法多样,能选择,可退可进,自由空间大。
二、要懂得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一题多解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分析、思考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考过程,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大脑思维的广阔空间和灵活性。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进行一题多练,便是这“体操”中的体操。因此,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不是让学生进行题海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尽量一题多解。记得一位数学教师说过:“做十道不同的数学题,远没有用不同的方法做一道数学更能训练学生。”
2、不断激发求知欲。成功起源于强烈的期盼,孕育于痛苦的挣扎。一个人要想成就某件事,首先要有成就这件事的欲望。欲望主宰人的行动,推动理想的实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这里所说的“欲望”、“惊奇”都指的是一种好奇心,即求知欲。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说,能自觉坚持学习的学生,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失去对知识的渴求。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成为一个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人,最好是不断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实物刺激法。好奇心是一种内在动机,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异性所唤醒。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时让学生观察一些教学辅助性实物如艺术品、高难度建筑物等,以刺激学生走进艺术家、建筑师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2)讲故事法。人都有听故事的喜好,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讲一些名人与数学的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设置悬念法。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采用悬念法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4)动手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剪、折、画、拼、测等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总喜欢动手,而不喜欢动脑。让学生动手操作,正迎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动手操作法不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3、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由于受深根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仍有许多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和“题海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使用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教师使用的工具。这些方法不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说,更糟的是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才能的发挥。而探究性教学方法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摸索、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理念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有效克服学生的依赖性,激发其自觉地性、主动主动性,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练习和培养。
(1)公式的推导。许多数学公式教师不要急于直接给学生,或推导给学生看,而应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数据资料或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演算、琢磨、思考和归纳,这样,学生既记得牢,又得到了思维训练。
(2)概念的获得。概念的获得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由众多表象抽象概括出来的。要使学生记得牢,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一些相关的熟知的实例,从中发现其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抽象的概念。这样,便可以培养学生以观察、感知、理解、联想、概括等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作业的布置。作业布置少布置一些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多布置一些灵活性大的、具有探究性的作业。
(4)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经常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有探索性的实际问题给学生解决,如建筑中需要的材料问题、销售中的利润问题、环境中的污染处理问题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会积极、主动去探索、研究,去寻找答案, 从而让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特点;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又说:“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的诸多思维中最重要的思维,是培养人的根本、目的。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都不可或缺的要素。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那在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这种思维活动呢?
一、要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理解、思考、记忆、联想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其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刻苦的钻研和实践的磨练。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具有发散性。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2、具有创新性。即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与众不同,总是独辟蹊径,思考的结果新颖、独特。
3、具有灵活性。即思维的方法多样,能选择,可退可进,自由空间大。
二、要懂得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一题多解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分析、思考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考过程,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大脑思维的广阔空间和灵活性。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进行一题多练,便是这“体操”中的体操。因此,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不是让学生进行题海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尽量一题多解。记得一位数学教师说过:“做十道不同的数学题,远没有用不同的方法做一道数学更能训练学生。”
2、不断激发求知欲。成功起源于强烈的期盼,孕育于痛苦的挣扎。一个人要想成就某件事,首先要有成就这件事的欲望。欲望主宰人的行动,推动理想的实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这里所说的“欲望”、“惊奇”都指的是一种好奇心,即求知欲。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说,能自觉坚持学习的学生,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失去对知识的渴求。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成为一个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人,最好是不断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实物刺激法。好奇心是一种内在动机,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异性所唤醒。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时让学生观察一些教学辅助性实物如艺术品、高难度建筑物等,以刺激学生走进艺术家、建筑师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2)讲故事法。人都有听故事的喜好,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讲一些名人与数学的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设置悬念法。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采用悬念法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4)动手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剪、折、画、拼、测等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总喜欢动手,而不喜欢动脑。让学生动手操作,正迎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动手操作法不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3、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由于受深根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仍有许多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和“题海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使用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教师使用的工具。这些方法不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说,更糟的是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才能的发挥。而探究性教学方法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摸索、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理念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有效克服学生的依赖性,激发其自觉地性、主动主动性,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练习和培养。
(1)公式的推导。许多数学公式教师不要急于直接给学生,或推导给学生看,而应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数据资料或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演算、琢磨、思考和归纳,这样,学生既记得牢,又得到了思维训练。
(2)概念的获得。概念的获得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由众多表象抽象概括出来的。要使学生记得牢,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一些相关的熟知的实例,从中发现其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抽象的概念。这样,便可以培养学生以观察、感知、理解、联想、概括等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作业的布置。作业布置少布置一些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多布置一些灵活性大的、具有探究性的作业。
(4)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经常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有探索性的实际问题给学生解决,如建筑中需要的材料问题、销售中的利润问题、环境中的污染处理问题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会积极、主动去探索、研究,去寻找答案, 从而让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