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以机械数控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大量应用为背景,对中职学校机械数控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本校机械数控专业自2010年开始进行的“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的技能课教学改革,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企合作、高三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深入探讨
一、背景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正面临着极大的缺口。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我校机械专业也迅速发展。然而,当前的机械数控专业教学,特别是技能课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当前很多中职学校该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1. 技能课教学存在着“机少生多”的现象
数控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投入大、见效慢,因此,很多学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对机床的投入相对有限,从而造成了我们现今数控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机少生多”现象,教学效果不好。
2. 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满足不了专业技能教学的需求
作为特色鲜明的工科专业,数控专业技能课与传统的理论课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教法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突破。而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晚,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他们的教学方法、手段都或多或少地沿用、借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与本专业技能课的特点相违背,也导致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相对滞后。
3. 学校的技能教学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衔接不够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然而,现实的数控专业技能课教学却因设备不足等诸多原因,学生所学和社会所用的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从而造成了我们中职学生出了校门就“迷失了方向”。
4. 当前学校课程设置以及相关课程教材使用存在一定问题
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由于起步较晚,造成了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安排技能课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很多学校借鉴了部分高校的做法。而高校无论从教学设备、师资队伍上,还是教学对象上都存在着与我们中职学校极大的不同。因此,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需要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的教学理念下展开改革。
二、“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的技能课教学改革在我校的尝试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无成熟经验和固定模式。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需求,我校机械数控专业于2010年进行了技能课教学改革工作,对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讨与摸索。目前,经过教学改革的2011届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1. 明确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层次
现在的企业需要大批适应现代机械制造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将我校机械数控专业课技能教学教改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生产第一线,突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的培养。
2. 构建面向生产应用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课程的选择及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机械类专业属于多工种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
(1)专业理论课:注重普通机械和数控技术的衔接、专业理论服务于专业技能。
(2)专业技能工种:遵循“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为学生实现数控技能奠定基础。根据数控专业和普通机械的关系,遵循“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我校对机械数控专业课程设置做了一些设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材使用:面向生产应用,开发适合于中职学生的年龄及知识储备层次、符合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的校本教材。
3. 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的中职教育离不开与社会的结合。我校专门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可靠的实训场所,同时也聘请厂方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习指导师,给学生讲授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保障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4. 积极探索,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
当前中职学校该专业设备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技能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在现有有限机床设备的基础上,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就成了一大难点。另外,从企业生产需求的角度,企业需要能够直接参与生产的技术型工人,并且生产具有持续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原来以课时为单位的上课形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今后的就业。
5. 基于生产,开展校级技能题库建设以及校级技能鉴定,分解技能教学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专业技能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技能鉴定又是考核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对于技能鉴定的考核,除了原有的劳动部门的考核外,还需要更多、更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进行有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
为此,我们对课程体系中学生所学的技能进行分解,制定了校级技能题库并适时进行校级技能鉴定。为了能够更好地衔接社会生产实际,我们进行了企业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张家港地区运用数控设备的企业大多只是初级的单工序加工。因此,我们所制定的题库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以加强他们今后的应用性。
6.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紧密校企衔接
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在校学习后,第三年需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于学生而言,“顶岗实习”是他们从学校学习到实际生产的一个过渡期。对于学校而言“顶岗实习”能够了解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生产的距离。然而,由于学校自身的教学任务较紧,以及学生已经离开校园,因而对于高三实习学生的管理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加强高三实习学生的管理就成了一种必要。
总之,机械类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很强、实际应用很广泛的专业。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指导思想,机械专业教学应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操作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搞好机械专业的教学,从而实现符合市场需求的最终目标。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深入探讨
一、背景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正面临着极大的缺口。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我校机械专业也迅速发展。然而,当前的机械数控专业教学,特别是技能课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当前很多中职学校该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1. 技能课教学存在着“机少生多”的现象
数控专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投入大、见效慢,因此,很多学校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对机床的投入相对有限,从而造成了我们现今数控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机少生多”现象,教学效果不好。
2. 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满足不了专业技能教学的需求
作为特色鲜明的工科专业,数控专业技能课与传统的理论课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教法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突破。而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晚,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他们的教学方法、手段都或多或少地沿用、借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与本专业技能课的特点相违背,也导致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相对滞后。
3. 学校的技能教学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衔接不够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这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然而,现实的数控专业技能课教学却因设备不足等诸多原因,学生所学和社会所用的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从而造成了我们中职学生出了校门就“迷失了方向”。
4. 当前学校课程设置以及相关课程教材使用存在一定问题
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由于起步较晚,造成了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安排技能课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很多学校借鉴了部分高校的做法。而高校无论从教学设备、师资队伍上,还是教学对象上都存在着与我们中职学校极大的不同。因此,机械数控专业技能教学需要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的教学理念下展开改革。
二、“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的技能课教学改革在我校的尝试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无成熟经验和固定模式。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需求,我校机械数控专业于2010年进行了技能课教学改革工作,对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讨与摸索。目前,经过教学改革的2011届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1. 明确培养目标,把握人才培养层次
现在的企业需要大批适应现代机械制造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特别是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将我校机械数控专业课技能教学教改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生产第一线,突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的培养。
2. 构建面向生产应用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课程的选择及质量,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机械类专业属于多工种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的原则。
(1)专业理论课:注重普通机械和数控技术的衔接、专业理论服务于专业技能。
(2)专业技能工种:遵循“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为学生实现数控技能奠定基础。根据数控专业和普通机械的关系,遵循“宽基础,活模块”的思路,我校对机械数控专业课程设置做了一些设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材使用:面向生产应用,开发适合于中职学生的年龄及知识储备层次、符合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的校本教材。
3. 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的中职教育离不开与社会的结合。我校专门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可靠的实训场所,同时也聘请厂方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习指导师,给学生讲授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保障了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4. 积极探索,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
当前中职学校该专业设备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技能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在现有有限机床设备的基础上,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就成了一大难点。另外,从企业生产需求的角度,企业需要能够直接参与生产的技术型工人,并且生产具有持续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原来以课时为单位的上课形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今后的就业。
5. 基于生产,开展校级技能题库建设以及校级技能鉴定,分解技能教学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专业技能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技能鉴定又是考核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对于技能鉴定的考核,除了原有的劳动部门的考核外,还需要更多、更灵活的方式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进行有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
为此,我们对课程体系中学生所学的技能进行分解,制定了校级技能题库并适时进行校级技能鉴定。为了能够更好地衔接社会生产实际,我们进行了企业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张家港地区运用数控设备的企业大多只是初级的单工序加工。因此,我们所制定的题库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以加强他们今后的应用性。
6.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紧密校企衔接
基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在校学习后,第三年需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于学生而言,“顶岗实习”是他们从学校学习到实际生产的一个过渡期。对于学校而言“顶岗实习”能够了解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生产的距离。然而,由于学校自身的教学任务较紧,以及学生已经离开校园,因而对于高三实习学生的管理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加强高三实习学生的管理就成了一种必要。
总之,机械类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很强、实际应用很广泛的专业。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指导思想,机械专业教学应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操作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搞好机械专业的教学,从而实现符合市场需求的最终目标。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