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反思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统一体,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学,更应该强调教师的教。“教师反思”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问题做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高中化学;教师
一、对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然后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对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个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师通过比较个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理论和新课堂理念下倡导的理论的不同,可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按照高中化学这门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反思支配着个人教学行为的教学理念,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和高中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能增强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究意识,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等。
二、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对教材进行反思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上化学课之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反思;对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参照新课标以及考纲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然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检验处理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如,对“物质的分类”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这一章节是初中、高中化学之间相互衔接的内容,对于高中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前教师们在讲这一章节内容时总是会按照教材的内容编排按部就班地讲解,未对教材为何这样安排进行思考,更没有思考这样的安排对学生以后学习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学生已经学过初三化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等。经过认真的反思,教师化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追求知识,把学生过去对化学知识的重复记忆转变为思维能力的提高,把这一章节的学习提高到如何全面认识自然界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高度,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也反映出教材的编写意图。
三、对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①学校单纯地依据考试大纲来确定教学目标,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片面地认为高考考什么教师就应该讲什么,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高中化学最本质的教学功能。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把学生放在心中,尤其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即将分科的学生,关于文科和理科学生的教学目标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制定出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具有弹性。③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完成,未充分理解这三种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合理设计,且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相互促进的。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需要从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学习方法情况、学习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的因素等角度进行反思,如,针对“物质的分类”这一章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分类观念、元素观念以及转化观念。由于这节内容是连接初中、高中各个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桥梁,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学习了有关纯净物的分类、酸碱盐与氧化物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和化合物以及离子反应等奠定基础。
四、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必须对教学策略进行粉丝,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对“归纳法、演绎法”进行反思,这两种方法是逻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特别在化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归纳法、演绎法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归纳法是通过连续的观察、实验从多种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总结出普遍的推理方式与思维方法;演绎法与其刚好想法,是通过普遍的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方法。如,教师在讲解“从单体结构简式写聚合物与从聚合物推理出单体结构”整个过程中,如果采用演绎方法,先告诉学生如何做,再让他们运用推理方法,这种教学效果不佳,然后教师通过对这种教学策略进行反思,采用归纳法教学,先为学生举例子说明,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归纳总结,引发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思考,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瑾丽。反思性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M]。2011,31(09):41
[2]吴金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6)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1
[4]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5
[5]白利芬。对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管理的研究[J]。2011(5):80
[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226100)]
关键词:教学反思;高中化学;教师
一、对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然后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对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个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师通过比较个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理论和新课堂理念下倡导的理论的不同,可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按照高中化学这门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反思支配着个人教学行为的教学理念,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否和高中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能增强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究意识,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等。
二、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对教材进行反思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上化学课之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反思;对教材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参照新课标以及考纲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然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检验处理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如,对“物质的分类”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这一章节是初中、高中化学之间相互衔接的内容,对于高中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前教师们在讲这一章节内容时总是会按照教材的内容编排按部就班地讲解,未对教材为何这样安排进行思考,更没有思考这样的安排对学生以后学习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学生已经学过初三化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等。经过认真的反思,教师化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追求知识,把学生过去对化学知识的重复记忆转变为思维能力的提高,把这一章节的学习提高到如何全面认识自然界中的某一种物质的高度,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也反映出教材的编写意图。
三、对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①学校单纯地依据考试大纲来确定教学目标,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片面地认为高考考什么教师就应该讲什么,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高中化学最本质的教学功能。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把学生放在心中,尤其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即将分科的学生,关于文科和理科学生的教学目标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制定出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具有弹性。③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的完成,未充分理解这三种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合理设计,且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相互促进的。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需要从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学习方法情况、学习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的因素等角度进行反思,如,针对“物质的分类”这一章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分类观念、元素观念以及转化观念。由于这节内容是连接初中、高中各个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桥梁,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学习了有关纯净物的分类、酸碱盐与氧化物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和化合物以及离子反应等奠定基础。
四、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必须对教学策略进行粉丝,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对“归纳法、演绎法”进行反思,这两种方法是逻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也是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特别在化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归纳法、演绎法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归纳法是通过连续的观察、实验从多种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总结出普遍的推理方式与思维方法;演绎法与其刚好想法,是通过普遍的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方法。如,教师在讲解“从单体结构简式写聚合物与从聚合物推理出单体结构”整个过程中,如果采用演绎方法,先告诉学生如何做,再让他们运用推理方法,这种教学效果不佳,然后教师通过对这种教学策略进行反思,采用归纳法教学,先为学生举例子说明,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归纳总结,引发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思考,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瑾丽。反思性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M]。2011,31(09):41
[2]吴金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6)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1
[4]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5
[5]白利芬。对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管理的研究[J]。2011(5):80
[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