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術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的支持下,改善传统的学习环境、创新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创建新的高校教学模式等成为目前研究者所面对的主要难题。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理念,构建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学习环境,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02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校园等新名词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为了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也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逐渐探索出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了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化。“互联网 ”计划的出现对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进行学习,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交流和沟通平台,实现自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学习。据此,本文提出了“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策略,期望能够优化当前的学习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理论基础
1) 整体构建策略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融合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以及相关的学习管理、评价等,以充分实现互联网与教育的全面融合。
2) 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者的学习场所,学习者能够实现高度的自由学习和探索学习。信息化学习环境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围绕学习者创建体验型、支持型和服务型的教学活动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媒体化的学习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一方面要实现信息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创建”,充分实现两者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双服务”,此外还要实现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第二,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碎片化资源,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进行学习的重要渠道,它实现了学习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使学习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能够保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吸收率,是互联网时代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之一。
2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策略
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以媒体化为呈现方式,资源的处理更加智能化,学生在虚拟和显示学习环境中学习。随着教育理念的丰富,我们逐渐将课堂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相融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学习。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是针对技术支持、学习环境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的创新点在于:①学习者能够通过网络技术随时随地访问全球内的学习资源;②以数据库为支撑能够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校园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④能够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第一,技术支持环境的构建。技术支持环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接触到的物理环境、网络环境和相关的设备等,是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基础。在技术支持环境中,学习者能够体验轻松、自由的学习,在与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能够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学习积极性较高。另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技术支出环境是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基础条件,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设备的智能化等,实现了开放性、自主性学习。技术支持的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设施主要有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服务技术、学习资源等。其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能够保证学习环境的安全稳定;种类多样的终端设备和通信协议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第二,学习环境支持系统的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教学活动在信息化的空间开展。学习环境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化管理模块、数字化学习资源模块、云桌面模块等。数字化资源模块,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可以是视频资源、教学案例和试题库等;云桌面模块,汇集了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和云桌面技术,以桌面化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移动式的学习终端,学习者也能够上传和存储自己的学习内容,随时调取;在线答疑模块,以微信、QQ等即时移动平台为支撑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问,或者选择学习辅助APP,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
第三,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等物质基础,还包括很多非物质因素。信息化环境包括技术支持环境和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救治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综合考虑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要充分掌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课前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和课后提升等。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在学习平台中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准备。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进行检验,确定学习任务,在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和自身的学习特点开展学习;教师要进行指导和监督,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另外,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交流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评价学习效果,为下次学习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课后提升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利用虚拟平台答疑解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
第四,虚拟学习环境。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生即可以按照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源学习,也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学习,在课后能够随时观看教学过程录像,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信息化学习环境不仅包括课堂学习环境,还包括虚拟学习环境,两者相互融合。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虚拟环境不可替代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环境下载和获取学习资源、提交作业等。可见,课堂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的融合拓展了教学活动的空间,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随时随地地学习,实现了个性化、自主化和兴趣化学习。
3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并不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颠覆,而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新的教学理念的实践和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两者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方法,从相关理论、信息化环境模式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习者学习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高等教育也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信息化学习,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技术等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实现了现实教学和虚拟教学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接受评价。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坚持优化和完善这一模式,不断增强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智能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充分展示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优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越的服务,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解决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德葛.高等院校数字校园的构建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89-192.
[2] 王立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及构建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0-52.
[3] 卢秋锦,蒋宁."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2):181-183.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2-002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校园等新名词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为了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也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逐渐探索出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了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化。“互联网 ”计划的出现对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进行学习,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交流和沟通平台,实现自主化、个性化、信息化学习。据此,本文提出了“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策略,期望能够优化当前的学习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理论基础
1) 整体构建策略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融合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以及相关的学习管理、评价等,以充分实现互联网与教育的全面融合。
2) 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者的学习场所,学习者能够实现高度的自由学习和探索学习。信息化学习环境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围绕学习者创建体验型、支持型和服务型的教学活动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媒体化的学习资源。信息化学习环境,一方面要实现信息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创建”,充分实现两者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双服务”,此外还要实现信息化教学活动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第二,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碎片化资源,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学习。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时代进行学习的重要渠道,它实现了学习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使学习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能够保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吸收率,是互联网时代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之一。
2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策略
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以媒体化为呈现方式,资源的处理更加智能化,学生在虚拟和显示学习环境中学习。随着教育理念的丰富,我们逐渐将课堂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相融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学习。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是针对技术支持、学习环境和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的创新点在于:①学习者能够通过网络技术随时随地访问全球内的学习资源;②以数据库为支撑能够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校园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④能够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第一,技术支持环境的构建。技术支持环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接触到的物理环境、网络环境和相关的设备等,是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基础。在技术支持环境中,学习者能够体验轻松、自由的学习,在与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中能够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学习积极性较高。另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多角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技术支出环境是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基础条件,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了与学生的互动、设备的智能化等,实现了开放性、自主性学习。技术支持的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设施主要有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服务技术、学习资源等。其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能够保证学习环境的安全稳定;种类多样的终端设备和通信协议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第二,学习环境支持系统的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教学活动在信息化的空间开展。学习环境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化管理模块、数字化学习资源模块、云桌面模块等。数字化资源模块,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可以是视频资源、教学案例和试题库等;云桌面模块,汇集了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和云桌面技术,以桌面化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移动式的学习终端,学习者也能够上传和存储自己的学习内容,随时调取;在线答疑模块,以微信、QQ等即时移动平台为支撑及时解答学习者的疑问,或者选择学习辅助APP,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
第三,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等物质基础,还包括很多非物质因素。信息化环境包括技术支持环境和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救治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开展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要综合考虑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要充分掌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课前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和课后提升等。在课前准备方面,教师在学习平台中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准备。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进行检验,确定学习任务,在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和自身的学习特点开展学习;教师要进行指导和监督,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另外,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交流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评价学习效果,为下次学习任务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课后提升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利用虚拟平台答疑解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
第四,虚拟学习环境。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生即可以按照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源学习,也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学习,在课后能够随时观看教学过程录像,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信息化学习环境不仅包括课堂学习环境,还包括虚拟学习环境,两者相互融合。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虚拟环境不可替代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环境下载和获取学习资源、提交作业等。可见,课堂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的融合拓展了教学活动的空间,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随时随地地学习,实现了个性化、自主化和兴趣化学习。
3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并不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颠覆,而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新的教学理念的实践和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两者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方法,从相关理论、信息化环境模式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期望能够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习者学习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高等教育也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信息化学习,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和教学技术等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实现了现实教学和虚拟教学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接受评价。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坚持优化和完善这一模式,不断增强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智能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充分展示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优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越的服务,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解决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德葛.高等院校数字校园的构建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89-192.
[2] 王立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及构建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0-52.
[3] 卢秋锦,蒋宁."互联网 "创新型教育环境下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