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倾听能力,就是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和程度。倾听是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如果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真正的倾听入心入脑,就意味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正确引导学生倾听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倾听的专注度,同时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倾听能力的指导,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课程并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这一来,采取怎样的方法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讲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怎样在课堂上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能力;学生
倾听是听的一种高级境界,倾听就是倾力听取信息,是对信息的一种高效吸收方式。倾听较之于听,要求更高、更加细致、更加入微,是在听取有声语言的基础上,对内在的信息进一步感知、理解、吸收、消化,因此倾听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这就要求听者的知识水平、智力素质、生活阅历、人文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水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听力和理解的差异性,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使得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要使学生具备较高水准的倾听能力,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抓好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际上就要先抓好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实践中,只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才能不费力气,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消化吸收相关知识。同时学生也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打下坚实的语文功底。但是,小学生受到年龄阅历的局限,导致受到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倾听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正确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措施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情境的模拟,分别提问认真听讲的学生和注意力分散不及时倾听的学生等措施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倾听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难发现,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昏昏欲睡,听得不认真;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因此,无论是论述文还是应用文抑或文学作品的教学,我在备课时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常据文本体式和学生需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一“科学之光”安排的基本是说明文,所选文章既有说明事物的,也有说明事理的;既有说明单个对象的,也有说明一类对象的;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藝性比较强的。选文丰富多彩,涉及各个领域,可读性强,尽管这样,但学生阅读兴趣依然不高。如果只是上成一般的科普课,学生可能兴味索然,认真倾听的大概寥寥无几,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困难的。陈树元老师认为,“趣学趣教,讲究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对走出说明文教学的低迷,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教学时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想听、爱听,听得持久、听得专注、听出味道。
三、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倾听能力
(一)听记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倾听活动中倾听者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我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认真、有目的地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重点问题多次重复,加强重音,放慢节奏,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记录。
(二)听答训练
课前根据文本内容、学情等精心设计问题,课上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提内容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或者群体回答,有时师问生答,有时生问生答等,主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学生要准确、到位回答,首先必须认真倾听,否则会答非所问。这种训练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得最多。
(三)听述训练
主要方式有听后详述、概述、综述,侧重训练学生倾听的理解力、筛选力。这种训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同时也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素质。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中的名句时,适当地点拨后,及时让学生对我刚才讲的内容概述一遍,并合理组织成一段连贯的鉴赏短文。
在教学实践中,几乎处处都有倾听方面的训练点,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倾听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2]侯春燕.给倾听一个必要的理由[J].江苏教育.2006,(14).
[3]许肖辉.倾听是一种艺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9.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能力;学生
倾听是听的一种高级境界,倾听就是倾力听取信息,是对信息的一种高效吸收方式。倾听较之于听,要求更高、更加细致、更加入微,是在听取有声语言的基础上,对内在的信息进一步感知、理解、吸收、消化,因此倾听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这就要求听者的知识水平、智力素质、生活阅历、人文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水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听力和理解的差异性,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使得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要使学生具备较高水准的倾听能力,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抓好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际上就要先抓好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实践中,只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才能不费力气,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消化吸收相关知识。同时学生也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打下坚实的语文功底。但是,小学生受到年龄阅历的局限,导致受到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倾听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正确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措施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情境的模拟,分别提问认真听讲的学生和注意力分散不及时倾听的学生等措施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倾听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不难发现,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昏昏欲睡,听得不认真;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因此,无论是论述文还是应用文抑或文学作品的教学,我在备课时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常据文本体式和学生需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一“科学之光”安排的基本是说明文,所选文章既有说明事物的,也有说明事理的;既有说明单个对象的,也有说明一类对象的;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藝性比较强的。选文丰富多彩,涉及各个领域,可读性强,尽管这样,但学生阅读兴趣依然不高。如果只是上成一般的科普课,学生可能兴味索然,认真倾听的大概寥寥无几,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困难的。陈树元老师认为,“趣学趣教,讲究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对走出说明文教学的低迷,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教学时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想听、爱听,听得持久、听得专注、听出味道。
三、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倾听能力
(一)听记训练
着重培养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倾听活动中倾听者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我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认真、有目的地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重点问题多次重复,加强重音,放慢节奏,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记录。
(二)听答训练
课前根据文本内容、学情等精心设计问题,课上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提内容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或者群体回答,有时师问生答,有时生问生答等,主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学生要准确、到位回答,首先必须认真倾听,否则会答非所问。这种训练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得最多。
(三)听述训练
主要方式有听后详述、概述、综述,侧重训练学生倾听的理解力、筛选力。这种训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同时也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素质。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中的名句时,适当地点拨后,及时让学生对我刚才讲的内容概述一遍,并合理组织成一段连贯的鉴赏短文。
在教学实践中,几乎处处都有倾听方面的训练点,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倾听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7).
[2]侯春燕.给倾听一个必要的理由[J].江苏教育.2006,(14).
[3]许肖辉.倾听是一种艺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