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入手,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及其技能水平反思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设置合理性、与社会需求匹配度等,通过调研了解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期望、选择就读专业的主要因素。通过三年的调研和实践,探索信息技术类专业布局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动态调整的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31-2
1 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招生困境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了解当前高职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人才社会适应性的问题,找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
1.1 高职高专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和职业
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所做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提供的信息,我们看到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建筑业(9.0%),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8.7%)。而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的比例为3.1%,而这一比例还不包括其他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从事电器/电子类职业的毕业生比例高达6.0%,需求量明显存在,并且数量和比例在全部507个职业中位居前茅。
1.2 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技能水平分析
1.2.1 专业对口率
在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专业对口率 为59%、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对口率高达86%的情况下,电子信息大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47%,低于2008年50%的水平。
1.2.2 技能水平
整体上看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 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上述分析表明,高职高专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求职的机会选择学习的专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本身学习的难度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生源质量等因素导致学生即使选择所喜爱的专业,毕业后也未必能够从事所学专业。而职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不对称造成的求职困境,又反过来影响考生对专业的选择,结果就是所面临的学院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的困境。
2 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依据
在管理组织理论中,管理幅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下级数目。格兰丘纳斯(Graicunas)认为,一个人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实现有效管理必须克制管理幅度。那么,在高校管理中,是否专业设置过多会突破高校管理系统所能承受的专业管理幅度呢? 對于高等职业学校而言专业数越多,越不容易集中精力抓好专业建设,容易影响到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开办专业门类(专业大类)数量较多,对其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均呈现消极的影响。 经麦可思数据公司检验证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主要受到专业大类的数量的影响,而在同一个专业类下的专业小类数量的多少并不明显影响该专业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地方经济建设规划、社会需求、管理幅度、现有的环境资源、人员结构等成为专业建设主要的参照。因此专业建设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2.1 学生生源质量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一直以来发展迅猛,更是国家和四川省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然而2010届信息技术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偏低和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低于岗位工作能力水平要求说明高职高专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要,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特别是二专层次学生课程学习中反映出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提升,而信息技术行业从业人员有最基本的从业技能要求,能力的不匹配导致毕业学生就业困难,而这些学生的状况被扩大形成了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误解:信息技术人才饱和,由此出现招生困难的局面。
2.2 行业、岗位需求的进一步细化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又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为红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专业为黄牌专业,难道这些专业学生真没有用武之地?难道这些专业人员需求已经不存在?事实上随着技术进步,信息技术发展需求的人才定位和标准发生了一定变化,不同岗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更加细化,比如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的2008级毕业生专业认同度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知名企业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样不少企业到学院招聘软件开发人员,需求量极大,但是企业用人的要求越来越明晰。比如招收C语言开发人员、招收Java语言开发人员,而不会像几年前那样提出招收软件开发人员这种比较粗放的招募条件。由此我们发现,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要更为准确。
2.3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质量低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就业质量低也导致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降低。根据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培养定位必须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盲目地拔高培养目标和要求只能适得其反。三年的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经验说明,同样是信息技术类专业,部分涉及实物操作的专业比涉及抽象推理的专业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认同度相对较高,专业学习后对从事本专业的信心也会逐步提升,因此我们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认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专业学习的方向和定位,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4 专业的继承与转型
信息工程系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表面贴装方向、系统检测与维修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等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所需要专业领域,如何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找准学生培养定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和云计算中更多新的技术、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和人才需求,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到切入点、准确定位、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呢?显然,我们需要深入细致的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学习。
2.5 探讨学生家长求学的兴趣和需要
麦可思的报告告诉我们,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主要以兴趣爱好和求职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和虚假信息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趋众和盲从心理,这些问题不是学院或教职员工单方面能够解决的,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学院在招生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同时,我们在专业选择上更加需要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专业开展教育培养工作。
总之,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调整专业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开拓式发展。
3 专业结构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动态调整机制
在三年项目研究过程中,以充分调研论证为前提,以对专业布局优化为基本认同,逐步调整专业设置的覆盖面, 2012年新申报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类),迈开拓展学院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的第一步,改善了学院仅有计算机类专业的不利局面;2013年继续申报新专业移动通信技术,填补了学院通信类专业的空白;充实完善了学院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类别,形成电子信息大类三足鼎立的格局。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学院又成功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在申报新专业的同时,也在逐步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定位不准确、与已有专业区分度不高、学生家长认可度不高的专业,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总结几年来专业设置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调整工作具体实施的经验和得失,提出如下建议:
3.1 正确看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专业招生波浪式起伏的招生周期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教育部负责协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高职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帮助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但以现在的招生方式仍难以避免专业招生的波浪式起伏,趋利避害在选择报读专业时是考生和家长普遍行为准则,逆势而为的毕竟不是多数,最终趋利的结果形成“前景好”的专业井喷局势,波浪式周期自然形成。
3.2 确立信息技术类基础主干专业,保持这类专业的相对稳定性
鉴于上述招生波浪式周期的現实,即使在招生低谷时期,招生规模相对稳定而又处于专业类强势地位的专业应当坚持招生,规模萎缩时期正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低谷时期,更需要切实准确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适应企业需要,以高质量的教育成果促使招生低谷时间缩短,招生规模爬升速率提高。
3.3 构建电子信息大类三个专业类三足鼎立相互支撑的专业格局
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在专业大类中多个专业类的招生周期不会完全一致,此起彼伏的招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互弥补、相互补充的局面,有利于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平衡。
3.4 专业动态调整决策应综合考虑多个维度
几年的实践证实,专业设置、调整和建设需要从专业调研、学生报考热度、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和社会需求预测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职业教育评估网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为专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3.5 社会专业人才需求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导致的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亟需政府、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平台的支撑
目前已经有一个职业教育评估网为所有高职院校提供各个专业学生每年招生、毕业生就业信息、各个专业全国布点数、各个省(市)自治区等不同类型学校的专业布点数以及各年在校生规模等信息,供高职院校了解各个专业开办情况。
但与此同时,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同时也要求各个产业和行业定期发布人才需求预测,帮助和指导各个高职高专院校正确做出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决策,目前看,这类预测支撑平台亟待建设。
3.6 就业质量、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满意度、岗位能力需求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参照
学生从招生入学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习毕业进入社会,经历了高等职业教育完整的周期。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是我们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应用控制理论中反馈控制原理,输出的结果帮助我们调整输入的设置、帮助我们在加工过程中修正参数,以保证输出结果符合需求、达到标准。
这里就又需要有一个可以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各个产业和行业广泛认可的信息支撑平台,这也是我们开展专业优化调整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总之,经过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对于专业结构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动态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修正。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31-2
1 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招生困境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了解当前高职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人才社会适应性的问题,找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确立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
1.1 高职高专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和职业
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所做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提供的信息,我们看到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建筑业(9.0%),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8.7%)。而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的比例为3.1%,而这一比例还不包括其他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从事电器/电子类职业的毕业生比例高达6.0%,需求量明显存在,并且数量和比例在全部507个职业中位居前茅。
1.2 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技能水平分析
1.2.1 专业对口率
在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专业对口率 为59%、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对口率高达86%的情况下,电子信息大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47%,低于2008年50%的水平。
1.2.2 技能水平
整体上看2010届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 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上述分析表明,高职高专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求职的机会选择学习的专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本身学习的难度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生源质量等因素导致学生即使选择所喜爱的专业,毕业后也未必能够从事所学专业。而职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不对称造成的求职困境,又反过来影响考生对专业的选择,结果就是所面临的学院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的困境。
2 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依据
在管理组织理论中,管理幅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下级数目。格兰丘纳斯(Graicunas)认为,一个人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实现有效管理必须克制管理幅度。那么,在高校管理中,是否专业设置过多会突破高校管理系统所能承受的专业管理幅度呢? 對于高等职业学校而言专业数越多,越不容易集中精力抓好专业建设,容易影响到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开办专业门类(专业大类)数量较多,对其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均呈现消极的影响。 经麦可思数据公司检验证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主要受到专业大类的数量的影响,而在同一个专业类下的专业小类数量的多少并不明显影响该专业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地方经济建设规划、社会需求、管理幅度、现有的环境资源、人员结构等成为专业建设主要的参照。因此专业建设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2.1 学生生源质量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一直以来发展迅猛,更是国家和四川省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然而2010届信息技术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偏低和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低于岗位工作能力水平要求说明高职高专学生在专业学习上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要,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特别是二专层次学生课程学习中反映出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提升,而信息技术行业从业人员有最基本的从业技能要求,能力的不匹配导致毕业学生就业困难,而这些学生的状况被扩大形成了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误解:信息技术人才饱和,由此出现招生困难的局面。
2.2 行业、岗位需求的进一步细化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又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为红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两个专业为黄牌专业,难道这些专业学生真没有用武之地?难道这些专业人员需求已经不存在?事实上随着技术进步,信息技术发展需求的人才定位和标准发生了一定变化,不同岗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更加细化,比如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的2008级毕业生专业认同度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知名企业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样不少企业到学院招聘软件开发人员,需求量极大,但是企业用人的要求越来越明晰。比如招收C语言开发人员、招收Java语言开发人员,而不会像几年前那样提出招收软件开发人员这种比较粗放的招募条件。由此我们发现,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要更为准确。
2.3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质量低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就业质量低也导致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降低。根据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培养定位必须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盲目地拔高培养目标和要求只能适得其反。三年的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经验说明,同样是信息技术类专业,部分涉及实物操作的专业比涉及抽象推理的专业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认同度相对较高,专业学习后对从事本专业的信心也会逐步提升,因此我们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认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专业学习的方向和定位,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4 专业的继承与转型
信息工程系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专业、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表面贴装方向、系统检测与维修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等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所需要专业领域,如何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找准学生培养定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和云计算中更多新的技术、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和人才需求,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到切入点、准确定位、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呢?显然,我们需要深入细致的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学习。
2.5 探讨学生家长求学的兴趣和需要
麦可思的报告告诉我们,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主要以兴趣爱好和求职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和虚假信息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趋众和盲从心理,这些问题不是学院或教职员工单方面能够解决的,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学院在招生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同时,我们在专业选择上更加需要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专业开展教育培养工作。
总之,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调整专业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开拓式发展。
3 专业结构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动态调整机制
在三年项目研究过程中,以充分调研论证为前提,以对专业布局优化为基本认同,逐步调整专业设置的覆盖面, 2012年新申报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类),迈开拓展学院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的第一步,改善了学院仅有计算机类专业的不利局面;2013年继续申报新专业移动通信技术,填补了学院通信类专业的空白;充实完善了学院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类别,形成电子信息大类三足鼎立的格局。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学院又成功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在申报新专业的同时,也在逐步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定位不准确、与已有专业区分度不高、学生家长认可度不高的专业,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总结几年来专业设置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调整工作具体实施的经验和得失,提出如下建议:
3.1 正确看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专业招生波浪式起伏的招生周期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教育部负责协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高职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这样可以尽最大限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帮助考生和家长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但以现在的招生方式仍难以避免专业招生的波浪式起伏,趋利避害在选择报读专业时是考生和家长普遍行为准则,逆势而为的毕竟不是多数,最终趋利的结果形成“前景好”的专业井喷局势,波浪式周期自然形成。
3.2 确立信息技术类基础主干专业,保持这类专业的相对稳定性
鉴于上述招生波浪式周期的現实,即使在招生低谷时期,招生规模相对稳定而又处于专业类强势地位的专业应当坚持招生,规模萎缩时期正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低谷时期,更需要切实准确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适应企业需要,以高质量的教育成果促使招生低谷时间缩短,招生规模爬升速率提高。
3.3 构建电子信息大类三个专业类三足鼎立相互支撑的专业格局
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在专业大类中多个专业类的招生周期不会完全一致,此起彼伏的招生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互弥补、相互补充的局面,有利于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平衡。
3.4 专业动态调整决策应综合考虑多个维度
几年的实践证实,专业设置、调整和建设需要从专业调研、学生报考热度、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和社会需求预测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职业教育评估网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各个高等职业院校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为专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3.5 社会专业人才需求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导致的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亟需政府、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平台的支撑
目前已经有一个职业教育评估网为所有高职院校提供各个专业学生每年招生、毕业生就业信息、各个专业全国布点数、各个省(市)自治区等不同类型学校的专业布点数以及各年在校生规模等信息,供高职院校了解各个专业开办情况。
但与此同时,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同时也要求各个产业和行业定期发布人才需求预测,帮助和指导各个高职高专院校正确做出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决策,目前看,这类预测支撑平台亟待建设。
3.6 就业质量、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满意度、岗位能力需求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参照
学生从招生入学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习毕业进入社会,经历了高等职业教育完整的周期。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是我们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调整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应用控制理论中反馈控制原理,输出的结果帮助我们调整输入的设置、帮助我们在加工过程中修正参数,以保证输出结果符合需求、达到标准。
这里就又需要有一个可以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各个产业和行业广泛认可的信息支撑平台,这也是我们开展专业优化调整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总之,经过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对于专业结构优化及人才培养定位动态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