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研究

来源 :知与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涪陵分校,重庆 涪陵 408000)
  [摘要]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全面健康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要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理论意义。在现阶段,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还面临着现实困境,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公民社会公德亟待提高、部分公民职业道德感匮乏和部分公民家庭美德缺失。公民道德素质提升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要发挥志愿精神,要完善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工作机制,也要积极借鉴国际有益经验。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公民道德素质;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4-0118-04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意义
   公民道德素质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实践中所秉承的精神武器,精神武器一旦转化为人们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公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公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离不开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形成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在利益分配的格局中会产生新的矛盾。在利益平衡和协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但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有助于形成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能够使“人们作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由不适应与不平衡向适应与平衡转化,从而为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创造条件”[1]。
   (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仅有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这样的经济指标,也有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的文明指标。此外,不管是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还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都需要公民的道德素质作为支撑。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政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创造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丰富,也需要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文化素质,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为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已经不知不觉汇入到了全球化的时代洪流,在大国博弈中我们不仅需要辉煌的物质文明,更需要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民素养和公民道德。
   一个国家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腾飞和发展,也需要在文化层面的强大。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道德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非物质资源,每个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可以转化为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并以此来增加该国的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执政党的国家,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在参与国际事务中,既需要经济基础做支撑,也需要树立好正面的国际形象。在参与国际事务中,各个国家在价值观念、文化底蕴上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的包容需要国家形象来弥补。不可否认的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该国公民的道德素质。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公民道德素质提高面临的困境
   (一)部分公民社会公德亟待提高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尽管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社会公德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提高之处。最近一些案例给予我们警示,如郑州老太太摔倒之后,行人先拍照之后再去搀扶老人;成都女司机与男司机因为变道问题而大打出手,最后双方都陷入到了巨大的舆论漩涡,双方都成为“知名人士”。这些案例并不是个案,而是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一些商界人士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以假乱真,例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也反映出了部分公民社会公德的淡漠。
   (二)部分公民职业道德感匮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风险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尽管国家在法律层面对公民的职业道德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总体上我国公民的职业道德不容乐观。一些行业唯利是图,缺乏诚信;人民群众对国家公职人员缺乏信任感,政府一些窗口单位办事难,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存在着故意刁难老百姓的行为。当前医患矛盾、警民矛盾、民商矛盾突出都是不同阶层人士和群体之间不信任的表现,也是公民职业道德感缺乏的表现。
   (三)部分公民家庭美德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30多年来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不和谐;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啃老族。也有部分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离婚率逐年增高,闪婚闪离现象普遍,对婚姻也不负责,也有部分公民不孝敬老人,甚至不履行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以至于老人不能安享晚年。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一位男子拿出母亲养老钱买SUV,怎料儿子嫌车里挤,该男子就让60岁的母亲蜷蹲在后尾箱里,这样的新闻让人唏嘘,这样的新闻也不是个案,反映出了部分公民家庭美德的严重缺失。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公民道德素质提升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主要存在着三种价值观,即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重视集体利益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要求人们大公无私,崇尚精神层面的追求;西方价值观注重个人的解放和追求,提倡个人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西方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的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滋长了人们重个人、轻集体的意识,也影响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非主流价值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又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可吸收的丰富文化的滋养;既克服了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又回应了人们的利益关切,融合了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这是新时期人们思想的坐标和行动的指南。价值观的多样化必然会给人们群众的道德观念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当前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小悦悦”事件、“彭宇案”就是例证。
   (二)社会风气的变化
   社会风气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范围内流行的观念、行为和习惯。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了一些不良风气,一些党员干部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致使执政党的服务形象严重受损。社会不良风气产生了以下不良影响:一是功利意识增强,一些人做事都要图个回报,没有报酬的事情不做,对自己有用的事情做,有损自己利益的事情不做,浪费自己时间与精力的事情不做,等等,在对经济利益无休止的追求上,有的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膨胀,甚至连名誉、道德和权力都被商品化了。二是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增强的典型表现是个人主义思想在一部分人群中泛滥,他们从个人角度出发,认为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和他人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而已。
   (三)从众效应作祟
   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转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或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与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碰瓷现象,导致大部分市民在遇到此种问题的时候变得冷漠、不敢伸出援手,这就是从众心理在作祟,让市民的道德行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基本思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要发挥志愿服务的示范作用,要完善公民道德规范的工作机制,也要积极借鉴国际有益经验。
   (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公民道德,是一个人或社会好的内在品格和价值观。目前,个别党员干部道德败坏,用人以权谋私,率先捞钱致富,如将子女家属送到国外,坐拥数套住房,任人唯亲甚至买官卖官等,令群众深恶痛绝,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实践证明,党风决定社会风气。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全社会共同去营造,也需要党员干部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和工作岗位上发挥引领作用,还要在遵守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上成为表率。首先,要树立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树立起个人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良好修养。带头践行诚信文化、廉政文化、孝文化。其次,要遵纪守法,切实提高法治观念,模范遵守法律,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坚决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再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找准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共鸣点、群众利益的交汇点,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为群众做出表率。
   (二)大力发扬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志愿服务具有无偿性、志愿性、社会公益性等特征。与一般执业活动强制性不同的是,志愿活动具有非强制性,它是建立在人们自愿自觉基础之上的;志愿服务追求的是一种无偿劳动,获得的是一种尊重和社会价值的承认;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志愿服务并非是人们为了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拉拢自己的人脉,它的关注点主要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或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最近几年志愿者活动主要致力于党政中心工作,主动为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致力于文明素质提升,积极投身城市创建的志愿服务;致力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做常规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发挥志愿者突击队作用。因此,我们要扩大志愿者的招募范围,建立健全各地志愿者的工作机制,给予志愿工作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支持,建立科学化的志愿者队伍奖励机制。
   (三)要建立健全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工作机制
   一是要经常性地开展健康生活等活动外,还应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好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育身边人”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达到公民自我教育、自我参与的目的。充分发挥好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职工等老同志在倡导文明、抵制不文明言行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人物的评比和宣传活动,发挥好道德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形成一个道德模范人物的评比、宣传、奖励机制,营造出全社会崇尚道德、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要建立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惩罚机制。对公民的不文明行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曝光,对严重的职业失范、家庭暴力行为要移交司法机关。
   根据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的思想,宣传部门应发挥媒介的作用,将各种道德素质方面的视频、广告、画报、真人真事在公共场所反复播放,不断刺激市民的视觉和大脑,这将对市民的道德观念产生强化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借助“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道德评价的舆论场”[2]的原理。因此,还要建立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舆论监管机制,运用舆论的正能量对公民个体的道德素质进行客观评价。
   (四)从小做起,抓好幼儿教育
   少年强则中国强。根据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结果,道德感大概在学龄前期(3~6岁)就开始形成并发展,因此大力开展幼儿道德教育对于我国市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树立全民道德教育应从小做起的意识,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为幼儿营造正确的道德氛围,让幼儿的道德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
   瑞典这个国家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他们一直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瑞典社会民主党奉行人人平等的理念,平等理念已经内化于瑞典国民之心,国人是视贪污腐败为最大的羞耻,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公务员的廉洁自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丹麦和瑞典都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从学龄儿童抓起,当然也面向社会。他们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也比较独特,不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而是将知识作为道德传授的载体,将价值观作为课程中潜在的内容,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道德的教育和思想的传递。在芬兰,国家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侧重于实践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公共福利、慈善事业和环境保护,让社会公德成为学生的自觉实践。在东南亚,新加坡也加大了对公务员道德水准的考核力度,将公务员的道德考核贯穿于公务员的选拔、考核及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公民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发展,如英国制定了《荣誉法典》,美国制定了《政府道德法》。在德国,闯红灯的记录将会伴随闯红灯者的一生。“花园城市”新加坡在规范市民公共生活和行为举止上非常严格。随地吐痰者、在公共场所吃口香糖者最高可以罚款1 000新元。新加坡在建国初期,社会出现两大顽疾,一个是腐败盛行,一个是市民道德素质低下,正是靠着教育和制度的双重压力,新加坡的廉洁指数和市民综合素质才不断上升和提高。总之,国际经验表明,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需要教育,但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创新,同时一些社会陋习的改变需要加强社会干预。
   [参考文献]
  [1]卓越.公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176.
  [2]王淑琴.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67.
  〔责任编辑:张毫〕 2015年11月 知  与  行   Nov. 201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20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唑来
台湾66岁的黄瑞珍从花莲糖厂榨甘蔗设备中得到灵感,研发出以蒸汽为动力的小火车,只要加水、烧炭,水煮沸后产生蒸汽,就能推动小火车向前跑,犹如早期真的火车一样。黄瑞珍家住
<正>~~
期刊
企业内部网(Intranet)是传统企业网与因特网相结合的新型企业网络,是一个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机构内联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
<正>~~
期刊
我公司近来为职工图书馆选购资料,求购玩具专业杂志《中外玩具制造》及其前身《玩具信息与研究》合订本最好能找到2000~2004年各一套。
世界总的形势是和平与发展,在深刻而复杂的变动中,加速向多极化格局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各国人民正努力创建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摘 要:从古至今,房屋、桥梁等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都需要符合力学原理。遵循着将弯矩转变为轴力的力学主线,贯穿着建筑史发展的全过程。运用力学原理能够使建筑结构稳固,防止建筑物出现倒塌现象,同时,还能节约建筑材料。文章从力学主线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建筑结构形式;发展;力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TU311  1. 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史  建筑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缺一不可。随着经济的
采用强制通风好氧静态方式对污泥进行堆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污泥水分和C/N比,经过好氧反应器堆肥处理,污泥有机质发生降解,含水率不断下降,最终达到30%左右;工况A和B都达到最高温度,分别为58.90℃和59.9℃,并维持了 6天,有效杀灭病原菌,实现城市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和减量化的要求;工况A、B的种子发芽指数鄙达到100%以上,腐熟的污泥成为肥料产品,实现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