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X线与CT影像的对比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kxxmv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行X线、CT影像检查的临床结果。方法:本次研究人员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挑选,行不同临床检查方法,其中,30例研究组患者行CT影像检查,30例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于临床检查结束后评估结果。结果:研究组临床股骨颈骨折检出率的100.0%、骨折分型的准确检出率96.7%均高于对照组的80.0%、66.7%,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X线诊断股骨颈骨折患者结论不明确时行CT影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X线 CT影像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老年患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化,该疾病病发率持续上涨,危害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均借助X线进行疾病的诊断,然由于股骨颈骨折疾病的特殊性,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致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因此,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疗法进行诊断意义重大。本文将我院挑选行CT影像检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旨在探讨CT影像、X线的临床诊断效果,详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人员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挑选,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20例、10例,年龄段40-76岁,平均(52.2±0.2)岁;病发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跌倒伤9例;研究组30例,男性、女性分别19例、11例,年龄段41-78岁,平均(52.3±0.3)岁;病发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跌倒伤8例。60例患者均符合骨折疾病诊断,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意识障碍症状。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评估(P>0.05)。
  1.2 方法
  临床给予30例对照组患者X线检查,X线检查设备借助常用X射线摄影系统,将靶片距离控制在110.0cm内,曝光条件根据患者基础条件确定,照射患者骨颈正位、侧位,分析其骨折部位、类型等情况;临床给予30例研究组患者CT影像检查,临床设备为16层螺旋CT機,从患者髋部扫描,将股骨头作为扫描中心,按照髋臼至股骨小转子的顺利扫描。CT影像扫描层之间的距离为5.0mm,两层间距为3.0mm,螺距为1。待临床扫描结束后借助传统数据进行图像突出,从而获得患者股骨图像,便于清晰观察。
  1.3 评估项目
  临床检查结束后评估骨折检出情况及骨折分型检查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χ2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骨折检出情况评定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经由CT影像检查后骨折检出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X线检出率为80.0%,两组患者临床检出率存在差异(X2=6.667,P=0.010)。此外,研究组患者骨折碎片检出率为63.3%(19/30),对照组患者骨折碎片检出率为23.3%(7/30),两者之间亦存在差异(X2=9.774,P=0.002)
  2.2 临床对骨折分型检出情况评定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由不同方法检查后骨折分型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相关数据详见下表1。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多发病,多发于人体髋关节,然由于髋关节作为人体较为重要的关节,一旦损伤后将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带来巨大伤害,进而降低生活质量[2]。因此,临床需加强此类患者的检查和治疗,便于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生活现状。目前,临床股骨颈骨折疾病诊断过程中常借助CT影像、X线方法进行检查,其中,X线为临床常规手段,可明确诊断患者临床病症。因此,该临床检查方案仍是骨科疾病首要检查手段。但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性和结构的复杂性,间接导致检查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提高误诊、漏诊发生率,影响临床治疗。说明:临床借助X线检查股骨颈骨折患者无法直接、清晰的反映患者病情。因而,临床需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疗法进行检查。
  近年来,随着临床CT技术的完善,CT影像检查方法问世,临床应用中有效弥补了X线检查的缺陷。该影像技术通过计算机先进技术的使用,可生动、直观的反映患者骨折、移位情况;并且,此类技术还具有获得清晰图像、检查时间短的临床特点。此外,CT影像方法除可检查临床疾病外,还可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为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30例研究组患者经由CT影像检查后,骨折疾病检出率为100.0%,和对照组患者的X线检出率80.0%相比,存在差异(P<0.05);在骨折分型中,CT影像方法准确检出29例,临床检出率为96.7%;X线方法准确检出20例,临床检出率为66.7%,两组骨折分型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提示:临床CT影像检查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检出效果相对于X线检查方法来说,优越性更强,和杨永海[3]成就基本相似。综上,临床CT影像学检查方法高于X线,可直观、真实的反映股骨颈骨折患者情况。因此,临床股骨颈骨折疾病初步诊断时可行X线,重度股骨颈骨折患者可行CT影像方法检查,便于提高疾病诊断率,值得应用。
  表1 临床对骨折分型检出情况评定 (n,%)
  参考文献
  [1]姜明新.股骨颈骨折X线与CT影像的对比研究[J].影像技术,2013,25(5):34-35.
  [2]常沁彪.股骨颈骨折X线CT影像的临床对比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48-2649.
  [3]杨永海.研究股骨颈骨折X线与CT影像的对比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615-61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透析的安全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管理中不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管理过程中,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管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患
【摘 要】 目的:探讨卵巢癌采用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本次选取卵巢癌患者30例,均为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应用化学发光法对HE4、CA125水平测定,并取同期收集的良性肿瘤30例、健康妇女30例,就相同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晚期卵巢癌组检测出的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及早期卵巢癌组(P<0.05)
为提高组织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现代教学环境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套组织学虚拟切片,增加了真实性、生动性,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 要】 目的:对肋骨骨折的CT扫描方法的检出率以及肋骨平片的对照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份到2013年5月(2012年5月份到2014年2月)份收治的36例肋骨骨折患者为对象,36例肋骨骨折患者一共有58根肋骨骨折,包括了22例膈上肋骨骨折患者30根肋骨骨折以及14例膈下肋骨骨折患者28根肋骨骨折。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肋骨骨折CT扫描以及肋骨平片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