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了近三天在湖南长沙密集而大量的工作后,带着因为缺乏睡眠而疲惫的身体返回北京。处于半退休近三年的我,因为《脚趾上的星光》又开始与媒体接触。为了有效宣传,我刻意把电视策略放在从来都不乐意配合的选秀节目,签了一季合约,这代表我将连续十周,每逢周五有两天在长沙工作。
之所以我改变立场愿意加入,主要还是因为《脚趾上的星光》小说写完之后,让我有了重新思考的机会。过往我总站在唱片业者的角度,现在当确实理解到了“唱片已死,音乐未亡,只是生存模式未定”,面对这少数可以容纳音乐的电视平台,我想,我反而应该深入核心去观察才对,这才是真的有助于音乐产业。
《花儿朵朵》去年以包容各式音乐形态的开放心态,在一味快速造星的选秀节目中,异军突起拔得头筹。我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接下了今年多增加出来的音乐总监职位,而非别人猜测的评审工作。我的工作内容是挑选参赛者每集要演唱的曲子,纵面是设计每个参赛者的音乐定位,横面去设想每周全大陆将看到一场什么样曲目的演唱会。之所以以演唱会来形容,是因为这是每周播出的现场节目,场景设在长沙市的一小型体育馆内,大约是小半个“小巨蛋”面积。
当我飞到长沙,才看到这一巨大工作量、高收视率节目,全出自一群含导演在内仅十名不到的主创人员。他们约莫都是二十到三十岁,来自大陆各地的喜欢音乐的电视工作者,凭借的是热情、耐力和青春无惧。他们在拥挤的贴着几张奈良美智画作海报的不矫饰的办公室里,接近不眠不休地工作,不禁让我想起了90年代初台湾唱片公司的情景来。
我与这群大都是90后出生的孩子们讨论歌曲,如果不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足以称得上是震撼教育,被震撼的当然是我!一位娇美如舒淇的十八岁摇滚乐团主唱,漫不经心地说着:“只要摇滚,只要每场我的歌,不让其他摇滚盟友嫌弃就好,其他无所谓!”一位十九岁有着近铁嗓子般宽音域的女孩,听我建议曲目中的国语歌,再红都没听说过,只因为在她成长过程中所听过的歌曲,几乎都是黑人的教堂音乐。但是不用担心,一首新歌再难对她来说也只需要十来分钟的聆听,就能像计算机一样精密扫描复制在脑海,然后轻松唱出。
在回京的路上,我就是想著这群刚刚走进我生活里的人们的脸孔,想着这几位对音乐抱着梦想的女孩,她们各自跟我说过的话,心中自是感触万千,想起90年代的台湾,想起二十几岁时的自己……
忽然发现微博里有人@我代祷,因为台湾艺人大炳在北京重病。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消息,一下子就将我拉到十多年前,受邀去世新演讲的记忆里。那场演讲一直让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就是演讲后的提问,一位笑容满面充满理想的提问同学,来年我在电视上认出他——大炳。才华洋溢的他红得很快,迷失得也快,不幸正逢台湾媒体八卦文化、肚脐视野兴起之际,几次犯错都接近电视现场直播方式,直接送到台湾家家户户,并且随片附上周围友人藉爱之深责之切的纷纷言论,就这样地日以继夜重复评论着,全民动员直到下一个可操作的话题出现为止。嗜血八卦媒体如连续剧般无限扩大地扇动着,不肯罢休,把一个人逼上几乎无路。如这样的相同模式也成了一种产业般,岛屿上的人们,周周消费着一个以至一家子自己的族人,匆匆十数年成台湾的主流娱乐了。
一个人才的成功,需要多庞大的人力、心思、时间,才能成立,曾经台湾经历过和成就过。现在大陆正沉浸在这个文化复兴过程中,而现在的台湾呢?从北京机场公路往东四环路的回家路上,在计程车上我合掌为大炳祈祷时,忽然不争气地忍不住狂涌而至的泪水。
之所以我改变立场愿意加入,主要还是因为《脚趾上的星光》小说写完之后,让我有了重新思考的机会。过往我总站在唱片业者的角度,现在当确实理解到了“唱片已死,音乐未亡,只是生存模式未定”,面对这少数可以容纳音乐的电视平台,我想,我反而应该深入核心去观察才对,这才是真的有助于音乐产业。
《花儿朵朵》去年以包容各式音乐形态的开放心态,在一味快速造星的选秀节目中,异军突起拔得头筹。我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接下了今年多增加出来的音乐总监职位,而非别人猜测的评审工作。我的工作内容是挑选参赛者每集要演唱的曲子,纵面是设计每个参赛者的音乐定位,横面去设想每周全大陆将看到一场什么样曲目的演唱会。之所以以演唱会来形容,是因为这是每周播出的现场节目,场景设在长沙市的一小型体育馆内,大约是小半个“小巨蛋”面积。
当我飞到长沙,才看到这一巨大工作量、高收视率节目,全出自一群含导演在内仅十名不到的主创人员。他们约莫都是二十到三十岁,来自大陆各地的喜欢音乐的电视工作者,凭借的是热情、耐力和青春无惧。他们在拥挤的贴着几张奈良美智画作海报的不矫饰的办公室里,接近不眠不休地工作,不禁让我想起了90年代初台湾唱片公司的情景来。
我与这群大都是90后出生的孩子们讨论歌曲,如果不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足以称得上是震撼教育,被震撼的当然是我!一位娇美如舒淇的十八岁摇滚乐团主唱,漫不经心地说着:“只要摇滚,只要每场我的歌,不让其他摇滚盟友嫌弃就好,其他无所谓!”一位十九岁有着近铁嗓子般宽音域的女孩,听我建议曲目中的国语歌,再红都没听说过,只因为在她成长过程中所听过的歌曲,几乎都是黑人的教堂音乐。但是不用担心,一首新歌再难对她来说也只需要十来分钟的聆听,就能像计算机一样精密扫描复制在脑海,然后轻松唱出。
在回京的路上,我就是想著这群刚刚走进我生活里的人们的脸孔,想着这几位对音乐抱着梦想的女孩,她们各自跟我说过的话,心中自是感触万千,想起90年代的台湾,想起二十几岁时的自己……
忽然发现微博里有人@我代祷,因为台湾艺人大炳在北京重病。在这个时候看到这消息,一下子就将我拉到十多年前,受邀去世新演讲的记忆里。那场演讲一直让我记忆深刻的原因,就是演讲后的提问,一位笑容满面充满理想的提问同学,来年我在电视上认出他——大炳。才华洋溢的他红得很快,迷失得也快,不幸正逢台湾媒体八卦文化、肚脐视野兴起之际,几次犯错都接近电视现场直播方式,直接送到台湾家家户户,并且随片附上周围友人藉爱之深责之切的纷纷言论,就这样地日以继夜重复评论着,全民动员直到下一个可操作的话题出现为止。嗜血八卦媒体如连续剧般无限扩大地扇动着,不肯罢休,把一个人逼上几乎无路。如这样的相同模式也成了一种产业般,岛屿上的人们,周周消费着一个以至一家子自己的族人,匆匆十数年成台湾的主流娱乐了。
一个人才的成功,需要多庞大的人力、心思、时间,才能成立,曾经台湾经历过和成就过。现在大陆正沉浸在这个文化复兴过程中,而现在的台湾呢?从北京机场公路往东四环路的回家路上,在计程车上我合掌为大炳祈祷时,忽然不争气地忍不住狂涌而至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