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例资料 患者,女,78岁.腰痛伴血尿一周就诊,无肉眼血尿,无腰部压胀痛及绞痛,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6/89 mmHg.超声示膀胱左侧壁大小约2 .2cm×1 .7cm弱回声,其内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图1).腹部CT 扫描示膀胱左后壁一葫芦状软组织密度影突向膀胱内,大小约2.1cm×1.2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靠前上部分病灶强化程度低于靠后下部分病灶,靠后下部分区域病灶强化程度与邻近血管相近,病灶周围见较多迂曲增粗血管影(图2~6).激素检测(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为阴性.
【机 构】
:
643000 四川,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资料 患者,女,78岁.腰痛伴血尿一周就诊,无肉眼血尿,无腰部压胀痛及绞痛,否认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6/89 mmHg.超声示膀胱左侧壁大小约2 .2cm×1 .7cm弱回声,其内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图1).腹部CT 扫描示膀胱左后壁一葫芦状软组织密度影突向膀胱内,大小约2.1cm×1.2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靠前上部分病灶强化程度低于靠后下部分病灶,靠后下部分区域病灶强化程度与邻近血管相近,病灶周围见较多迂曲增粗血管影(图2~6).激素检测(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为阴性.全麻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术中见膀胱左侧壁一1 .5cm×1 .0cm实性结节状新生物,滋养血管丰富,表面粘膜光滑,基底较宽,有一滋养血管迂曲扩张,在新生物旁形成大小约2 .0cm×1 .5cm的血管瘤样病变,二者呈葫芦状相连.术后病理诊断:膀胱副神经节瘤合并动脉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内融合状纤维化(CHF)的影像表现,并初步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6例CHF患者的MRI和CT资料,分析病灶的影像学征象,主要包括位置、密度/信号、形态、强化程度以及动态变化,并初步分析致病原因.结果:6例均行MRI扫描,其中4例病灶位于肝脏右前叶、方叶及左叶外侧段,1例以肝门为中心累及肝左叶和肝右叶,1例位于肝右后叶和左叶外侧段;病灶均呈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上较周围肝实质的信号稍高;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静脉
目的:探讨双源CT动脉期增强图像上出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返流(IVCHV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本院同时行腹部C T增强扫描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59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出现返流者246例,无返流者213例.比较返流组和无返流组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VCHCR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入组459例患者,其中返流组共计246例,无返流组213例.下腔静脉返流组中,Ⅰ型187例、Ⅱ型34例、Ⅲ型25例;下腔静脉返流合并肝静脉返流48例
1 病例rn患者,男, 4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并右肾上腺占位2年余”于2020年8月16日入院.偶伴右腰部疼痛,未发现血压升高,无头痛、头晕、呕吐及视物模糊.2020年8月CT平扫+增强示:右肾上极后缘局部约2.3cm ×2cm ×2.2cm大小的稍高密度结节影,见图1A,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边界欠清楚,见图1B.右侧肾上腺区局部约3.3m×5.7cm×5.4cm大小的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见图1C,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见图1D.MRI平扫+增强,见图2A-D:扫描特征与CT扫描特征相似
蠊缨滴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缨滴虫亚目,缨滴虫科.该虫可通过食入或吸入等方式引起呼吸系统、其他部位感染,对患者危害较大,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将2020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例蠊缨滴虫感染致肺部感染的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影像资料.行C T检查13例,行MRI检查5例,同时行两种影像检查者3例.结果:患儿平均年龄(2.8±2.9)岁.肿瘤均为单发,位于左侧9例、右侧6例.瘤体最大径线1.6~11.0 cm,平均(5.4±2.4)cm.病灶呈类圆形12例,不规则形3例;边界清楚11例,边界模糊4例,其中肿瘤突破包膜向周围浸润生长者1例.所有肿瘤内均可见不同程度坏死,未见出血灶,瘤内出现钙化4例.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不同CT设备不同肺结节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优化肺结节CT筛查方案.方法:在一仿真人体胸部模型中植入3种直径(3、5和8 mm)和3种密度(100、-630和-800 HU)共9个肺结节,在固定管电压(120 k V p)及不同曝光量(10、15、20、30、50、100和200 mAs)条件下对体模进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设备分为A组(联影uCT 550)、B组(Philips iCT 256)和C组(GE Optima CT 540).记录每次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
1 病例rn患者,女,46岁.5年前行胸部CT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无任何自觉症状,后定期复查CT,于2020-07-14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散在多发磨玻璃结节,上叶居多,大者位于左肺下叶背段,直径约8mm.遂于我院行“胸腔镜下左肺多发结节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给予抗感染、雾化、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术后3d后安稳出院.出院后行3次化疗,化疗方案为“培美曲塞+铂类”.
自发性脑出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不良且死亡率高的特点,血肿扩大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预测早期血肿扩大可以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决策提供支持.近年来预测血肿扩大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基于CT平扫、脑血管CTA和MRI征象、以及基于影像组学模型来进行预测.本文对血肿扩大的机制、影像特征及影像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基于DWI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的分割模型对盆腔骨结构的自动分割价值,以及基于自动分割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因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而行盆腔多参数MRI扫描的614例患者的DWI数据,训练3D U-Net模型对盆腔骨质结构进行自动分割.以两位影像科医师手工勾画和标注的8个盆腔骨质结构(下腰椎、骶骨、髂骨、髋臼、耻骨、坐骨、股骨头、股骨颈)为金标准,在不同数据集(训练集、调优集、测试集)中,采用Dice相似系数(DSC)、Jac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SZ)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局部神经调节的研究之中.rTMS对治疗SZ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等)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SZ的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然而,如何精确定位和刺激强度的选择以及哪些SZ患者最适合rTMS治疗等问题尚未明确.运用MRI等影像学方法,从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等角度去探究rTMS的治疗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对于rTMS定位和评估治疗结果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就SZ患者进行rTMS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