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率市场化不断改革,给银行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经营状况,选择适合本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加强存款和贷款利率的定价能力,实现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商业银行
1 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体系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就是让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力量直接影响利率水平,实施市场化进程的利率体系,为商业银行赋予了利率决定权,各个商业银行可以按照资金的变化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主,货币市场利率为辅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边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了多年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2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进展
从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以下几点,一是美联储长期性、阶段性、顺序性的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二是成熟发达金融市场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应该阶段性、创新性这个特征。具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以下过程。在1996年6月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同业拆借利率,到了2015年,存款利率开始上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准备”、“发展”、“全面开放”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为1996年~2003年,相继在银行间债券市场(1997年)和国债市场(1999年)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在2004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在2004年,人民银行针对人民币贷款利率,做出了明确限制,对于存款利率下限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在2007年,上海银行之间开始实施同业拆借利率,基本已经确定了市场基准利率,这一市场也开始逐步完善。在2013年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出现了显著变化,已经实现了全面开放,同年的9月,我国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2014年,我国调整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在2014年5月,周小川提出:将采取利率走廊模式。利率走廊的上限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下限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在2015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出了利率走廊机制,是对利率市场的全新改革,形成了完善的价格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经过了20年的发展,我国利率市场的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3 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
3.1影子银行体系造成利率双轨现象
利率雙轨现象从通俗意义上而言,即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中,有两个不同的利率水平,第一个是商业银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在这一方面,由金融机构依照市场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情况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非官方利率水平。而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对于银行存款利率来说在收益率上占据明显优势。作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金融创新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存款收益率的两倍以上,这就导致了客户更多的将存款转化为银行理财产品,从而造成利率双轨现象。
3.2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
近几年,我国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这是金融保障制度的代表,将符合条件的存款性金融机构集合起来,按照投保比例的不同,存款机关缴纳相应的保费,这就是存款保险准备金,若有成员机构在经过过程中发生危机,那么存款保险机构会直接支付存款,以此来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金融制度的稳定性、保障银行信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在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出现大量的中小银行破产倒闭,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会催生出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保障无论任何时候能够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
3.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会不断的缩小。因此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会加大力度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通过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4 结论与建议
4.1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资产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存贷利差收紧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进行资产多元化管理,扩大证券投资等资产运用渠道。而在负债端,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客户的存款,商业银行同样需要扩大负债的来源,增加同业银行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业务来扩大负债的来源。
4.2改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商业银行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工具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定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久期模型以及VAR模型来对利率风险进行定价,增加商业银行对于利率的精准定价的能力,使得商业银行更好的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
4.3灵活运用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管理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应该综合运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看跌期权来避免利率上涨的风险,同样也可以利用看涨期权来避免利率下跌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对资产实现套期保值,还可以利用利率波动的机会来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
参考文献:
[1]王晓,宁玉玲.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动因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现实考察[J].现代经济探讨,2019(03):23-33.
[2]马亦娴.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19(05):76-77.
[3]韩健鹏.中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9(05):20-21.
关键词:利率;市场;商业银行
1 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体系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就是让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力量直接影响利率水平,实施市场化进程的利率体系,为商业银行赋予了利率决定权,各个商业银行可以按照资金的变化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主,货币市场利率为辅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边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过了多年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2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进展
从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以下几点,一是美联储长期性、阶段性、顺序性的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二是成熟发达金融市场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应该阶段性、创新性这个特征。具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以下过程。在1996年6月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同业拆借利率,到了2015年,存款利率开始上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准备”、“发展”、“全面开放”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为1996年~2003年,相继在银行间债券市场(1997年)和国债市场(1999年)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在2004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在2004年,人民银行针对人民币贷款利率,做出了明确限制,对于存款利率下限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在2007年,上海银行之间开始实施同业拆借利率,基本已经确定了市场基准利率,这一市场也开始逐步完善。在2013年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出现了显著变化,已经实现了全面开放,同年的9月,我国成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2014年,我国调整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在2014年5月,周小川提出:将采取利率走廊模式。利率走廊的上限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下限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在2015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出了利率走廊机制,是对利率市场的全新改革,形成了完善的价格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经过了20年的发展,我国利率市场的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3 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
3.1影子银行体系造成利率双轨现象
利率雙轨现象从通俗意义上而言,即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中,有两个不同的利率水平,第一个是商业银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在这一方面,由金融机构依照市场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情况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的非官方利率水平。而银行的理财产品相对于银行存款利率来说在收益率上占据明显优势。作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金融创新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存款收益率的两倍以上,这就导致了客户更多的将存款转化为银行理财产品,从而造成利率双轨现象。
3.2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
近几年,我国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这是金融保障制度的代表,将符合条件的存款性金融机构集合起来,按照投保比例的不同,存款机关缴纳相应的保费,这就是存款保险准备金,若有成员机构在经过过程中发生危机,那么存款保险机构会直接支付存款,以此来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金融制度的稳定性、保障银行信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急剧增加,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在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出现大量的中小银行破产倒闭,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会催生出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保障无论任何时候能够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
3.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会不断的缩小。因此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会加大力度发展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通过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4 结论与建议
4.1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目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资产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存贷利差收紧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进行资产多元化管理,扩大证券投资等资产运用渠道。而在负债端,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客户的存款,商业银行同样需要扩大负债的来源,增加同业银行拆借、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业务来扩大负债的来源。
4.2改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商业银行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工具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定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应该运用更加先进的久期模型以及VAR模型来对利率风险进行定价,增加商业银行对于利率的精准定价的能力,使得商业银行更好的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
4.3灵活运用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管理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应该综合运用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多种金融衍生产品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看跌期权来避免利率上涨的风险,同样也可以利用看涨期权来避免利率下跌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对资产实现套期保值,还可以利用利率波动的机会来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
参考文献:
[1]王晓,宁玉玲.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动因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现实考察[J].现代经济探讨,2019(03):23-33.
[2]马亦娴.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19(05):76-77.
[3]韩健鹏.中国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9(0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