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致使大多数教师面临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低下的问题。长久以来,语文教师在知识点的教学中往往实行灌输教育,虽然加强了记忆,但却忽略了理解,极大地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一、融会贯通,紧扣课本内容拓展
在目前的高中教材中,大多数文章的时代背景比较复杂,如若还像小学、初中时那样进行阅读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搜寻相关的文本背景资料,或阅读指定的文章,熟知课文的写作背景。
如在教学《想北平》一文时,如果仅仅从思乡角度来谈,就很难将作者那种对北平的赤子深情讲透彻。我们可以结合文章的写作时间,把日本侵华、“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何梅协定”等素材放在导学教案上。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后自然能明白作者为华北危急、北平危急的局面而百感交集、心急如焚,同时也能明白作者将北平比作母亲,思念北平的情感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会发现,经过对背景的普及及阅读后,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深入了解,更能了解与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了,不再把它看作普普通通的思想散文。
二、阅读对比,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通过对不同风格文本进行阅读对比,可以深化认识,增加理性思考;而对同种风格的文本进行阅读对比,也可以取长补短,勾联认识。在实际的授课当中,对比内容的选择很关键,不能为了比较而比较,要有鲜明的教学功能,既要达到应有的成效,又不能白费时间。这种对比可以从各个方面来体现,既可以是手法方面的,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本内容。
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作者在文中只是细节性地侧面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进行渲染,而并未详细诉说,高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与史铁生的另一篇知名散文《秋天的怀念》进行阅读对比,就可以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当我们读到作者母亲要带儿子看菊花,而最后吐血而亡时,学生眼中闪亮的泪花说明他们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文中的愧疚因何而来。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忏悔之情,极少提及自己和母亲生活的内容,这就是委婉的写作,而《秋天的怀念》是直接抒发情感,既通俗易懂又感人至深。通过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对比,就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课文内涵,体会原文隐含的内容。
三、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对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有所抵触。因此,为了引发学生的热情,防止学生因抗拒而影响阅读质量,教师应该采用一些与平时上课有所区别的教学方法。
第一,通过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章节时可以同时让学生阅读林黛玉的《葬花吟》,在这一章节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阅读的情景。在阅读课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听着黑鸭子乐队演唱的《葬花吟》,进入学习情境。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林黛玉葬花时内心的凄婉,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视频片段。
第二,通过切身的感受带动学生的认识。为了能够真实地体会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内心状况,同时又能深刻领悟林黛玉葬花时的心态,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上台跟着配乐朗诵《葬花吟》。在学生表演结束之后,教師也可以让上台表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扮演林黛玉时的切身体会。通过这样的情景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建立学习平台
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在课堂中开展拓展阅读,往往会受到制约,因此,拓展阅读要在课外进行。为了加强学生阅读与分析的能力,深切领悟写作技巧,广大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制定一系列专题,每次的活动都要有鲜明的目标,解决重要的问题。
为了能让学生相互交流,展现自我,教师可以搭建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竞赛活动或者阅读的心得体会交流展览,让学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或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技巧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展现自我,这同时也是互相交流与切磋的良好路径。实践表明,以课外活动为途径对学生加强拓展阅读的技巧指引能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展览与交流,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展开专题研究,通过创造竞争性的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带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是理解、鉴赏、识记等能力的提升,同时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相符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就是拓展阅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紧扣要点,高效组织,助力语文教学的顺利展开。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744000)
一、融会贯通,紧扣课本内容拓展
在目前的高中教材中,大多数文章的时代背景比较复杂,如若还像小学、初中时那样进行阅读教学,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搜寻相关的文本背景资料,或阅读指定的文章,熟知课文的写作背景。
如在教学《想北平》一文时,如果仅仅从思乡角度来谈,就很难将作者那种对北平的赤子深情讲透彻。我们可以结合文章的写作时间,把日本侵华、“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何梅协定”等素材放在导学教案上。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后自然能明白作者为华北危急、北平危急的局面而百感交集、心急如焚,同时也能明白作者将北平比作母亲,思念北平的情感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会发现,经过对背景的普及及阅读后,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深入了解,更能了解与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了,不再把它看作普普通通的思想散文。
二、阅读对比,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通过对不同风格文本进行阅读对比,可以深化认识,增加理性思考;而对同种风格的文本进行阅读对比,也可以取长补短,勾联认识。在实际的授课当中,对比内容的选择很关键,不能为了比较而比较,要有鲜明的教学功能,既要达到应有的成效,又不能白费时间。这种对比可以从各个方面来体现,既可以是手法方面的,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本内容。
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作者在文中只是细节性地侧面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进行渲染,而并未详细诉说,高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与史铁生的另一篇知名散文《秋天的怀念》进行阅读对比,就可以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当我们读到作者母亲要带儿子看菊花,而最后吐血而亡时,学生眼中闪亮的泪花说明他们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文中的愧疚因何而来。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忏悔之情,极少提及自己和母亲生活的内容,这就是委婉的写作,而《秋天的怀念》是直接抒发情感,既通俗易懂又感人至深。通过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对比,就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课文内涵,体会原文隐含的内容。
三、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对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有所抵触。因此,为了引发学生的热情,防止学生因抗拒而影响阅读质量,教师应该采用一些与平时上课有所区别的教学方法。
第一,通过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章节时可以同时让学生阅读林黛玉的《葬花吟》,在这一章节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阅读的情景。在阅读课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听着黑鸭子乐队演唱的《葬花吟》,进入学习情境。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林黛玉葬花时内心的凄婉,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视频片段。
第二,通过切身的感受带动学生的认识。为了能够真实地体会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内心状况,同时又能深刻领悟林黛玉葬花时的心态,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上台跟着配乐朗诵《葬花吟》。在学生表演结束之后,教師也可以让上台表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扮演林黛玉时的切身体会。通过这样的情景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建立学习平台
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在课堂中开展拓展阅读,往往会受到制约,因此,拓展阅读要在课外进行。为了加强学生阅读与分析的能力,深切领悟写作技巧,广大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制定一系列专题,每次的活动都要有鲜明的目标,解决重要的问题。
为了能让学生相互交流,展现自我,教师可以搭建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竞赛活动或者阅读的心得体会交流展览,让学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或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技巧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展现自我,这同时也是互相交流与切磋的良好路径。实践表明,以课外活动为途径对学生加强拓展阅读的技巧指引能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展览与交流,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展开专题研究,通过创造竞争性的氛围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带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是理解、鉴赏、识记等能力的提升,同时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相符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就是拓展阅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紧扣要点,高效组织,助力语文教学的顺利展开。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7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