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发达城市中心城区成人高校终身学习资源建设”为目标,通过“ERG理论”的观察框架,从不同人群终身学习的需求、成人高校的作用、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与运作机制三个视角,对于当前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整体的分析,提出了明确终身学习需求、加强可行性研究、突破“学习资源”概念的局限认知等研究思路,对于推动区办成人高校在构建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实践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发达城市;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果的观察维度
自上个世纪9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关于终身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发达城市,上海中心城区的终身学习社会建设对全市起着引领的作用,其成人高校在实践中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终身教育中的功能,并努力向终身教育的其他领域扩展、更高层次提升。如何推动区办成人高校在构建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中,有效盘活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课题,因而有必要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终身学习社会应该是以社会成员自觉、自主的“需求”意愿为前提,因此需要理论之一的“ERG理论”是一种很恰当的观察框架。根据 “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发展(Growth)”三种需求的分类,从相应的三个视角来观察各种文献:第一,不同人群终身学习的需求并如何适应这种需求;第二,中心城区成人高校在终身学习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操作行为;第三,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与运作机制。
这三个视角构成了一种“期待—呼应”的互动行为范式与机制,也是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在上海的可行性实现途径,关于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为数极少,但是对于单就某个视角来看,研究成果则是比较可观的。
二、研究成果概览
首先,关于终身学习需求的研究分析。学习需求是指人对未知事物的渴求,它反映了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目前,在所能搜索到的文献中,尚未发现专门使用“终身学习需求”这一概念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张亚斌等人对北京的市民终身学习的调研中(2011),从社会阶层、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但是分析成果偏重于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于“需求”,则主要表现为“态度”和 “偏好”。东北师范大学焦斌斌的硕士学位论文《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研究》,从学习风格、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但是在人群样本上缺少广泛性。
从目的论来看,各地政府在推动终身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官方报道中,多数将终身学习的意义定位于“适应本区域的发展”,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依然是把学习者当作“国家需要”的“螺丝钉”。中国青年报记者龚瑜在2005年2月1日的报道评论中,提出了“摆脱了谋生需求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的观点,接近从“需求”本身来探讨终身学习,但是该观点彻底否定了为谋生而学习(如职业技能培训)的“学习正当性”,显得有些偏颇。
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终身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自我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如杨丽娜(2012)等人认为,终身学习是一种“泛在学习”,泛在学习环境将打破常规、传统、静态的学习方式,无限支持各种混合和多元学习方式。因此,服务于“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建设就显得极其迫切,有研究者认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活动通常由几个部分构成:学习支持服务观、服务发出主体(远程教育机构)、服务对象(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支持服务目标、学习支持服务内容、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吴若茜,2009)
其次,关于成人高校的作用与终身学习资源的内涵。2010年之前,已有研究者提出了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过,当时对于成人高校的期望还只局限于“为提高企事业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而举办技能培训项目这样的建议。(段辉,2008)也有研究者把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并列并进行比较,提出“成人高等学校由于其本身对社会成员的开放性,应该更好地进行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满足更多的社会个体的需求,达到社会学习者对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卢杰 等,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研究视野超越了“国家需要”,转向了“社会共享”,因而赋予成人高校新的任务,如:“学校应适应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努力扩大可供社会共享的资源‘菜单’”(吴忠魁,2010)。
对于“学习资源”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资源就是课程,如周蔚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资源服务子系统、学习过程服务子系统、技术设施支持子系统和管理服务子系统(2007)。这是“资源”指代“课程”的一种思路。还有一种观点把“学习资源”理解为学习支持所需的一切条件,如认为资源即服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由机构、人员、平台、环境和对象五大服务要素构成。其中,服务对象(学生)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核心,其余要素都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缪富民,2005)。
其三,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与运作机制。关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梁明在其硕士论文《面向终身学习的能力导向个性化推荐系统中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提出了两个层次上的指向:其一,终身学习能力;其二,个性化资源体系(2011)。在众多的研究中,这是难得的比较符合终身学习本质特征的一种视角,值得我们借鉴。
关于终身学习资源的运作机制, 蒋立文等人提出了“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建成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设想(2011)。卢杰提出了“开放学校资源”、“注重家庭教育”、“完善社区服务”、“创建网络平台”的四方面途径。研究者还提出了各有特色的 “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体系,从主体层面上看,分别有由政府来协调、普通高校来牵头、区域成人高校来承担等不同的主张;从技术层面上看,多数认为要建立网络共享平台,甚至有的已经研究到了移动平台(王矗,2012)。从成人高校的立场来叙述问题的,如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宋亦芳的系列研究,对于发达城市成人高校的自我转型与创新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三、现有研究成果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其一,对于终身学习需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要明晰“学习需求”、“终身学习需求”本身的内涵。有些研究没有对“需求”概念加以解析,即投入调研、获取数据,最后变成对数据本身的分析,而缺少明确的指向性。二是要善于借助“需求层次”诸理论。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从这个视角去观察和研究的不多。三是要明晰需求的主体。终身学习需求,应该是学习者的需求,一般教育研究者在这方面都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在有些由政府部门推动的项目中,不知不觉地把终身学习的目标转化为政府的需求,如一些文件中“适应本区域的发展”的表述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表现。
其二,对于成人高校作用研究中尚有“盲区”。对于成人高校服务于终身学习的资源整合能力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多数研究还是局限于论证成人高校参与资源建设与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研究成果,之所以在对策研究方面显得不足,乃是因为其“对策研究”的内容多数是从“必要性”中推理冲来的,而对于成人高校的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的经验研究不够。如有基于成人高校的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实践的研究,相信能够获得精准的提炼。
其三,资源建设机制局限于“课程建设”。这是由于对“资源”产生狭义理解的必然结果,课程资源当然是核心问题,但是不是唯一资源,应该从管理运行机制(组织保障体制)、资源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探索资源建设与优化。
本文为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立项编号:B14079。项目主持人:尤艳丽;项目参加人:朱漪、宋其辉、王旭、蒋彭、鲍国政。
作者简介:
鲍国政,法学博士,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讲师。
尤艳丽,经济学硕士,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副校长,副教授。
关键词:发达城市;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果的观察维度
自上个世纪9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关于终身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发达城市,上海中心城区的终身学习社会建设对全市起着引领的作用,其成人高校在实践中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终身教育中的功能,并努力向终身教育的其他领域扩展、更高层次提升。如何推动区办成人高校在构建市民终身学习体系中,有效盘活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课题,因而有必要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终身学习社会应该是以社会成员自觉、自主的“需求”意愿为前提,因此需要理论之一的“ERG理论”是一种很恰当的观察框架。根据 “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发展(Growth)”三种需求的分类,从相应的三个视角来观察各种文献:第一,不同人群终身学习的需求并如何适应这种需求;第二,中心城区成人高校在终身学习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操作行为;第三,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与运作机制。
这三个视角构成了一种“期待—呼应”的互动行为范式与机制,也是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在上海的可行性实现途径,关于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为数极少,但是对于单就某个视角来看,研究成果则是比较可观的。
二、研究成果概览
首先,关于终身学习需求的研究分析。学习需求是指人对未知事物的渴求,它反映了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目前,在所能搜索到的文献中,尚未发现专门使用“终身学习需求”这一概念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张亚斌等人对北京的市民终身学习的调研中(2011),从社会阶层、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但是分析成果偏重于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于“需求”,则主要表现为“态度”和 “偏好”。东北师范大学焦斌斌的硕士学位论文《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中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研究》,从学习风格、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但是在人群样本上缺少广泛性。
从目的论来看,各地政府在推动终身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官方报道中,多数将终身学习的意义定位于“适应本区域的发展”,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依然是把学习者当作“国家需要”的“螺丝钉”。中国青年报记者龚瑜在2005年2月1日的报道评论中,提出了“摆脱了谋生需求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的观点,接近从“需求”本身来探讨终身学习,但是该观点彻底否定了为谋生而学习(如职业技能培训)的“学习正当性”,显得有些偏颇。
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终身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自我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如杨丽娜(2012)等人认为,终身学习是一种“泛在学习”,泛在学习环境将打破常规、传统、静态的学习方式,无限支持各种混合和多元学习方式。因此,服务于“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建设就显得极其迫切,有研究者认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活动通常由几个部分构成:学习支持服务观、服务发出主体(远程教育机构)、服务对象(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支持服务目标、学习支持服务内容、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吴若茜,2009)
其次,关于成人高校的作用与终身学习资源的内涵。2010年之前,已有研究者提出了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过,当时对于成人高校的期望还只局限于“为提高企事业单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而举办技能培训项目这样的建议。(段辉,2008)也有研究者把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并列并进行比较,提出“成人高等学校由于其本身对社会成员的开放性,应该更好地进行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满足更多的社会个体的需求,达到社会学习者对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卢杰 等,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研究视野超越了“国家需要”,转向了“社会共享”,因而赋予成人高校新的任务,如:“学校应适应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努力扩大可供社会共享的资源‘菜单’”(吴忠魁,2010)。
对于“学习资源”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资源就是课程,如周蔚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资源服务子系统、学习过程服务子系统、技术设施支持子系统和管理服务子系统(2007)。这是“资源”指代“课程”的一种思路。还有一种观点把“学习资源”理解为学习支持所需的一切条件,如认为资源即服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由机构、人员、平台、环境和对象五大服务要素构成。其中,服务对象(学生)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核心,其余要素都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缪富民,2005)。
其三,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与运作机制。关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梁明在其硕士论文《面向终身学习的能力导向个性化推荐系统中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提出了两个层次上的指向:其一,终身学习能力;其二,个性化资源体系(2011)。在众多的研究中,这是难得的比较符合终身学习本质特征的一种视角,值得我们借鉴。
关于终身学习资源的运作机制, 蒋立文等人提出了“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建成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设想(2011)。卢杰提出了“开放学校资源”、“注重家庭教育”、“完善社区服务”、“创建网络平台”的四方面途径。研究者还提出了各有特色的 “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体系,从主体层面上看,分别有由政府来协调、普通高校来牵头、区域成人高校来承担等不同的主张;从技术层面上看,多数认为要建立网络共享平台,甚至有的已经研究到了移动平台(王矗,2012)。从成人高校的立场来叙述问题的,如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宋亦芳的系列研究,对于发达城市成人高校的自我转型与创新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三、现有研究成果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其一,对于终身学习需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要明晰“学习需求”、“终身学习需求”本身的内涵。有些研究没有对“需求”概念加以解析,即投入调研、获取数据,最后变成对数据本身的分析,而缺少明确的指向性。二是要善于借助“需求层次”诸理论。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从这个视角去观察和研究的不多。三是要明晰需求的主体。终身学习需求,应该是学习者的需求,一般教育研究者在这方面都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在有些由政府部门推动的项目中,不知不觉地把终身学习的目标转化为政府的需求,如一些文件中“适应本区域的发展”的表述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表现。
其二,对于成人高校作用研究中尚有“盲区”。对于成人高校服务于终身学习的资源整合能力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多数研究还是局限于论证成人高校参与资源建设与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研究成果,之所以在对策研究方面显得不足,乃是因为其“对策研究”的内容多数是从“必要性”中推理冲来的,而对于成人高校的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的经验研究不够。如有基于成人高校的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实践的研究,相信能够获得精准的提炼。
其三,资源建设机制局限于“课程建设”。这是由于对“资源”产生狭义理解的必然结果,课程资源当然是核心问题,但是不是唯一资源,应该从管理运行机制(组织保障体制)、资源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来探索资源建设与优化。
本文为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立项编号:B14079。项目主持人:尤艳丽;项目参加人:朱漪、宋其辉、王旭、蒋彭、鲍国政。
作者简介:
鲍国政,法学博士,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讲师。
尤艳丽,经济学硕士,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副校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