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的Meta分析

来源 :四川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干预方案.方法: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14篇中文文献,1371名受试者通过设置的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效应量d=-1.09,锻炼时间(I2=91.3%)及干预周期(I2=84.0%)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有高异质性;干预内容(I2=68.9%)、干预强度(I2=62.9%)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存在中度异质性.结论:(1)运动干预可明显减缓大学生焦虑情绪;(2)相比其他运动,组合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最佳;(3)每次运动的锻炼30—60min、每周锻炼3次效果达到最优;(4)4—6周锻炼效果最明显;(5)中强度的干预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体育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产业高级化的内在动力,更是产业链升级和生态系统构建的内在需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展开对体育和文化产业融合的问题研究,尝试提出了人力资源融合(个人和组织的融合)、应用融合(技术和制度的融合)、功能和机构融合(产品和市场的融合)、潜在适应性融合等四条融合路径,系统分析了渗透模式、交叉模式和重组模式等三种融合发展模式,具体提出了政府管理、宏观政策、中观业态和微观主体的应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体育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南宋“齐云社”进行研究分析.概括其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组织,制定社规;传授技术,确定等级;宣传项目,传承发展;凝心聚力,增进认同.同时,通过剖析“齐云社”职能影响下蹴鞠项目发展样态,指出目前高校体育社团存在技能培养、定位设置、组织协调、品牌构建等问题,并提出要固本培元,核心技能塑造与传承方式的再确立;扬弃创新,项目开展竞技与娱乐形式的再创造;开放包容,自主发展与校企部门配合的再结合;凝心聚力,活动组织与宣传推广衔接的再融合等措施,用以助力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对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背景,即新时代中国体育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指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新时代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并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作用的辩证关系,指出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成都体育赛事品牌体系,创新构建成都市域良好的体育复合文化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