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语文学习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是一种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造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能熟能生巧。
1.教师的范读。范读就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把范读作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范读读得好,学生自然地加以品味、体验、模仿,久而久之,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渐的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如教《海浪里钻出来》这首儿歌时,我首先范读课文,借助肢体语言,边读边做动作,如“钻出来”“打滚”“抚摸”等,由此,学生觉得这篇文章挺有趣,就非常想读。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模仿的一些动作也惟妙惟肖。教师的范读,激起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学到了一些朗读技巧。到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和能力,教师只需在关键的句段和学生难理解的部分给予指导就可以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在学生受到直观的、形象的启示之后,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纠正、自我创造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表演式朗读。表演式朗读有两种:一是分角色表演式朗读。即先让学生读文本是描述的不同角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演一演,让他们走进文本,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文本中所描述出来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狼和小羊》、《小马脚疼》、《狐狸和乌鸦》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狼和小羊》中虽然只有两个小角色,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对话丰富,是非常有利于采用这种方式朗读。可以三个同学为一组,一个演狼,一个演小羊,一个当作者,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到台上来表演。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能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二是动作表演式朗读。即让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使很多简单易懂的课文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就能理解;一些难理解的课文采用这种朗读方式也变得好理解了。
3.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谁是朗读大王”的比赛活动。我先给每个学生充分时间准备好朗读的内容,然后做出要求:声音响亮,有感情,最好加上适当的动作,态度大方自然。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好充分准备。比赛时,我将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然后放给他们听,让全班同学当评委打分,评出“朗读大王”。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且极大的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这种活动也可以在每堂课的朗读教学中即时进行。首先让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告诉学生,如果你要挑战别人,你就站起来读一读;最后再没有人来挑战,剩下的一个就是“朗读大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朗读大王”的名额可多一点。这种即时进行的朗读比赛还可以实行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式。
4.配乐朗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朗读课文时,创设情境,放些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例如:朗读礼仪欢快的课文《写给云》时,我就配以轻松活泼的歌曲《一朵花中的云》;朗读描述风光无限的课文《春》时,就配上《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朗读豪迈的课文《长征》时,就配上一首雄壮激越的《解放军进行曲》。以此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二、边朗读边想像、联想
想像、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与联想,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课文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情节明朗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
三、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
所谓朗读的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有侧重。”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根据每个课时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不可忽视。
在朗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音读准,然后做到“六不”,即: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有的句子很长,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教学中通过投影片,直接用符号在文中表示,是朗读训练有了目标性、可感性。这样,学生在朗读时有所凭借,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读出春天的美丽。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提高朗读水平。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是一种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造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能熟能生巧。
1.教师的范读。范读就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把范读作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范读读得好,学生自然地加以品味、体验、模仿,久而久之,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渐的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如教《海浪里钻出来》这首儿歌时,我首先范读课文,借助肢体语言,边读边做动作,如“钻出来”“打滚”“抚摸”等,由此,学生觉得这篇文章挺有趣,就非常想读。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模仿的一些动作也惟妙惟肖。教师的范读,激起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学到了一些朗读技巧。到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和能力,教师只需在关键的句段和学生难理解的部分给予指导就可以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在学生受到直观的、形象的启示之后,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按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纠正、自我创造应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表演式朗读。表演式朗读有两种:一是分角色表演式朗读。即先让学生读文本是描述的不同角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演一演,让他们走进文本,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文本中所描述出来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狼和小羊》、《小马脚疼》、《狐狸和乌鸦》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狼和小羊》中虽然只有两个小角色,但这篇课文情节生动,对话丰富,是非常有利于采用这种方式朗读。可以三个同学为一组,一个演狼,一个演小羊,一个当作者,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到台上来表演。分角色表演式朗读能增添课堂教学情趣,加深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二是动作表演式朗读。即让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使很多简单易懂的课文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就能理解;一些难理解的课文采用这种朗读方式也变得好理解了。
3.竞赛式朗读。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谁是朗读大王”的比赛活动。我先给每个学生充分时间准备好朗读的内容,然后做出要求:声音响亮,有感情,最好加上适当的动作,态度大方自然。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好充分准备。比赛时,我将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然后放给他们听,让全班同学当评委打分,评出“朗读大王”。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且极大的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这种活动也可以在每堂课的朗读教学中即时进行。首先让全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告诉学生,如果你要挑战别人,你就站起来读一读;最后再没有人来挑战,剩下的一个就是“朗读大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朗读大王”的名额可多一点。这种即时进行的朗读比赛还可以实行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式。
4.配乐朗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朗读课文时,创设情境,放些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例如:朗读礼仪欢快的课文《写给云》时,我就配以轻松活泼的歌曲《一朵花中的云》;朗读描述风光无限的课文《春》时,就配上《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朗读豪迈的课文《长征》时,就配上一首雄壮激越的《解放军进行曲》。以此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二、边朗读边想像、联想
想像、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与联想,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课文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情节明朗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
三、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
所谓朗读的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有侧重。”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根据每个课时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不可忽视。
在朗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音读准,然后做到“六不”,即: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有的句子很长,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教学中通过投影片,直接用符号在文中表示,是朗读训练有了目标性、可感性。这样,学生在朗读时有所凭借,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读出春天的美丽。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学生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技巧,从而大大提高朗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