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白象街,因一座白象雕塑而命名,也因其传奇的历史故事而闻名。
出太安门往西,奔向日益发达的码头,穿过繁荣喧闹的商行货栈,才得见百年白象街。这里的画风没有想象般的破败衰落,反而处处有喧闹的痕迹。在旅行者的想象中,这里大概就是隐居着世外高人的江湖,因为从那一栋栋古建筑上,依稀可见汪全泰号、卜凤居等字样,这是直到今天依然响当当的名字,也是重庆人的骄傲所在。
这是几年前的白象街模样了。像中国其他老街一样,重庆白象街正在进行一次改造。有别于当年兴师动众的阵势,随着大众对文物的保护与观念的修正,老街改造越来越注重还原历史遗迹和人文的融合度,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沟通,花费数倍精力寻根访古。白象老街的重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因为重庆人怀念的那份故事隐隐藏于老街上,经过十几年的沉沦,终于要重新展现在众人的眼前了。
锡麟生:重庆药帮的一股清流
位于储奇门的药材公会始建于1926年。与众多杂居的老建筑一般,墙皮脱落,内外装饰早已面目全非。这是欧式建筑风格,雕花的木窗依然留存,一些玻璃不翼而飞。一楼三个高大的拱形门,有四五米高,欧罗巴风格,很是精致,历经百年风雨洗礼,透露出浓浓的古老韵味。药材公会的建筑不止如此,旁边还有一栋三层仿欧式风格侧楼。样式简洁,却是几十年前人人都想入住的药材商人校舍。当时的繁荣景致或许我们是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但从老照片和前人的叙述中依然能够脑补出当年的繁华热闹。
明末清初,四川各地药材多集中于重庆,重庆药材业开始兴盛。后开埠助商,重庆的中药材商如雨后春笋般急速“生长”着,这在当时的中国药材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不是重庆人自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庆出了一批靠药材发家的巨商,不仅创造了重庆的药商文化,还为后世流传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民国重庆头号药商朱君南。
朱家世代从医,在清代,朱君南的祖父便是在江北打下名号。1920年,重庆白象街开了一个名为“锡麟生”的药铺。开业当天,药店大门两边悬挂出一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这是朱家抵抗当时重庆药七帮的告白——一生心诚,只卖真药。所谓药七帮是指广东帮、汉口帮、江西帮、四川帮等七大盘踞重庆的帮派。重庆药市繁盛,一个白象街便有将近百余家药店,相互竞争,于是帮派制迅速崛起,导致中药市场混乱,假药泛滥。从不卖假药的“锡麟生”,却落得个年年亏损的境遇。五年后,18岁的朱君南正式接手这个当时被称作“烂摊子”的药铺。少东家刚刚成年,商铺面临危机,药材市场险恶,股东们萌生了退股之意。情急之下,朱君南想出了一个办法——化一为六,即将现有资金分为六股,重新创立了五个新字号。这个想法为“锡麟生”注入了新的生机,一年后,生意做活了,朱家这股清流得以保留。
1930年8月25日,一场大火蔓延重庆“药七帮”所在的储奇门等地,包括白象街。昔日人头攒动、药草满仓的街头,如今只剩下黑焦焦的一片。重庆药行一夜之间全部停摆,而朱家有一批川芎因在码头等待转运而幸免于难。这批川芎成了朱家的“发家宝”,以高于原来十倍的价格出手,一时间,朱家药店独占重庆药市,风光无限。
朱君南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为了摆脱中国传统的字号经营模式,他集中朱氏资本与社会投资的百万银元,组建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药业专业营销公司——中国南方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药材业不可撼动的药商。
如今,曾经由朱君南筹资建设的药材工会旧址已经修缮完毕,浓郁的巴洛克气质,加上精雕细琢的药材纹饰,无一不在显耀着当年的盛世气象。
汪全泰号:爱国实业家的宣言
白象街保存最完整的恐怕要数门匾上刻着“汪全泰号”的建筑了。这座中西殖民风格的建筑,岁历经沧桑,墙皮斑驳,却也没有被现代建筑侵蚀。即便历经了几年前的一场大火,建筑上的精致雕刻也没有被完全湮没。传说,“汪全泰号”为当时白象街建筑标杆,后成为重庆最知名的舞厅,连对事物挑剔的宋美龄都常常来此,它的精美可见一斑,它的传说也值得一谈。
重庆开埠,其经济一直掌握在“洋人”手中。爱国实业家卢作孚领导的民生公司,为从列强手下夺回航运权,开展了“化整为零,统一川江”合并民族航运企业的活动。此事发生在1931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庆上游航业完成统一,接下来便是讨论下游的合并事宜。外国轮业三巨头坐不住了,纷纷降价拉客,甚至邀请国人免费坐船、赠送洋伞。
事情似乎并没有按照洋人的想象发展。国人前所未有的团结,已将拒买“洋货”当成潮流。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与一种土生土长的优势,不但缓解了民生船运所面对的巨大压力,还激发了民生改造与更新轮船的决心。
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国的轮船增加了救险与生活设施,无线电、冰箱、电风扇、娱乐室、阅读室的开放将中国船业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此时,民生能做就是等待——等待由美国人投资的轮船公司的倒闭。1935年,卢作孚收购了美国大来公司,成为中国名动一时的轮船公司。闻名的还有一起收购的大来公司总部,那个后来刻着“汪全泰号”的建筑。至此,川江航道上洋旗当道的历史也就此画上了休止符。而重庆人为国人争光的历史却没有结束,依旧留在白象街的时光里。
朱家药铺与民生公司只是白象街故事里的冰山一角。他们有的富甲一方,有的曾名动中国,他们生活在重庆,成为重庆历史遗迹中不可磨灭的痕迹。积淀了800年历史故事的白象街无疑是重庆最为耀眼的街区,无论是开埠文化、衙门文化、会馆文化还是陪都文化,都在此酝酿发展,成为一段历史文物。如今,重庆人显然没有忘记白象街对于这座城市的象征意义。作为渝中区下半城首个城市复兴项目,白象街的故事还在陆续解开,现在只需要你的走访与发现。
出太安门往西,奔向日益发达的码头,穿过繁荣喧闹的商行货栈,才得见百年白象街。这里的画风没有想象般的破败衰落,反而处处有喧闹的痕迹。在旅行者的想象中,这里大概就是隐居着世外高人的江湖,因为从那一栋栋古建筑上,依稀可见汪全泰号、卜凤居等字样,这是直到今天依然响当当的名字,也是重庆人的骄傲所在。
这是几年前的白象街模样了。像中国其他老街一样,重庆白象街正在进行一次改造。有别于当年兴师动众的阵势,随着大众对文物的保护与观念的修正,老街改造越来越注重还原历史遗迹和人文的融合度,这就需要长时间的沟通,花费数倍精力寻根访古。白象老街的重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因为重庆人怀念的那份故事隐隐藏于老街上,经过十几年的沉沦,终于要重新展现在众人的眼前了。
锡麟生:重庆药帮的一股清流
位于储奇门的药材公会始建于1926年。与众多杂居的老建筑一般,墙皮脱落,内外装饰早已面目全非。这是欧式建筑风格,雕花的木窗依然留存,一些玻璃不翼而飞。一楼三个高大的拱形门,有四五米高,欧罗巴风格,很是精致,历经百年风雨洗礼,透露出浓浓的古老韵味。药材公会的建筑不止如此,旁边还有一栋三层仿欧式风格侧楼。样式简洁,却是几十年前人人都想入住的药材商人校舍。当时的繁荣景致或许我们是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但从老照片和前人的叙述中依然能够脑补出当年的繁华热闹。
明末清初,四川各地药材多集中于重庆,重庆药材业开始兴盛。后开埠助商,重庆的中药材商如雨后春笋般急速“生长”着,这在当时的中国药材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不是重庆人自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庆出了一批靠药材发家的巨商,不仅创造了重庆的药商文化,还为后世流传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民国重庆头号药商朱君南。
朱家世代从医,在清代,朱君南的祖父便是在江北打下名号。1920年,重庆白象街开了一个名为“锡麟生”的药铺。开业当天,药店大门两边悬挂出一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这是朱家抵抗当时重庆药七帮的告白——一生心诚,只卖真药。所谓药七帮是指广东帮、汉口帮、江西帮、四川帮等七大盘踞重庆的帮派。重庆药市繁盛,一个白象街便有将近百余家药店,相互竞争,于是帮派制迅速崛起,导致中药市场混乱,假药泛滥。从不卖假药的“锡麟生”,却落得个年年亏损的境遇。五年后,18岁的朱君南正式接手这个当时被称作“烂摊子”的药铺。少东家刚刚成年,商铺面临危机,药材市场险恶,股东们萌生了退股之意。情急之下,朱君南想出了一个办法——化一为六,即将现有资金分为六股,重新创立了五个新字号。这个想法为“锡麟生”注入了新的生机,一年后,生意做活了,朱家这股清流得以保留。
1930年8月25日,一场大火蔓延重庆“药七帮”所在的储奇门等地,包括白象街。昔日人头攒动、药草满仓的街头,如今只剩下黑焦焦的一片。重庆药行一夜之间全部停摆,而朱家有一批川芎因在码头等待转运而幸免于难。这批川芎成了朱家的“发家宝”,以高于原来十倍的价格出手,一时间,朱家药店独占重庆药市,风光无限。
朱君南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为了摆脱中国传统的字号经营模式,他集中朱氏资本与社会投资的百万银元,组建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药业专业营销公司——中国南方药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药材业不可撼动的药商。
如今,曾经由朱君南筹资建设的药材工会旧址已经修缮完毕,浓郁的巴洛克气质,加上精雕细琢的药材纹饰,无一不在显耀着当年的盛世气象。
汪全泰号:爱国实业家的宣言
白象街保存最完整的恐怕要数门匾上刻着“汪全泰号”的建筑了。这座中西殖民风格的建筑,岁历经沧桑,墙皮斑驳,却也没有被现代建筑侵蚀。即便历经了几年前的一场大火,建筑上的精致雕刻也没有被完全湮没。传说,“汪全泰号”为当时白象街建筑标杆,后成为重庆最知名的舞厅,连对事物挑剔的宋美龄都常常来此,它的精美可见一斑,它的传说也值得一谈。
重庆开埠,其经济一直掌握在“洋人”手中。爱国实业家卢作孚领导的民生公司,为从列强手下夺回航运权,开展了“化整为零,统一川江”合并民族航运企业的活动。此事发生在1931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庆上游航业完成统一,接下来便是讨论下游的合并事宜。外国轮业三巨头坐不住了,纷纷降价拉客,甚至邀请国人免费坐船、赠送洋伞。
事情似乎并没有按照洋人的想象发展。国人前所未有的团结,已将拒买“洋货”当成潮流。这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与一种土生土长的优势,不但缓解了民生船运所面对的巨大压力,还激发了民生改造与更新轮船的决心。
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国的轮船增加了救险与生活设施,无线电、冰箱、电风扇、娱乐室、阅读室的开放将中国船业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此时,民生能做就是等待——等待由美国人投资的轮船公司的倒闭。1935年,卢作孚收购了美国大来公司,成为中国名动一时的轮船公司。闻名的还有一起收购的大来公司总部,那个后来刻着“汪全泰号”的建筑。至此,川江航道上洋旗当道的历史也就此画上了休止符。而重庆人为国人争光的历史却没有结束,依旧留在白象街的时光里。
朱家药铺与民生公司只是白象街故事里的冰山一角。他们有的富甲一方,有的曾名动中国,他们生活在重庆,成为重庆历史遗迹中不可磨灭的痕迹。积淀了800年历史故事的白象街无疑是重庆最为耀眼的街区,无论是开埠文化、衙门文化、会馆文化还是陪都文化,都在此酝酿发展,成为一段历史文物。如今,重庆人显然没有忘记白象街对于这座城市的象征意义。作为渝中区下半城首个城市复兴项目,白象街的故事还在陆续解开,现在只需要你的走访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