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农村现代物流,能够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确保农用物资及时供应,还可以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使城乡物流协调发展。在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中,如何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物流体系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新兴领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同样极具发展潜力。抢先布局农村物流市场,构建农村物流产业链,将是今后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高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为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使其朝着现代物流方向有序发展。建设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有利于打破地域观念和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壮大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及时了解市场的行情,掌握供求平衡;有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普及和推广。
1 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本质透析
1.1 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长期增值过程,所以资源要素能否有序高效的流动,将是农业生产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而过去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成本高,环节多,流动缓慢,体系不健全,服务混乱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障碍。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生产的市场反应速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数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销售利润,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科学有效的全面的体系。
1.2 现代农业有三部分构成,一是种植养殖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农村现代商贸业。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应服从于、服务于以上三个方面,统称为现代农村物流。
2 现代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点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组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共同体,保证产业链条上各方的利益均衡发展。当下,农业产业链的确得以延伸和发展,但产业链中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2.1 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竞争无序,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产业链及其龙头企业的弱质性。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农业龙头企业虽然最具发展潜力,但因其事关“农业”而显得相对弱势。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企业协会发展也非常滞后,由此导致了现阶段龙头企业自身规模小、实力弱,与国外的龙头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目前比较常见农业产业化形式,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是联结各方利益的载体,它在构建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整个产业链中,农业龙头企业所创造的产业利润最大。可以说,它是农业产业链中的发动机。若龙头企业经营不善,何谈主导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又如何有多余的利润让农户受益?农民参与产业链的目的就是以利博利,若不能从产业链中有所收益,享受到实惠,必将大大挫伤其参与生产的积极性,进而造成产业链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儿而不得善始善终。
2.2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在产业链中收益甚微。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关注的问题是“三农”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而增收则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便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构建最终目的。实现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是农业产业链的核心课题。这一课题映射到组织形态上,就是如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问题。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制度有待健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使得分散的农民应得份额和最终利润没有明显改观。大部分农企仍以买断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往往同时承担原材料与产品销售双重市场压力。而且,這种单纯的合作关系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企业与农民之间不能按合同履行各自的权责义务,农产品价低时企业随意压价,价高时农民惜售,双方都违背了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这表明,企业与农民之间仍存在芥蒂,相互之间未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2.3 政府多头管理,缺乏支撑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整合的农业支持体系。农业产业链涉及领域广袤、综合性强,而现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职能比较分散,呈“条块分割”的格局。各业务部门职能纵向延伸,垂直领导,形成“条条垄断”,地方横向扩展,要求横向联合,形成条块分割的格局。“纵垄断”与“横割据”使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发展多头应付。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管理上相互掣肘,调控力量相互抵销,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内耗。宁波市现代农业发展刚刚起步,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服务,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3 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3.1 创新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的机制。从企业(包括农户)物流发展规划来分析,企业应积极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基于土地产权改革,尝试各种形式的产权重组,拓宽生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和交流增加物流成本核算专
业知识储备,严格按规定流程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决策成本控制策略和品牌战略,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物流战略规划;同时,不断创新物流运作模式,整合运用各类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大物流技术开发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培训和再教育。
从产业结构来分析,应该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力度,培育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企业实际积极创建多元化的物流合作模式,如“零售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生产企业+农户”等;针对农户分散、物流分散的问题,中小企业可采取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新型物流合作模式;组建行业协会,规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杜绝恶性竞争和非法竞争。
3.2 科学规划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要打造现代农业物流基地,必须依托苗、畜改良,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生产和采收必须符合行业规范;要了解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根据基地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农业物流发展现状来打造农业物流园区。园区最好身在交通发达的城市边缘地区。而农业物流中心也应考虑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设在大中城市边缘地区。农产品的检疫、整理清洗和分捡包装均在农产品配送中心完成。农产品配送中心属于现代物流的新业态,它根据农产品订单组织货源统一配送给消费者,实现农产品由“田间”到“餐桌”的过渡,既便利,又安全、高效。
3.3 综合运用现有农村物流资源。首先,要通过高品质的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实现客户的“零库存”,优化资金配置和生产决策,降低投资、仓储、管理等各环节的成本支出。其次,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基于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产品、消费多元化发展趋势,将现有基础设施改造成符合物流用途和企业需求的储运设施,构建现代化物流储运体系。企业独自构建或与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合作构建物流和配送中心,积极应用先进物流技术,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等级,以期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第三方物流服务。
3.4 强化规划与法规力度。作为推动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要发展现代农村物流,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以法律形式确认农业物流的合法地位,为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其次,为现代农村物流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确保其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公平参与市场运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一体化运行模式;依据法律法规约束农村物流的组织行为,确保城乡和区域之间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加强构建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助力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5 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问题,确保农用物资及时供应,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能加速农村地区物流信息的流通,农民通过网络便可实时掌握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实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现阶段,由于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村物流体系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4:54~55.
[2]袁吉彬,陈大东.关于构建宁波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研究[J].宁波交邮,2009.4.
[3]张四满.发展农村物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0,9:195.
作者简介:陈宁(1975-),男,浙江金华人,浙江金华市现代物流协会秘书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对外贸易专业毕业,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关键词:农村物流体系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新兴领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同样极具发展潜力。抢先布局农村物流市场,构建农村物流产业链,将是今后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高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为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使其朝着现代物流方向有序发展。建设现代农村物流体系,有利于打破地域观念和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意识;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壮大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及时了解市场的行情,掌握供求平衡;有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普及和推广。
1 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本质透析
1.1 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长期增值过程,所以资源要素能否有序高效的流动,将是农业生产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而过去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成本高,环节多,流动缓慢,体系不健全,服务混乱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障碍。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生产的市场反应速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数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销售利润,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科学有效的全面的体系。
1.2 现代农业有三部分构成,一是种植养殖业,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农村现代商贸业。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应服从于、服务于以上三个方面,统称为现代农村物流。
2 现代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点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组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共同体,保证产业链条上各方的利益均衡发展。当下,农业产业链的确得以延伸和发展,但产业链中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2.1 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竞争无序,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产业链及其龙头企业的弱质性。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农业龙头企业虽然最具发展潜力,但因其事关“农业”而显得相对弱势。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企业协会发展也非常滞后,由此导致了现阶段龙头企业自身规模小、实力弱,与国外的龙头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目前比较常见农业产业化形式,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是联结各方利益的载体,它在构建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整个产业链中,农业龙头企业所创造的产业利润最大。可以说,它是农业产业链中的发动机。若龙头企业经营不善,何谈主导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又如何有多余的利润让农户受益?农民参与产业链的目的就是以利博利,若不能从产业链中有所收益,享受到实惠,必将大大挫伤其参与生产的积极性,进而造成产业链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儿而不得善始善终。
2.2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在产业链中收益甚微。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关注的问题是“三农”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而增收则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便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构建最终目的。实现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联合经营是农业产业链的核心课题。这一课题映射到组织形态上,就是如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问题。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制度有待健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使得分散的农民应得份额和最终利润没有明显改观。大部分农企仍以买断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往往同时承担原材料与产品销售双重市场压力。而且,這种单纯的合作关系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如企业与农民之间不能按合同履行各自的权责义务,农产品价低时企业随意压价,价高时农民惜售,双方都违背了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这表明,企业与农民之间仍存在芥蒂,相互之间未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2.3 政府多头管理,缺乏支撑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整合的农业支持体系。农业产业链涉及领域广袤、综合性强,而现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职能比较分散,呈“条块分割”的格局。各业务部门职能纵向延伸,垂直领导,形成“条条垄断”,地方横向扩展,要求横向联合,形成条块分割的格局。“纵垄断”与“横割据”使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发展多头应付。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管理上相互掣肘,调控力量相互抵销,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内耗。宁波市现代农业发展刚刚起步,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服务,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3 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3.1 创新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的机制。从企业(包括农户)物流发展规划来分析,企业应积极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基于土地产权改革,尝试各种形式的产权重组,拓宽生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和交流增加物流成本核算专
业知识储备,严格按规定流程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决策成本控制策略和品牌战略,形成优势互补的企业物流战略规划;同时,不断创新物流运作模式,整合运用各类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大物流技术开发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培训和再教育。
从产业结构来分析,应该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力度,培育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企业实际积极创建多元化的物流合作模式,如“零售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生产企业+农户”等;针对农户分散、物流分散的问题,中小企业可采取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新型物流合作模式;组建行业协会,规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杜绝恶性竞争和非法竞争。
3.2 科学规划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要打造现代农业物流基地,必须依托苗、畜改良,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生产和采收必须符合行业规范;要了解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根据基地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农业物流发展现状来打造农业物流园区。园区最好身在交通发达的城市边缘地区。而农业物流中心也应考虑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设在大中城市边缘地区。农产品的检疫、整理清洗和分捡包装均在农产品配送中心完成。农产品配送中心属于现代物流的新业态,它根据农产品订单组织货源统一配送给消费者,实现农产品由“田间”到“餐桌”的过渡,既便利,又安全、高效。
3.3 综合运用现有农村物流资源。首先,要通过高品质的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实现客户的“零库存”,优化资金配置和生产决策,降低投资、仓储、管理等各环节的成本支出。其次,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基于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产品、消费多元化发展趋势,将现有基础设施改造成符合物流用途和企业需求的储运设施,构建现代化物流储运体系。企业独自构建或与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合作构建物流和配送中心,积极应用先进物流技术,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等级,以期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第三方物流服务。
3.4 强化规划与法规力度。作为推动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要发展现代农村物流,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以法律形式确认农业物流的合法地位,为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其次,为现代农村物流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确保其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公平参与市场运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一体化运行模式;依据法律法规约束农村物流的组织行为,确保城乡和区域之间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加强构建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助力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5 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和储存问题,确保农用物资及时供应,通过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能加速农村地区物流信息的流通,农民通过网络便可实时掌握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实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现阶段,由于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农村物流体系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发展农村物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4:54~55.
[2]袁吉彬,陈大东.关于构建宁波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研究[J].宁波交邮,2009.4.
[3]张四满.发展农村物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0,9:195.
作者简介:陈宁(1975-),男,浙江金华人,浙江金华市现代物流协会秘书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对外贸易专业毕业,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