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劲锐人物:梁倩,毕业于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高中时曾任团支书、班长,连续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创建北京四中考古社并担任社长,多次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工作。2011年成为北京市文科状元,被香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选择攻读社会科学专业,目前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委托培养。面若蒜头,有伶俐虎牙一颗,唇下黑痣一枚。生性自由,活泼好动,敏而好学,善爱敢言。爱好博杂,如鼯鼠学计,大多浅尝辄止,音乐文学,自以为乐。
如果所谓的话语权,不足以表明我反对炒作状元和反对用分数衡量一个人的态度,那么这个话语权不如不要。
在高考之前,小女子有很多名号,有“支书”、“班长”、“社长”此种,也有“两千”、“凉菜”之类。没想到高考过后又多了一个——“状元”,不疼不痒。与之类似的,还有“状元姐”“梁状元”等。这些称号可比以前那些传得更远。本人近来正在北京大学委培,每日早出晚归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参加各年级、各专业的课程和讲座,去燕园无人问津的小山包“探险”,搜罗周边的好吃好玩,在人文社科书店打地铺直到半夜……每每与新朋友一阵欢快的寒暄之后,我就会突闻一声惊叫——“哦,你就是那个北京状元!”俨然忘了我的名字!
我最害怕别人笑盈盈地喊我“状元”,好像他或她面前不是一个有时可爱有时可恶的活泼小孩,而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板。本来成天黏在一起的朋友,如果一张嘴叫出这个称号,便让人忽觉生疏。所以当我回到高中,一群在国际部的外国朋友大老远看见我就大喊“Charlie”(我随便取的英文名字,有“愚笨”之意)的时候,心情真是格外畅快!他们才不管我是什么状元,只知道我英语说得跟美国人一样溜,还能模仿各种奇怪的口音,又了解很多不为人知的中国文化,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乐器都能耍两下子。总之,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有意思的中国人。
不过在某些时候,我也挺喜欢别人称呼我“状元”。比如,当我决定去香港读非热门的专业时,一些人会面露怀疑之色。可当他们知道我是“状元”时,又会用另一种眼光重新打量我。“也许她这样选也有道理!”我想,这一点点的心理变化,或许会转变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高中的于鸿雁老师评价我的选择时说,我是“既选择了‘出走’,又选择了‘坚守’”。
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不是只有某个专业、某个行业才应该受尊敬、受推崇。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状元”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选择,引领更多同辈人以及后来者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只看到那些“热门”。
有一些人,大概是坚决不会称我为“状元”的。
首先是我的父母。出高考成绩时,他们和我一样淡定,也和我一样对某些科目的成绩感到遗憾。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他们怕我浮躁跟风和迷失自我,就一遍遍告诫我:“不要以为别人叫你‘状元’,你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理所当然选择别人眼中最好的专业、最好的工作。你以前不是为这些人的眼光而活,未来也不会为他们的评价而活。要做你自己,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在我看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感到动摇、困惑、迷茫的时候,他们能冷静地说出“这个世界需要外表光鲜、疲于奔命的人,可它的脊梁永远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你选择了一条道路,就必须学会承受,学会坚持”。
我的老师也不会叫我“状元”,他们对这事看得透彻,因为老师手下的高徒多得很!能学、能玩、能干的人比比皆是,单说课内学习也有无数“大牛”。大家都明白,高考成绩存在“概率问题”,能力和成绩不相上下的人,在一次考试中,甲比乙高出一两分或者落后十几二十分,都是兵家常事。回母校时,我的历史老师、好朋友石国鹏每次见我,必会称我为“亲爱的社长大人”(我在高中时曾担任考古社的社长)。在他给我的亲笔信里,他郑重地告诉我,这个称呼比起“状元”,更能体现我的价值和可贵。
班主任评价我做事认真、专注。我想,这既有东方哲学“心一”的意思,也有西方处世“work hard,play hard”的味道。很惭愧,我不是一个“刻苦”的学生。在高三,那些本该用来苦背政治的宝贵课间,我多半是在窗台旁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看“无关”的英语杂志和地理杂志;晚饭与晚自习的宝贵间隙,我本该钻研数学题,却又流连学校对面的小书店,看时政评述;别人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工夫,我可能正在去邮局的路上,把我认真写好的信件和明信片寄向未知的远方。
当时我也时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既然有时间,为什么不能多“刷”几本练习册;知道对考试“没用”,为什么还在读西哲和小说。大家都说,在高考面前,别人都在摩拳擦掌步步紧逼,我却这样“不务正业”,怎么能行!
后来,我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毕竟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生活。朋友们分析说,我英语作文的高分,都是长期写信写出来的。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自己疯狂做语法题和阅读完形的时候,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做题;整理历史年表、一遍遍按照专题梳理思路、画政治结构图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在做“正事”。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问题上,我们坚持自己的方法就好。
不过,如果真的不对“考试”本身用心思,目标也不会轻易达到。
这一点,我也是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下才认识到的。高三后半学期,我的文综成绩并不理想,回想起来,无非是应试意识薄弱、做题太少,过分沉浸在知识的细节里。一模以后,高考的紧迫令我感到困惑,恍惚中觉得自己一直都错了,对以前的学习状态悔恨不已,很想从头再来。我的社团指导老师——徐雁老师给我递来一张小纸条,写道:“去掉别人给你的荣耀和光环,你还是你自己;去掉别人对你的怀疑眼光,你还是你自己。做简单然而内心坚定的自己,单纯地为丰富自己而学,你会超越高考。”这张纸条,直到今天我还一直放在笔袋里。
后记
现在与我同屋的几个委培生都是各省市的头名,几周以来,我们交往得非常愉快,发现彼此有很多共通之处——不“死读书”、兴趣爱好广泛、生活丰富等——虽然我们的经历、背景、性格、爱好都不尽相同。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状元”也是形形色色,获得“高考成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明白如何学习和锻炼,如何树立目标、克服困难和不断奋进,还要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这一过程。
同学眼中的梁倩
她绝对是个吃货。她在学校食堂总是无穷尽地添菜,课前课后嘴也不闲着,我们都很好奇她是如何保持身材的。每到一个新地方,她都要把周围迅速吃遍,总结一番,然后推荐给朋友。餐馆真的应该请她做宣传大使。她在“吃”和“学”这两件事上最下血本了,宁可走几公里路,也不愿意用买零食和书本的钱坐车。
她在课堂上不是特积极发言,在课下就“变态”了,乐于就某个命题和别人争辩不休,以作消遣。高三时的历史老师赵利剑曾这样形容她:“上课基本做沉思状,不太显山露水。不过偶尔露峥嵘,也挺可怕。”
她太不注意形象啦!常常以高难度的身体姿势和不够内敛的表情出现。她平时不穿裙子,在学校的卡拉OK大赛上一件白色抹胸裙把同学们华丽丽地吓到了。虽然给人感觉不拘小节、有男孩子气,但她符合还是挺处女座的性格特点的,有轻微的洁癖,洗手洗澡的频率很高。
有一次她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剃光头是什么感觉,幸好被理发师劝回来了!
某日下雨,她在车站看到小朋友没有伞,就把自己的伞给了人家,自己淋着雨走了,问都没问人家姓名!后来还是小朋友跑来学校把伞还了。
梁倩是路痴!认路凭直觉,就是在老家她也总是问路,人家还以为她是来旅游的。她曾经在欧洲的一座小城里迷路,衣着单薄、身无分文,既不会说本地话,也不知道旅店的位置。但她一点也不害怕,愣是走了一下午把小城绕了一圈,晚上到了饭点就正好找到自己的酒店了。真是“吃货”!
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抱怨”在某种意义上是无能的表现。退一步说,在学习上,同等条件下——无论是 “占有优势”还是“处于劣势”——都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正如那句名言:“发牌的是上帝,打牌的是自己。”我们不能要求成为上帝的宠儿,关键在于要有积极奋进和百折不挠的心态。
关于教育体制
“体制”实际上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不赞成处处用它来说事,或者用“好”与“不好”、“落后”与“进步”来给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下结论。重要的是,形式下的内容究竟如何,是不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我们或许应该多关注那些踏踏实实做事和敢于做艰难尝试的人。
关于父母
我觉得他们很伟大。虽然他们知识面没有我广,见过的新鲜玩意儿没有我多,也没有像我一样享受到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没有大事业大手笔大成功,但他们内心比太多人富有。
关于老师
我认为应该让更多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教育事业来,特别是儿童教育。
关于朋友
总有一些人,不论你高昂沉沦,都会站在你身边,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朋友,包容和支持我。我愿意真心待人,也期待有相同回报,虽然这常常是种奢望,但我本性难移。
关于机遇
真正的机会往往是我们事后认定的。那些贴着“大好机会”标签的东西,可能只是命运的小恩小惠罢了。
关于未来
心理学中提到,人类是唯一会对未来有意识地预期与规划的动物。我猜这既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又是烦恼的源泉。迷茫和恐惧有时令人胆怯畏惧,但无限的未知意味着我们有书写自由的权利。忠于本心,永不放弃。
如果所谓的话语权,不足以表明我反对炒作状元和反对用分数衡量一个人的态度,那么这个话语权不如不要。
在高考之前,小女子有很多名号,有“支书”、“班长”、“社长”此种,也有“两千”、“凉菜”之类。没想到高考过后又多了一个——“状元”,不疼不痒。与之类似的,还有“状元姐”“梁状元”等。这些称号可比以前那些传得更远。本人近来正在北京大学委培,每日早出晚归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参加各年级、各专业的课程和讲座,去燕园无人问津的小山包“探险”,搜罗周边的好吃好玩,在人文社科书店打地铺直到半夜……每每与新朋友一阵欢快的寒暄之后,我就会突闻一声惊叫——“哦,你就是那个北京状元!”俨然忘了我的名字!
我最害怕别人笑盈盈地喊我“状元”,好像他或她面前不是一个有时可爱有时可恶的活泼小孩,而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板。本来成天黏在一起的朋友,如果一张嘴叫出这个称号,便让人忽觉生疏。所以当我回到高中,一群在国际部的外国朋友大老远看见我就大喊“Charlie”(我随便取的英文名字,有“愚笨”之意)的时候,心情真是格外畅快!他们才不管我是什么状元,只知道我英语说得跟美国人一样溜,还能模仿各种奇怪的口音,又了解很多不为人知的中国文化,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乐器都能耍两下子。总之,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有意思的中国人。
不过在某些时候,我也挺喜欢别人称呼我“状元”。比如,当我决定去香港读非热门的专业时,一些人会面露怀疑之色。可当他们知道我是“状元”时,又会用另一种眼光重新打量我。“也许她这样选也有道理!”我想,这一点点的心理变化,或许会转变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高中的于鸿雁老师评价我的选择时说,我是“既选择了‘出走’,又选择了‘坚守’”。
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不是只有某个专业、某个行业才应该受尊敬、受推崇。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状元”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选择,引领更多同辈人以及后来者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只看到那些“热门”。
有一些人,大概是坚决不会称我为“状元”的。
首先是我的父母。出高考成绩时,他们和我一样淡定,也和我一样对某些科目的成绩感到遗憾。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他们怕我浮躁跟风和迷失自我,就一遍遍告诫我:“不要以为别人叫你‘状元’,你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理所当然选择别人眼中最好的专业、最好的工作。你以前不是为这些人的眼光而活,未来也不会为他们的评价而活。要做你自己,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在我看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感到动摇、困惑、迷茫的时候,他们能冷静地说出“这个世界需要外表光鲜、疲于奔命的人,可它的脊梁永远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你选择了一条道路,就必须学会承受,学会坚持”。
我的老师也不会叫我“状元”,他们对这事看得透彻,因为老师手下的高徒多得很!能学、能玩、能干的人比比皆是,单说课内学习也有无数“大牛”。大家都明白,高考成绩存在“概率问题”,能力和成绩不相上下的人,在一次考试中,甲比乙高出一两分或者落后十几二十分,都是兵家常事。回母校时,我的历史老师、好朋友石国鹏每次见我,必会称我为“亲爱的社长大人”(我在高中时曾担任考古社的社长)。在他给我的亲笔信里,他郑重地告诉我,这个称呼比起“状元”,更能体现我的价值和可贵。
班主任评价我做事认真、专注。我想,这既有东方哲学“心一”的意思,也有西方处世“work hard,play hard”的味道。很惭愧,我不是一个“刻苦”的学生。在高三,那些本该用来苦背政治的宝贵课间,我多半是在窗台旁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看“无关”的英语杂志和地理杂志;晚饭与晚自习的宝贵间隙,我本该钻研数学题,却又流连学校对面的小书店,看时政评述;别人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工夫,我可能正在去邮局的路上,把我认真写好的信件和明信片寄向未知的远方。
当时我也时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既然有时间,为什么不能多“刷”几本练习册;知道对考试“没用”,为什么还在读西哲和小说。大家都说,在高考面前,别人都在摩拳擦掌步步紧逼,我却这样“不务正业”,怎么能行!
后来,我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毕竟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生活。朋友们分析说,我英语作文的高分,都是长期写信写出来的。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自己疯狂做语法题和阅读完形的时候,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做题;整理历史年表、一遍遍按照专题梳理思路、画政治结构图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在做“正事”。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问题上,我们坚持自己的方法就好。
不过,如果真的不对“考试”本身用心思,目标也不会轻易达到。
这一点,我也是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下才认识到的。高三后半学期,我的文综成绩并不理想,回想起来,无非是应试意识薄弱、做题太少,过分沉浸在知识的细节里。一模以后,高考的紧迫令我感到困惑,恍惚中觉得自己一直都错了,对以前的学习状态悔恨不已,很想从头再来。我的社团指导老师——徐雁老师给我递来一张小纸条,写道:“去掉别人给你的荣耀和光环,你还是你自己;去掉别人对你的怀疑眼光,你还是你自己。做简单然而内心坚定的自己,单纯地为丰富自己而学,你会超越高考。”这张纸条,直到今天我还一直放在笔袋里。
后记
现在与我同屋的几个委培生都是各省市的头名,几周以来,我们交往得非常愉快,发现彼此有很多共通之处——不“死读书”、兴趣爱好广泛、生活丰富等——虽然我们的经历、背景、性格、爱好都不尽相同。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状元”也是形形色色,获得“高考成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明白如何学习和锻炼,如何树立目标、克服困难和不断奋进,还要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这一过程。
同学眼中的梁倩
她绝对是个吃货。她在学校食堂总是无穷尽地添菜,课前课后嘴也不闲着,我们都很好奇她是如何保持身材的。每到一个新地方,她都要把周围迅速吃遍,总结一番,然后推荐给朋友。餐馆真的应该请她做宣传大使。她在“吃”和“学”这两件事上最下血本了,宁可走几公里路,也不愿意用买零食和书本的钱坐车。
她在课堂上不是特积极发言,在课下就“变态”了,乐于就某个命题和别人争辩不休,以作消遣。高三时的历史老师赵利剑曾这样形容她:“上课基本做沉思状,不太显山露水。不过偶尔露峥嵘,也挺可怕。”
她太不注意形象啦!常常以高难度的身体姿势和不够内敛的表情出现。她平时不穿裙子,在学校的卡拉OK大赛上一件白色抹胸裙把同学们华丽丽地吓到了。虽然给人感觉不拘小节、有男孩子气,但她符合还是挺处女座的性格特点的,有轻微的洁癖,洗手洗澡的频率很高。
有一次她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剃光头是什么感觉,幸好被理发师劝回来了!
某日下雨,她在车站看到小朋友没有伞,就把自己的伞给了人家,自己淋着雨走了,问都没问人家姓名!后来还是小朋友跑来学校把伞还了。
梁倩是路痴!认路凭直觉,就是在老家她也总是问路,人家还以为她是来旅游的。她曾经在欧洲的一座小城里迷路,衣着单薄、身无分文,既不会说本地话,也不知道旅店的位置。但她一点也不害怕,愣是走了一下午把小城绕了一圈,晚上到了饭点就正好找到自己的酒店了。真是“吃货”!
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抱怨”在某种意义上是无能的表现。退一步说,在学习上,同等条件下——无论是 “占有优势”还是“处于劣势”——都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正如那句名言:“发牌的是上帝,打牌的是自己。”我们不能要求成为上帝的宠儿,关键在于要有积极奋进和百折不挠的心态。
关于教育体制
“体制”实际上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不赞成处处用它来说事,或者用“好”与“不好”、“落后”与“进步”来给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下结论。重要的是,形式下的内容究竟如何,是不是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我们或许应该多关注那些踏踏实实做事和敢于做艰难尝试的人。
关于父母
我觉得他们很伟大。虽然他们知识面没有我广,见过的新鲜玩意儿没有我多,也没有像我一样享受到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没有大事业大手笔大成功,但他们内心比太多人富有。
关于老师
我认为应该让更多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教育事业来,特别是儿童教育。
关于朋友
总有一些人,不论你高昂沉沦,都会站在你身边,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朋友,包容和支持我。我愿意真心待人,也期待有相同回报,虽然这常常是种奢望,但我本性难移。
关于机遇
真正的机会往往是我们事后认定的。那些贴着“大好机会”标签的东西,可能只是命运的小恩小惠罢了。
关于未来
心理学中提到,人类是唯一会对未来有意识地预期与规划的动物。我猜这既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又是烦恼的源泉。迷茫和恐惧有时令人胆怯畏惧,但无限的未知意味着我们有书写自由的权利。忠于本心,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