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肾细胞癌发病机制及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移性肾细胞癌为化疗和激素治疗抵抗性肿瘤,使用IL-2或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唯一标准方法,随着肾癌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现代新药研发的进步,治疗肾癌有了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模式-分子靶向治疗.本文就近年来转移性肾细胞癌发病机制及分子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ERCP和PT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44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ERCP和PTC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首选ERCP介入治疗31例,3例操作失败(9.6%);PTC介入治疗16例,均操作成功.胆道吻合口狭窄和非胆道吻合口狭窄ERCP和PTC介入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癌骨桥蛋白(OPN)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1例放疗失败(复发或未控)的子宫颈鳞癌患者和71例同期放疗治愈的子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病检标本OPN,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放疗后血浆的OPN含量.结果 Ⅱ期患者失败组标本的骨桥蛋白表达在放疗前后都明显高于治愈组(P<0.01);Ⅲ期患者两组标本放疗前OPN表达均高于Ⅱ期(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