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了贵刊发表的王长路老师的教材研讨文章《“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新释及启示》一文(见《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8期36页),既为王老师认真细致的钻研精神所感动,也颇受启发,在此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一管之见,以与王老师及广大语文教师或诗词爱好者共同探讨。
王老师对选入中学教材的《琵琶行》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两句的各种版本的注释进行了认真地比较与研究:1.人教1995年版注释为:[暗]这里是轻声的意思。[欲语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人教2004年版则为:[暗]这里是轻声的意思。[欲语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两版几乎一致。2.北师大2007年版注释为:[暗问]轻声地问(“欲语迟”没有解释)。3.苏教版则没有对其进行注释。三种教材(其实,粤教版的注释是:[暗]轻声问。可惜我手里没有山东版教材,不知其如何注释的,王老师是山东籍教师,想来是应该有此版本,可不知为何王老师没有写出来)都是以下理解:既然有问,后面当然有答,答者应是琵琶女。王老师认为,“联系这两句诗的具体语言环境”,这样的解释“与情不通,于理不合,令人费解”,原因在于,“轻声地问,这里指声音很低。从后文的‘移船相近邀相见’句,可见两船有一定距离,再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句,可见琵琶女原在船舱中。诗人轻声地问,琵琶女不可能听到,何来回答?再者,‘欲语迟’指琵琶女那种‘欲说还羞’的忸怩情态,诗人不可能看到原在船舱中的琵琶女”。
于是,王老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两句诗中“暗问”、“欲语迟”的发出者均指诗人白居易自己,并提出了两点根据:其一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诗歌开头悲凉的景物描写与诗人在浔阳的孤寂(内容太长,不一一引用,见王文),“得此不同凡响的琵琶声,确实是诗人意外收获。正因为如此,诗人不由自主地想知道‘这优美的琵琶声究竟是什么人所弹奏?’然而,琵琶声恰恰在此时停了下来。已经被这优美的琵琶声深深吸引的诗人想问个明白,即‘欲语’;可诗人又迟疑起来,即‘迟’”。其二,“寻声暗问”省略主语,并列举了唐诗中其他诗句来证明之。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暗”的理解有误,不应像教材注释那样理解成“轻声”,而应该理解成“暗暗”之意。为此,还查阅了相当多的辞书和名著用法,以证明“暗”有“暗暗”的意思。
说内心话,王老师对课文的钻研可谓精细,对诗意的理解也确有过人之处,很有一些道理。但再深究一步,又觉得王老师有些理解不够准确与深入,丢掉了对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从而造成一定的误解:是的,按常理,这么远的距离——“移船相近邀相见”即为明证——白大诗人是不可能“轻声问”的,即使“轻声问”了,对方也听不到,自然根本不可能“欲语迟”似的回答。既如此,那么,这几种版本的注释就确实不能够令人信服。那是不是他们的注释就错了呢?其实也不尽然,我觉得问的还应该是白诗人,问的对象就是琵琶女——不是自己问自己;答的人自然也是琵琶女,不是自己答自己。这样说,理由是什么呢?确如王老师所说,是在于对“暗”字的理解——理解成“轻声”,我赞成王老师的看法:肯定不对!那么,理解成“暗暗”就准确吗?我的答案是:亦对亦非!
说“对”,是指对“暗”字意思的理解,“暗”在此处确实应该是“悄悄”、“暗中”的意思,而不是“轻声地”的意思——人教2007年版(高中必修3第6课)已经改为“[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了。”说它“非”,是指问的对象:“暗中问”、“悄悄问”就能断定如王老师所言的“自己问自己”吗?未必!依据是课文内容:“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请大家注意“寻声”二字,什么意思?“顺着声音”也,如果照王老师分析自问自答,那么,“寻声”二字似乎没有什么道理,用“闻声”似乎更符合当时情景——也许有人说,“闻”与后文的“问”音近,读起来音节不协调,这也有一定道理,但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呀!因此,不论如何,照王老师的理解,这“寻声”二字,在此都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实际上,发问者还是白居易,回答者自然该是琵琶女,只是这是诗歌,它省略了一个环节:诗人不是自己亲自到琵琶女船边去问的,而是让手下的人去问的。何以知之?试想想,这么晚送客,肯定不止主客二人,应该有仆人或者小吏之类侍奉的人,至少也有船家,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吧!从当时的社会风俗考察,良家女子,或丈夫在身边者,是不会夜半弹琴歌舞的,夜半为此者,多是歌伎辈也(这是可以写成一篇论文的东西,此处不论及之)。白居易自然知道这一点,不然大诗人也不会在夜半三更随便遣人去问一个弹琴的女子的。既如此,虽为谪贬者,毕竟是官身,岂可放下身段,亲自去到琵琶女船边,去为此“不屑之事”,就是问一般平民百姓,也不劳白大人亲移玉趾,自有手下人为之呀(至于后来“为君翻作琵琶行”,那是因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动后做的,是又当别论矣)!既然如此,那为何要“悄悄地”问呢?大家想想就应该明白:其一,这并非是可以张扬的事情,半夜、贬官、歌伎、饮酒、弹唱,这些词放在一起还不敏感吗?不“悄悄”,难道还能大张旗鼓?其二,谁知道那船上还有些什么人?不先“悄悄”探问一下,就贸然相邀?其三,从史书记载看,白居易不管为官何地、何时,都不是一个飞扬跋扈者,叫人去打探一个弹奏“仙乐”的歌伎,当然会嘱咐手下人要“文明礼貌”,自然要“悄悄”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教材本身,注释时没有把情况讲清楚,应该多写几个字:[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暗问](使人)悄悄地问。这样一来,就明白无误了!
(作者单位:江门市外海中学)
王老师对选入中学教材的《琵琶行》中“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两句的各种版本的注释进行了认真地比较与研究:1.人教1995年版注释为:[暗]这里是轻声的意思。[欲语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人教2004年版则为:[暗]这里是轻声的意思。[欲语迟]要回答,又有些迟疑——两版几乎一致。2.北师大2007年版注释为:[暗问]轻声地问(“欲语迟”没有解释)。3.苏教版则没有对其进行注释。三种教材(其实,粤教版的注释是:[暗]轻声问。可惜我手里没有山东版教材,不知其如何注释的,王老师是山东籍教师,想来是应该有此版本,可不知为何王老师没有写出来)都是以下理解:既然有问,后面当然有答,答者应是琵琶女。王老师认为,“联系这两句诗的具体语言环境”,这样的解释“与情不通,于理不合,令人费解”,原因在于,“轻声地问,这里指声音很低。从后文的‘移船相近邀相见’句,可见两船有一定距离,再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句,可见琵琶女原在船舱中。诗人轻声地问,琵琶女不可能听到,何来回答?再者,‘欲语迟’指琵琶女那种‘欲说还羞’的忸怩情态,诗人不可能看到原在船舱中的琵琶女”。
于是,王老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两句诗中“暗问”、“欲语迟”的发出者均指诗人白居易自己,并提出了两点根据:其一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诗歌开头悲凉的景物描写与诗人在浔阳的孤寂(内容太长,不一一引用,见王文),“得此不同凡响的琵琶声,确实是诗人意外收获。正因为如此,诗人不由自主地想知道‘这优美的琵琶声究竟是什么人所弹奏?’然而,琵琶声恰恰在此时停了下来。已经被这优美的琵琶声深深吸引的诗人想问个明白,即‘欲语’;可诗人又迟疑起来,即‘迟’”。其二,“寻声暗问”省略主语,并列举了唐诗中其他诗句来证明之。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暗”的理解有误,不应像教材注释那样理解成“轻声”,而应该理解成“暗暗”之意。为此,还查阅了相当多的辞书和名著用法,以证明“暗”有“暗暗”的意思。
说内心话,王老师对课文的钻研可谓精细,对诗意的理解也确有过人之处,很有一些道理。但再深究一步,又觉得王老师有些理解不够准确与深入,丢掉了对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从而造成一定的误解:是的,按常理,这么远的距离——“移船相近邀相见”即为明证——白大诗人是不可能“轻声问”的,即使“轻声问”了,对方也听不到,自然根本不可能“欲语迟”似的回答。既如此,那么,这几种版本的注释就确实不能够令人信服。那是不是他们的注释就错了呢?其实也不尽然,我觉得问的还应该是白诗人,问的对象就是琵琶女——不是自己问自己;答的人自然也是琵琶女,不是自己答自己。这样说,理由是什么呢?确如王老师所说,是在于对“暗”字的理解——理解成“轻声”,我赞成王老师的看法:肯定不对!那么,理解成“暗暗”就准确吗?我的答案是:亦对亦非!
说“对”,是指对“暗”字意思的理解,“暗”在此处确实应该是“悄悄”、“暗中”的意思,而不是“轻声地”的意思——人教2007年版(高中必修3第6课)已经改为“[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了。”说它“非”,是指问的对象:“暗中问”、“悄悄问”就能断定如王老师所言的“自己问自己”吗?未必!依据是课文内容:“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请大家注意“寻声”二字,什么意思?“顺着声音”也,如果照王老师分析自问自答,那么,“寻声”二字似乎没有什么道理,用“闻声”似乎更符合当时情景——也许有人说,“闻”与后文的“问”音近,读起来音节不协调,这也有一定道理,但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呀!因此,不论如何,照王老师的理解,这“寻声”二字,在此都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实际上,发问者还是白居易,回答者自然该是琵琶女,只是这是诗歌,它省略了一个环节:诗人不是自己亲自到琵琶女船边去问的,而是让手下的人去问的。何以知之?试想想,这么晚送客,肯定不止主客二人,应该有仆人或者小吏之类侍奉的人,至少也有船家,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吧!从当时的社会风俗考察,良家女子,或丈夫在身边者,是不会夜半弹琴歌舞的,夜半为此者,多是歌伎辈也(这是可以写成一篇论文的东西,此处不论及之)。白居易自然知道这一点,不然大诗人也不会在夜半三更随便遣人去问一个弹琴的女子的。既如此,虽为谪贬者,毕竟是官身,岂可放下身段,亲自去到琵琶女船边,去为此“不屑之事”,就是问一般平民百姓,也不劳白大人亲移玉趾,自有手下人为之呀(至于后来“为君翻作琵琶行”,那是因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动后做的,是又当别论矣)!既然如此,那为何要“悄悄地”问呢?大家想想就应该明白:其一,这并非是可以张扬的事情,半夜、贬官、歌伎、饮酒、弹唱,这些词放在一起还不敏感吗?不“悄悄”,难道还能大张旗鼓?其二,谁知道那船上还有些什么人?不先“悄悄”探问一下,就贸然相邀?其三,从史书记载看,白居易不管为官何地、何时,都不是一个飞扬跋扈者,叫人去打探一个弹奏“仙乐”的歌伎,当然会嘱咐手下人要“文明礼貌”,自然要“悄悄”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教材本身,注释时没有把情况讲清楚,应该多写几个字:[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暗问](使人)悄悄地问。这样一来,就明白无误了!
(作者单位:江门市外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