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外开放相互促进”的精神,我国有必要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图们江区域,打造成我国沿边对外开放开发先行区域。主要是在促进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沿边开放开发提供经验和示范。
一、促进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
就全国而言,沿边开放一直滞后于沿海开放。沿海开放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倾斜政策、区位的独特优势、内地的强力支撑等方面。沿边开放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受体制机制和地缘条件影响,边境窗口城市体量小,与腹地缺乏联动,仍处于简单的边贸合作层次上,这种情况在我国沿边地区普遍存在。要想使我国沿边地区在合作开发开放上取得突破,不仅要创新发展模式,即改变过去那种孤立的据点式开发模式,转为内源式的开发模式,切实加强沿边与内陆腹地经济中心的联动发展,更需要中央政府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总结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经验教训,切实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要充分发挥内陆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聚集区对边境地区的辐射作用,强化内源性的开放开发带动机制,走边境城市与内陆中心城市联动的开放道路,即通过与腹地地区的有效分工合作和协调推进,加快开放开发,从而切实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境地区特别是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图们江区域的国际合作开发在全国沿边开放中启动较早,有一定的开放合作基础,国家为加快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先后给与了多项政策支持,图们江区域有职责、有义务为我国的沿边开放开发率先示范,提供经验,做出新贡献。
图们江区域应在体制统筹、产业互补、基础设施共建、政策共享方面,进行创新试验,促进沿边和腹地联动发展。联动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优势互补,沿边开放条件优越、科教人才优势明显。要实现沿边与内地的优势互补,需要提高内地的开放度,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选择一定范围享受沿边的部分开放政策;发挥内地对沿边产业和科教的有效支撑作用,增加沿边地区经济总量。具体来讲,沿边与内地的联动发展就是要探索促进长春、吉林、延边州(简称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设立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探索建立图们江地区与长吉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机制,加强长吉经济区对图们江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从而带动图们江地区加快开放开发;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又可为长吉经济区加快发展提供国际通道、物流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把国家给予珲春的部分支持政策向长吉经济区部分延伸,在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划出一定范围,设立国际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园区。与此同时,加快长吉经济区与图们江地区之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先导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而促进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实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目标。
二、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新通道
沿边开放的关键就是国际运输通道问题,其中拓展陆海联运国际通道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沿边开放普遍存在着运输通道不畅、陆海联运通道受到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基本处于低端的、一事一办的状态。图们江区域在国际陆海联运上,有一定的基础,部分航线已经试航成功,有条件、有能力为全国沿边地区畅通陆海联运国际通道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图们江区域陆海国际联运通道包括4个方面:一是借港出海,建设与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二是联线出境出海,建设联结内外蒙,通往日本海的中蒙国际运输通道;三是联港出海,建设面向渤海的长春、吉林内陆港;四是内贸外运,通过借港出海,把东北的粮食、煤炭等重要物资运到我国南方,把南方的日用消费品等运到东北北部,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
具体来说,在与朝鲜和俄罗斯交通基础设施和港口合作建设方面,需纳入中俄、中朝两国高层会晤内容,相关部委牵头形成一揽子计划,在实施中灵活务实推进,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中蒙大通道建设方面,也要纳入两国高层协商内容,早日启动前期工作,形成建设规划。在内陆港建设方面,需要国家准许将海港的保税港区功能延伸至内陆。在内贸外运方面,需请有关部门研究进出口关税豁免和运输监管体系问题,形成试点推进方案。
三、探索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模式
沿边开放核心是要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远期目标为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目前我国沿边开放合作都在积极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尚未形成一个可推广的模式。图们江区域合作已经经历了16年,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探讨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周边国家毗邻地区也都有相应的愿望和举措,图们江区域各国政治经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探索建立图们江区域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为我国沿边地区提升合作水平提供示范,并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累经验。
经过认真研究,笔者认为,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应遵循由易到难、从双边合作起步,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具休说,首先做大做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赋予珲春边境自由贸易试验权,实行封闭式管理,把珲春开放窗口建设成为集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推进中俄珲春—哈桑、中朝珲春—罗先双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待时机成熟,建设双边自由贸易区,研究制定进出口贸易、人员出入境、金融、投资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共同投资建厂和吸引第三方资金进入合作区;在双边自由贸易区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经过多边谈判,适时构建图们江多边边境自由贸易区。目前,中俄两国外交部、商务部就建设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事宜,已纳入2009中俄总理会晤和贸易分委会会晤内容,并将签署两国政府间框架协定。有关部门应在货物进出口、边境自由贸易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给予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并且,还需要国家在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及澳门珠海经济合作区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优惠政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海洋学院)
(责任编辑:方涵)
一、促进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
就全国而言,沿边开放一直滞后于沿海开放。沿海开放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倾斜政策、区位的独特优势、内地的强力支撑等方面。沿边开放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受体制机制和地缘条件影响,边境窗口城市体量小,与腹地缺乏联动,仍处于简单的边贸合作层次上,这种情况在我国沿边地区普遍存在。要想使我国沿边地区在合作开发开放上取得突破,不仅要创新发展模式,即改变过去那种孤立的据点式开发模式,转为内源式的开发模式,切实加强沿边与内陆腹地经济中心的联动发展,更需要中央政府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总结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经验教训,切实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要充分发挥内陆中心城市和主要经济聚集区对边境地区的辐射作用,强化内源性的开放开发带动机制,走边境城市与内陆中心城市联动的开放道路,即通过与腹地地区的有效分工合作和协调推进,加快开放开发,从而切实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境地区特别是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图们江区域的国际合作开发在全国沿边开放中启动较早,有一定的开放合作基础,国家为加快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先后给与了多项政策支持,图们江区域有职责、有义务为我国的沿边开放开发率先示范,提供经验,做出新贡献。
图们江区域应在体制统筹、产业互补、基础设施共建、政策共享方面,进行创新试验,促进沿边和腹地联动发展。联动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优势互补,沿边开放条件优越、科教人才优势明显。要实现沿边与内地的优势互补,需要提高内地的开放度,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选择一定范围享受沿边的部分开放政策;发挥内地对沿边产业和科教的有效支撑作用,增加沿边地区经济总量。具体来讲,沿边与内地的联动发展就是要探索促进长春、吉林、延边州(简称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设立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探索建立图们江地区与长吉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机制,加强长吉经济区对图们江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从而带动图们江地区加快开放开发;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又可为长吉经济区加快发展提供国际通道、物流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把国家给予珲春的部分支持政策向长吉经济区部分延伸,在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划出一定范围,设立国际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园区。与此同时,加快长吉经济区与图们江地区之间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先导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而促进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实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目标。
二、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新通道
沿边开放的关键就是国际运输通道问题,其中拓展陆海联运国际通道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沿边开放普遍存在着运输通道不畅、陆海联运通道受到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基本处于低端的、一事一办的状态。图们江区域在国际陆海联运上,有一定的基础,部分航线已经试航成功,有条件、有能力为全国沿边地区畅通陆海联运国际通道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图们江区域陆海国际联运通道包括4个方面:一是借港出海,建设与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毗邻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二是联线出境出海,建设联结内外蒙,通往日本海的中蒙国际运输通道;三是联港出海,建设面向渤海的长春、吉林内陆港;四是内贸外运,通过借港出海,把东北的粮食、煤炭等重要物资运到我国南方,把南方的日用消费品等运到东北北部,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
具体来说,在与朝鲜和俄罗斯交通基础设施和港口合作建设方面,需纳入中俄、中朝两国高层会晤内容,相关部委牵头形成一揽子计划,在实施中灵活务实推进,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中蒙大通道建设方面,也要纳入两国高层协商内容,早日启动前期工作,形成建设规划。在内陆港建设方面,需要国家准许将海港的保税港区功能延伸至内陆。在内贸外运方面,需请有关部门研究进出口关税豁免和运输监管体系问题,形成试点推进方案。
三、探索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模式
沿边开放核心是要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远期目标为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目前我国沿边开放合作都在积极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尚未形成一个可推广的模式。图们江区域合作已经经历了16年,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探讨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周边国家毗邻地区也都有相应的愿望和举措,图们江区域各国政治经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探索建立图们江区域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为我国沿边地区提升合作水平提供示范,并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累经验。
经过认真研究,笔者认为,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应遵循由易到难、从双边合作起步,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具休说,首先做大做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赋予珲春边境自由贸易试验权,实行封闭式管理,把珲春开放窗口建设成为集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推进中俄珲春—哈桑、中朝珲春—罗先双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待时机成熟,建设双边自由贸易区,研究制定进出口贸易、人员出入境、金融、投资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共同投资建厂和吸引第三方资金进入合作区;在双边自由贸易区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经过多边谈判,适时构建图们江多边边境自由贸易区。目前,中俄两国外交部、商务部就建设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事宜,已纳入2009中俄总理会晤和贸易分委会会晤内容,并将签署两国政府间框架协定。有关部门应在货物进出口、边境自由贸易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给予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并且,还需要国家在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及澳门珠海经济合作区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优惠政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海洋学院)
(责任编辑: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