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西方人开始发现这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类似的观念对他们未来的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有利的一面时,它在今日中国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摈弃
《阿甘正传》里有句著名的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粒是什么滋味。”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未知性,即便是阿甘这样的傻子,也似乎深知其中的道理。
但在《别着急吃你的棉花糖》的作者乔基姆·德·波萨达博士看来,生活却非如此。如果能够克制你的欲望,就好比暂时地把手中的棉花糖放到一边,别去吃它,往往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波萨达博士的理论依据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600多名四岁儿童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交给每个儿童一颗棉花糖,并告知他们,如果在15分钟内能忍住不去吃它,将可以获得另外一颗作为奖励。在之后的跟踪观察中发现,那些能够克制自己等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更为优异,与人相处也更为融洽。
同样,这一规律也可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特别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以克制眼前欲望来获得未来的长远利益这一方式更为符合他们的生活智慧。所谓节俭持家的美德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尽量控制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来换取家庭的大件开销,电视机、冰箱、子女就学、住房等等,这样的行为在上世纪的中国家庭中屡见不鲜,同时也顺带使得中国的银行储蓄达到了西方国家不可想像的超大规模。
但有趣的是,当西方人开始发现这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类似的观念对他们未来的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有利的一面时,它在今日中国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摈弃——被认为是过时甚至应该完全抛弃的。而崇尚西方的意识,也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像西方人那样去花明天的钱才更为明智。显然,他们成为了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吃掉手中的棉花糖的人。
但事实上,这种消费行为上的犬儒主义毁掉的不仅是追求过程中的满足,更对未来的规划进行了透支和制约。也许,当前国情是鼓励全民消费,好拉动整个经济潮势,这种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随之出现的很多超常消费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深思。比如许多城市白领中所流行的“月光族”,在挥霍欲望的同时,不得不度日如年地等待着发薪日的到来,另一方面,每月准时出现的账单和还贷压力把他们牢牢地束缚在写字楼的单元中,以至于完全丧失了对未来的自主和期待。
无奈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做到按部就班地吃棉花糖已经十分困难,更何况是把今天的棉花糖留到明天。
但也许有人对此会不以为然,是否选择吃掉手中的棉花糖只不过是性格上的些许差异,忍耐10分钟和忍耐15分钟也没有太多本质上的不同,甚至可以用“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经验来驳斥,果断地确保眼前的利益或许才是更优的选择。特别是,他们还会有一种波萨达博士永远不会想到的担心——如果说好不吃就会再给一个棉花糖的承诺只是个骗局怎么办?如果这也成为了当年斯坦福大学实验的一部分,这个结果似乎才能引起重视,是个更有价值的参考。
(《别着急吃你的棉花糖》乔基姆·德·波萨达著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阿甘正传》里有句著名的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粒是什么滋味。”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未知性,即便是阿甘这样的傻子,也似乎深知其中的道理。
但在《别着急吃你的棉花糖》的作者乔基姆·德·波萨达博士看来,生活却非如此。如果能够克制你的欲望,就好比暂时地把手中的棉花糖放到一边,别去吃它,往往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波萨达博士的理论依据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600多名四岁儿童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交给每个儿童一颗棉花糖,并告知他们,如果在15分钟内能忍住不去吃它,将可以获得另外一颗作为奖励。在之后的跟踪观察中发现,那些能够克制自己等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更为优异,与人相处也更为融洽。
同样,这一规律也可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特别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以克制眼前欲望来获得未来的长远利益这一方式更为符合他们的生活智慧。所谓节俭持家的美德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尽量控制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来换取家庭的大件开销,电视机、冰箱、子女就学、住房等等,这样的行为在上世纪的中国家庭中屡见不鲜,同时也顺带使得中国的银行储蓄达到了西方国家不可想像的超大规模。
但有趣的是,当西方人开始发现这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类似的观念对他们未来的经济生活将会产生有利的一面时,它在今日中国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摈弃——被认为是过时甚至应该完全抛弃的。而崇尚西方的意识,也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像西方人那样去花明天的钱才更为明智。显然,他们成为了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吃掉手中的棉花糖的人。
但事实上,这种消费行为上的犬儒主义毁掉的不仅是追求过程中的满足,更对未来的规划进行了透支和制约。也许,当前国情是鼓励全民消费,好拉动整个经济潮势,这种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随之出现的很多超常消费现象却不能不引起深思。比如许多城市白领中所流行的“月光族”,在挥霍欲望的同时,不得不度日如年地等待着发薪日的到来,另一方面,每月准时出现的账单和还贷压力把他们牢牢地束缚在写字楼的单元中,以至于完全丧失了对未来的自主和期待。
无奈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做到按部就班地吃棉花糖已经十分困难,更何况是把今天的棉花糖留到明天。
但也许有人对此会不以为然,是否选择吃掉手中的棉花糖只不过是性格上的些许差异,忍耐10分钟和忍耐15分钟也没有太多本质上的不同,甚至可以用“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经验来驳斥,果断地确保眼前的利益或许才是更优的选择。特别是,他们还会有一种波萨达博士永远不会想到的担心——如果说好不吃就会再给一个棉花糖的承诺只是个骗局怎么办?如果这也成为了当年斯坦福大学实验的一部分,这个结果似乎才能引起重视,是个更有价值的参考。
(《别着急吃你的棉花糖》乔基姆·德·波萨达著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