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素养,其中包括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其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们具备与实际需求相关联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品德修养,在形成健全人格的同时,强化其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408
一、利用教材,注重语言的训练
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最主要的内容是让学生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通过听教师的讲述和同学们多样化的理解使自身的学习成果得到拓展,使思维得到有效的升级。而“说”的培养则指学生们语言组织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在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可以抓住说的机会,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以便于得到反馈。而“读”的能力则是让学生们通过大声朗读和阅读的形式对文章和文学经典进行多样化的理解和感悟,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背景。“写”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思想情感表達的基础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坚持写日记,或者是每一周都要发布相应的作文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便于强化其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所谓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如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经验、学习兴趣等,合理设计学习任务,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由此能够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三、借助传统节日,增强文化底蕴
如何利用课内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特色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节日由来的资料。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故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背景资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节日文化背景,而且能增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其次,可以开展节日习俗活动。中国人对节日习俗历来讲究,也形成了不同的节日饮食文化,美食不仅赋予了节日丰富的含义,更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最后,可以开展节日劳动教育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习俗,感受家乡的美好,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学做端午美食,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端午吃虾须的历史故事,使学生知道食用虾须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学生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劳动的快乐,还能了解端午文化的内涵。
四、指导讨论,注重情感的渗透
人文情感的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强化审美意识,对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情感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们已经认识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回忆自己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有没有接触过一些父爱、母爱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加以讨论。也可以谈谈最近一次感受到父亲母亲对自己关怀的事例,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最近看了朱自清的《背影》,从点滴小事感知到作者父亲对他的爱。而有的学生则通过近期发生的和父母之间的一些感人事迹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课文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强化其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拓展课外知识
现阶段很多学生读书量不足,学生的储备素材严重缺乏。这会导致学生在对某一件事情或是某一篇文章发表看法时,语言匮乏苍白。进行演讲时词不达意,缺少和他人的共鸣。不拓展学生阅读量,语文素养是很难提升的。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读“闲书”“海读书”,可以不是和学科挂钩的书籍,可以读得“似懂非懂”,可以读得些许囫囵吞枣。但是读书量是一定要积累的。发挥学生选择图书的能动性,探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主要就是找到学生自己的兴趣点,让学生自己来读。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评价的能力,重视跨学科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场所和形式是不受限制不拘泥于课堂书本的形式,这样,语文素养可以逐渐由自己来掌握提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志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路径[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李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策略[J].智力,2021(11):161-162.
[3]武文瑞.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92.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3-408
一、利用教材,注重语言的训练
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最主要的内容是让学生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通过听教师的讲述和同学们多样化的理解使自身的学习成果得到拓展,使思维得到有效的升级。而“说”的培养则指学生们语言组织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在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可以抓住说的机会,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以便于得到反馈。而“读”的能力则是让学生们通过大声朗读和阅读的形式对文章和文学经典进行多样化的理解和感悟,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背景。“写”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思想情感表達的基础途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坚持写日记,或者是每一周都要发布相应的作文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便于强化其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所谓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如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经验、学习兴趣等,合理设计学习任务,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由此能够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
三、借助传统节日,增强文化底蕴
如何利用课内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特色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节日由来的资料。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故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背景资料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节日文化背景,而且能增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其次,可以开展节日习俗活动。中国人对节日习俗历来讲究,也形成了不同的节日饮食文化,美食不仅赋予了节日丰富的含义,更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最后,可以开展节日劳动教育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习俗,感受家乡的美好,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学做端午美食,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端午吃虾须的历史故事,使学生知道食用虾须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学生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劳动的快乐,还能了解端午文化的内涵。
四、指导讨论,注重情感的渗透
人文情感的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强化审美意识,对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情感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们已经认识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回忆自己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有没有接触过一些父爱、母爱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加以讨论。也可以谈谈最近一次感受到父亲母亲对自己关怀的事例,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最近看了朱自清的《背影》,从点滴小事感知到作者父亲对他的爱。而有的学生则通过近期发生的和父母之间的一些感人事迹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课文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强化其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五、拓展课外知识
现阶段很多学生读书量不足,学生的储备素材严重缺乏。这会导致学生在对某一件事情或是某一篇文章发表看法时,语言匮乏苍白。进行演讲时词不达意,缺少和他人的共鸣。不拓展学生阅读量,语文素养是很难提升的。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读“闲书”“海读书”,可以不是和学科挂钩的书籍,可以读得“似懂非懂”,可以读得些许囫囵吞枣。但是读书量是一定要积累的。发挥学生选择图书的能动性,探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主要就是找到学生自己的兴趣点,让学生自己来读。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评价的能力,重视跨学科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场所和形式是不受限制不拘泥于课堂书本的形式,这样,语文素养可以逐渐由自己来掌握提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志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培养路径[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李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策略[J].智力,2021(11):161-162.
[3]武文瑞.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有效途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