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来学界对意境的解释层出不穷,但很少进入意境自身的符号系统和语境下进行研究。意境是在中国生命性文化下产生的,因此,意境就是在生命性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生命隐喻的建构。接下来笔者将从意境与生命体验、意境与生命周期、意境与词汇流变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意境 生命隐喻 生命体验 生命周期 词汇流变
  意境是中国美学独有的概念,也是学界热衷于研究的对象,有的从外部进行研究,有的用西方文艺理论来比附阐释。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意境为中国美学独有,那么就应该用其自身的结构来解释,也就是说必须进入意境自身的符号系统和语境下进行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农耕文明是分不开的,农耕活动是一种敏感性很强的劳动,作物的生长成为农耕的主题,而作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耕种者的生活质量,这样的连锁反应导致形成重视人的体验的生命性文化。所以中国文化是一种生命系统,用生命和感官来体验着世界,发现世界的意义与自身的价值所在。宗白华在讨论中西哲学差异的时候也认为:“中西的形上学分属两大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它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和秩序理数;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它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1}意境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当然也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产生。因此,笔者认为,意境就是在生命性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生命隐喻的建构。接下来笔者将从意境与生命体验、意境与生命周期、意境与词汇流变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意境与生命体验 意境中“境”含义的用法是在佛经翻译和经文阐释中衍生的。佛教苦谛认为痛苦不可避免,是因为人有“心”。《楞严经》云“万法唯心”,世间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因为“心”的存在。“心”本体的具体表现就在六根之上,而六根与现象世界相接触会产生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境是相互区分且封闭的,所以“境”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界限的意思,同时又增加了封闭的含义。这种“境”的用法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但终归对意境范畴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意境中的“境”就是沿用了这样一种含义。因此可以说,意境中的“境”是一种空间的表现,相当于一种抽象的空间,这种空间是可以用来“观”的,但是所谓的“观”并不是用眼睛观察,而是一种生命体验,正如上文所讲到的六境是一种整体的体验。意境以一种空间的方式呈现,并且是可进入的,也就是说相当于一种场域。这样的场域,创作者与鉴赏者是可以互相通达的,创作者能“写”,鉴赏者就能“观”,这种交互过程是以生命体验为桥梁的。生命体验包括了所有的感官,意境就是表现一个空间,让鉴赏者重新进入那个空间中。像“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意境就能让鉴赏者再次进入春日的记忆空间。鉴赏者可能看过杏的红,闻过杏的香味,听过耳边的鸟声,触碰过枝头,这一系列的生命体验都化作记忆,直到进入意境这个空间中,之前的生命体验再次被唤醒。总之,意境所唤醒的空间记忆裹挟着复杂的生命体验。意境让鉴赏者经历一种空间,而进入这种空间的门票就是鉴赏者与创作者的生命体验。因此,意境因为生命体验而具有一种合法性,同时也是一种必然性。
  二、意境与生命周期 上文论述到意境通过空间性来唤醒生命体验,接下来论述意境与时间性的关系。意境是可进入的空间表象,并且是可以反复进入的,反复意味着意境还有时间的维度。“世界之所以可能的生存论时间性条件在于时间性作为绽出的统一性具有一种视野这样的东西。”{2}视野就是主体内视化的一种时间长度,这种视野是记忆与想象力的综合,而海氏所谓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意境,意境可能的条件就是时间性,而时间性又赋予了视野一种统一性。缺乏时间性,记忆与想象力就不能发生。鉴赏者所领悟到的东西不一定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生命体验对等,常常发生错位的现象。生命体验的深浅体现在时间的绽出,因此往往时间越久生命体验就越深。当进入意境的鉴赏者不具有作者在空间中所表达的生命体验时,就需要同时发挥记忆与想象力的作用。如纳兰性德的“夜深千帐灯”,不是所有人都到过兵营,真正体验过这种感觉。也许见过帐子,通宵达旦或者长夜无眠,这些东西可能不是在同一时空出现的,这时发生想象的前提是想象的素材都是时间中的不同阶段。因此想象首先就预设了时间的加入,时间不仅是加入,还统摄这些想象的素材,将它们联系起来,提供在同一时空出现的必要条件。
  其次,时间性也关系到意境的隐藏和显现,意境中包含着许多可能性,鉴赏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入意境中,这些不同的侧面不会在同一时间出现,某一侧面被关注或被邀请,那么其他侧面可能就会隐匿,反之亦然。在时间中意境不断地转化成在场状态,“在场意味着:解蔽,带入敞开之中。在解蔽中嬉戏着一种给出,也即让—在场中给出了在场亦即存在的那种给出”{3},而让其在场的表象是主体情感的需要。主体基于不同的情感,对意境的感受可能不同,也就是说在场的角度不同。例如感情豪迈之时,看到“夜深千帐灯”会感受到一种边塞壮阔的意境,同时情感导向崇高;而情绪低落之时,同样的文字,却会感受到不胜凄凉的意境。情感的变化,隐匿与显现,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时间性的推动。
  再者,意境本身虽是一种关于生命体验的空间,但是时间也参与了这个空间的建构,只是时间在意境中所表现的方式比较特殊。上文说到,意境是被反复进入的,可文字还是文字,文字的永恒性导致了意境的稳定性,而且空间的建构也规定了它自身的稳定性。在意境中所唤醒的生命体验可以感觉到时间的流动,“明月照积雪”“中天悬明月”,这些意境犹如画面般凝滞,可还是能感到时间的存在。有一些则把时间通过空间化的方式来表现,例如“大江流日夜”“云破月来花弄影”,大江的流动是一种空间的感受,云的散开也是一种空间的移动,但毫无疑问,这些事物的空间移动不仅需要物理时间,也需要心理时间。还有一些则将时间压缩起来,形成一个点或者网,将时间进行非线性化的表达,例如“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古今和四海都变成了一个点,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不管怎样,意境中的时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那就是时间的场域化。时间在意境中不是如现实生活中那样具有不可逆转性。现实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回头的,是线性的,而意境中的时间是反复性的,应该说是一种循环系统,就像重播的电影,一旦主体进入到那个空间,时间就开始起作用。所谓场域化,就是与非自身的空间划清界限,同时证明自身的独特性,使进入场域内的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则活动。时间在意境这种空间中是一种稳定的循环过程,在意境中以场域化的方式呈现。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面临的“边缘化”困境愈发显现。外在原因表现为功利主义、为学术而学术等不良研究倾向,深层原因则在于研究者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的严重缺失。目前,我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古代文学研究者当从古圣先贤文以载道的责任担当中汲取精神,凝聚力量,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传承和价值重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文化传承 价值重
摘 要:“帘”在李清照的词作中是一个重要意象,不仅使用颇多,而且意蕴独到。对“帘”的不同描写,也正对应着李清照不同的人生阶段:在为“卷帘”时,李清照的生活是闲适而美满的;在呈“垂帘”时,也正是李清照凄苦悲凉的生活阶段,这与李清照词风的“愁”也是紧密相关的。本文通过“帘”的意象来分析李清照之愁思,主要包括待字闺中的闲思之愁、思念丈夫的离思之愁,以及国覆夫亡的哀思之愁。  关键词:李清照 帘 闲愁 离
推 介 语  为了让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绍兴传统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成立了阳明剧社,并以此为平台带动全校的大学生开展王阳明研究与阳明文化传播实践。本期栏目,我们重点推出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同学关于王阳明题材小说和“阳明戏”的研究论文四篇。  (卓光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摘 要: 新世纪以来兴起的“阳明热”催生了多部“阳明戏”的诞生,2018年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创
摘 要: 自2016年起,一部挪威电视剧突然闯入人们的视野,这部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剧作更新方式和新颖又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追捧。从剧作更新方式上来看,它既不像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又不像是眼下流行的网络剧的单一模式,具有一种“新型”电视剧的特点。本文将基于这部挪威新型电视剧《羞耻》,从剧作传播方式和主题内涵两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剧作创新 传播模式 《羞耻》  从2012年起,
摘 要:当今社会电视节目策划在节目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节目策划在节目的主题、结构等方面起到很重要的规划作用。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在节目策划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通过对《越策越开心》节目策划的主题、结构以及主持人风格的分析和研究来说明现代节目策划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节目策划 收视率 感染力 脱口秀 收视习惯  电视节目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视节目在传
摘要:宋传恩是徐州文学高地沛县作家群中的先行者和典型代表,其小说可分为喻世的民间故事和警世的官场现形记两大类。以《伤心之旅》《鬼打墙)等为代表的来自民间的故事,通过书写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带给读者民间的智慧与启迪。以《招商》《我心永恒》《选村长》等为代表的官场现形记是宋传恩主动承担知识分子警世、醒世作用的载体。宋传恩自觉传承沛县文学观念,注重小说的思想深度和故事’性,其故事原型大多來自故乡,表现的却
摘 要:在近百年的电影实践和探索中,大多数的电影在叙事的结构选择上通常都会选择我们所熟悉的线性叙事方式。但是近年来也涌现了许多与之相反的非线性叙事电影,《心迷宫》就是此类叙事电影中一部典型的代表作品。本文将从叙事学的理论出发,以该片为例阐释非线性叙事以及其独特性在该片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非线性叙事 叙事视角 叙事时空 叙事结构  一、电影的非线性叙事  关于非线性叙事的定义,顾名思义是相对于线
摘 要:“羊羔体”事件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众传媒的作用,在网络文化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正是大众传媒担任了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桥梁的角色,正是大众传媒为网络文化事件在人们中的传播与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其次是虚假需要因素的影响,在“羊羔体”事件中,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需要早已达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之下,努力寻找自身的“存在感”,力求在“羊羔体”诗歌引发的舆论战中获得一席之地。“羊羔体”
摘 要: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曾被弗吉尼亚·沃尔夫称为通向现代主义的桥梁,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孕育于走向现代的历史环境之中,也因此展露出了一些新的特质。通过对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抉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者对于向现代主义语境过渡过程中发生了一定嬗变的“浮士德难题”进行了探讨——在追寻个体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如何与个人幸福与世俗的社会规制相协调?小说末尾,伊莎贝尔回归婚姻的选择构成了作
摘要:敦煌自古以其神秘壮阔的自然风光和满含深情的人文气息吸引迁客骚人。敦煌古城、玉门关、月牙泉等俱是诗词中可见的用以描写和借意的敦煌景观。瞻赏敦煌掺杂着滚滚黄沙的文学作品,可从表层分析类合成沙场征战、风光无限、古道送别的三层画面,其间渗透的精神之曲绕梁至今,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一支。  关键词:诗词 敦煌 写意  遮盖在河西黄沙里的敦煌,从古至今,其身上的神秘色彩从未淡去。敦煌作为这样一个轻纱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