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海洋缺氧,中国东海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洋荒漠区”之一
位于长江口的江苏省太仓浏河码头,历来是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大小渔船和运输船歇脚、装卸之处。不过,8月24日,当《财经》记者来到码头所在的渔港路,或许是因为正值休渔期,这里显得颇有些寂寥。
“原来可热闹了,来这里买卖海鲜的车,塞满了一路。”一家名为“周记商店”的老板娘对《财经》记者说。
在过去十年中,这样的场景正在逐渐淡去。由于在长江口捕获到的水产品越来越少,而船用燃油的价格越来越高,入不敷出的渔民不得不另谋生计。
如今,这里的渔民只有出海十几个小时到远海中,才能有所收获。原来专做渔具生意的周记商店,不得不兼卖香烟、鞭炮之类,以维持生计。
长江口,不过是全球日益严峻的“海洋荒漠化”的一个缩影。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教授罗伯特迪亚兹(Robert Diaz)在8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称,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鱼类等水生生物无法生存的沿海“荒漠区”已超过400个,总面积达24.5万平方公里。
或许,如同美国环保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当年发出“寂静的春天”的警告一样,现在是敲响“寂静的海洋”警钟的时候了。
“海洋荒漠区”
所谓“海洋荒漠区”,是指海洋中存在的低氧、缺氧区域。由于缺乏必要的氧气,水生生物往往无法生存,所以也被称为“死海区”。一旦海水中氧气浓度降至3毫克/升以下,大多数鱼类和贝类如果不能逃离,都将窒息死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荒漠区”现象就首先在亚德里亚海地区被发现。此后,每过十年,全球死海区的面积就增加1倍。
迪亚兹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世纪70年代,全球沿海还只有87个荒漠区;现在已达到405个,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其中,中国东海、波罗的海、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的卡特加特海峡、黑海以及墨西哥湾,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几个“海洋荒漠区”。
200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2003全球环境展望》中,也首次就“死海区”的威胁提出了警告,称不久后这将会成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今年2月,该组织在新发布的《死水之中》(In Dead Water)的报告中,再次对海洋面临的这一威胁发出了警告。
以欧洲北部被九个国家包围的波罗的海为例,由于含氧量严重不足,其大片的海底已演化为“水下荒漠”。科学家在总共47处被调查区域中仅发现四片动植物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在37片区域中,几乎已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实际上,在水面以下50米到60米的区域,含氧量已接近零。这块全球最大的荒漠区,总面积大约为8.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重庆市。
而中国沿海,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早在2006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中,就已经将长江口和珠江口明确列入了新增加的海洋荒漠区名单中。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告诉《财经》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一次调查中,发现长江口溶解氧含量在2毫克/升以下的缺氧区面积,就已经达到了1.37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甚至比崇明岛加上四个太湖的总和还要大。
2005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开始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进行调查,调查区域包括江苏省沿江八个市、浙江省沿海六个市、上海市以及长江口外和杭州湾附近海域,涉及陆域面积10.3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结果发现,3.8万平方公里海域范围内,从海底采集上来的样品中,三分之一没有任何底栖生物,海底“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
人祸为烈
到底是什么导致出现这些海洋缺氧区?
或许,不同的海洋荒漠区,背后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973”项目“中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首席科学家周名江对《财经》记者表示,长江口的缺氧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认为,在存在水体交换的区域,缺氧区的形成与洋流这样的物理过程有关。他对《财经》记者解释说,每年夏季氧气含量较低、盐度较高的台湾暖流从南向北入侵,到长江口以北被相对稳定的黄海冷水团阻碍。而长江径流注入大量含氧量高的淡水,在海洋上层形成很强的温度、盐度落差,即上层较轻、下层较重。这就限制了表层高含氧量海水与底层低含氧量海水的对流,容易形成缺氧区。
不过,李道季也承认,即使考虑到洋流等物理因素,水体的富营养化,仍然是长江口、珠江口这样的海域出现大面积缺氧的重要“助推器”。
随着污染加剧,长江径流携带入海的氮、磷营养盐也在不断增加。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朱明远告诉《财经》记者,和农田施肥的原理一样,海洋的营养盐污染给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旦遇到合适的温度、光照条件,就会导致藻类大范围爆发,从而形成赤潮。而赤潮到了后期,将营养盐消耗殆尽后就开始沉落海底并被细菌分解,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氧气,从而形成缺氧区。
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影响,超标严重,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1倍和3.1倍。珠江口的污染负荷亦如是,根据2006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污水年入海总量达82.98亿吨;而在五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0亿吨左右。
在相对封闭的墨西哥湾、黑海、波罗的海,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在海洋荒漠区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则更加明显。
以墨西哥湾为例。今年7月15日,美国政府就发出警告,2008年墨西哥湾北部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死海区面积将达到创纪录的2.2万平方公里。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监测,由于中西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今年4月到6月间,流入墨西哥湾的无机氮有81.7万吨,比往常多出了三分之一以上;有机磷更多达8.5万吨,比往常多出了85%。
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的迪亚兹教授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死海区问题一度是发达国家的象征,因为工业化、食品结构的升级和人口增长,都会导致化肥过度使用和废物排放的增加;而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渐成全球性问题,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难以幸免。
求治之难
要彻底恢复海洋中荒漠区的勃勃生机,绝非易事。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估计,仅仅把墨西哥湾的死海区减少三分之一,就需削减密西西比河的富营养盐45%的排放量。而且,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了治理工程的艰巨程度。随着海平面温度上升,海面浮游生物的生长也变得更加容易。
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海洋质量公报,2007年,全国入海排污口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仍有1219万吨,虽然比上一年下降了6%,但仍然居高不下。
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也显示,中国约53%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和极差状态,底栖环境质量未见好转。排污口邻近海域生物质量低劣,底栖经济贝类几近绝迹。
而通过主要河流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则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统计显示,2007年由长江、珠江、黄河和闽江等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140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1.8%。
海洋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是赤潮频发。每年夏天来自江河的营养盐污染,都会在浙江中部沿海,长江口、杭州湾和渤海湾引发大面积赤潮。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有纪录的赤潮有3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十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其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
早在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导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发表了《华盛顿宣言》,中国是该计划的108个成员之一。该计划旨在应对人类陆地活动所引起的对海洋及沿海环境的健康、繁殖及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提出在由地方、国家、区域到全球各级参与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跨领域的行动举措。
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上,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发布了《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以作为中国编制国家行动计划的基础技术文件。
国家环境部污控司海洋环境处裴相斌博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两年前公布的报告,总结了当时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但具体的行动计划目前仍在汇总各个部门的意见,“还没出来”。不过,针对长江口的碧海行动计划初稿已完成,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珠江口的碧海行动计划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目前,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其中半数分布在渤海、黄海沿岸,其余则分布在东海、南海沿岸。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等。而工业污水、废物、石油和其他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一旦进入海洋后,就极容易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从而造成海鸟与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不过,治理起来更为棘手的,或许仍是来自入海河流的污染。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华明告诉《财经》记者,长江口处在长江末端,几乎收纳了所有污染物,其中,来自上游的氮磷占全部排放的90%以上。要解决长江口的污染,需要整个流域共同解决。只有整个流域控制了农业面污染,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才能改变长江口的窘境。
“现在采取陆上综合处理,直接把污水通过管道排入深海之后,海面上明显的污染物黑带减少很多了。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国能不能走出这个路径还很难说。”他不无悲观地对《财经》记者表示。■
位于长江口的江苏省太仓浏河码头,历来是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大小渔船和运输船歇脚、装卸之处。不过,8月24日,当《财经》记者来到码头所在的渔港路,或许是因为正值休渔期,这里显得颇有些寂寥。
“原来可热闹了,来这里买卖海鲜的车,塞满了一路。”一家名为“周记商店”的老板娘对《财经》记者说。
在过去十年中,这样的场景正在逐渐淡去。由于在长江口捕获到的水产品越来越少,而船用燃油的价格越来越高,入不敷出的渔民不得不另谋生计。
如今,这里的渔民只有出海十几个小时到远海中,才能有所收获。原来专做渔具生意的周记商店,不得不兼卖香烟、鞭炮之类,以维持生计。
长江口,不过是全球日益严峻的“海洋荒漠化”的一个缩影。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教授罗伯特迪亚兹(Robert Diaz)在8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称,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鱼类等水生生物无法生存的沿海“荒漠区”已超过400个,总面积达24.5万平方公里。
或许,如同美国环保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当年发出“寂静的春天”的警告一样,现在是敲响“寂静的海洋”警钟的时候了。
“海洋荒漠区”
所谓“海洋荒漠区”,是指海洋中存在的低氧、缺氧区域。由于缺乏必要的氧气,水生生物往往无法生存,所以也被称为“死海区”。一旦海水中氧气浓度降至3毫克/升以下,大多数鱼类和贝类如果不能逃离,都将窒息死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荒漠区”现象就首先在亚德里亚海地区被发现。此后,每过十年,全球死海区的面积就增加1倍。
迪亚兹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世纪70年代,全球沿海还只有87个荒漠区;现在已达到405个,并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其中,中国东海、波罗的海、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的卡特加特海峡、黑海以及墨西哥湾,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几个“海洋荒漠区”。
200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2003全球环境展望》中,也首次就“死海区”的威胁提出了警告,称不久后这将会成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今年2月,该组织在新发布的《死水之中》(In Dead Water)的报告中,再次对海洋面临的这一威胁发出了警告。
以欧洲北部被九个国家包围的波罗的海为例,由于含氧量严重不足,其大片的海底已演化为“水下荒漠”。科学家在总共47处被调查区域中仅发现四片动植物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在37片区域中,几乎已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实际上,在水面以下50米到60米的区域,含氧量已接近零。这块全球最大的荒漠区,总面积大约为8.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重庆市。
而中国沿海,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早在2006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中,就已经将长江口和珠江口明确列入了新增加的海洋荒漠区名单中。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告诉《财经》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一次调查中,发现长江口溶解氧含量在2毫克/升以下的缺氧区面积,就已经达到了1.37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甚至比崇明岛加上四个太湖的总和还要大。
2005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开始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进行调查,调查区域包括江苏省沿江八个市、浙江省沿海六个市、上海市以及长江口外和杭州湾附近海域,涉及陆域面积10.3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结果发现,3.8万平方公里海域范围内,从海底采集上来的样品中,三分之一没有任何底栖生物,海底“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
人祸为烈
到底是什么导致出现这些海洋缺氧区?
或许,不同的海洋荒漠区,背后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973”项目“中国近海有害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预测防治”首席科学家周名江对《财经》记者表示,长江口的缺氧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认为,在存在水体交换的区域,缺氧区的形成与洋流这样的物理过程有关。他对《财经》记者解释说,每年夏季氧气含量较低、盐度较高的台湾暖流从南向北入侵,到长江口以北被相对稳定的黄海冷水团阻碍。而长江径流注入大量含氧量高的淡水,在海洋上层形成很强的温度、盐度落差,即上层较轻、下层较重。这就限制了表层高含氧量海水与底层低含氧量海水的对流,容易形成缺氧区。
不过,李道季也承认,即使考虑到洋流等物理因素,水体的富营养化,仍然是长江口、珠江口这样的海域出现大面积缺氧的重要“助推器”。
随着污染加剧,长江径流携带入海的氮、磷营养盐也在不断增加。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朱明远告诉《财经》记者,和农田施肥的原理一样,海洋的营养盐污染给藻类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旦遇到合适的温度、光照条件,就会导致藻类大范围爆发,从而形成赤潮。而赤潮到了后期,将营养盐消耗殆尽后就开始沉落海底并被细菌分解,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氧气,从而形成缺氧区。
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影响,超标严重,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1倍和3.1倍。珠江口的污染负荷亦如是,根据2006年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污水年入海总量达82.98亿吨;而在五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0亿吨左右。
在相对封闭的墨西哥湾、黑海、波罗的海,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在海洋荒漠区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则更加明显。
以墨西哥湾为例。今年7月15日,美国政府就发出警告,2008年墨西哥湾北部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死海区面积将达到创纪录的2.2万平方公里。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监测,由于中西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今年4月到6月间,流入墨西哥湾的无机氮有81.7万吨,比往常多出了三分之一以上;有机磷更多达8.5万吨,比往常多出了85%。
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的迪亚兹教授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死海区问题一度是发达国家的象征,因为工业化、食品结构的升级和人口增长,都会导致化肥过度使用和废物排放的增加;而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渐成全球性问题,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难以幸免。
求治之难
要彻底恢复海洋中荒漠区的勃勃生机,绝非易事。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估计,仅仅把墨西哥湾的死海区减少三分之一,就需削减密西西比河的富营养盐45%的排放量。而且,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了治理工程的艰巨程度。随着海平面温度上升,海面浮游生物的生长也变得更加容易。
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海洋质量公报,2007年,全国入海排污口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仍有1219万吨,虽然比上一年下降了6%,但仍然居高不下。
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也显示,中国约53%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差和极差状态,底栖环境质量未见好转。排污口邻近海域生物质量低劣,底栖经济贝类几近绝迹。
而通过主要河流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则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统计显示,2007年由长江、珠江、黄河和闽江等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为140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1.8%。
海洋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是赤潮频发。每年夏天来自江河的营养盐污染,都会在浙江中部沿海,长江口、杭州湾和渤海湾引发大面积赤潮。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有纪录的赤潮有3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十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其发生规模也呈急剧扩大的趋势。
早在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导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发表了《华盛顿宣言》,中国是该计划的108个成员之一。该计划旨在应对人类陆地活动所引起的对海洋及沿海环境的健康、繁殖及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提出在由地方、国家、区域到全球各级参与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跨领域的行动举措。
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上,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发布了《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以作为中国编制国家行动计划的基础技术文件。
国家环境部污控司海洋环境处裴相斌博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两年前公布的报告,总结了当时中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但具体的行动计划目前仍在汇总各个部门的意见,“还没出来”。不过,针对长江口的碧海行动计划初稿已完成,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珠江口的碧海行动计划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目前,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其中半数分布在渤海、黄海沿岸,其余则分布在东海、南海沿岸。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等。而工业污水、废物、石油和其他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一旦进入海洋后,就极容易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从而造成海鸟与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不过,治理起来更为棘手的,或许仍是来自入海河流的污染。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华明告诉《财经》记者,长江口处在长江末端,几乎收纳了所有污染物,其中,来自上游的氮磷占全部排放的90%以上。要解决长江口的污染,需要整个流域共同解决。只有整个流域控制了农业面污染,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才能改变长江口的窘境。
“现在采取陆上综合处理,直接把污水通过管道排入深海之后,海面上明显的污染物黑带减少很多了。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国能不能走出这个路径还很难说。”他不无悲观地对《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