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与Nrf2/HO-1信号通路的关系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艾司氯胺酮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对照+艾司氯胺酮组(CE组)、脓毒症组(S组)、脓毒症+艾司氯胺酮组(SE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的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SE组和CE组于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30 min后,腹腔注射艾司氯胺酮10 mg/kg,12 h后重复给药1次。LPS注射后24 h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TnI、脑钠肽(BNP)、LDH、CK-MB及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rf2、HO-1及转录因子Bach1(BTB-CNC同源体1)的表达。

结果

与C组比较,S组、SE组LVEF降低,血清cTnI、BNP、LDH、CK-MB、TNF-α、HMGB1浓度升高,心肌组织Nrf2和HO-1表达下调,Bach1表达上调(P<0.05),心肌发生显著病理损伤,CE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E组LVEF升高,血清cTnI、BNP、LDH、CK-MB、TNF-α和HMGB1浓度降低,心肌组织Nrf2和HO-1表达上调,Bach1表达下调(P<0.05),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减轻。

结论

艾司氯胺酮可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miR-146a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小鼠海马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0只,12~16周龄,体重22~28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32):对照组(C组)、POCD组、miR-146a agomir组(Ag组)、miR-146a antagomir组(At组)和阴性对照液组(NC组)。采用吸入1.5%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制备小鼠
目前我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尚存在不足。我院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信息化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系统,有效提高了全科医师培训的师资水平,提升了全科医师的临床能力和科研素质,加强了全科医师培训督导力度,在提升培训满意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结业综合考通过率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且该培训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能很大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较强的可复
铅中毒的发生多为缓慢而渐进的过程,起病隐匿且临床特征不典型,容易误诊或延误诊治。本文报道1例以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伴溶血为主要表现的铅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提高对铅中毒的认识。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反复发作恶心、呕吐、早饱和上腹饱胀,主要病理生理是胃排空延缓。其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必要时肠外营养;优化血糖控制方案;使用促动力药和止吐药等。本文着重对当前糖尿病胃轻瘫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睡眠障碍与精神障碍相互关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在临床诊疗中由于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部分症状的高度相似性,常导致睡眠障碍被忽略或被误诊为精神障碍。通过睡眠障碍与常见精神障碍的关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生在临床诊治中提高睡眠障碍的识别率,降低误诊率。
利伐沙班是目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主要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之一,明确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稳定的血浆浓度、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较高的患者依从性是它的优势。但临床上观察到用药个体之间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差异,以及药物导致的大出血事件,使利伐沙班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现简述利伐沙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着重讨论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进展,为利伐沙班的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发现,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和组蛋白乙酰化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望成为脑胶质瘤的治疗靶点。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通过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调控基因转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HOTAIR和组蛋白乙酰化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神经外科少见疾病,约占颅内CM的4%~35%,最常见于脑桥,高发于3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其发病与CCM1、CCM2及CCM3基因的缺失性突变、静脉血管异常等相关。出血风险较其他部位的CM更高。研究发现,病灶位置深在、出血史、女性等均为脑干CM出血的危险因素。目前,该病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针对脑干CM的自然史及其诊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