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溢满情趣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ju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的性质,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和尽情地交流。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情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
  一、在课题导入中营造课堂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富有情趣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也就是说,科学而充满情趣的导入,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成功做好铺垫。因此,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课堂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
  儿歌导入法。儿歌的节奏很明快,也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心理特点。例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单词时,我们可以用儿歌《I am a cat》进行导入。当教者有节奏地唱着“I am a cat,Miaow,Miaow . I am dog , woof, woof.”时,学生兴趣十足,很容易就记住了“cat”和“dog”等单词。接着,教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自编儿歌,如“The cat goes,Miaow,Miaow . The dog goes, woof, woof.”等。这样,用有趣的儿歌进行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悬念式导入法。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3B部分是颜色的教学。教者可以这样导入:“There is a beautiful bridge in the sky.”学生的脑子中会有许多的“?”,此时,教师可拿出准备好的彩色图片问:“Do you know what color is it?”然后引入教学内容。如此,设置一些悬念,能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既能减少学生语言学习的枯燥,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在情境交际中营造课堂情趣
  英语的课堂教学,也同语文学科一样,要把学习迁移和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把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来,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训练机会,帮助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例如,在学习了教材中所有表示颜色的词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设计一个“开颜料店”的游戏活动课。教师发给各组组长red、yellow、blue、green几种颜料,随后,各组的组员可以到组长的颜料店去买颜料,“店主”与“顾客”要围绕“What colour do you like?”和“I like blue/green...”进行交流,买到颜料的同学再想法把颜料卖出去,这样每个人就可以有两次交流的机会。通过营造这样的交际情景,就连平时最不爱举手发言学生也开始活动了,唯恐轮不到他说话。
  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的:“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这就是说,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模拟社会生活实际去创设情境,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自由参与对话。如此,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在科学的评价中营造课堂情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小看的调节作用。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评价的作用之大。我想,评价也是一门艺术,科学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就会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随之而来,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提高,同时也能唤醒其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有些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对此,我们教者应该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就能让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能学好。也就是说,我们在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一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他一个“Good”或“Very good”,以此增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就是错了,教者也不宜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了课堂的情趣。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在既轻松又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
  综上所述,只有营造了充满情趣的课堂,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激情,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去主动求新,大胆实践,充分交流,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起来,让他们会思考,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路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小语新课标反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没有师生的互动,何来探究交流?没有积极的互动孩子岂不成了记录员,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师生互动是生本的需求,是文本的要求,是对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挑战的积极回应。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面施行后检察院、法院之间在量刑主导权的争夺上愈演愈烈,而北京市两级法院关于“余金平交通肇事案”的审理再次将检、法两家的冲突推向风口浪尖。从表面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提出疑难问题,请人解答或进行讨论和辩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纵观历史,很多言论道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重要性。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美国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广义上看,小学语文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课堂教育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则是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