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鞍山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与实践经验进行阐述和研究,探索建立地方师范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通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①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学校的就业率、社会声誉、招生及综合发展。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背景
大多地方高师院校一直以来是以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注重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研究和观点创新,培养了一批理论学者式的本科毕业生,讲起理论滔滔不绝,然而由于缺少实践,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毕业生在工作中只是“半成品”,不能熟练的进行操作,或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训、实践才能适应工作,创造价值;而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用性低,对以后的工作同样起不到提携作用。
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急需“成品”,上岗立即创造价值的熟练工,招聘时更青睐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这加剧了从校门刚毕业的无工作经验的地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迫使地方高师院校开始反思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尝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符合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缩短毕业与就业间的距离,为地方提供可用、好用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学校提高了就业率,也提高了声誉,吸引优质生源入学,促进其得到综合的发展。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毕业去向主要是地方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要求人才必须能熟练操作,并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校在充分调研、分析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下面介绍我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希望我校的经验可以给同行一些启示。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过程和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②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充分分析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对所设置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然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进而确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方式等培养方案和途径,从而形成新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我校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调查该专业在省内的设置情况、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层次情况,该专业人才数量、质量需求情况,了解本地教育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跟踪调查本校已就业于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情况等;其次根据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整理、深入分析,总结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而确定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我校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两种,师范类毕业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师范类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为鞍山市边缘县、镇、乡培养师资队伍,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教师人才。目前本地市内教师资源已饱和,且已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机制,在培养市内基础教育的师资已经不现实和在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础教育的政策牵引下,我校将市场开发至农村基础教育领域,抢占农村市场。非师范类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省主要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就业。综合两者,我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边缘地区教师行业和城市中小企事业单位中应用理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结构包括三方面:(1)知识结构:以行业需求为本位,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2)能力结构:以面向行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3)素质结构:具备较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③
我校确定了培养规格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核心,以素质结构为突破点的培养策略。具体人才培养规格阐述为传授学生必备的、与时俱进的行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基本工作素质;使学生具备毕业即能熟练地工作,并能解决突发问题和综合技术问题,在实践基础上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改革和创新。
(三)课程体系设置。我校课程分为四个大的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马列等思想政治课、体育、英语、语文、计算机课程等;教师教育课程(师范类学生必修课):教育学、心理学等从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专业的精华课程,包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前沿领域的相关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在大三开始分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侧重点不同,不同的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开设选修课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广阔的视野。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要求打破系统知识的传授,而选择与行业当前情况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选择实践性强、日常性工作所需的知识,选择对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知识。例如:计算机课程不仅教学生打字、排版、发邮件,也教学生使用复印机、打印机等工作常用设备。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深入社会行业去任职、去蹲点,或者聘任行业人士兼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选择出所需的知识并开设合理的系列课程。
(五)实践体系。能力结构要求增加实践的次数和提高实践的质量,在现场实践有限的环境下,可以增加模拟现场实践训练,在实践、见习、实习之前先进行几次模拟的实践,不仅可以使实践灵活,而且可以即学即练,并且可以进行综合训练,等操作比较娴熟时再到现场进行重点实践或综合实践,节省时间,提高实践的效率。在规定的实践之外,采取替代学分等措施,鼓励学生自行实践,但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必须提前报告学校自行实践的单位、地点、工作的性质,由学校实地考察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实践。如果学生表现良好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为争取建立长期、大规模的实践基地打下基础,为更多的学生开辟新的实习基地,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教师要进行实践的及时反馈,自行实践的,教师要抽空到单位进行指导,主要负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转化方面的指导,技术方面可由单位的技术员工进行指导。教师应选择典型学生采取案例教学法,跟踪学生的实践全过程,及时发现、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呈现现象,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避免了此类问题在实践中再次发生。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通过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培养模式。①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影响学校的就业率、社会声誉、招生及综合发展。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背景
大多地方高师院校一直以来是以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注重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研究和观点创新,培养了一批理论学者式的本科毕业生,讲起理论滔滔不绝,然而由于缺少实践,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毕业生在工作中只是“半成品”,不能熟练的进行操作,或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培训、实践才能适应工作,创造价值;而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用性低,对以后的工作同样起不到提携作用。
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急需“成品”,上岗立即创造价值的熟练工,招聘时更青睐一些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这加剧了从校门刚毕业的无工作经验的地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迫使地方高师院校开始反思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尝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符合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缩短毕业与就业间的距离,为地方提供可用、好用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学校提高了就业率,也提高了声誉,吸引优质生源入学,促进其得到综合的发展。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毕业去向主要是地方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要求人才必须能熟练操作,并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校在充分调研、分析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下面介绍我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希望我校的经验可以给同行一些启示。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过程和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②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充分分析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对所设置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然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进而确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方式等培养方案和途径,从而形成新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我校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调查该专业在省内的设置情况、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层次情况,该专业人才数量、质量需求情况,了解本地教育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跟踪调查本校已就业于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情况等;其次根据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整理、深入分析,总结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而确定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我校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两种,师范类毕业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师范类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为鞍山市边缘县、镇、乡培养师资队伍,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教师人才。目前本地市内教师资源已饱和,且已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机制,在培养市内基础教育的师资已经不现实和在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础教育的政策牵引下,我校将市场开发至农村基础教育领域,抢占农村市场。非师范类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省主要是本市企事业单位就业。综合两者,我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边缘地区教师行业和城市中小企事业单位中应用理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结构包括三方面:(1)知识结构:以行业需求为本位,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2)能力结构:以面向行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3)素质结构:具备较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③
我校确定了培养规格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核心,以素质结构为突破点的培养策略。具体人才培养规格阐述为传授学生必备的、与时俱进的行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基本工作素质;使学生具备毕业即能熟练地工作,并能解决突发问题和综合技术问题,在实践基础上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改革和创新。
(三)课程体系设置。我校课程分为四个大的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马列等思想政治课、体育、英语、语文、计算机课程等;教师教育课程(师范类学生必修课):教育学、心理学等从教学生必修的课程;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专业的精华课程,包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前沿领域的相关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在大三开始分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侧重点不同,不同的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开设选修课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广阔的视野。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要求打破系统知识的传授,而选择与行业当前情况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选择实践性强、日常性工作所需的知识,选择对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知识。例如:计算机课程不仅教学生打字、排版、发邮件,也教学生使用复印机、打印机等工作常用设备。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深入社会行业去任职、去蹲点,或者聘任行业人士兼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选择出所需的知识并开设合理的系列课程。
(五)实践体系。能力结构要求增加实践的次数和提高实践的质量,在现场实践有限的环境下,可以增加模拟现场实践训练,在实践、见习、实习之前先进行几次模拟的实践,不仅可以使实践灵活,而且可以即学即练,并且可以进行综合训练,等操作比较娴熟时再到现场进行重点实践或综合实践,节省时间,提高实践的效率。在规定的实践之外,采取替代学分等措施,鼓励学生自行实践,但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必须提前报告学校自行实践的单位、地点、工作的性质,由学校实地考察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实践。如果学生表现良好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为争取建立长期、大规模的实践基地打下基础,为更多的学生开辟新的实习基地,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教师要进行实践的及时反馈,自行实践的,教师要抽空到单位进行指导,主要负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转化方面的指导,技术方面可由单位的技术员工进行指导。教师应选择典型学生采取案例教学法,跟踪学生的实践全过程,及时发现、总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呈现现象,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避免了此类问题在实践中再次发生。